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籃紫紅菇

藍紫紅菇
圖片來自First Nature

藍紫紅菇學名Russula caerulea),俗稱駝背脆褶(humpback brittlegill),是一種擔子菌門真菌,隸屬於俗稱脆褶Brittlegill)的紅菇屬

目录

生態習性

藍紫紅菇於夏末秋季期間在歐洲亞洲北美出現,並且經常在松樹下生長。這種真菌於北半球常見。[1][2]

食用價值

藍紫紅菇並沒有毒,因此是可供食用的,並且有著淡淡的味道。但是,其菌蓋皮則有著苦澀的味道,因此較少用作食材。

分類和命名

藍紫紅菇最早是由南非真菌學家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於1801年描述的,其學名為藍紫傘菌Agaricus caeruleus)。

後來,瑞典真菌學家伊利阿斯·馬格努斯·弗里斯於1838年將其學名改為現名。其學名中的「caerulea」源自拉丁文中的詞彙「caeruleus」,意思是「藍色」。

而其異名Russula amara」 則是於1927年由庫切拉(Kučera)起的。[3]

形態特徵

藍紫紅菇的菌蓋直徑約為3–10厘米(1.2–4英寸),呈紫褐色,有著一個暗淡的,甚至是黑色的中心。起初,其菌蓋呈凸面狀,甚至是卵圓狀,但是隨着年齡增加會變成扁平狀。儘管如此,這種真菌仍然保留著菌蓋中央部份的殼頂,而這也是紅菇屬中獨一無二的。其菌蓋邊緣起皺。[4]

菌柄較為堅固,高4–9厘米(1.6–3.6英寸),厚1–2厘米(0.4–0.8英寸),呈狹棒狀。

藍紫紅菇的菌褶是連生的或自由下垂的,呈淺赭色,而這也是其孢子印的顏色。菌褶之間的間距不大。

菌肉呈白色,味道淡淡的,但其菌蓋皮則有著苦澀的味道。

相似物種

黑紫红菇(Russula atropurpurea),與藍紫紅菇相似。一種罕見的真菌,通常在落葉林中出現。其菌蓋並不會有殼頂[5]

黏質紅菇(Russula viscida),與藍紫紅菇相似。其菌蓋並不會有殼頂,並且是非常罕見的。其菌蓋邊緣幾乎沒有剝落。

參考文獻

  1. Russula caerulea MycoBank
  2. Russula caerulea Fungipedia 2013.12.02
  3. Russula caerulea Encyclopedia of Life
  4. Russula caerulea Mushroom Rogers Mushrooms 2013.12.03
  5. Russula atropurpurea, Purple Brittlegill mushroom First Nature

參考書目

  • "Danske storsvampe. Basidiesvampe" [a key to Danish basidiomycetes] By J.H. Petersen and J. Vesterholt eds. - Gyldendal. Viborg, Denmark, 1990. ISBN 87-01-09932-9
  • Cassell's Latin Dictionary By Simpson DP - Cassell Ltd. 1979 isbn=0-304-52257-0
  • Mushrooms By Roger Phillips - Pan MacMillan 2006 isbn = 0-330-44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