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時期
納粹德國 |
本名 納粹德國 首都 柏林 常用語言 德語 面積 1939年[c] 633,786平方公里 人口 • 1939年 79,375,281 • 1940年 109,518,183 貨幣 國家馬克(ℛℳ) |
納粹德國 (德語: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land[d]),其正式國號沿用帝國時期和魏瑪共和時期的國號德意志國(德語:Deutsches Reich),也稱第三帝國(德語:Drittes Reich)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納粹黨)所統治德國的通稱。 [1]
目錄
簡介
在希特勒統治下,德國轉變為納粹主義極權國家,國內近乎一切事務均為納粹黨所控制,並且實施軍國主義。希特勒所領導的納粹黨也常將該國稱為千年帝國(德語:Tausendjähriges Reich),但在短短12年後,德國便被同盟國擊敗,這宣告着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盟軍占領德國後,納粹黨被解散,納粹德國不復存在,最後分裂成了受美國控制的西德、受蘇聯控制的東德,直到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
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納粹黨為鞏固自身權力宣布其他政黨為非法組織,清除國內政治反對力量。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希特勒將總理和總統職權合一,成為德國獨裁者,頭銜為「元首及帝國總理」。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追認了希特勒的這一頭銜,一切權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法令高於一切法律。納粹政府並非相互協調協作的整體,而是不同內部派別組成的集合,各派別間進行權力鬥爭,試圖獲得希特勒的偏愛。大蕭條期間,納粹通過沒收猶太人、赤色分子和神職人員的財產,大規模軍事支出和混合經濟體制穩定了經濟並結束了大規模失業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統在內的公共工程建設亦同時進行,經濟恢復穩定局面,納粹政權亦更受歡迎。
種族主義(尤其是反猶太主義)是該政權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歐人種)被認為是雅利安人種中最為純正者,由此即為優等人種。猶太人及其他不適宜的人種則受到迫害並遭屠殺。反希特勒統治的抵抗運動則遭殘酷壓制。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人士遭到殺害、逮捕或驅逐。基督教會亦受到打擊,教會領袖受監禁。教育重心集中於種族生物學、人口政策及為軍事服務的體育。女性的就業和教育機會大幅減少。力量來自歡樂組織進行娛樂和旅遊活動,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則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國的氣象。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通過電影、大規模集會以及希特勒的演說,達到控制輿論的目的。政府同時還限制藝術表達,推廣一些特定的藝術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藝術形式。
1930年代末期納粹德國對於領土的要求日益擴張,若得不到滿足則以戰爭相威脅。1938年和1939年,納粹德國先後吞併奧地利和捷克,並占領斯洛伐克。希特勒同與蘇共中央總書記斯大林達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打響。德國同墨索里尼領導的法西斯意大利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和保加利亞王國、芬蘭等國家結盟,至1940年已征服歐洲大部分地區,並對英國進行威脅。專員轄區在征服地區建立起來,而在波蘭剩餘地區則建立了總督府。猶太人和其他不受歡迎的群體被送往納粹集中營和滅絕營並被殺害。
1941年6月德國對蘇聯發動入侵,戰爭局勢在1943年2月德國在斯大林格勒戰敗後則得到了扭轉。1944年西線英美對德國的大規模轟炸持續升級,軸心國力量開始自東歐和南歐撤退。盟軍登陸法國之後,在一年時間內蘇聯從東部入侵,其他同盟國力量則從西部入侵。希特勒拒絕承認失敗,導致戰爭最後階段德國基礎設施受到嚴重破壞,與戰爭相關的死亡人數繼續攀升。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攻入納粹德國首都柏林並占領德國國會大廈,阿道夫·希特勒於同日在柏林地下掩體裡自殺,卡爾·鄧尼茨接替希特勒成為納粹德國元首。
1945年5月7日,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簽署投降書,隨後同盟國在6月5日簽署德國戰敗宣言,納粹政權瓦解。戰後,同盟國展開去納粹化進程,並將剩餘的納粹領導人送往紐倫堡進行戰爭罪的審判,納粹德國位於東普魯士、西里西亞、但澤和東波美拉尼亞的領土被併入蘇聯和波蘭,蘇台德區被重新併入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恢復獨立,德國西部的薩爾蘭被法國託管,位於北海的黑爾戈蘭島被英國占領,而剩餘德國領土則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軍事占領,直到1949年民主德國(東德)和聯邦德國(西德)分別成立,德國領土被一分為二。
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之後,與西德立即展開統一談判,最後兩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占領德國的四國(美、英、法、蘇)達成《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允許統一之後的德國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四個占領國的特權全部取消。統一的德國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即後來的歐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原東德脫離華沙條約組織,以原西德作為兩德統一後的主體。在蘇聯解體後,繼承蘇聯的俄羅斯在東德地區的駐軍也於1994年撤離,原東德地區則在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的框架下成為無核武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