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德·薩巴塔
維克多·德·薩巴塔(Victor de Sabata,1892年4月10日-1967年12月11日)是一位意大利指揮家和作曲家。
維克多·德·薩巴塔 Victor de Sabata | |
---|---|
藝人或藝術家 | |
出生 |
1892年4月10日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 |
逝世 |
1967年12月11日 意大利聖馬格利塔(Santa Margherita Ligure) |
職業 | 指揮,作曲 |
音樂類型 | 古典音樂 |
活躍年代 | 1910年 - 1957年 |
唱片公司 | EMI |
目錄
生平
薩巴塔是一位合唱指揮之子。他受教於米蘭音樂學院,在米雪·薩拉丁諾底下學習對位,又跟吉阿科莫·奧爾菲斯學習作曲,除此之外,薩巴塔還會演奏鋼琴和小提琴。1910年他以一首管弦樂組曲作為畢業作品獲得Diploma學位。
於此之後他專注於作曲,並且在它的歌劇《巨石》(Il Macigno[1])和交響詩《青春》(juventus)獲得了成功,該作品甚至成為大指揮家理查·施特勞斯和托斯卡尼尼的常演曲目。
1918年,薩巴塔開始從事指揮。他不但在其本土意大利,還到蒙地卡羅指揮歌劇,包括拉威爾歌劇《孩子與魔術》的首演和普契尼歌劇《燕子》的法語首演。1929年他和辛辛那提交響樂團合作數月後,便終身與斯卡拉歌劇院結誼。在那裡,他首先以歌劇《西部女郎》登台,接着便以一場精彩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大獲成功。
二戰前他主要在意大利活動,不過也有例外,例如在1937年他訪問了柏林和慕尼黑,並在1939年到拜魯伊特指揮。
戰後,他立刻恢復其巡迴。1946年薩巴塔作為前軸心國指揮登台倫敦。1950年他再率斯卡拉公司訪問倫敦,還有愛丁堡,並指揮了柏林,維也納,倫敦,芝加哥,紐約,費城和波士頓等地的樂團。1953到57年他擔任斯卡拉歌劇院的藝術指導。
1953年後,薩巴塔的健康開始轉壞,而且後來因關節炎而跛廢[2],其指揮活動也開始減少。1957年他在托斯卡尼尼的葬禮上指揮,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公開亮相。雖然如此,他一直擔任着斯卡拉的藝術顧問。
指揮
薩巴塔有着敏銳的聽覺,其指揮熾熱準確類似托斯卡尼尼。其「弟子」卡拉揚曾描述他的指揮「他不發一言,音樂就會發生變化」。他指揮的曲目從莫扎特橫跨到斯特拉文斯基,特別鍾情於瓦格納,德彪西,拉威爾,西貝柳斯,威爾第,普契尼及其同事代人物如雷斯皮基。
其中,威爾第的後期作品更得他的青睞。而《奧賽羅》和《法斯塔夫》的腳本作者博依託所創作的歌劇《梅菲斯托菲勒》(Mefistofele)和聖桑的歌劇《參孫與達利拉》的意大利語版本也是他喜歡的歌劇。
薩巴塔是深深吸收了意大利文化的指揮家,並受到瓦格納,法國印象樂派的影響,目睹了當時意大利寫實主義(Verismo)的興起。薩巴塔遺留下來的錄音不多。一些廣播錄音(如1950年與紐約愛樂的錄音)以海盜版的形式見諸於市場[2]。其中,他指揮錄製的《托斯卡》(與瑪麗亞·卡拉斯,斯泰方諾和戈比合作)已成為這套劇目的經典之作[3]。
作曲
作為作曲家,薩巴塔的作品現在幾乎再也聽不到了。不過其實,他在1931年創作的舞台傳奇劇《一千零一夜》(Mille e una notte)和三首音詩(Juventus,La notte di Plàton和Gethsemani)都是很值得注意的[3]。這些作品顯示了他頗有音響大師的風範,配器出色,而他對樂器的熟悉把握也是其主業之故。這些作品留有雷斯皮基和理查·施特勞斯的清晰印記。
不過,他的作品也被批評道:「缺乏創新的旋律,揮一揮衣袖,不留一片雲彩」[4]。
另外他的音樂也缺乏個性,難以讓人將之與雷斯皮基的作品作區分[2]。
參考文獻
- ↑ Il macigno. google.com. 2008 [10.03] (英語).
- ↑ 2.0 2.1 2.2 R.E.B. VICTOR DE SABATA: La notte di Plàton. Gethsemani. Juventus.. classicalcdreview.com. 2008 [11.03] (英語).
- ↑ 3.0 3.1 Rattalino, P. de Sabata, Victor. grovemusic.com (英語).
- ↑ 4.0 4.1 Christoph Schlüren. Dirigentische Musik Die Tondichtungen von Victor de Sabata. musikmph.de. 2008 [11.03] (Ge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