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教育
綠色教育就是使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課程等有關環境的課程,象數、理、化那樣成為學生的必修課、基礎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相關知識,使學生畢業後無論赴何種工作崗位,都能具備環境意識,具有基礎的環境知識,象「綠色的種子」播撒在中國的大地,為改善中國的環境、繼續可持續發展事業打下基礎。在中國的多所大學高校、中小學都有了建設綠色校園的嘗試[1]。
目錄
簡介
綠色教育具有藝術性、 綜合性、前展性;綠色教育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綠色教育富有時代感、責任感, 科學、高效;綠色教育以人為本、以能力為中心、已綜合育人為己任;綠色教育激勵、引導學生夯實基礎,吃苦耐勞、養成良好的習慣, 形成正確的 價值觀、 人生觀、 世界觀; 綠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服務於社會的人身目標, 積極、樂觀,責任明確,主動健康發展。
綠色教育的入口是師生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特殊夥伴關係;綠色教育的基礎是保證教育的方向性、健康性、 民族性;綠色教育的關鍵是突出時代特色,適應社會轉型,培養適應社會的人;綠色教育的重點是傳承文明、教書育人、習慣養成、務實創新,把書本世界和社會實際、 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綠色教育的轉折點是克服形式主義,克服保守主義,克服急功近利;綠色教育的主渠道是有效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一切教育的保障;綠色教育的保證是雙基並舉、能力中心、全面育人;綠色教育的突破口是把學習的自主權、發展權還給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探究、學會創造;實施綠色教育的過程是由「重教到重學」, 再把品位提高到全方位宏觀育人,特別要關注人文素養的培養,精神境界的培養。「教、學、育」融為一體,既是目標又是過程。綠色教育的目標就是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構建、自我約束、自我評價,愉快學習、快樂成長、樂中發展,男生紳士化女孩淑女般。
綠色教育中教師就是「導師」。
綠色教育是時代賦予人們的重任。綠色教育既是目標又是方式。要不斷反思、善於調整、勇於實踐。
教育方式
綠色教育不僅是生態環境教育,更是一種民主、人文、和諧的現代教育觀,是通過師生民主公平參與的系列行為實踐活動來提高全體師生的環保素質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因此,以「提高校園生活質量,提升學生生命狀態」為出發點和歸宿點,以課堂教學為綠色教育主陣地,課內外相結合,通過環境薰陶、學科滲透、社會實踐、道德踐行等途徑,開展綠色教育,增強環境意識,培養提高了人文素養和綠色行動能力,實行四個結合,拓寬綠色教育途徑。
一是環境教育與綠色教學相結合。把課堂教學作為對學生進行綠色教育的主陣地,強調教學應與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協調發展,追求師生與 學校教育生態的和諧。學校還制定學科教學滲透環境教育的制度,把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愛護美好 自然的情感作為新課程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的目標要求,把環境教育滲透作為教學常規進行檢查。
二是環境教育與班團活動相結合。學校充分利用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衛生日、 世界水日等環境紀念日開展教育活動,讓全校師生通過對環境紀念日主題的了解、學習,增強師生環保意識[2]。
三是環境教育與學生行為規範教育相結合。道德教育與環境教育,有許多共同的交叉點,兩者相輔相成。
學校積極為學生提供各種活動載體,鼓勵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去服務社會,組織學生到社區和工廠開展環保宣傳、保潔、護綠等活動,利用寒暑假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學生參加上級舉辦的各類競賽均取得優異成績。
概念
「綠色教育」植根於「化民成俗」的優秀歷史傳統 繼承歷代鴻儒志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尚情懷 融入崇尚民主科學、張揚自由個性、激勵實踐創新的時代精神 努力為新世紀培養心胸開闊、志向高遠、基礎紮實、特長突出、素養全面、個性鮮明、富有自主意識和獨創精神、勇於探索實踐的現代英才。
綠色教育的主體是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交融,培養科學和人文的精神,追求教育的靈性。綠色教育更重要的應該要關注於人,關注學生的素質發展,培養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促進學生的不斷持續發展。
視頻
綠色教育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GB/T51356-2019《綠色校園評價標準》最新解讀(附全文),搜狐,2020-03-11
- ↑ 【低碳生活】日常低碳環保小常識! ,搜狐,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