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耀州區,隸屬於陝西省銅川市,地處陝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緣,銅川市境西南,北接旬邑縣,南連三原縣,東北與銅川王益區印台區毗連,東南與富平縣為鄰,西南與淳化縣接壤。介於東經108°34′—109°06′,北緯34°48′—35°19′之間,總面積1617平方千米。

耀州區古稱耀縣,是關中通向陝北的天然門戶,素有「北山鎖鑰」、「關輔襟喉」之美譽。耀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曾是上古陰康氏的治地,置縣歷史2160多年,是隋唐醫藥學家孫思邈、西晉哲學家傅玄、唐代書法家柳公權、史學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畫家范寬等「一聖四傑」的故里。

耀州區境內文物古蹟遺存眾多,著名的有藥王山大香山寺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等。20世紀30年代初,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創建了西北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陝甘邊照金革命紀念館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省級黨史教育基地,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2018年,耀州區下轄6個街道、8個鎮,常住人口23.61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1.6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1.60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3.48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6.55億元,一、二、三產業的結構比重為12.6:47.5:39.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8809元。

2020年2月2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目錄

建制沿革

據考古發現,耀州區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多處,城北塔坡一帶就是一處典型的仰韶文化遺址,距今已有五、六千年歷史。《資治通鑑綱目》中有關於母系氏族領袖「陰康氏治於華原」的記載,其治地大致在今塔坡原上。

夏商時,各地氏族部落先後結成方國,從事農業生產。據《陝西通志•夏商國邑考》記載,時雍州有國邑43個,位於漆沮之間的華原即屬其一。

秦置郡縣,京畿為內史,區境屬內史地。秦亡,項羽立塞國,區境屬塞國地。

西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屬河上郡。九年(前198年),復歸內史。景帝二年(前155年),始置祋祤縣,屬左內史。祋祤因何得名,眾說不一,詳見《雜誌•史料考證》。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左內史為左馮翊,縣屬左馮翊。

王莽新時(9—24年),馮翊改屬列尉大夫。不久,縣制撤銷。

東漢永元九年(97年),恢復祋祤縣,又撤翟道縣(今黃陵縣)入祋祤,仍屬左馮翊。

曹魏黃初元年(220年),將原在今甘肅寧縣境內的北地郡及泥陽縣僑置於祋祤境內,並撤祋祤併入泥陽縣,隸北地郡。西晉因之。

北魏孝莊帝永安元年(528年)在原北地郡設北雍州,所轄北地郡(縮小地域)領泥陽縣。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撤泥陽入富平。景明元年(500年),復置泥陽,仍屬北雍州之北地郡。

西魏廢帝三年正月(554年),改北雍州為宜州,改北地郡為通川郡,轄泥陽、富平、土門、雲陽四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撤通川郡,泥陽改屬宜州。六年(586年),改泥陽為華原縣。大業二年(606年),撤宜州,並撤土門縣(今富平境)入華原,改屬京兆郡。義寧元年(617年)置宜君郡,治華原,並恢復土門縣。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改宜君郡為宜州,治華原。貞觀十七年(643年)撤宜州,華原改隸雍州。垂拱二年(686年),為避武則天祖諱改華原為永安縣。天授元年(690年),復置宜州於永安。神龍元年(705年),恢復華原縣。天祐元年(904年),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於縣置茂州,旋改耀州,建義勝軍節度,轄華原一縣。耀州之名,即始於此。

後梁貞明元年(915年),改耀州為崇州,義勝軍為靜勝軍。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復名耀州,並改靜勝軍為順義軍,轄華原、富平、三原、雲陽、同官、美原六縣。

北宋開寶五年(972年),升耀州為感義軍節度,轄華原一縣。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又改感德軍太守,轄華原、淳化二縣。元祐三年(1088年),復轄華原、雲陽、富平、同官、三原、美原六縣。

金仍耀州,轄華原、美原、同官、三原四縣。

元仍耀州,隸奉元路,轄華原、富平、三原、同官、美原五縣。(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撤華原入耀州,縣名為州名所代,轄同官、富平、三原三縣。

明清仍為耀州。明萬曆前,轄同官、富平、三原、宜君四縣;萬曆後只轄同官一縣。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為直隸州,轄同官、白水二縣。十三年(1735年)降為散州(無轄縣),改屬西安府。

民國二年(1913年),始稱耀縣,屬關中道。十七年(1928年)為省轄縣。二十六年(1937年),改屬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二十九年(1940年),屬第十區專員公署。三十三年(1944年),第二區專員公署移駐耀縣,轄耀縣、富平、同官、宜君、淳化、旬邑、彬縣六縣。三十六年(1947年),改為第三區專員公署,轄耀縣、富平、同官、宜君、黃陵、三原、涇陽、淳化八縣。三十八年(1949年)一月,三區專員公署遷駐三原。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8日,耀州全境解放,屬三原軍分區。

1950、1953年先後改屬咸陽和渭南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1956年為省直轄縣。1958年底,撤縣併入銅川市。

1961年8月縣制恢復,又屬渭南地區專員公署。

1980年1月,改屬銅川市轄縣。

2002年6月1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54號):撤銷耀縣,設立銅川市耀州區,以原耀縣的行政區域為耀州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1年,耀縣轄11個鎮、4個鄉:城關鎮(駐南街)、柳林鎮(駐柳林)、寺溝鎮(駐寺溝)、廟灣鎮(駐廟灣村)、董家河鎮(駐董家河村)、瑤曲鎮(駐瑤曲)、孫原鎮(駐孫原村)、關莊鎮(駐關莊村)、坡頭鎮(駐坡頭村)、照金鎮(駐照金村)、小丘鎮(駐小丘);安里鄉(駐梁寨河)、石柱鄉(駐石柱)、演池鄉(駐干橋廟)、阿子鄉(駐阿子村)、白瓜鄉(駐前咀子)。

2005年,撤銷城關鎮,設立永安路、天寶路2個街道。

2015年,耀州區下轄8個鎮(瑤曲鎮、廟灣鎮、關莊鎮、董家河鎮、孫塬鎮、小丘鎮、照金鎮、石柱鎮),3個街道(永安路街道、天寶路街道、錦陽路街道),另有3個街道交由銅川新區代管(正陽路街道、咸豐路街道、坡頭街道)。全區189個行政村、8個板塊型社區(鄰德社區、解放社區、南泉社區、崇德社區、東站社區、天寶灘社區、華原社區、塔坡社區)、4個單位型社區(水泥廠社區、西北耐火材料廠社區、下石節煤礦社區、陳家山煤礦社區)。

區劃現狀

2018年,耀州區下轄6個街道、8個鎮。耀州區人民政府駐永安路街道

人口

截至2018年末,耀州區常住人口23.61萬人,出生率為10.30‰,死亡率為6.0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26‰,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6.04%。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全區總戶數達7.36萬戶,戶籍人口23.103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3488人,鄉村人口17.7546萬人。在戶籍人口中,男性12.0404萬人,占52.1%;女性人口11.063萬人,占47.9%。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18年末,耀州區公路總里程達到1454.7千米,道路綠化率達到70%。區級公路好路率達到92%,縣道好路率達到92%,鄉道好路率達到86%。

耀州是連接關中和陝北的交通要道,銅黃高速、合鳳高速、210國道、包茂高速、咸銅鐵路、梅七鐵路穿境而過,西包城際高鐵等省市交通要道建設中。

運輸

截至2018年末,耀州區境內班線28條,客運站14個,農村候車亭49座,全區鄉鎮五級客運站建站率達到100%。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銅川市耀州區位於陝西省中部,銅川市境西南,北接旬邑縣,南連三原縣,東北與銅川王益區印台區毗連,東南與富平縣為鄰,西南與淳化縣接壤。介於東經108°34′—109°06′,北緯34°48′—35°19′之間,總面積161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耀州區地處關中平原與渭北高原接壤地帶,屬喬山山脈南支,鄂爾多斯台地南部邊緣。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部多丘陵溝壑,南部較為平緩。相對高差1196米,最高處為長蛇嶺,海拔1732米,最低點是趙氏河谷,海拔536米。區內山嶺遍布,著名的有:爺台山、鳳凰山、香山、長蛇嶺、文王山、武王山、寶鑑山、磬玉山、藥王山等。按地貌特點,耀州區形成了三個不同的農業區。北部山地峽谷區以多種經營和林牧業為主;中部梁卯丘陵區農林牧全面發展;南部台原川道區,市商品糧、蔬菜和外貿農產品的主要基地。

氣候特徵

耀州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半濕潤、易旱區氣候,年平均日照2356.6小時,年均降水量554.5毫米,年均氣溫8.4—12.3℃,平均無霜期206—228天。

水系水文

耀州區內漆水河、沮水河、趙氏河、濁浴河、清浴河等五條河流,屬黃河流域渭河一級支流石川河水系,總流域面積25568平方千米。境內水資源總量為12937萬立方米,分布水域4988.63畝,其中水庫面積4647.5畝,控制流域面積1297平方千米,總庫容9668.5萬立方米。全區有水庫8個,分別是:桃曲坡水庫、玉皇閣水庫、高爾塬水庫、友誼水庫、澗溝水庫、豹村水庫、前咀子水庫、溝西水庫等。

土壤類型

耀州區土壤共分為6個土類,9個亞類,16個土屬。其中6個土類分別指褐土、黑壚土、嶁土、淤土、黃土、紅土。土壤質地中壤占88.8%,砂壤占10.7%,重壤占0.4%。農用地耕層土壤養分為,有機質1.02%,全氮0.073%,鹼解氮37.9PPM,速效氮8.5PPM,速效鉀183.1PPM。磷氮比例為1:4.6,比例嚴重失調。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耀州區水資源豐富,區內主要河流5條,年徑流量達10.9億立方米。有桃曲坡、高爾塬等中小型水庫6座,總儲水量5800多萬立方米。地下水天然補給量平均8088萬立方米,其中可開採資源量4090萬立方米,純資源量達2150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耀州區土地資源豐富,為黃土高原厚層區,土質肥沃。2017年末,全區有耕地總資源52.24萬畝,其中常用耕地42.71萬畝,臨時性耕地9.5251萬畝;園地11.8萬畝,林地112.49萬畝,草地26.68萬畝,其它用地1.44萬畝。年內減少耕地0.42萬畝,其中耕地改為園地1678畝,國家基建占地0.185萬畝。

森林資源

耀州區多山地峽谷、梁峁丘陵地貌,氣候溫和,森林資源豐富。2017年,全區林業用地面積152.47萬畝,占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3.4%。其中:有林地76.93萬畝,占林業用地的50.1%;疏林地10.82萬畝,占林業用地的7.1%;灌木林地36.68萬畝,占林業用地的23.9%;宜林地9萬畝,占林業用地的5.9%;未成林造林地20.03萬畝,占林業用地的13.1%;苗圃地0.04萬畝。全區活立木蓄積量19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8.02%,林木綠化率47%。用材林木主要樹種有油松、刺槐、中槐、側柏、山楊、柳、楸、榆、泡桐、白皮松等。經濟林木有蘋果、梨、桃、杏、棗、柿、核桃、杜仲、櫻桃等。觀賞樹木有蘇鐵、銀杏、龍柏、龍爪槐、水杉、法桐、女貞、五角楓、垂柳等。

中藥材資源

耀州區有各類中藥材400餘種,其中140餘種為國家收購品種,主要有黨參黃芩黃芪柴胡防風連殼茵陳蒼朮等。唐代,黨參、黃芪以「宜黨」、「華原芪」而著稱於世。清代,黃芩被選為貢品,號稱「耀芩」。

礦產資源

耀州區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有煤炭石灰石高嶺土耐火粘土石油天然氣等10餘種,其中煤炭儲量近40億噸,石灰石儲量100多億噸。耀州區地處「渭北黑腰帶」中部,石炭紀、侏羅紀煤層豐富,主要分布於瑤曲、廟灣、照金、石柱等鎮。石灰岩總儲量約18億立方米,質地優良。油頁岩儲量約370萬噸。耐火粘土分布穩定,礦石純,品質優良。其它礦產資源有裝飾石材、鈾、鐵等。

經濟

綜述

2018年,耀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1.6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1.60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3.48億元,增長4.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6.55億元,增長8.7%。從產業構成看,一、二、三產業的結構比重為12.6:47.5:39.9,三次產業對經濟貢獻率分別為7.3%、36.9%和55.8%,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4、2.3和3.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8809元。年末全區共有各類法人單位3586家,產業活動單位420家。全區工商登記的私營企業2602戶.其中城鎮1428戶,本期開業844戶:個體工商戶18088戶,其中城鎮16508戶,本期登記7557戶,本期註銷442戶。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48.76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53.2%。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耀州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2%。其中,項目投資增長7.5%,房地產投資下降58.8%,跨地區投資和農戶投資增長142.3%。從三次產業來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90%,第二產業投資下降9.3%,第三產業投資增長7%。一、二、三次產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分別為10.6%、23.7%和65.7%。2018年,耀州區施工項目共226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57個,年內投產項目176個。

財稅收支

2018年,耀州區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91億元,同口徑增長15.4%。全年財政支出25,9億元,與上年持平。其中,教育支出5.9816億元,增長0.2%;科學技術支出1646萬元,增長1.4%;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896萬元,下降49.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6322億元,增長2.2%;醫療衛生支出1.5032億元,下降27.1%;農林水支出5.6448億元,增長l4.6%;節能環境支出1.6749億元,增長3.5%。

人民生活

2018年,耀州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5元,同比增長9.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48元,同比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0元,同比增長9.2%。

第一產業

2018年,耀州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83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農業產值15.9525億元,林業產值3704萬元,牧業產值3.5405億元,漁業產值1324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314萬元。全年發展節水灌溉4500畝,建設基本農田500畝。完成62處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解決了農村87444人安全飲水,其中貧困人口12351人。

種植業

2018年,耀州區糧食播種面積36.15萬畝,同比下降0.6%;糧食總產量達7.36萬噸,同比增長3.2%;蔬菜總產量3.68萬噸,同比增長6.53%。全年果品總產量25.99萬噸,同比下降4.85%,其中蘋果產量24.93萬噸,同比下降5.0%。乾果類中核桃產量3575噸,同比下降4.0%。花椒產量5240噸,同比下降5.0%。藥材種植面積累計達到2.67萬畝,同比增長9.2%。

林業

2018年,耀州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8.2%,全年完成造林綠化4.3萬畝,退耕地造林面積保存率為l00%,荒山荒地造林面積保存率為100%,森林火災受害率0.01‰。

畜牧業

2018年,耀州區豬、牛、羊出欄分別達到3.17萬頭、5127頭和1,4萬隻;肉類總產量4285噸,奶類產量25269噸,禽蛋產量11576噸。

第二產業

工業

2018年,耀州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07.9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2.18億元,同比增長4.3%。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工業產值完成21.59億元,同比增長21.4%;股份制工業產值完成78,48億元,同比下降21.9%。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41.3%,重工業下降15.48%。支柱產業原煤、建材完成工業總產值71.34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6.1%,較2017年同期提高6.1%。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拉動規模工業增長0.5%。在統計的22種主要產品中有5種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其中原煤產量1030萬噸,同比增長4.0%,水泥產量達到619萬噸,同比下降10%;熟料產量達到531萬噸,同比增長20.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5億元,同比下降28.2%;實現稅金總額4.84億元,同比增長36.7%,其中,國有控股工業企業虧損1.6億元,實現稅金2.0億元,同比下降l6.7%,占規模以上工業稅金總額的41.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利6,95億元,同比增長30.6%。全年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70%,全員勞動生產率35.69萬元/人,同比下降14.4%。

建築業

2018年,耀州區實現建築業增加值9.07億元,增長7.2%。資質以上建築業總產值4.21億元,下降22.79%。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0萬平方米,下降10.17%;竣工面積12.47萬平方米,較上年下降l6.9%,建築企業按施工產值計算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達到25.71萬元。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2018年,耀州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1億元,增長11.2%。按企業規模劃分,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10.4億元,同比增長16.7%,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31.3%;限額以下商貿企業實現零售額22.7億元,同比增長8.9%,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68.7%。分城鄉看,城市實現零售額25.4億元,增長10.7%;農村實現零售額7.7億元,增長12.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實現零售額26.3億元,增長11.2%;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8億元,增長11.2%。

郵電通信:2018年,耀州區郵政通訊業務收入1762.5萬元,增長7.1%。其中,文化傳媒業務收入189.95萬元,同比下降1.39%;包裹快遞業務收入106.23萬元,增長21.04%;代理金融類收入1309.49萬元,增長3.25%;其他業務收入156.83萬元。郵電局、所、網點13個,郵路總長度達到2511千米。年末移動電話用戶22.7萬戶,其中4G用戶18.14萬戶。

旅遊業:2018年,耀州區接待人數935.2萬人次,同比增長20.8%,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6.2億元,同比增長25%。全區3A級以上景區實現了WIFI全覆蓋,耀州照金紅色旅遊品牌、馬咀鄉村旅遊品牌入選省級十百千品牌。溪山勝境、馬咀歐洲風情小鎮景區初步建成了智慧旅遊平台。

金融業:截至2018年末,耀州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24.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13億元,同比增長7.0%,其中個人存款98.03億元,同比增長9.1%;貸款餘額56.78億元,同比下降3.3%。

保險業:截至2018年末,耀州區各類保險機構共8家,實現保費收入9741.8萬元,下降0.2%;賠付額4457.了萬元,增長21.6%,賠付率45.8%。其中,壽險機構4家,全年完成保費收入3503萬元,下降1.2%,賠付額918.7萬元,增長77.9%,賠付率26.2%;財產險機構4家,保費收入6238.8萬元,增長0.3%,賠付額3539萬元,增長l2.3%,賠付率56.7%。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耀州區完成技術合同成交總額3395萬元,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家,全年完成發明專利申請量10件。申報省級科技項目9項,申報市級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項,引進新品種4個,推廣新技術3餘項。國家科技部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萬畝有機蘋果示範基地建設》項目,通過認證機構的第三次檢測。省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肉羊良種繁育與高效養殖》《良種肉豬生態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形成了技術標準體系。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耀州區有各級各類學校、教學點48所,中小學在校學生19590人,中小學教職工2204人,專任教師1947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8.09%。擁有普通中學生8476人,其中,高中在校人數3332人,初中在校人數5144人。初中畢業生1836人,高中畢業生1147人。參加中考人數1696人。耀州中掌高考二本上線815人(不合藝術、體育類上線考生)。

文化事業

2018年,耀州區共舉辦群眾文化活動500多場,文化藝術培訓260次,開展「耀州大舞台」、惠民演出等130餘場,電影公司免費放映電影2184場次。耀州區8位泥塑、面望、刺繡等民間藝人參加京交會,在非遺展區開展現場展演,並被《新聞聯播》等中央媒體欄目報道。創作新編現代情景眉戶劇《第一書記》、歌曲《托起明天的太陽》、小品《精準扶貧暖民心》、快板《總書記給我們回信啦》、音樂快板《黨的光輝照北梁》等新作品15部。全區有電視台l座,廣播覆蓋率達到99.9%,電視覆蓋率達到99.98%。

體育事業

2018年,耀州區參加了銅川市老年人太極拳(劍)健身氣功交流等活動,獲得集體項目太極拳、太極劍、健身氣功3個第一名,獲得個人項目2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舉辦銅川市耀州區第二屆中小學生足球賽,21支代表隊336名運動員參賽。組建耀州區照金紅星青少年足球隊,舉辦了耀州區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班,全區共計40餘人專兼職體育老師參加了培訓。全年人均公共體育設施面積已達到1.8平方米。

衛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耀州區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7個,其中醫院10個,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3所,衛生監督機構l所,疾控中心1個,婦幼保健機構l所,合療辦1個。各類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338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727人,其中執業醫師(或助理執業醫師)477人,註冊護士813人。全區新農合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690元,較上年提高60元,參合人數232832人,參台率99.7%。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耀州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1.85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3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0308人,生育保險參保核定人數8379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2996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73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1%。

社會福利

2018年,耀州區保障城市低保對象727戶1445人,保障農村低保對象2489戶6584人;保障特困供養人員548人,其中集中供養45人;重點優撫對象1356人。

脫貧攻堅

2018年,耀州區建成5個扶貧工廠,貧困村光伏電站、鎮村電商服務平台實現全覆蓋,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97戶,20個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全面建成,1009戶3627名群眾喜迂新居。1786戶6273人脫貧,23個貧困村退出。

環境保護

2018年,耀州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6.0,比去年優化0.13。完成造林綠化4.3萬畝,自然孵育出朱䴉23隻,「耀州籍」朱䴉數量達到69隻,朱䴉種群數量達到130隻。漆沮河交匯處斷面水質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和氨氮平均濃度均比上年下降。實施聯防聯控,開展210國道、孫塬、鳳凰溝和錦陽川「一線三區域」綜合整治。

安全生產

2018年,耀州區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5起,同比上升36.4%;死亡5人,同比下降37.5%;受傷14人,同比上升27.3%;直接經濟損失403.92萬元,同比下降21.5%。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10起,同比上升42.9%;死亡1人,同比下降66.7%;受傷13人,同比上升62.5%;直接經濟損失2.92萬元,同比上升70.8%。工礦商貿行業生產安全事故4起,同比上升33.3%;死亡4人,與去年同期持平。直接經濟損失400萬元,同比下降3.1%。農機事故l起,受傷1人,直接經濟損失1萬元。去年同期無農機事故。其它行業領域無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歷史文化

耀州區歷史悠久,是早期文化發祥地之一。在數千年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化,發展和豐富了近、現代文化。西晉哲學家傅玄,唐代史學家令狐德棻、醫藥學家孫思邈、書法家柳公權和北宋畫家范寬,名垂青史,其著作與墨跡是中國古代文化藝術殿堂的瑰寶。現存百餘通北魏造像碑,隋唐石窟造像,以及金元以來的建築、雕塑、壁畫等,顯示出古代文化藝術的丰采。其它如民間娛樂的秧歌、社火及花燈、刺繡、面花、紙紮諸工藝,均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據舊志記載,耀州區漢有祋祤城、祋祤廟、步齏宮,晉有山壽寺,後秦有秦王殿、魏王樓、襄軍教場,北魏有龍華寺,隋有大像閣,唐有華原城、永安宮、葡萄園宮,宋有明覺殿、望輝台、富公亭、雷園、鑒山驛,明清有文正書院、泥陽驛、寧谷驛、鼓樓以及眾多的庵觀寺院等,均已蕩然無存。現存文物,除藥王廟、孫真人祠(詳見《藥王山志》)外,尚有古遺址50餘處,古建、古墓20餘處,館藏出土文物1700餘件。

著名人物

州歷史悠久,除「一聖四傑」孫思邈、傅玄、柳公權、令狐德棻、范寬之外,見於二十四史及省、縣方志載錄的耀州名人近200人。單是以傅玄為代表的傅氏家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五代十二世45人留名青史。唐代耀州人才鼎盛,兩《唐書》及《耀州志》《耀州志》栽60餘人。其中,令狐氏一族即有十代20餘人浮沉宦海,更因令狐楚、令狐綯、令狐澄三代兩世入相,三掌誥命,顯赫至極。以柳公權為代表的柳氏家族又有20餘人名列史冊。「柳、范」遺風,蔭庇子孫,書畫之鄉,代有傳人。

從北魏至民國,有藉可考的耀州書畫名家達100餘人。此外,戶部左侍郎張璉鐵骨錚錚,不畏權貴,上湊彈劾,因不滿官場腐敗,辭官回鄉,首編《耀州志》;明代湖廣督學喬世寧公正廉明,不徇私情,凡所選拔,均為真人,人服其正,丁憂回鄉後,所修《耀州志》被譽為當時陝西名人之一;右都御史王國、禮部尚書王圖為官剛介,不徇私情,查辦貪官;河南扶溝知縣左史及其子山東按察使左佩玹興利除弊,造福鄉里;清初「平定三藩之亂」中荊州左路總兵蘭泗,戰功卓著。他們或以剛正,或以廉能,或以勇略名垂青史,為人稱頌。

孫思邈

孫思邈(541—682年),耀州區孫塬鎮孫塬村人,隋唐時代偉大的醫藥學家,一生著作頗豐,其代表作是《急備千金要方》(30卷)及《千金翼方》(30卷),其內容之豐富,規模之宏大,集前代古醫論、醫術之大成,且不拘泥於古訓而又有非凡的醫藥學創新成就,是中國傳統醫學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被譽為中國最早的醫藥百科全書。歷代帝王御封褒揚,封為「真人」,廣大人民群眾尊奉他為「藥王」(藥王山即因此得名)、「醫聖」。

柳公權

柳公權(778—865年),字誠懸,京兆華原(今耀州區關莊鎮柳家塬村)人。創造了「渾厚中見鋒利,嚴謹中見開闊」的「柳體」書法藝術,成為一代宗師,對書法藝術發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重要貢獻。與顏真卿並稱為「顏筋柳骨」,是「顏柳歐趙」之一。柳公權一生最擅長和寫得最多的是楷書。其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等。

范寬

范寬是宋代華原(今耀州區)人。歷史資料記載他名中正,字中立,因其「性寬厚,有大度。故時人目之為范寬。」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於北宋前期,北宋天聖五年(1027年)前後去世,大約活了七十多歲。范寬的作品在北宋山水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擅長描繪北方巨山大川,是當時北派山水畫的領軍人物,與南派董源、李成齊名。范寬的存世作品極少,流傳下來僅有《雪景寒林圖》、《溪山行旅圖》和《雪山蕭寺圖》三幅,都是氣勢奪人的山水畫作。其中《雪景寒林圖》為天津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傅玄

傅玄(217—278年),西晉北地泥陽(今耀州區關莊鎮傅家塬村)人。幼年好學,善詩文,工篆隸,精音律,學問淵博,名重於時。傅玄一生筆耕不輟,有大量詩、文著作傳世。有《傅子》、《傅玄集》,俱佚。明人輯有《傅鶉觚集》存世。其中數篇為當代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必讀篇目。他不僅是古代一位有遠見卓識的哲學家,而且在中國文學史和魏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583—666年),宜州華原(今耀州區)人,唐初著名史學家,博涉文史,早知名。唐高祖入關時,任大丞相府記室,後逐漸升遷至禮部侍郎、國子監祭酒、弘文館、崇賢館學士。唐初,經隋末戰亂之後,經籍圖書散亡,他奏請購求天下圖書,設專人補錄,被唐高祖李淵採納,終於使「群書略備」。又建議修撰梁、陳、齊、周、隋五代史書,認為「如文史不存,何以鑑古今?」此議又得高祖讚許。

劉志丹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出生於陝北保安縣的一個富裕家庭,也是一個秀才家庭。民國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到黃埔軍校學習,民國十七年(1928年)領導了著名的渭華起義,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與謝子長一起率領紅軍游擊隊來到照金,是照金革命根據地和紅二十六軍的主要創始人。

謝子長

出生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陝西安定人,民國十四年(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與劉志丹一起率領紅軍游擊隊來到照金,是照金革命根據地和紅二十六軍的主要創始人。

習仲勛

出生於民國二年(1913年),陝西富平人,他早年投身革命,13歲加入共青團,15歲在國民黨監獄轉為中共黨員,17歲在楊虎城部從事兵運工作。19歲來照金開展革命工作,曾任中共陝甘邊特委的軍委書記,陝甘邊游擊隊總指揮部的政委和陝甘邊革命委員會副主席,領導創建了照金革命根據地,為照金革命根據地的黨組織建設和政權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地方特產

耀州窯

窯址在陝西同官縣(即今銅川縣)黃堡鎮,因以前同官屬耀州,故名耀州窯。當時燒制規模很大,沿黃堡鎮漆河上下十里都是燒瓷的,因而有「十里窯場」之稱。耀州窯的裝飾方法,主要有刻花、剔花、印花、鏤空等。裝飾題材有牡丹菊花忍冬、蓮荷等植物紋樣;有鳳、鶴、鴨、魚等動物紋樣;所產器皿,以碗為最有特色。碗的造型一般呈喇叭形,外形作蓮瓣狀。還有稱為「小海鷗」的,口緩外卷。

鹹湯面

鹹湯面在耀縣「三面」中最有名。早在清道光年間,縣城東街鄭玉成的鹹湯面便以其「味濃適口,筋韌香辣」而獨領風騷。正宗鹹湯面,「筋而不硬,油而不膩」,面端手中,香味撲鼻。耀縣人吃麵頗具特色,大都有凳不坐,蜷曲在麵攤四周。早年間,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途經耀縣,吃過鹹湯面後驚訝地感嘆道:「小小耀縣,竟有北京飯店!」這是一位當代大作家對耀縣風味小吃的由衷讚揚,「不吃鹹湯面,不算來耀縣」。

窩窩面

耀州還有一種和鹹湯面齊名的麵食,叫窩窩面。窩窩面和鹹湯面並稱耀州雅俗兩面。耀州人吃麵很特別,鹹湯面很咸,卻是當早餐吃,窩窩面在耀縣的當地很有名氣,向外推廣的卻不多。窩窩面是因面的形狀而得名。耀州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窩窩面」,證明其在耀州人心中的地位。由於窩窩面選料精緻,做起來也很講究。

雪花糖

雪花糖,因其糖塊顏色白亮,牙咬糖塊時,糖渣紛落,宛如飄雪,故名雪花糖,俗稱渣子糖,是銅川市耀州區著名傳統食品。

雪花糖是由灶糖加芝麻改進而成,灶糖是古人專為臘月二十三祭灶神用,後逐漸演進為雪花糖。雪花糖系節令性產品,每年入冬,即陸續生產上市,到來年春暖停產,使其能保持酥脆爽口,香甜味長之特點,且具有健胃、潤腸、止咳化痰之功效。

耀縣辣子

耀州久產辣椒,尤已商品秦椒文明,耀縣辣椒具有身條細長、顏澤艷紅、肉厚味美等特點。用優質耀縣辣椒加工出的油潑辣子等陝西傳統食品。

風景名勝

陝甘邊照金革命紀念館

位於耀州區照金鎮,始建於1993年,2004年重建並對外開放,占地69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8平方米,收藏革命文物、文獻資料120餘件,分為槍械、生活用品、宣傳品用具等三大類。照金革命紀念館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造了條件,是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場所。[1]

薛家寨

因唐代末期薛剛曾在這裡屯兵練武而得名為薛家寨。在照金境內和薛家寨地貌相似的山比較多,但是薛家寨有它一個最明顯的標誌,猶如大象的鼻子一樣,這裡叫箭穿崖。薛家寨以雄險著稱,海拔1600餘米,絕嶺高度700餘米,西臨秀房溝,東臨黑田峪河,南臨田峪川,為三面絕壁之舌狀狹長山嶺,僅西北側有羊腸小道盤旋可至山頂,紅軍利用這裡的四個天然岩洞修建了1—4號紅軍寨,自東南而西北依山勢依次排列。[2]

大香山

又名叫三石山、筆架山,位於銅川市耀州區西北45千米處,平均海拔1414.3米,最高峰為西峰,海拔1430.6米。[3] 香山及其周圍,森林覆蓋率85%以上,是天然植被保存完整的典型次生林區,生物種類繁多。山勢東西走向,主峰分東峰、中峰、西峰依次排列,酷似一個巨大的筆架,又象一個巨大的香爐,遠望之,東峰、中峰、西峰尤如三根頂天香柱插入爐中。山中泉、溪、瀑、潭、湖、河等水景形態多樣,有山泉近百處、小溪近50多條。更有多處天然溶洞,小者數百平方米,鐘乳石形態各異,奇秀無比。可從照金之白石崖山谷、柳林姚峪川、廟灣鎮直達香山,南有西銅高速公路、210國道、梅七線鐵路與西安相接,北有銅正公路通往甘肅、寧夏和內蒙。[4]

藥王山

藥王山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保護單位和省級風景名勝旅遊區,位於陝西銅川市耀州區城東1.5千米處,景區面積10.1平方千米。隋唐醫藥學家孫思邈晚年歸隱於此,後世尊為「藥王」,藥王山便由此得名。藥王山歷史悠久,自然景觀獨特,文物薈萃,文化內涵豐富。山有關中面積最大的古柏林,有金元建築的大型元代壁畫。有藥王大殿之藥方碑、太玄古洞、洗藥池等景點五十餘處。藥王山石刻遍及全山,隋至明摩崖造像四十餘尊,北魏至唐代造像、碑百餘通,彌足珍貴。歷代碑石二百餘通,為藥王山的實物歷史檔案,還有石塔、石棺、石牌坊等石刻,均有很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5]

榮譽稱號

2019年2月2日,耀州區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慈善公益百佳縣市;入選2020中國青年樂業百佳縣市。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醫療服務百佳縣市。

視頻

銅川市耀州區形象宣傳片

視頻

夜景!耀州區書畫公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