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魚
老虎魚為毒鮋科鬼鮋屬的魚類,分布於朝鮮及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各近海內以及廣西北海等,屬於近海底層雜魚。據日本《產經新聞》11日報道,京都水族館(京都市下京區)展出一條金色珍稀鬼鮋(俗名老虎魚),體長約20厘米。[1] 體色隨深度不同而異,在近岸淺水區呈黑褐色;在外海深水區呈紅色或黃色。體長可達200毫米。初夏產卵。 鬼鮋卵浮性。因鰭棘端部具膨大囊狀毒腺組織,毒性強,被刺後劇烈陣痛,有時持續數天,故有「海蠍子」,「虎魚」等名稱。中國福建沿海將此魚煮湯,治小兒瘡癤症。肉可供食用。
目錄
介紹
暖溫性中小型海魚,體長達200mm。棲息於近海底層。主食甲殼類和小魚。初夏產卵,懷卵量約40萬粒。肉味美,供食用。鰭棘和頭部棘突毒性強,被刺傷後產生急性劇烈陣痛,難以忍受的燒灼和鞭抽感,可持續數天,伴有全身陣痛,發熱畏寒等症狀。我國見於沿海。朝鮮、日本均有分布。
形態特徵
體長約250毫米。體延長,前部粗大,後部稍側扁。頭寬大,具凹陷和凸起,棱突粗鈍。眼小,上側位。第二眶下骨突後端甚寬,與前鰓蓋骨結合。口中大,口裂幾垂直。上下頜及犁骨具絨毛狀牙群,頭側和下頜下下方有許多發達的皮須。鰓蓋膜分離,與峽部相連。體無鱗。齶骨無牙。體無鱗,具皮瓣。側線平直。背鰭連續,背鰭有16~17鰭棘。胸鰭下葉有兩指狀游離鰭條,第三、四鰭棘間距較大,鰭膜深凹;胸鰭寬大,具2游離鰭條;腹鰭大,鰭膜與體壁相連;尾鰭圓截形。飢餓仔魚呈現頭大、體短、身瘦、體色發白等形態特徵,行為上表現為遊動緩慢,反應遲鈍和靜臥底部。長期飢餓後仔魚腦後部下陷明顯,其形態特徵可作為判斷仔魚飢餓致死的重要指標。
背鰭ⅩⅣ-ⅩⅦ -7—8;臀鰭Ⅱ-8—9;胸鰭10+2;腹鰭Ⅰ-5。側線孔15—17。體長為體高2.8—3.1倍,為頭長2.8—2.9倍。頭長為吻長2.6倍,為眼後頭長2.1倍。頭體粗大。顱骨棘棱發達。額骨間有1橫棱。吻長短於眼後頭長。眼間隔略小於吻長。體無鱗。背鰭最長鰭棘約為頭長二分之一。胸鰭下部有2游離鰭條。
常見種類
鬼鮋,吻長短於眼後頭長,眼間隔略小於吻長,中國沿海均產;
居氏鬼鮋,吻長約等於眼後頭長,眼間隔為吻長1/2~2/3,分布於中國南海;
雙指鬼鮋,吻長顯著大於眼後頭長,眼間隔約為吻長1/2,產於南海。
花老虎魚,大型南美慈鯛魚,成魚體長:30厘米。也是很受人喜歡的品種。在原產地更是一種受人歡迎的食用魚。體形巨大,身體上的斑紋與其說是象老虎,還不如說是象豹子。所以,它也叫花豹石頭魚。
泰國虎魚,又稱暹羅虎魚,幼年的暹羅虎魚的基本體色是白色有黑色條紋的色彩。成年以後,白色會逐漸變成黃色。形成老虎一樣的花紋。是一種頗受歡迎的觀賞魚。本種魚和我國長江流域的名貴食用魚:鱖魚有一定的親緣關係。同樣這種魚在原產地也是一種極為名貴的食用魚。
印尼虎魚,印尼虎魚身材修長,身長和身高的比例和暹羅虎魚相差甚遠。 印尼的中紋絕大多數是比較直的由背鰭鏈接至腹部,但也有少數的異類彎刀印尼虎。印尼虎的狀態絕大多數是不穩定發黑,容易變化印尼能黑到你找不到紋, 印尼的尾部中紋是環尾的(連接着)。 印泥尾紋3紋,多紋、尾部三紋。
非洲虎魚,是一種貪吃的肉食性動物,它因其巨大如剃刀般鋒利的牙齒為人熟知。巨型非洲虎魚長有32顆牙齒,魚身粗胖,顎寬大,牙齒大小類似於大白鯊的牙齒,猶如剃刀,平時以其他魚類為食,飢餓時會襲擊靠近它們的大型動物,可攻擊人類,甚至能對鱷魚發起攻擊。
人工繁育成功
記者從陜西省水利廳獲悉,在陜西省絕跡15年的「老虎魚」——川陜哲羅鮭2011年9月份被發現後,人工繁殖成功,如今現存仔魚2000餘尾,已經開口攝食。
科學研究
採用實驗生態學方法研究鬼鮋(Inimicus japonicus)早期發育階段的攝食特性和仔魚飢餓致死時間。
結果表明,仔魚和營游泳生活的稚魚攝食高峰出現在白天,並以白天攝食為主,6日齡仔魚、17日齡營游泳生活稚魚的攝食率高峰為10:00和14:00。隨着生活習性的轉變,其攝食節律也發生明顯變化,稚魚和幼魚在營底棲生活方式的階段,以夜間攝食為主,另一攝食小高峰出現在早晨。
進入底棲生活階段的29日齡稚魚、40日齡幼魚的攝食高峰為22:00和6:00。鬼鮋仔、稚、幼魚各階段的日攝食率分別為:6日齡仔魚69.7%,17日齡稚魚57.7%,29日齡稚魚42.3%,40日齡幼魚17.7%。在飢餓條件下鬼鮋初孵仔魚、1、3、5、8和10日齡仔魚的全部死亡時間分別為192h、216h、168h、80h、178h和264h,半數死亡時間分別為144h、120h、120h、60h、108h和144h,說明5日齡仔魚是鬼鮋早期發育中最為敏感的階段。
種群分布
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熱帶及暖溫帶。,中國產於南海、東海、黃海和渤海。為暖水性和溫水性海水小型魚類,少數為淡水魚類。
參考來源
- ↑ 日本展出罕見金黃色老虎魚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