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耆老汉语词汇。拼音:qí lǎo释义: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中文名 耆老 外文名 aged person 拼 音 qí lǎo 注 音 ㄑㄧˊ ㄌㄠˇ.

耆老
圖片來自百度

目录

目录

1 基本概念.2 引证解释.3 历史记载.

基本概念

现在把德行高尚、受人尊敬的老人称为“耆老”,也泛指“老年人”。如“美国芝加哥中山同乡会耆老赏粤曲大呼过瘾”、“华谘处也提供许多耆老专业服务,包括设立耆老日托中心、耆老医疗翻译、耆老健康检查、耆老入籍申请等,服务项目多元,受到社区肯定。”

引证解释

1. 老年人。①《礼记·王制》:“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②《汉书·朱博传》:“门下掾 赣遂 耆老大儒,教授数百人,拜起舒迟。”③唐 王翰饮马长城窟行》:“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 秦王 筑城卒。”④《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 无量 ﹞以耆老,随仗听徐行,又为设腰舆,许乘入殿中。”2. 年老。①《汉书·宣帝纪》:“朕惟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衰微,亦亡暴虐之心。”②《晋书·陈骞传》:“帝以其勋旧耆老,礼之甚重。”③宋 叶适 《宋杜君墓志铭》:“如君之安于一丘,而能自信独乐,耆老不倦,以尽其死,是可贤也。”3. 老成人。《礼记·檀弓上》:“ 鲁哀公 诔 孔子 曰:‘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 陈澔集说:“言天不留此老成,而无有佐我之位者。”4. 特指致仕卿大夫。《礼记·王制》:“耆老皆朝于庠。” 郑玄 注:“耆老,乡中致仕之卿大夫也。” [1] 5. 指年老而有地位士绅。①《水浒传》第九四回:“两县耆老率领百姓,牵羊担酒献纳城池。”②《文明小史》第三七回:“那 诸城 的百姓……听见新官到任,而且为着这件事来的,内中就推出几箇耆老来见新官。”6. 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称能言善辩者。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夷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其所议论,谓之夷经。” [2]

历史记载

大明律》载,合设耆老,须于本乡年高有德、众所推服内选充。《教民榜》文云:民间婚姻、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本里老人、里甲决断。若系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而户部申明老人、里甲合理词讼条目,即斗殴、争占、窃盗、赌博、私宰、邪术,里老亦得与闻。明初以来的"老人之役"和耆老之设,在清代也得到法律的确认,清之户律规定:凡各处人民,每一百户内,议设里长一名,甲首一十名,轮流应役,催办钱粮,勾摄公事。……其合设耆老,须由本乡年高、有德,众所推服人内选充。不许罢闲吏卒,及有过之人充任。【从上记资料可以看到】:作为"老人之役"这一特殊役种或社会义工的应承者,里老(耆老)是"正役"或"正差",而不是"乡官"或"乡吏",质言之,里老(耆老)保持有乡土社会成员的身份;里老(耆老)的义务是"劝民为善"和"听一里之讼"即《明史》上所记的"导民善、平乡里争讼",里老(耆老)也有相应的权力,如"劝民为善"方面行使申诫罚("书邑人之恶者以瘅之"即提出告诫和谴责)、行为罚(责令作为或不作为)和人身罚?许用竹篾荆条,量情决打")的某些权力,"听一里之讼"方面"果决是非"的仲裁、调解、裁量和审判的某些权力;里老(耆老)有的由乡民推举(如何乔远所谓"每里各推"),有的听官府选定(如上记叶春及所谓"于里中选"),有的则可能是乡民推举、再经官府批准的(如《青阳乡约记》所记"举方塘庄子于官,庄□辞未获"),而"众所推服"乃是里老(耆老)资格的认定原则。

耆老
 
圖片來自百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