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白絹病
花生白絹病
花生白絹病是由齊整小核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花生上的病害。花生各個生育期均可受白絹病菌侵染,主要為害植株莖部、果柄、莢果及根部。
花生白絹病是花生上發生的一種重要土傳真菌性病害,在美國和印度等主要花生生產國家發生普遍。白絹病在中國多數花生產區均有發生,來由於耕作制度改變、高產新品種大面積推廣和氣候條件的改變,發生為害逐年加重,已發展為花生上重要病害之一,成為制約花生產量和質量的重要因素。
花生白絹病的防治方法可以從選種整地、合理輪作、測土配方、合理施肥、田間管理、藥劑防治等方面入手,開展綜合防治策略。
目錄
基本信息
病害學史
在中國,楊家珍報道,1957-1959年花生白絹病在安徽省花生產區普遍發生,三年發病面積均達到70%以上,但隨後未見有花生白絹病大面積發生報道。花生白絹病發生為害加重、分布區域逐年擴大,在山東、遼寧、河南、廣東、江西等省部分產區大面積流行。
花生白絹病嚴重影響花生產量。在美國,1988-1994年白絹病造成花生產量年均損失7-10%,南方重病地損失達80%,僅佐治亞州每年經濟損失高達3680多萬美元。東南亞國家由白絹病造成花生產量損失10-25%,重病地可達80%以上。阿根廷不同年份花生白絹病發病率14-34%,每公頃產量損失150-570千克。日本Ikuko等報道筑波(Tsukuba)郊區花生白絹病發病率10-40%。中國山東、遼寧、河南、廣東、江西花生白絹病發生地區,一般地塊發病率10%左右,重病地發病率30%以上,花生減產50%以上甚至絕收。
病原特徵
病原是由齊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世代為羅耳阿太菌(Athelia rolfsii (Curzi) Tu. & Kimbrough.),屬擔子菌亞門真菌。
形態特徵
自然條件下該菌很少產生有性世代,在生活史中主要靠無性世代產生的營養菌絲和菌核。在PDA培養基上菌落圓形,初期為白色,後變成黃褐色;菌絲呈輻射狀生長,後期菌絲緊密聚集形成菌核,菌核初期為白色小球體,後期菌核增大變成黃褐色,最後變成黑褐色或茶褐色。菌核堅硬、表面光滑、圓球形,直徑0.4-1.7毫米。
生理特性
Punja1985年對花生白絹病菌菌絲生長、菌核產生、結構組成,以及萌發受到環境條件(溫度、濕度、光照和通氣性)、營養物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進行了全面綜述。傅俊范等研究表明菌絲生長最適溫度為30℃,最適pH為5.0,菌核最適產生溫度為25℃。該菌在PDA培養基生長最好,全黑暗條件下對菌絲生長有促進作用,但對菌核產生有抑制作用。病菌在多種營養物上都能進行營養生長,但只能在半乳糖或蔗糖作為唯一碳源和尿素或賴氨酸作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上產生菌核。
在麥芽培養基上低濃度鉻離子提高菌絲生長速度,高濃度鉻離子抑制菌絲生長。隨着培養基中鉻離子濃度提高(0.01-0.1毫克/毫升),菌絲和菌核的形態發生明顯變化,菌絲中總蛋白質含量減少,抗氧化酶含量增加。
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核或菌絲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可以存活5~6年,大部分分布在1~2cm的表土層中,以菌核在2.5cm以下發芽率明顯減少,在土中7cm處幾乎不發芽,翌年菌核萌發,產生菌絲,從植株根莖基部的表皮或傷口侵入,也可侵入子房柄或莢果,種子也可帶菌,病菌在田問靠流水或昆蟲傳播蔓延,高溫、高濕、土壤粘重、排水不良、低洼地及多雨年份易發病,雨後馬上轉晴,病株迅速枯萎死亡,連作地、播種早的發病重。[1]
危害症狀
在高濕條件下,染病植株的地上部可被白色菌絲束所覆蓋,然後擴展到附近的土面而傳染到其他的植株上,在極潮濕的環境下,菌絲簇不明顯,而受害的莖基部被具淡褐色乃至紅色軟木壯隆起的長梭形病斑所覆蓋,在乾旱條件下,莖上病痕發生於地表面下,呈褐色梭形,長約0.5cm,並有油菜子狀菌核,莖葉變黃,逐漸枯死,花生莢果腐爛。
分布範圍
花生白絹病在世界主要花生產區普遍發生,中國、印度、美國、阿根廷、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和南非等國家均有花生白絹病發生的報道。
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核或菌絲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大部分分布在1-2cm的表土層中。以菌核在2.5cm以下發芽率明顯減少,在土中7cm處幾乎不發芽。
種子也可帶菌。
翌年菌核萌發,產生菌絲,從植株根莖基部的表皮或傷口侵入,也可侵入子房柄或莢果。
病菌萌發生長要求的適溫度為25~35℃、空氣濕度為90%~100%、土壤含水量為40%~50%。
病菌在田間靠流水或昆蟲傳播蔓延。高溫、高濕、土壤粘重、排水不良、低洼地及多雨年份易發病。
雨後馬上轉睛,病株迅速枯萎死亡。
連作地、播種早發病重
一般情況下,7月上旬便可見病株;後隨溫度的升高和濕度的增加,發病速度逐漸加快,至8月份的高溫高濕季節達到高峰。
在7~8月份的陰雨季節溫度高、雨量大、雨日多、降雨早的年份,發病一般重於常年;反之則輕,造成年度間明顯差異。
發病越早,對花生的危害越重,產量影響越大,發生越晚,危害越輕。[2]
防治方法
花生白絹病的防治方法可以從選種整地、合理輪作、測土配方、合理施肥、田間管理、藥劑防治等方面入手,開展綜合防治策略。
選種整地
在種植前要選擇產量較高、抗病性較強的品種,比如:豐花1號、花育16、花育17等,同時還要保證種子無病,需要認真篩選、曬種、剔除發霉和秕種,並且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可以採用菌核淨、多菌靈、滅菌唑、禾佑完成拌種,需要注意的是100克藥劑攪拌20-25千克的花生種,從源頭上抑制病菌生成。同時還要在地表撒施殺菌劑以達到消滅菌核的目的,殺菌劑要嚴格按照相應的配比使用,分別為甲基硫菌靈、甲基立枯磷、菌核淨、二氯異氰尿酸鈉等化學藥劑,攪拌均勻後施加在土表面,可以降低花生白絹病的發生。在完成花生收穫後,還要及時的深翻土地凍垡,並利用70%甲基硫菌2千克/畝,加細土攪拌均勻後撒於土中,可以消滅殘留病菌,減少田間越冬菌源。
合理輪作
輪作是一種生物學措施,既能夠讓土地得到利用,同時也可以讓土地得到養護,需要注意的是,和花生一起輪作的植物要慎重選擇,儘可能的避免重茬,最為重要的是要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堅持因地制宜這一培養原則。輪作可以讓土壤養分更加均衡,同時防止病蟲害發展,讓土壤性狀得到改善,儘可能的保持、提高、恢復土壤肥力。比如:在發病率達到10%時,就要及時實行輪作,輪作時間控制在2-3年,如果土壤發病較為嚴重,要和禾本科作物進行輪作,如水稻、小麥、玉米等,且輪作時間要控制在3年以上,從而有效減少菌源積累,降低發病概率,為後期花生種植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
測土配方
測土配方施肥作為一種技術體系,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土壤供肥性能以及作物需肥規律,協調好土壤、肥料、作物3者之間的平衡。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保證花生均衡吸收各種營養,同時還可以實現用地、養地,最終達到少肥、環保、高產、優質的目的。
合理施肥
氮肥、磷肥、鉀肥、有機肥、鋅肥、鈣肥、生物菌肥之間的施用要按照科學的標準,避免過度施肥,或施肥不足,對花生生長造成的危害。在實際應用中,適當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可以有效抑制花生白絹病的繁殖發生,並且能促進花生植株、根系生長,提高花生的抗病能力,達到控制花生白絹病危害的目的。例如:某花生種植戶採用了有機肥45噸/公頃、草木灰7500千克/公頃,氮肥120千克/公頃,五氧化二磷90千克/公頃,氧化鉀82.5千克/公頃,硼肥15千克/公頃。根據實際調查,在施用後發病率明顯降低,病情指數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田間管理
除了上述措施外,需加強田間管理,保證通風透光,建立良好的田間排灌系統、設立田內溝、外圍溝,保證雨季可以及時排水,不會出現積水,同時在旱季也能夠保證澆灌工作,徹底切斷病原菌通過流水傳播。生長中期還要除草防荒,最大程度避免病菌傳播,7月中旬進入植株旺長階段,要儘可能地抑制徒長,在株高達到35厘米左右及時控旺,植株最高控制在45厘米左右。同時還要降低田間空氣濕度,創造有利於花生健壯生長的氣候條件,控制花生白絹病發生。除此之外,如果發現病株要及時的拔出,帶出田外進行銷毀,避免侵染範圍擴大,花生收穫後也要及時的清除病株殘體,避免病害積累傳播。
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是花生白絹病綜合防治中較為主要的一種,一般應用在病害發生初期,一般可以應用在7月上旬發病前,每隔7-10天噴灑1次,連續噴灑3-4次,藥劑可以混配使用或者交替使用。藥劑的選擇極為重要,可以採用240克/升噻呋酰胺1500倍或者採用混合藥劑,比如將菌核淨、多菌靈、撲海因等混合在一起,還可以使用好力克代替多菌靈完成配製,每次用藥3000-4500克/公頃。需要注意的是相連地塊要共同防治,避免病菌殘存、繁殖、擴展,以此壓低病情指數。此外,在花生下針期可以使用粉銹寧乳油或者多菌靈可濕粉劑對根莖部,每穴100-200毫升,根據病情灌溉1-2次,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發生流行。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