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蘇劇

中文名稱;蘇劇

批准時間;2006年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Ⅳ-55

申報地區;江蘇省蘇州市

蘇劇江蘇蘇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由花鼓灘簧與南詞、崑曲合流而成,流行於蘇南浙北城鄉。

蘇劇其前身蘇灘原名對白南詞,俗稱"打山頭",是一種圍坐清唱的曲藝形式。1912年對白南詞有了簡單的化裝表演形式,1941年朱國梁上海創建國風新型蘇劇團,嘗試將對白南詞發展為獨立的戲曲聲腔劇種蘇劇,讓蘇劇和崑曲在一起混合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劇健康成長起來。蘇劇因深受崑腔的影響,所以蘇劇的音樂風格婉轉清麗,細膩動人,具有濃厚的江南風味。

2006年5月20日,蘇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55。

蔣玉芳;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尹斯明;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目錄

歷史淵源

摺疊起源

蘇劇其前身是蘇灘(攤),由南詞、花鼓灘簧、崑曲合流、衍變而成。

南詞,其腔調最早與北方弦索流入江南有關,至遲形成於明萬曆年間。萬曆間沈寵綏《度曲須知》曾說:"至北詞之被弦索,向來盛之婁東,……邇年聲歌家頗懲紕繆。競效改弦,一時風氣所移,遠邇群然鳴和,蓋吳中'弦索'自今而後始得與南詞(按指南曲)並推隆盛矣。"這種"吳中新樂弦索"約於清康熙前後分流為彈詞和南詞。彈詞唱敘事體曲鬩,乾隆間蔣士銓《唱南詞》一詩中所說:"三弦掩抑平湖調,先唱攤頭與提要"即指此而言。南詞唱代言體戲文,清初盛行於吳中的弦索調時劇即是,其傳統劇目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作序的《太古傳宗弦索調時劇新譜》及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刊行的《納書楹曲譜》所收的《蘆林》、《大王昭君》、《小王昭君》、《思凡》等二十餘出。

至清乾隆年間,南詞已風靡於江浙一帶,並流傳到閩、皖、贛、湘、鄂、川、黔諸省及北京等地。弦索調是南詞發軔期的主要腔調之一,在乾隆前後期間,又逐步吸收、融化、創造了某些與【弦索調】腔調因素相近的曲調,諸如【費伽(家)調】、(昵媚調】等。另有【太平調】是南詞中比較完善、運用最多的基本曲調,不僅有"慢板"、虬陝板"、"散板"等板式變化,且分備色行當。或謂【太平調】的淵源,與明王驥德《曲律》、范濂《雲間據目鈔》中所說之"太平腔"有關,待考。

灘簧,又名花鼓灘簧,早在明萬曆年間已形成"小戲"形式,故又稱"花鼓小戲"。較早的文字記載見於萬曆年間無錫高攀龍的《憲約》:"花鼓淫戲,誨淫實甚。"至遲在清康熙、雍正年間,花鼓灘簧已盛行於江浙一帶農村,蘇州閶門外廣濟橋堍所立康熙二十六年六月《長洲吳縣二縣永禁揚花在街頭吹唱占奪民間吹手主顧哄騙民財碑記》中即記有"揚花"(即"揚州花鼓")"在於街頭吹唱"的情形,其傳統小戲有《打花鼓》、《種大麥》、《磨豆腐》、《盪湖船》等。又據清《道光璜涇志稿》卷一:太倉"自雍正以來,忽興壓寶,窩主日寶場。旁列茶肆,延江湖男女唱淫詞,謂之唱攤簧;甚者搭台於附近僻處,演唱男女私情之事,謂之花鼓戲。"花鼓灘簧的曲調,主要吸收蘇、浙、皖毗鄰地區的各種民間山歌、小曲、時調等逐步衍變而成。

南詞與花鼓灘簧合流,大抵在清乾隆年間。乾隆末年(1795)成書的《霓裳續譜》卷八中已收有【南詞彈簧調】兩支。

崑曲與南詞的結合,最先表現在崑劇移植併兼演弦索調時劇,接着南詞亦將崑曲劇目改編為代言體戲文,以南詞曲調演唱。最早可見於嘉慶九年(1804)《白雪遺音》卷四所收南詞《醉歸》、《獨占》二折。至咸豐初,文人詞客改編崑曲劇目為南詞之風大盛。結構大體不變,對白基本依舊,唱詞則由長短句改為七字句(或大體襲用原詞),其要旨在將崑曲深奧的唱詞儘量加以通俗化。演唱中也組合進某些崑曲曲牌,如【曲頭】、【曲尾】、【一江風】、【點絳唇】、【朝元歌】、【鎖南枝】、【六幺令】、【羽調排歌】等。演唱時五至七人圍坐一席,分任各種角色,併兼伴奏。這種南詞,被稱為"錢攤"(據說因倡始者為蘇州舉人錢明樹),又稱"全攤"(因所唱系全本戲)。當時全灘只有"清客串"(業餘演唱),在蘇州元妙觀方丈里設大局,城之東南西北各設分局。

咸、同年間,蘇州出現一種半昆半灘的堂名(即素衣清唱戲文),閶門外山塘街開有南陽福慶祿半昆灘堂名班。至光緒年間,半昆灘堂名盛行於蘇州城內,凡婚嫁、壽誕喜事,主家多請其演唱。半昆灘與全灘不同之處,是在唱全灘時,開場唱段用崑曲,中間仍用南詞,最後的唱段及尾聲又用崑曲。半昆灘堂名演唱時,以全灘劇目為正戲,之後再唱一些移植、仿作自花鼓灘簧或其他劇種中以丑腳為主的玩笑戲。因其油腔滑調而被稱為"油灘",又因安排在正戲之後而被稱為"後灘",與此同時,全灘又被稱為"前灘"。

形成

光緒初,南詞向職業化發展,藝員俱男性,承接堂會,其行會公所名"慶雲集",設於蘇州城東倉橋堍。光緒中葉易名為"咸慶集",其有見識者如蔣寅生、莫渭齡、張鶴樓、杜祥林等,進而至蘇南縣鎮與杭、嘉、湖一帶茶館書場演唱。宣統三年(1911),又易名為"開智社",遷址於城中喬司空巷,繼而於城之東南西北各設分社。

這期間,約於光緒五、六年(1879、1880)間,對白南詞始由蘇州商人汪利生(一說名"吉生")、王鶴珊等傳至上海,逐漸形成"蘇道"和"海道"兩個流派。光緒十年前後,汪利生入室弟子林步青(專唱後灘,工丑)在上海首起林家班,接踵又有張筱棣(專唱前灘,工老生)、朱菊峰(主唱前灘,工大面)組班,合稱上海"南詞三鼎甲"。光緒末,在上海的蘇州南詞藝人為區別上海等地的灘簧,將蘇州南詞的前灘與後灘合稱為"蘇灘"(蘇州本地則在辛亥革命後方始逐漸改稱"蘇灘")。

發展

民國九年(1920),蘇州閶門外出現第一家全男子化妝南詞"慶祿班",仍以堂唱為主。民國十六年,復以郎金福、楊德康、徐培卿等慶祿班舊人為骨幹,再組全男子化妝南詞"開通社",改堂唱傳統而至閶門外五福路(今留園路二十四號)大世界遊藝場的夜花園,定期演唱化妝南詞專場。翌年,蘇道藝人薛浩如等男女十餘人,在上海大新公司遊藝場首演化妝南詞《呆中福》、《十五貫》、《玉連環》、《宋江鬧院》等整本大戲。民國十八年,蘇州金門內景德路遂園小世界娛樂場由開通社舊人徐培卿等,會同胡鑄欽殷榮棠徐小香周筱洲沈金根孫筱漁陳安蓀等,另組全男子化妝南詞"延台秋班";大世界與石路口嘯雲天茶社等則在蘇州開演男女化妝南詞。同年四月,朱國棵、張鳳雲等在上海創建"國風社",翌年開演化妝南詞整本大戲《花魁記》。至三十年代,蘇灘以化妝南詞為過渡,終於形成戲曲新劇種。[1]

抗日戰爭期間,蘇劇處境艱難。民國三十年七月,國風社與華和笙主持之正風社合併為"國風蘇劇團",長期在蘇州與杭、嘉、湖等地堅持巡迴演出,為蘇劇發展起到了承先啟後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劇獲得新生。1951年3月,在上海吳蘭英籌資,與蘇灘藝人朱筱峰、李丹翁、華和笙等發起組織民鋒蘇劇團;1952年初,又建青鋒蘇劇團,均為民辦。1953年10月,民鋒遷蘇州,屬蘇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領導,系民營公助劇團。1954年青鋒亦遷蘇州,翌年春與民鋒合併;秋,青鋒又分出(1985年集體轉業)。1954年,民鋒團與浙江杭州的國風團聯合排演《醉歸》、《竇公送子》,以江蘇省代表團名義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出獎。莊再春蔣玉芳龔祥甫分獲演員二、三等獎,朱國木樑獲老藝人榮譽獎。1956年3月,民鋒改為蘇州市蘇劇團。4月,已在杭州落戶的國風蘇劇團改為浙江崑蘇劇團;不久赴京在中南海獻演蘇劇《掃秦》、《送子》、《拜月》等。同年10月23日,蘇州市蘇劇團也改為江蘇省蘇崑劇團。在此前後該團曾分批培養"繼"字輩學員四十三人。1959年至1960年又招收"承"字輩學員五十五人。1960年4月,由中共江蘇省委與蘇州市委協商決定在南京拓建江蘇省蘇崑劇團,與蘇州的同名並存,為此蘇州輸送張繼青等十三名青年演員與部分樂隊人員去寧。

"文化大革命"初期,駐蘇州的江蘇省蘇崑劇團被迫撤銷。1972年7月,建蘇劇小組。同年10月駐南京的江蘇省蘇崑劇團下放至蘇州,併入蘇劇小組(曾復名江蘇省蘇崑劇團)。1977年11月,成立江蘇省蘇劇團(原南京團回寧)。同年底始,該團分批招收建國後第四代學員三十人。其時蘇劇在文學、音樂、表演、舞台美術諸方面均具一定規模。1982年2月1日,蘇州恢復江蘇省蘇崑劇團,分設蘇、昆二隊;12月,該團創作上演了《五姑娘》。此時,該團蘇劇隊尚有男女演員各二十一人,樂隊十八人,舞台美術十三人。

文化特徵

音樂唱腔

蘇劇的音樂唱腔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崑曲曲牌,二是南詞,三是灘簧曲調。因深受崑曲的影響,所以蘇劇的音樂風格婉轉清麗,細膩動人,同時保留蘇灘通俗流暢的風韻。其伴奏以二胡為主,兼用江南絲竹。常用的傳統曲調有太平調、弦索調、費家調、柴調、迷魂調、銀絞絲、流水板等數十種,另外還有源自崑曲的【一江風】、【點絳唇】、【鎖南枝】、【羽調排歌】等和蘇州一帶流傳的民歌小曲如【春調】、【劈破玉】、【大九連環】、【小九連環】等,又有慢板、快板、散板等各種板式。

角色行當

蘇劇的角色行當與崑曲基本相同,現有老外、老生、副末、冠生、巾生、雉尾生、窮生、老旦、正旦、作旦、四旦、五旦、六旦、淨、副、丑等行當,演員往往一人兼幾行,如老生兼演老外、副末,副兼演丑,正旦兼演作旦、四旦、五旦、六旦等。蘇劇的表演亦充分借鑑了崑曲的經驗,婉麗多姿,細緻傳神。

演唱樂器

所用樂器有:弦子、琵琶、胡琴、鼓板、笙、笛、簫、嗩吶,以二胡為主奏樂器。

代表劇目

蘇劇的傳統劇目與化裝蘇灘一致,分為兩大類。一類稱前灘,劇目現尚存有腳本流傳者計有《花魁記》、《西廂記》、《牡丹亭》、《琵琶記》等五十餘種,合二百餘折。另一類稱後灘,劇目主要有"游觀十八出"(尚有腳本者:《逼殺》、《吃看》、《現算》、《馬上膏》、《說夢》、《測字》、《看燈》、《湖州蓮花落》、《嗡鼻頭阿二》等)和"四賣一垃圾"(《賣橄欖》、《賣草囤》、《賣青炭》、《賣明礬》、《捉垃圾》)。其餘常演劇目還有:《盪湖船》、《賣布》、《賣紅菱》、《公偷》、《說贊》、《扦做》、《請醫》、《齋飯》、《借靴》、《羅夢》、《拜年》、《大補缸》、《打窗樓》、《雙落髮》、《分家》、《來富唱山歌》、《教歌》、《嫖院》、《探親》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蘇劇是蘇州的地方劇種,曲調清麗優美,唱腔婉轉動聽,對白吳儂軟語,頗有地方特色韻味,它在中國眾多地方戲曲中獨樹一幟,是吳地民間的音樂遺產,是戲曲文化的珍寶,對蘇州的傳統文化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傑出貢獻和重要的文化傳承作用,能夠大大促進和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同時能傳揚悠久深遠的蘇南地區文化。

傳承人物

蔣玉芳,女,漢族,1922年生,2008年去世,江蘇蘇州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

尹斯明,女,漢族,1921年生,上海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劇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16年5月,在黨中央關懷和社會各界關心下,在以王芳為代表的蘇劇表演藝術家的奔走呼籲下,經蘇州市委、市政府批准,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正式建立,蘇劇從此有了獨立建制的傳承保護單位,出現了一個"中心"守護一個劇種的局面。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主任王芳帶領熱愛蘇劇的一群人,花費很大心血收集整理和研究挖掘經典蘇劇劇目,培養人才、開展創作,舉辦各類蘇劇演出活動,普及和傳播蘇劇藝術。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57年4月,江蘇省蘇崑劇團參加江蘇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莊再春蔣玉芳獲演員一等獎,朱容丁傑郭音分獲演員二、三等獎,張繼青柳繼雁獲青年演員獎。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獲得"蘇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活動

作為江蘇省參評第十六屆文華大獎的唯一大戲,蘇劇《國鼎魂》根據發生在蘇州的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了蘇州潘氏一族保護並捐贈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該劇呈現的時間跨度長達80多年,力求全面呈現潘達於保鼎、護鼎、捐鼎的心路歷程。[2]

2018年10月27日,蘇劇現代戲《國鼎魂》作為閉幕演出劇目在"2018紫金文化藝術節"上上演。[3]

瀕危狀態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蘇劇藝術遭受了現代文化的強烈衝擊和無情挑戰,演出市場日益萎縮,劇團生存舉步維艱。 如今,代表蘇灘藝術的老藝術家還有三位健在,她們是:莊再春蔣玉芳尹斯明,都已八十多歲的高齡。國家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培養的蘇劇導演、舞美、作由及「繼」、「承」字輩演員也已全部退休,年齡最大的已七十多歲,最小的也已六十多歲。以王芳為代表的第四代「弘」字輩演員,如今能唱蘇劇的也只有十人左右,音樂作曲僅一人。 現蘇崑劇團已於2002年改為江蘇省崑劇院、蘇州蘇劇團,而蘇劇團由於生存困難,現基本不搞蘇劇。如此下去,代表蘇州優秀地方特色的蘇灘藝術將後繼無人,瀕臨滅亡。 蘇州灘簧歷史悠久,傳統深厚,資源宏富,它對蘇州的傳統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傑出貢獻,隨着蘇劇的消亡,蘇灘藝術更是無從依附,因此搶救、保護蘇灘(蘇劇)迫在眉睫。

相關視頻

蘇劇《國鼎魂》:長三角一體化激活的文化情緣

蘇劇《繡紅旗》

參考資料

  1. 江蘇蘇州有個蘇劇,誰知道的來源與藝術特點是什麼? , 搜狐 2018-08-19
  2. 蘇劇現代戲《國鼎魂》在南京上演 , 快資訊 2019-10-22
  3. [https://www.360kuai.com/pc/98e0e47cbe09009fb? cota=4&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蘇劇《國鼎魂》榮獲第十六屆文華大獎] , 快資訊 201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