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
茶叶 |
别称: 槚、茗、荈、茶树、茶叶、元茶 英文名称: tea 拉丁学名: 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 命名者及年代: (L.) O. Ktze.,1887 茶叶品种: 绿茶、红茶、乌龙茶 |
茶叶(英语: tea ),指茶树的叶子和芽。 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
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
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目录
中国茶文化历史渊源
老梁:非常讲究的茶叶
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这也难怪,“道”字,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如行道、道路、道义、道理、道德、方法、技艺、规律、真理、终极实在、宇宙本体、生命本源等。因“道”的多义,故对“茶道”的理解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中国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 [1]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道”在此作方法、技艺讲;“茶修道”是指通过饮茶艺术来尊礼依仁、正心修身、志道立德;“道”在此作道德、真理、本源讲;“饮茶即道”是指道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饮茶即是修道,即茶即道。“道”在此作真理、实在、本体、本源讲。[2]
中国对于茶文化的历史,不仅仅是喝茶,更多的是茶道,对于茶的思考。从古至今,饮茶是很多修身养性之人,十分喜爱的方式之一。[3]
中国茶的种类及其功效
中国茶叶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青茶)、黄茶、白茶。
1、绿茶
绿茶的功效与作用抗衰老、降血脂、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绿茶本身含有茶甘宁,茶甘宁是提高血管韧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瘦身减脂、防龋齿、清口臭、防癌、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抗菌,具备整肠的功能;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如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可喝一点绿茶减轻病况。
2、红茶
红茶的功效与作用红茶品性温和、香味醇厚,可以帮助胃肠消化、去油腻、开胃口、助养生,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有强壮心肌功能。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红茶功效不逊于绿茶且更有益于心脏。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喝红茶时加点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胃作用。
3、乌龙茶(青茶)
乌龙茶功效与作用美肤,抵抗衰老:饮用乌龙茶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瘦身:不可多得的减肥品。防蛀牙:饭后一杯乌龙,茶中含有的多酚类具有能够抑制齿垢酵素产生的功效。改善皮肤过敏。
4、黑茶
黑茶的功效与作用补充膳食营养、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降脂、减肥、软化人体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抗癌、抗突变、降血压;降血糖,、杀菌、消炎、利尿解毒、降低烟酒毒害。
5、黄茶
黄茶的功效与作用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产生的消化酶,可保护脾胃,提高食欲,帮助消化。消化酶能恢复脂肪细胞代谢功能,化除脂肪。黄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防治食道癌。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这些物质能杀菌、消炎。
6、白茶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白茶是一种轻微发酵茶。白茶功效具有三抗(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之保健功效,同时还有养心、养肝、养目、养神、养气、养颜的养身功效。可治糖尿病、预防脑血管病、降血压、抗病毒提高免疫力。
7、普洱茶
普洱茶一直被广大女性同胞们所喜爱,其一,普洱熟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其二,普洱茶可以降血脂;其三,血脂降了,自然也就能带来减肥的功效了;此外,中医还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
读懂中国茶叶,六大茶类你了解多少
茶叶的保存方法
茶叶中的一些成分不稳定,在一定的物理、化学诱因下,易产生化学变化,就是通常所说的茶变。茶叶的保存条件不好会加速茶叶的自身氧化及霉变。[4]
保存茶叶的容器以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为最佳。其次宜用铁罐、木盒、竹盒等,其中竹盒不宜在干燥的北方使用。塑料袋、纸盒最次。保存茶叶的容器要干燥、洁净、不得有异味。
盛好保存的茶叶,宜放在干燥通风处。不能放在潮湿、高温、不洁、曝晒的地方。且周围不能有樟脑、药品、化妆品、香烟、洗涤用品等有强烈气味的物品。还要注意,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茶叶不能混在一起保存。不能在保存红茶、花茶时使用生石灰作吸湿剂。
生活中、人们大多家中备有茶叶,或是自用,或是用来招待客人。可是,由于茶叶容易吸湿、吸异味,同时在高温高湿、阳光照射及充足氧气条件下,会加速茶叶成分的变化,降低茶叶的品质,甚至在短时间内使茶叶陈化变质。所以,对茶叶的保存变得尤为重要。
要知道如何储存茶叶,必须先懂得茶叶是会受什么破坏,然后才知道要如何储存,以避免受这些事物的损坏。而各种茶类的素质有异,受破坏的方式与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储存的方式与要求也有不同了。 以下分不发酵茶、半发酵茶与全发酵茶三大茶类来阐述茶叶的储存要求与方法。[5]
不发酵茶类(绿茶)
不发酵茶类包括白(如:寿眉、银针白毫〕、黄(如:均山银针、黄山毛峰〕、绿(如:龙井、碧螺春〕茶类。不发酵茶含高量的维生素及活性的营养素,极容易受到破坏,所以储存的要求也极高。不发酵茶最容易受到光晒、潮气与气味的影响及破坏。
茶叶的种类及其特点
一旦遭晒、受潮,茶叶便要变色、变味、变质了。而茶叶极敏感,要是随便乱放,接触异味,茶叶便会吸收这些气味而影响、破坏自身的味道了。
基本上,储存绿茶必须:防晒、防潮、防气味。
在浙江一带,珍贵的雨前茶(谷雨前采摘的茶叶〕与明前茶(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都收在石灰中。原因是石灰干燥,能吸收潮气,不使茶叶受潮。要不然,上好的春茶一到仲夏便要色香味俱变了。
新加坡四季皆夏日炎炎,潮气又重,不发酵茶在此最难耐久。几个月内,茶叶便会开始便黄,接着转褐。一年之后,便逐渐发黑。质地,自然也遭受破坏了。
如果茶叶数量不多,估计在几个月内便会用完,只需置于荫凉通风之处便可。当然,储存器必须密封,免受异味熏染。储存器最好是锡罐,以免受日晒。市面上出售高档茶叶时附带的纸皮质茶罐、茶盒也可用。只是,茶罐里头包茶叶的锡纸包必须保留,茶叶才会更耐收。最忌用装咖啡精用的玻璃罐。既受光晒,又遭受咖啡精的气味侵袭。
要是茶叶数量多,又准备饮用超过一年,便必须藏在冰柜之中。饮用之前酌量解冻。翌年,茶叶依然鲜嫩如绿叶。
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
半发酵茶即乌龙茶类。又可称为清茶。它既有不发酵茶的特性,又有全发酵茶的特性。所以,储存清茶必须像储存绿茶一般:防晒、防潮、防气味。不过,清茶既然经过发酵的过程,则又比绿茶耐用了。不藏冰柜的话,绿茶可保用约一年,清茶则二、三年。
清茶又有轻焙、重焙之分;轻发酵、重发酵之分。大致上,轻焙、轻发酵者,较近似绿茶。所以,寿命较短,收久的话得藏冰柜。一些如台湾的高山乌龙,是微微发酵的,寿命便如绿茶般脆弱。
半发酵茶与不发酵茶的储存方法,基本相似。不过,由于清茶寿命较长,储存要求便可松懈些。根据清茶的轻重焙、轻重发酵而酌时储茶,便能保存清茶的新鲜了。
有的清茶,如武夷山之岩茶,人们有时故意久藏。待两三年香气渐渐消失之后,便有了医疗作用。当地人剥柚子皮而取柚肉,然后将岩茶塞入柚皮中,再用针线缝回柚子状。整粒裹了茶叶的柚子皮挂在通风处阴干,据说有医疗作用。这种茶叫柚子茶,也是储存茶叶的一种方法。
全发酵茶(红茶)
全发酵茶有红茶与黑茶。这种茶经过完整的发酵过程,已无绿茶的特性、特质。茶叶的本质与味道已转换成发酵之后所特有的味道。这种味道,越久越醇,价值越高。所以不需要防潮、防晒。不过,将它密封还是必要的。免得受异味侵袭。既然不需要防潮、防晒,便不需要收入冰柜。就让它在室温中,越加成熟吧。
普洱茶一般都是放在干净无异味的地方。因为茶叶容易吸入异味,这样会导致茶叶变味。避免太阳直射!如果是绿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那应该密封好,放在零下25℃保存,这样可以保持茶叶的鲜味。南方的天气比较潮湿,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潮准备,装的器皿也有讲究。这样才能保持茶叶的完整性。南方的天气虽然潮湿,可是对于普洱茶的存放也有一定的好处,这样暖和的天气使普洱茶的变化比较快!只要注意好保存就可以了!选地方的时间一定要选一个通风,且无异味的地方![6]
茶叶的冲泡方法
茶叶的冲泡很有讲究,其中涉及到冲泡所用的器皿、温度、时间等等,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而变化。[7]
茶叶冲泡技巧4
绿茶冲泡方式
绿茶冲泡步骤
洗净茶具。(无色透明玻璃杯即可,这种杯子便于充分欣赏和感受名贵绿茶的外形和内质。)
品茶前,先观茶的色泽和形状,从观赏中可以充分领略各种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风韵和工艺特色,称为“赏茶”。
冲泡的具体操作有上、中两种投法。
上投法适用龙井、碧螺春等外形紧结重实的名茶。时先将85~90°C开水冲入洗净茶杯,然后投入茶叶,稍许,便可观赏到茶叶在水中缓慢舒展、游动的姿态。
中投法适用黄山毛峰等茶条松展的名茶。先将茶入杯,冲入开水至杯容量1/3时,稍待2分钟,待茶吸水舒展后再冲至满杯。
细品。茶汤凉至适口后,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缓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同时舌鼻并用,品出茶香,细细领略名茶风韵,此为一开茶。
饮至杯中茶汤尚余1/3时,继续加开水,谓之二开茶、三开茶……
提示:绿茶冲泡,一般以2~3次为宜。若需再饮,那么,要重新放入茶叶冲泡。 [8]
红茶冲泡方式
红茶冲泡步骤
清洗茶具、烧一壶好水;
投茶入杯。每杯放入3~5克的红茶,或1~2包袋泡茶;
冲入沸水,水八分满;
经3分钟后,即可闻香观色。
稍待,可饮。
提示:条形茶,一般可冲泡2~3次,红碎茶如立顿茶包,通常只冲泡一次。
花茶冲泡方式
花茶融茶叶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所以花茶泡饮,以能维护香气不致无效散失和显示茶胚特质之美为原则。 品花茶有三个阶段:
花茶冲泡步骤
用玻璃杯法冲泡,便于“目品”茶叶舒展、沉浮时的“茶舞”。
用90°C左右冲泡,加盖后3分钟,揭开杯盖一侧,用鼻快闻其香气,凑着香气做深呼吸,这叫做“鼻品”。
茶汤稍凉适口时,小口喝入,在口中稍停留,以口吸气。鼻呼气的动作相配合,使茶汤在舌面上往返流动一、二次,充分与味蕾接触,品到茶味香气后再咽下,如是一、二次,才能真正尝到名贵花茶的茶味、香韵。
乌龙茶冲泡方式
乌龙茶冲泡步骤
泡茶前先用沸水把茶具淋洗一遍,泡饮过程中还要不断淋洗,使茶具始终保持热度。
分茶入壶,碎末填壶底盖以粗条,中小叶排在最上面,以免茶末堵塞壶口。
冲茶先要循边缓冲,以免冲破“茶胆”。冲水时要使茶叶打滚。
当水漫过茶叶时,立即倒掉,称之为“茶洗”。
第二次冲水至九成即可,加盖用沸水淋壶身,这时茶盘中的水涨到壶的中部,这叫“内外夹攻”。约2~3分钟后,乌龙茶的精美真味就浸泡出来了。
提示:斟乌龙茶的方法颇为讲究,传统的方法是用拇、食、中三指操作。食指轻压壶顶盖珠,中拇二指紧夹壶后把手。开始斟茶,每杯只倒半杯,周而复始,逐渐加至八成,使每杯茶汤香气均匀,这叫做“关公巡城”。行茶时最后的罐底浓汤点点滴滴均匀斟入各杯,这叫做“韩信点兵”。茶水一经冲入杯内,即应乘热啜饮,此谓“喝烧茶”,稍停则色味大逊。
第二次斟茶前仍须先用开水烫杯之后,才可斟茶。烫杯时,中指顶住杯底,大拇指按于杯沿,将杯倒立于盛满开水的杯碗中。品饮乌龙茶也别具一格。首先,拿着茶杯从鼻端慢慢移到嘴边,乘热闻香,再尝其味。闻香时应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又由近及远,来回往返三、四遍,顿觉阵阵香气扑鼻,然后慢慢品饮,可达到最佳境地。
普洱茶冲泡方式
普洱茶冲泡步骤
备具:准备好茶具及普洱茶
温壶涤具:先用滚水烫热茶具,主要起温壶温杯的作用,同时可以涤具,随后放入茶叶;
投茶:将普洱茶小心置入壶中。
润茶:冲入约茶具容量 1/4 的滚水,然后快速倒去,以此清洗茶叶中的杂质,并且唤醒茶叶;
冲茶浸润: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冲泡时间。
分茶:头道。倒沸水冲泡 10 秒左右,出茶水到公道杯中,滤网放到公道杯上,过滤碎茶,然后再分别均匀的分入小杯中,温了就可以喝了。
提示:普洱茶叶浸泡时间:视茶叶的情况而不同,一般紧压茶可以稍短些,散茶可以稍长些,投茶量多可以稍短些,投茶量少可以稍长些,刚开始泡可以稍短些,泡久了可以稍长些。也可以根据各人口感而定,常喝浓茶重口感的可多泡一会;反则缩短;另外还可根据水温和冲泡次数而定,水温太高,可缩短浸泡时间,而头几泡一般快冲快泡,后面则可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而延长冲泡的时间,方可泡出普洱佳味!
茶叶的巧妙用法
茶叶的神奇功效
大家都知道茶叶是可以用来泡茶的,但是你知道吗,茶叶还可以用来烹调食物、保鲜防腐、去除污垢、保护色泽等。
下面为大家介绍茶叶的13种妙用
一、可以烹调食物
加入茶叶烹调的食物,味道鲜美可口。例如,炒豆腐时,加入绿茶、鸡蛋、盐、味精、葱花等,翻炒至熟,这种茶叶豆腐颇受人们的青睐;加茉莉花茶煮的饭特别好吃,尤其是做腊味饭的时候,能够去腻增香;煮牛肉时,除了放各种调味品,还可以再加一小布袋茶叶,牛肉不仅熟得快,而且味道特别好;将废茶叶用来煮鸡蛋,味道清香可口。 [9]
二、保鲜防腐
将肉放入浓度为5%的茶水中浸泡片刻,然后冷藏,不仅保鲜效果好,而且不易腐烂变质;将鲜鸡蛋埋入干茶渣中,放在阴凉干燥处,鸡蛋可保存2~3个月。
三、去除污垢
取少量茶叶放在暖水瓶中,再倒入开水,塞上瓶塞,20分钟后,壶里的水垢在茶碱的作用下逐渐脱落,连泡几次,即可除净;炊具里沾有油垢,拿湿茶渣在炊具里擦几遍,即可去除油垢;用茶渣擦洗家具、门窗、皮鞋等上面的污垢,去污效果好;深色衣服上的油渍,用茶叶搓洗,具有去污效果。
四、保护色泽
将一小把茶叶,泡成茶水后用来洗毛衣,既能去掉污渍,又能使毛衣保持鲜亮。颜色鲜艳的衣服褪色后,如果用茶叶水漂洗,可恢复它原来的色泽。
五、清火明目
把泡过的茶叶晾干,收集起来,用袋装好,是很好的枕头芯子,非常柔软,味道清香,还可以清火明目。[10]
六、消炎杀菌
如果不慎烫伤或烧伤,伤处浸入茶水中,可以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也可以用茶水涂抹创面,每日4~5次为宜。
七、冲洗头发
每次洗过头发,再用茶水冲洗一遍,可使头发乌黑、柔软,富有光泽。
八、驱赶蚊虫
把泡过的茶叶晒干,在夏季的晚上,用火点燃可以驱赶蚊虫,而且清香扑鼻,对人体无害。
九、做“老照片”
把红茶包放在器皿中,用开水冲泡,约2分钟后,把新照片平放进去,浸泡约5分钟。然后,轻轻取出照片,让其自然风干,就能得到一张微微泛黄的“老照片”。
十、做手工纸
把卫生纸、牛奶盒等纸质品撕碎后泡在水里,同时加入茶叶。等泡成纸糊糊的时候,用很密的网捞起,压平后用吹风机吹干,然后再次压平,就成了手工纸。这种手工纸里有一片片的茶叶,非常漂亮,可用来做书签、贺卡等。
十一、作为花肥
把茶渣倒在花盆里,能保持土的水分;茶渣与土混合后放入花盆内,可作为花卉的肥料。
十二、去除潮气
把茶渣晒干,然后撒在室内潮湿处,可去除潮气,还可使室内空气清新怡人。
十三、去除异味
把50克花茶装入纱布袋中放入冰箱,可去除异味;器皿中有鱼腥味,可把器皿放在茶水中煮数分钟,可除掉鱼腥味;菜锅里有腥味,可先用泡过的茶叶擦洗,再用清水冲净,可除掉腥味;把晒干的废茶叶,装在薄袜子内,然后塞进有臭味的鞋子内,能除掉臭味;新买的家具,往往有刺鼻的油漆味,用茶水擦洗几遍,油漆味就会消失;把废茶叶点燃,放在厕所内,可去除臭味。
“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
茶叶制作流程
佛教在中国兴起以后,由于坐禅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并为茶文化在中国和全世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其核心是“茶禅一味”的理念。[11]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坐禅、静虑。南天竺僧达摩,自称为南天竺禅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时来中国。当时南朝佛教重义理,达摩在南朝难以立足,促到北方传播禅学,北方禅教逐渐发展起来。禅宗主张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说,心里清静,没有烦恼,此心即佛。这种办法实际与道家打座炼丹接近,也有利于养生;与儒家注重内心修养也接近,有利于净化自己的思想。禅宗在中国传到第五代弘忍,门徒达五千多人。弘忍想选继承人,门人推崇神秀,神秀作偈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莫使有尘埃。”弘忍说:“你到了佛门门口,还没入门,再去想来。”有一位舂米的行者慧能出来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这从空无的观点看,当然十分彻底于是慧能成为第六世中国禅宗传人。神秀不让,慧能逃到南方,从此禅宗分为南北两派,中唐以后,士大夫朋党之争激烈,禅宗给苦闷的士人指出一条寻求解除苦恼的办法,又可以不必举行什么宗教仪式,作个自由自在的佛教信徒,所以知识阶段的文人墨客也推崇起佛教来。而这样一来,佛与茶终于找到了相通之处。[12]
唐代茶文化所以得到迅猛发展与禅宗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禅宗主张圆通,能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在茶文化发展中相互配合。
归纳起来,佛教对中国茶文化传播贡献有四:
(一)推动了饮茶之风流行
唐·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曰:“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欲,投钱取饮。”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为提神,夜不能寐,有益静思;二是帮助消化,整日打座,容易积食,打座可以助消化;三是使人不思淫欲。禅理与茶道是否相通姑且不论,要使茶成为社会文化现象首先要有大量的饮茶人,僧人清闲,有时间品茶,禅宗修练的需要也需要饮茶,唐代佛教发达,僧人行遍天下,比一般人传播茶艺更快。无论如休,这个事实是难以否认的。
(二)为发展茶树栽培、茶叶加工做出贡献
据《庐山志》记载,早在晋代,庐山上的“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庐山东林寺名僧慧远,曾以自各之茶执行陶渊明,吟诗饮茶,叙事谈经,终日不倦。陆羽的师傅也是亲自种茶的。唐代许多名茶出于寺院,如普陀寺僧人便广植茶树,形成著名的“普陀佛茶”,一直到明代,普陀山植茶传承不断。又如宋代著名产茶盛地建溪,自南唐便是佛教盛地,三步一寺,五步一刹,建茶的兴起首先是南唐僧人们的努力,后来才引起朝廷注意。陆羽、皎然所居之浙江湖州杼山,同样是寺院胜地,又是产茶盛地。唐代寺院经济很发达,有土地,有佃户,寺院又多在深山云雾之间,正是宜于植茶的地方,僧人有饮茶爱好,一院之中百千僧众,都想饮茶,香客施主来临,也想喝杯好茶解除一路劳苦。所以寺院植茶是顺理成章的事。推动茶文化发展要有物质基础,首先要研究茶的生产制作,在这方面佛教僧侣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创造了饮茶意境
所谓“茶禅一味”也是说茶道精神与禅学相通、相近,也并非说茶理即禅理。
禅宗主张“自心是佛”,无一物而能建立。即然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也不存在,除“心识”这外,天地宇宙一切皆无,填上一个“茶”,不是与禅宗本意相悖吗?其实,一切宗教本来就是骗人的,真谈到教义,不必过于认真。我们今人所重视的是宗教外衣后面所反映了思想、观点有无可取之处。
禅宗的有无观,与庄子的相对论十分相近,从哲学观点看,禅宗强调自身领悟,即所谓“明心见性”,主张所谓有即无,无即有,不过是劝人心胸豁达些,真靠坐禅把世上的东西和烦恼都变得没有了,那是不可能的。从这点说,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但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所以,僧人们不只饮茶止睡,而且通过饮茶意境的创造,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结合起来。在这方面,陆羽挚友僧人皎然作出了杰出贡献。皎然虽削发为僧,但爱作诗好饮茶,号称“诗僧”,又是一个“茶僧”。他出身于没落世家,幼年出家,专心学诗,曾作《诗式》五卷,推崇其十世祖谢灵运,中年参谒诸禅师,得“心地法门”,他是把禅学、诗学、儒学思想三位一体来理解的。“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 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碗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烦恼”。故意去破除烦恼,便不是佛心了。“静心”、“自悟”是禅宗主旨。姣然把这一精神贯彻到中国茶道中。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求得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这与禅的思想是一致的。若按印度佛教的原义,今生永不得解脱,天堂才是出路,当然饮茶也无济于事,只有干坐着等死罢了。但是中国化的佛教,主张“顿悟”,你把事情都看淡些就是“大彻大悟”。在茶中得以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所以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祥僧们在追求静悟方面执着很多,所以中国“茶道”二字首选由禅僧提出。这样,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调度。有人认为宋以后《百丈清规》中有了佛教茶仪的具体仪式规定从此才有“茶道”,其实,程式掩盖了精神,便不是“道”了。
(四)对中国茶道向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熟悉中国茶文化发展史的人都知道,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是日本留学僧最澄。他于公元805年将茶种带回日本,种于比睿山麓,而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理带到日本的僧人,即宋代从中国学成归去的荣西禅师(1141-1215)。不过,荣西的茶学菱《吃茶养生记》,主要内容是从养生角度出发,介绍茶乃养生妙药,延龄仙术并传授我国宋代制茶方法及泡茶技术,并自此有了“茶禅一味”的说法,可见还是把茶与禅一同看待。这一切都说明,在向海外传播中国茶文化方面,佛家作出重要贡献。
揭密:茶叶越鲜越好吗?
一些人在品茶时追求品新茶,喜欢买新炒的茶叶。所谓新茶就是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有些消费者以品新茶为乐,其实,认为茶叶越新鲜就越好的观点是一种误解。
因为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患者有不良影响。
另外,新茶中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较差的人特别是慢性胃肠炎者,喝新茶易引起胃脘疼痛、胀满、便秘、口干等症状。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 ↑ 中国茶文化形成简史,中国网,2007-09-07
- ↑ 中国茶道简史,中国网,2007-09-07
- ↑ 中国茶的发展简史,中国网,2007-09-06
- ↑ 茶叶受潮后的处理办法,中国网, 2007-09-11
- ↑ 茶叶也有保质期 这些茶叶巧保存,中国网, 2007-09-11
- ↑ 普洱茶收藏,中国网, 2007-09-11
- ↑ 冲茶水之道,中国网, 2007-09-07
- ↑ 泡茶技法之一:传统泡法,中国网, 2007-09-07
- ↑ 茶膳七款 瘦身佳品(组图)中国网, 2007-09-12
- ↑ 中国茶文化形成简史,中国网,2007-09-07
- ↑ 茶文化与宗教发展的内在关系,中国网,2007-09-14
- ↑ 茶禅一味的寺院茶道,中国网,200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