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荊紫關鎮,是河南省淅川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淅川縣西北76公里的丹江右岸西部邊陲,全鎮總面積164平方公里。該地一腳踏三省,即位於豫、陝、鄂交界處。荊紫關鎮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荊紫關鎮形成於唐代,興盛於明清時期,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成語「朝秦暮楚」便源自荊紫關鎮[1],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和[楚國交戰頻繁,這個地方白天屬於秦國,晚上被楚國奪取,第二天可能又會易手。再加上這裡地勢險要,古代又被稱為「豫之屏障」

目錄

鎮名由來

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公元前304年,此地屬於楚國管轄,楚王派太子荊來鎮守此地,於是此地就取名叫「荊子口」,後演變被荊紫關。

第二種:西漢時,該地丹江河上有座木結構橋樑,人稱此地「草橋關」;南宋時,因該地荊花遍野,荊籽遍地,改稱「荊籽關」。明代為荊籽關口,清代為荊子關,民國初改稱荊紫關,以荊花為紫色象徵吉祥之意。

在荊紫關鎮的月亮灣,有一個兩山對峙的關口。關口外,是八百里秦川,關口內,是開闊的中原。古時,咆哮的丹江與狹窄的古道在這裡共同構築起一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隘口。這個隘口,就是荊紫關之「關」的來歷。

地理概況

荊紫關鎮地處秦嶺余脈地帶,鎮東北有猴山(海拔約943.8米)和古銅山(海拔約796.5米),屬深山區,山地占全鎮面積約50%。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丹江自西北向東南貫穿該鎮,河水沖積形成河谷了小平原,丘陵平原各占約25%。

歷史

西周時綿延八百里的丹江沿岸的六個古城中,荊紫關有兩個。一個是位於荊紫關高中校址的永安城,一個是位於吳村和麻坑村的定陽城,也就是後來傳說中「包公坐定陽」的地方。

春秋後期至戰國前期,荊紫關屬楚國三戶邑,戰國後期是秦國所屬的商(今陝西商縣東南)、於(今河南內鄉縣東)之地。秦朝至晉朝,該地屬丹水縣。

唐朝時期,荊紫關鎮曾屬內鄉縣,公元684年,武則天巡視途中路過荊紫關,在距荊紫關不遠,現在留有武則天歇息梳頭的歷史遺址一梳洗樓,安史之亂後,因藩鎮割據,阻斷了淮河汴河的漕運,當時的唐朝政府只得通過丹江航運來轉運江淮至關中地區的貨物,丹江航運逐漸繁榮起來,位于丹江流域的荊紫關鎮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了著名的商業古鎮。宋朝時期,荊紫關鎮屬淅川縣。

元朝又復屬內鄉縣。明朝至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年),屬淅川廳荊子裡。明清時期的荊紫關鎮「康街數里,巨室千家,碼頭上百艇接桅,千蹄接踵」,周邊七省的商賈雲集於此,並形成三大公司、八大幫會、、十三家騾馬店、二十四家大商會的繁榮景象。

民國初年為西二區,民國二十年(1931年)夏季,丹江洪水暴漲,一夜之間荊紫關集市變為白沙之洲,除洪水沖淹外,大量毀林開荒,使丹江河岸嚴重坍陷,致使河床淤塞,航道不通,荊紫關鎮隨之百業凋零。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屬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公署管轄,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改為鄉。

1948年,荊紫關被中國共產黨占領,行政建制為第六區;1956年撤區改鄉,1957年又改鄉置區;1983年12月再改鄉,1986年6月改為鎮建制。

近代隨着丹江航運的蕭條,荊紫關也隨之沒落。

古鎮榮譽

1996年,被河南省命名為「中州名鎮」,2000年4月又躋身於「河南省重點鎮」。

2004年2月,被中國國家發改委、建設部、國土資源部、民政部、科技部、農業部六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05年11月被中國國家文物總局、建設部評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

2010年,荊紫關鎮獲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稱號[2]

視頻

荊紫關鎮 相關視頻

魅力古鎮荊紫關
荊紫關鎮40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