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目錄

蒙田

蒙田
原文名 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
出生 (1533-02-28) 1533年2月28日(491歲)
逝世 1592年9月13日(1592-09-13)(59歲)
國籍 法國
職業 人文主義作家
思想家
知名作品 《蒙田意大利之旅》
《隨筆集》
《熱愛生命》
《蒙田隨筆全集》
《雷蒙· 塞邦贊》

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2.28-1592.9.13),法國文藝復興後期、十六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家、作家、懷疑論者。主要作品有《蒙田意大利之旅》 《隨筆集》《熱愛生命》。在十六世紀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這樣受到現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啟蒙運動以前法國的一位知識權威和批評家,是一位人類感情的冷峻的觀察家,亦是對各民族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進行冷靜研究的學者。

視頻

蒙田《熱愛生命》

生平介紹

蒙田的母親是西班牙人的後裔,父親是法國波爾多附近的一個小貴族。當時的貴族不看重學問,以從戎為天職,所以蒙田常常說他不是學者;他喜歡給人造成這樣一種印象:他不治學,只不過是「漫無計劃、不講方法」地偶爾翻翻書;他寫的東西也不潤色,不過是把腦袋裡一時觸發的想法記下來而已,純屬「閒話家常,抒寫情懷」;我們從他的代表作《蒙田隨筆全集》里完全可以看出他的這種寫作心態和風格,其實他當時萬萬沒有想到,這正符合當代讀者的閱讀需要和審美情趣。

蒙田在37歲那年即繼承了其父在鄉下的領地,一頭扎進那座圓塔三樓上的藏書室,過起隱居生活來了。

蒙田把自己的退隱看作是暮年的開始,是從所謂「死得其所之藝術」的哲理中得到啟示的。其實他退隱的真正原因是逃避社會。他讚美自由、靜謐與閒暇,嚮往優遊恬適的生活。不過他的隱居生活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他除了埋頭做學問而外,還積極從事寫作,自1572年開始一直到1592年逝世,在長達20年的歲月中,他以對人生的特殊敏銳力,記錄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發展歷程,陸續寫出了《蒙田隨筆全集》這部宏篇巨著,為後代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蒙田的名聲在十七世紀已遠播海外,在英國,培根的《散文集》就深受蒙田的影響。在十七世紀上半葉那個古典主義時代,有人認為他那結構鬆散的散文不合人們的口味,然而到了十八世紀,他又聲名鵲起,著名作家、哲學家狄德羅欣賞蒙田的散文恰恰在於所謂的「無條理」,認為「這是自然的表現」。有些作家、思想家和藝術家的思想似乎特別複雜,具有許多不同的層面,因此對於後代的各式各樣的人都具有無窮無盡的吸引力,大概這就是包括蒙田在內的古代大師的秘密。經過四百餘年的考驗,歷史證明了蒙田與莎士比亞蘇格拉底米開朗琪羅一樣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隨筆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是「世上同類體裁中絕無僅有的」。[1]

文學成就

蒙田

《蒙田隨筆全集》共107章,百萬字左右。其中最著名的一篇為《雷蒙· 塞邦贊》,充分表達了他的懷疑論的哲學思想。

教學方法

蒙田提出的教學方法具體有:

1、不要死記硬背。"死記硬背,並不是完善的知識,這只是把別人要求記住的東西保持在記憶里罷了。"學生不僅要記住老師的話,更要領會老師所講內容的精神實質,要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學生要學會把別人的知識通過理解和吸收轉變成自己的知識。對此,蒙田還把學習比喻為人吃東西,他說,「即便我們的肚子裝滿了肉,如果沒有消化,有什麼用處呢?如果它不轉變為我們的東西,如果不給我們營養,增強我們的力量,又有什麼用處呢?」

2、不要輕易服從權威,不要盲從。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一個僅僅跟着別人走的人,不會去探索什麼東西,也尋找不到什麼東西。」學習要像蜜蜂采蜜那樣,博採眾長,為我所用。所以蒙田說,「我希望做教師的教他的學生謹慎地、嚴密地吸取一切東西,決不要相信只憑權威或未經考察的東西。…¨把各種不同的判斷向他提出,如果他有能力,他將區別真理與謬誤。」

3、不要只學書本知識。「僅僅進行書本學習是貧乏的。」學生要和別人交談來往,出國旅行,觀察各種奇異的事物,總之,要把世界作為「書房」,從而擴大視野;如困守一處,就會眼光短淺。

4、要因材施教。教師一開始就應該按照他所教育的孩子的能力施教。如果「採取同樣的講課方法和教育方式來指導很多體質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兒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個人可以 獲得良好的結果或達到完善的境地而要因材施教,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對此,蒙田曾用教師指導學生走路來比喻指導學生學習,他說:「教師最好先讓孩子在他面前走幾步,以便更好地判斷他的速度,從而推測他能堅持多久,然後方能適應他的能力。如果我們不顧分寸,就常會壞事。」

5、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多引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切忌事事處處包辦代替。蒙田要求教師有時候給學生「開條路」,有時候讓學生"自己去開路"。他說:「我不希望導師獨自去發明,只是他一個人講話,而應該容許學生有講話的機會 。」

6、多練習。蒙田指出,人們要想學跳舞,不能只是看舞蹈家跳,而自己不去跳。學習也是一樣,對所學的知識要多運用。蒙田說:「不要孩子多背誦功課,而是要他行動。他應該在行動中複習功課。」

7、培養兒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蒙田說:「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培養對學問的興趣和愛好,否則我們將只是教育出一些滿載書籍的傻子。」

8.「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前者無知是連字母都沒學過,當然無法閱讀,後者的無知卻是讀錯了許多書。

名人名言

真正有知識的人的成長過程,就像麥穗的成長過程:麥穗空的時候,麥子長得很快,麥穗驕傲地高高昂起,但是,麥穗成熟飽滿時,它們開始謙虛,垂下麥芒。

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是一個人懂得如何作自己的主人。

人最難做的是始終如一,而最易做的是變幻無常。

沒有一定的目標,智慧就會喪失;哪兒都是目標,哪兒就都沒有目標。

人間總有那麼多出其不意的突變,很難說我們怎樣才算是到了窮途末路,人只要一息尚存,對什麼都可抱有希望。[2]

最後歲月

蒙田曾想要做到世界上最難做到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享有自由,而且變得越來越自由。蒙田已到了50歲,他認為自己已接近這個目標。然而一件不尋常的事發生了:恰恰是在他打算不再過問世事和專注自己生活的現在,世界卻在尋找他。

1581年9月7日,他接到一封信,此信通知他:「在一致贊成的情況下」他被任命為波爾多市市長——而他本人並未參與其事,來信請求他出於「對我的這個祖國的愛」接受此重擔——對蒙田來說這確實是重擔。蒙田當時似乎還沒有下決心要放棄自由。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個身有疾患的人,而且被自己的膽結石折磨得死去活來,甚至有時想到要自殺。

可是他剛一回到自己的古堡,就看到了國王亨利三世的親筆信,信上寫的日期是1581年11月25日。這封信相當清楚地把波爾多市民們的僅僅只是一種願望變成了一道命令。對國王的這樣一道命令不可能有任何違抗。就像他非常不願意地從父親那裡繼承了膽結石症一樣,他現在也是非常不願意地繼承了他父親的這筆遺產——市長的職位。

1584年,那瓦爾的亨利帶着40名貴族和他的全體僕人作為隨從到蒙田古堡來看望蒙田,他就睡在蒙田自己的床上,他把極其秘密的任務託付給蒙田。若干年以後,當亨利三世和這位未來的亨利四世之間再次出現危機——而且是最最嚴重的危機——的時候,這兩位君主恰恰又一次把蒙田召來擔任他們的斡旋者。

1585年,蒙田第二次任波爾多市市長的任期就要結束。為了他的光榮卸任,人們原本會獻給他各種榮譽和讚美之詞,可是命運卻不願意為他準備如此美好的去職。在再次煽起的胡格諾派和天主教同盟的激烈內戰中,當波爾多市面臨危險的日子裡,蒙田曾一直勇敢和堅強地嚴守崗位。他為這座城市做好了防禦準備,進行了武裝,白天甚至夜裡都有士兵守衛。然而,面對另一個敵人——面對那一年在波爾多爆發的鼠疫,他不得不狼狽出逃,他把他的這座城市丟下不管了。對蒙田來說,他把自己的健康看成是最重要的。也許他不是英雄。我們今天已不再能夠想象鼠疫在那個時代意味着什麼。我們只知道,鼠疫到處成為一個逃亡的信號。在不到6個月的時間內,在波爾多這座城市裡就死去了17000人,占居民的一半。在蒙田的家裡也發現了鼠疫,於是他決心離開自己的家。他們——年老的母親安托瓦內特·德·洛佩、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兒全都準備出去逃難。他遭受到重大的財產損失——他不得不撤走家中所有的人,而把房舍沒有任何保護地留在那裡,以至任何人都可以隨心所欲地拿走自己想要的東西——大概也拿走了不少。他沒有穿大衣,只穿着原來身上的衣服就逃出了家門,再說,他還不知道該逃向何處去呢,因為沒有人會收容從一座鬧鼠疫的城市裡逃出來的一家人。「在鼠疫面前,朋友們互相害怕,他們自己嚇自己,一旦有親友要投奔這一家,這一家就恐懼萬分;一旦在同行的人群中有一人開始抱怨自己的指尖感覺疼痛,其他的人就突然變換住處。」他把波爾多市的全部行政管理工作託付給那些宣過誓的市政官吏們了;而那些市政官吏們卻在此期間一封接着一封地給蒙田寫信。看來,他們對蒙田的出逃感到憤慨,他們要求蒙田回來,最後他們通知他,他的市長任期已滿。但蒙田最終也沒有回去參加規定的卸任儀式。

雖然在狼狽地逃避鼠疫的過程中,一些榮譽、一些讚美、一些尊嚴失去了,但「人」被救出來了。1585年12月,鼠疫已被消滅,蒙田在經過6個月的顛沛流離之後重又回到自己的古堡,並且重又拿起那件舊工作:尋找自我、認識自我。他開始撰寫新的一卷《隨筆集》——《隨筆集》第三卷。除了膽結石的病痛之外,他擺脫了各種煩惱事,他又有了安寧。但是,世界還要再召喚他一次。那瓦爾的亨利亨利三世之間的緊張形勢已變得劍拔弩張。國王亨利三世為反對這位王位繼承人派遣了一支由儒於斯指揮的軍隊,而那瓦爾亨利卻於1587年10月23日在庫特拉附近全殲了這支軍隊。那瓦爾的亨利現在完全可以作為勝利者進軍巴黎,用武力取得繼承王位的權利,或者甚至直接用武力奪取王位。但是,他的智慧警告自己,不要為獲得成功而孤注一擲。他願意再試一次談判。在庫特拉戰役後的第三天,一支隊伍騎着馬向蒙田古堡奔跑而來。為首的人要求允許他立刻進入城堡。他,就是那瓦爾的亨利。他打算在自己取得勝利以後到蒙田這裡來尋求建議:如何用外交手段,即用和平的手段最佳地利用這一次勝利。這是一項秘密使命。蒙田作為斡旋者應前往巴黎,並向國王亨利三世提出他自己的建議。這件事後來確保了法國的和平,也確保了那瓦爾亨利自己的彪炳千秋的英明,這件事就是:那瓦爾的亨利皈依天主教。

蒙田立刻啟程,那還是冬天。他剛抵達巴黎——亨利三世當時不在那裡——他就被捕並被監禁在巴士底獄。雖然他在獄中只待了一天,因為喀德琳·德·美第奇太后立刻讓人把他釋放了,但是這位到處尋找自由的人卻不得不以這種形式再體驗一次自由被剝奪的滋味是什麼。出獄以後,他為了和亨利三世進行商談,便前往沙特爾、魯昂、布盧瓦。隨着這次使命的完成,蒙田的為官方服務宣告結束,他又回到自己的古堡。

如今,這位身材矮小的老頭坐在這座古堡的塔樓上自己的書房裡。他已經老了。頭髮脫光了,只露出一個圓圓的禿頂腦袋。自從漂亮的栗褐色的鬍鬚開始灰白以來,他就把鬍鬚剃掉了。周圍一片空蕩;年邁的母親年近九十,依然像幽靈似地在房間裡走來晃去。兄弟們都已不在這裡,女兒已出嫁並已住到女婿那裡去了。1590年,那瓦爾的亨利——蒙田可曾是他的朋友和顧問——已成為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現在,蒙田只需迅速趕往人群蜂擁的王宮,他肯定會在這位他曾經替他出過主意——而且是非常好的主意——的國王那裡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然而蒙田什麼也不想要。他僅滿足於用一封信向國王致以問候並請求原諒他沒有前來出席加冕典禮。他提醒國王要寬大為懷,其中寫了這樣一句文筆優美的話:「歷史上一位偉大的征服者能引以為榮的是:他給予那些被他擊敗的敵人們那麼多的理由來愛他,就像他給予自己的朋友們那麼多的理由來愛他一樣。」

評價

愛默生在日記中提到《嘗試集》:「剖開這些字,會有血流出來;那是有血管的活體。」 (Cut these words, and they would bleed; they are vascular and alive.)

尼采談到蒙田:「世人對生活的熱情,由於這樣一個人的寫作而大大提高了。」 (Dass ein solcher Mensch geschrieben hat, dadurch ist wahrlich die Lust auf dieser Erde zu leben vermehrt worden.)

房龍在評價蒙田《隨筆集》時說:大臣們的演講和政治哲學家的論文極少受人歡迎,但蒙田的書卻在以智慧之士

座談會的名義下聚在一起的文明人中閱讀、翻譯和討論,並且持續達三百多年之久。

德·塞維尼夫人對蒙田的魅力讚不絕口:「我有許多好書,蒙田當屬最佳,他們絕對不會愚弄你,你還需要什麼呢?」

查理·索雷爾稱這部作品是「宮廷和世界的日常教科書。」

孟德斯鳩說:「在大多數作品中,我看到了寫書的人;而在這一本書中,我卻看到了一個思想者。」

伏爾泰在駁斥帕斯卡爾時大聲讚美蒙田:「田像他所做的那樣樸實描述自己,這是多麼可愛的設想!因為他描繪的是人性……」

盧梭蒙田持保留看法,他不喜歡蒙田起伏多變的文筆。而百科全書派作家則把蒙田當自己人看待。

德利爾指出:「他善於像哲人那樣講話,像朋友那樣談心。」

參考資料

  1. 關於蒙田 .露水擎天的博客
  2. 蒙恬經典語錄 .句子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