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惺窩
藤原惺窩 Seika Fujiwara(1561~1619):名肅,字斂夫,號惺窩。生於播磨國(今兵庫縣)。他是日本哲學家,江戶時期早期理學領袖,曾任德川家康的教師。與他學生林羅山一樣,最初他是在寺院學習儒學。但在1598年,在伏見城,他會見了姜沆聽到李退溪的朱子學後成為儒學家。在朝鮮王朝朱子學是國家意識形態,並有很多新儒家學者和文學,相反在日本儒學只是依附佛學。武士大多數為文盲,所以在日本新儒家是很新鮮的,後來德川幕府通過程朱理學作為統治思想。他最大成就是使日本朱子學獨立發展。
藤原惺窩 (著名哲學家) | |
---|---|
出生 |
1561 播磨國(今兵庫縣) |
國籍 | 日本 |
別名 | 藤原肅、藤原斂夫 |
職業 | 哲學家儒學家 |
活躍時期 | 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 |
知名於 | 他最大成就是使日本朱子學獨立發展。 |
知名作品 |
《文章達德綱領》 《寸鐵錄》 《千代茂登草》 |
目錄
目錄
1人物生平
2個人其它信息
人物生平
冷泉為純的第三子,出生後被稱為神童,幼年在播州龍野剃髮,自號宗舜。十八歲時,因父親為純被三木城主別所長治攻滅,宗舜為了報仇及再興家名,曾投至羽柴秀吉設於姬路的本陣。戰後,宗舜上洛向叔父泉和尚(相國寺)學習儒學,專門研究朱子學。他開創了學術獨立之端,其所著的"假名性理"、"四書五經倭訓",是最早用日文撰寫的宣揚宋儒的書籍,為日本儒家擺脫宗教教條立下基礎。由於宗舜的學問好,因此甚受幕府尊重,德川家康曾以二千石俸祿欲將宗舜召出,但卻被婉拒。慶長九年,他四十四歲時,德川三百年官學之祖林羅山入門。翌十年,當家康在京都二條城召見宗舜,並詢問仕官的意願時,他立即推薦林羅山代其仕官。元和五年九月十二日,藤原惺窩去世,享年五十九歲,並葬於相國寺。其門下弟子中,林羅山、石川丈山、松永尺五、那波活所、堀杏庵都極為傑出,有"五大天王"的美譽。
個人其它信息
日本德川幕府初期的唯心主義哲學家,日本近世儒學的開創者。幼年聰穎,18歲削髮為僧,鑽研禪學。後來讀到中國宋儒的著述,認為佛教輕視人倫,逐漸產生離佛歸儒的思想,從30歲前後起專攻儒學。他曾想來中國求學,因乘船中途遇風而沒有成功。當時日本的儒學還停留在訓詁的階段,他卻依據程顥、程頤和朱熹對儒家經典的新注研究儒學,認為朱熹獨得道統之傳,終於創立了日本的朱子學派京師學派。以後這個學派在日本逐漸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學派之一。
惺窩的哲學思想傳自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惺窩更加強調精神的作用,把理看作是宇宙的唯一根源。按照他的觀點,天道、人性以及元、亨、利、貞、仁、義、禮、智都是理,所謂"天人一理"。他說:"夫天道理也。此理在天且賦以物則曰道,在人心且應於事則曰性,性亦理也"。他的思想特點是:①與陽明學妥協,說朱熹和王陽明的言論似異而實際上入處相同;②以儒學解釋日本的神道,認為儒學和神道都以正我心、憐萬民為最高宗旨;③認為佛教也講正心、治國、安萬民,不應一概加以排斥。他追求"一念至誠"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經濟思想上,他主張生之者眾、食之者寡。
惺窩雖然一生沒有做官,但是,他曾為德川幕府的創建人德川家康講解儒學,他的思想基本上適應了德川幕府統一日本後政治、經濟發展的要求。他培育出林羅山、松永尺五、那波活所、堀杏庵等著名學者。
主要著作有:《文章達德綱領》《寸鐵錄》《千代茂登草》等
日本哲學的產生
日本的哲學思想[1] 是在日本特有的經濟基礎上產生的社會意識形態,它有自己的特點和發展規律。日本適應本身的社會經濟發展條件和階級鬥爭的需要,大量吸收了先進國家的哲學思想:最初是中國的儒家思想和佛教,後來是西方近代、現代的各種哲學思想。這些思想同日本原有的神道思想相結合,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和階級鬥爭的變化,經歷了一個逐漸深化的發展過程:開始時,佛教的教義成為日本占統治地位的思想,繼而以儒家思想為中心的封建道學占據了主導地位,最後引進了西方自然科學,使理性進一步脫離信仰而自立,逐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在這個過程中,貫穿着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
溯源
平安時代以前的哲學 在5世紀前後,漢字和儒家思想傳入日本,6世紀中葉佛教也經過朝鮮傳入。它們對日本的文化和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日本有文字記載的哲學思想,最初出現在據傳是聖德太子於 6世紀末、7世紀初寫成的《維摩經義疏》等著作中。7世紀初,聖德太子為了給革新政制準備思想條件,派遣留學生到中國(隋朝)學習,直接引入了儒學和佛教思想。他頒布的《17條憲法》的思想基礎就是儒學和佛教教義。其中第 1條的「以和為貴」和第4條的「其治民之本,要在於禮」,都出自儒學;第 2條的「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和第10條的「絕忿棄」,都屬於佛教思想;其餘各條則多採用儒家經典及子史資料。儒學對於當時的日本起了很大的作用。古代天皇制度在建立過程中曾採取中國的法制,形成了中央集權的國家。7世紀下半葉,儒學的影響特別顯著。當時,日本政府已經把儒學看作是有利於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的思想體系而加以庇護。編纂於 8世紀的《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也帶儒學的色彩。這兩本歷史經典起了維護天皇制度的作用。
佛教與日本哲學
佛教經朝鮮傳到日本以後,起初並非一種以教義為核心的宗教,而只是對佛像和佛經等的信仰和崇拜。貴族們曾經利用佛教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日本政府當時認為佛能鎮護國家、保護王室,因而在8世紀初發布「僧尼令」,把佛教變成國教,從而使佛教思想占了優勢。這時,日本原有的神道教雖然繼續流傳,但實際上處於佛教思想的指導之下。 到了奈良時代,佛教與政治結合得更加緊密,加強了作為國教的地位。神道教和佛教這時開始在教理上調和、折衷,但是神道仍然被置於從屬的地位。日本對佛經內容的認真研究,始於平安朝(8世紀)。9世紀初,名僧最澄和空海來中國(唐朝)留學,回日本後分別創立了天台宗和真言宗,在日本確立和傳播大乘佛教。日本的天台宗與中國的雖然名字相同,教義卻有所區別。
日本的佛教哲學,也是建立在所謂「世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和「一念三千」等唯心主義觀點的基礎上的。天台、真言兩宗除被賦予「鎮護國家」的任務外,在當時日本人的生活中還作為世界觀來看待。這時候佛教在日本獲得了獨立活動的地位。到10世紀,出現了關於淨土觀念的說教,佛教思想開始滲透到平民中間去,神道教和佛教的調和、結合也有所發展。
日本宗派哲學的發展
鎌倉時代至明治維新的哲學 進入鎌倉時代,由於平安朝的貴族勢力衰退,封建關係在地方上逐漸發展,形成了武士階級。到13世紀,社會動盪不安,農民生活困苦,產生了簡化宗教儀式的要求。宗教界適應這種形勢,開始出現新的動向。過去主要以貴族為對象的日本佛教,這時興起了面向民眾的思想,於是出現了淨土宗、禪宗、真宗、日蓮宗、時宗等派別。從平安時代到鎌倉時代,日本的哲學思想主要以佛教教義為特徵,實際上是宗教迷信,還談不上真正哲學意義上的世界觀。哲學意義上的世界觀後來在佛教禪宗與中國宋明理學結合的時候才開始出現。 17世紀,德川幕府鞏固了封建制度以後,儒學取代佛教而成為維護幕府統治的思想主流,作為支配士(武士)、農、工、商這四民的意識形態,影響越來越大。當時,日本的儒學體系主要分為朱子學派、陽明學派和古學派;朱子學是官學,長期占居主導地位。此外,還出現了復古神道和一些獨立的學派和學說。
各宗派哲學觀點
①朱子學派。藤原惺窩是這個學派的先驅,他的學生林羅山在使朱子學成為德川幕府的官學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這個學派的一些代表人物在同佛教和神道教鬥爭中,曾經用理性主義去批判非理性主義。這一學派內部,也存在過唯物主義傾向和唯心主義傾向的矛盾,如安東省庵、貝原益軒等人雖然都從朱熹的理氣觀出發,最後卻把自己的宇宙觀歸結為理、氣合一說,接近於唯物主義;齋'" class=link>;山崎齋、三宅尚齋卻把自己的世界觀歸結為理一元論,陷於唯心主義。山崎齋和水戶學派甚至把朱子學完全神道化了。水戶學提倡「大義名分」論,它的尊王攘夷思想有助於重新鞏固封建統治。當時日本的封建階級企圖用朱子學把封建等級制度合理化,但是,到17世紀,隨着商品生產的日益發展和商人的抬頭,朱子學便開始逐漸喪失影響,代之而起的是古學派。
②古學派。這一派的哲學家排斥漢唐以後的儒學。代表人物有山鹿素行、伊藤仁齋和荻生徂徠。仁齋和徂徠都用氣一元論去反對朱熹的理氣觀。這派學者以民間異端思想家的姿態出現,代表非當權派,名義上提倡復古,實際上是對日本朱子學派發動了一場哲學革命。此外,還出現了朱子學派的另一個反對派──陽明學派。
③陽明學派這個學派由中江藤樹開創,主張陽明學的良知說。其他代表人物有熊澤蕃山、佐藤一齋、大鹽平八郎等。幕府末期的志士吉田松陰等人也受過陽明學的影響,大鹽曾經領導大阪的貧民和郊區農民起義。這一派的學者並非自覺地組成一個集團,而是各自信仰王陽明的學說,其中有的人在方法論上具有一些辯證法因素。陽明學在中國一般說來是起了消極的作用,但是,日本的陽明學派卻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④復古神道。在17世紀,德川幕府前期,與尊王論相關聯,出現了復古神道。這種神道反對以往神道依附於佛教或儒教,反對用儒、佛思想解釋日本的古典和神道。這派思想首先由神官荷田春滿倡導,賀茂真淵、本居宣長加以發展,集大成者是平田篤胤。他們依據《古事記》等日本古籍所記載的神話,提倡「日本精神」哲學,鼓吹「皇國之道」,宣揚「皇國精神」。他們聲稱,日本的神道出自神靈,只有這種道才是「真實之道」;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應當統治世界。這種神道理論在德川幕府末期成了尊王思想的一大支柱,對明治維新時王政復古有很大的影響。明治維新(1868)以後,作為國家神道的神社神道,基本上繼承了復古神道的理論,使這種充滿宗教迷信的理論,成為這個時期支配日本民眾的思想武器,並且為軍國主義者、法西斯主義者對外侵略所利用。
⑤非傳統諸學派。17~18世紀,還出現了一些獨立的學派和學說。從18世紀20年代前後起,西方的書籍開始流入日本,許多日本學者研究蘭學,即通過荷蘭語研究西方學術的學問,接受西方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引起了世界觀方面的變化,出現了一些具有批判精神、自我意識或唯物主義思想萌芽的、不屬於任何傳統學派的思想家,如安藤昌益、富永仲基、三浦梅園、皆川淇園、司馬江漢、山片蟠桃、鐮田柳泓等。在整個德川時代 260多年間,只有安藤昌益徹底地批判、否定了封建制度及其意識形態,他站在勞動農民的立場上提出了無統治無剝削的絕對平等的社會觀;富永仲基認識到思想的基礎是物質,並且把這種認識運用到他的歷史方法中;三浦梅園富於獨創精神,建立了「條理學」;皆川淇園根據他對《周易》的「開物成務」的理解,創立了「開物學」,並且完成了日本最初的範疇論;司馬江漢是具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先進的市民思想家,具有自然科學物理學的自然哲學見解,提倡地動說;山片蟠桃是無神論者、唯物主義者,成為日本實學的先驅;鐮田柳泓知識淵博,不僅批判儒學、神道和佛教,而且在說明知識和感官的關係方面接近了唯物主義。此外,在18世紀上半葉,隨着商人地位的進一步提高,出現了心學,它的代表人物是石田梅岩、手島堵庵、中澤道二等。他們都是工商業者的思想家,認為「節約」、「正直」、「勤勉」這些都是人生而具有的美德,是在封建制度下士、農、工、商四民通有的心。他們的思想尚未達到否定封建制度,但已含有人間平等的思想。上述獨立的學派和學說,為無神論和唯物主義哲學在明治維新以後的發展準備了一定的思想條件。
在德川幕府以前約1000年間,主要是唯心主義支配了日本人的思想。但是,隨着德川幕府的崩潰,幕府的官方思想體系朱子學也喪失了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