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草文化館
藺草文化館面積約330平方公尺,座落於苑裡鎮農會山腳辦事處旁,是以閒置的農會倉庫整建、重新規劃而成,外觀以紅磚。館內的空間規劃成不同的主題區,分別為帽蓆文化區、展售區、農村古文物展示區、米文化區、民俗文化區等,向民眾訴說整個藺草編織的歷史。
此外,還有帽蓆編織示範特區和DIY教室,讓人在參觀之餘,還能透過親自動手作,更貼近這項產業。
館外種植了許多藺草及火炎山赤松,與一旁的稻田彩繪構成漂亮的風景,由於景觀會隨著四季變化,是讓民眾實際了解藺草的最佳方式。[1]
目录
藺草
是苗栗苑裡大街小巷人人共有的記憶。它曾經支持了無數的家庭經濟,也增添了當地女性的價值與驕傲;驕傲的背後,卻也記載了苑裡人無數的辛酸血淚,如果你向在地人問起藺草,肯定會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追溯起藺草工藝的起源,大約在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距今約二百九十二年前,當時有兩位道卡斯族婦女發現大安溪下游的野生藺草,嘗試將其編織成草蓆,作為平常席地而坐的墊子。到了乾隆三十年,更有婦女編織出更細緻的生活用品,爾後漢人發現了藺草有很好的吸濕性與透氣性,紛紛向當地婦女學習,於是藺編的技術漸漸地傳入大甲街、苑裡庄等漢人居住的村落。
到了日治時期,由於日本人也很喜歡藺編的製品,於是委託當地的婦女-洪鳶將藺草編織成西方呢帽的造型,外銷到日本及其他國家,當時外銷草帽曾達1,600多萬頂,占當年度台灣外銷出口量的第三名,堪稱台灣地方產業的奇蹟,僅次於出口大宗糖和米呢!除了草帽之外,還有茄芰仔(茶貨打袋)、手褲(手套)、蒲團(坐墊)、煙盒等,當時的藺編製品更象徵一種身份地位,一般人可是消費不起的,此外,此時的藺編製品不再僅止於過去簡單的技巧,更逐漸加入編花巧思,演變成富貴階級之間的送禮的上上品。
在二次大戰期間,因國際航線斷絕,外銷停頓,轉為內銷,民國三十四年後,是苑裡藺草帽蓆產業的另一個黃金年代,其主要市場由日本擴及到中國各重要城市,更成為上海高級旅館最高級的寢具配件,而草帽也成為當時最時尚的隨身物品之一。民國四十年前後,當時鄒靖女士在當時由蔣宋美齡女士所創辦的婦聯會推動下,爭取全省各中學學生均統一配戴省產的草帽,稱為童軍帽,使帽蓆產業再起榮景。
民國六十年以後(1971),由於塑膠原料的使用及工廠的興起,帽蓆製造業慘遭前所未有的打擊。苑裡地區大多數的婦女為維持生計,放棄藺編選擇進入工廠成為女工,藺草編織在苑裡街頭的景象迅速地消失,曾經的榮景也跟著消失不見。
藺草工藝復甦
經過了二十多年,藺草工藝復興的聲浪才逐漸響起。民國八十幾年,在地有小學開始開設藺草編織課程;也有地方人士籌組文化協會舉辦推廣活動,因而有了傳承的新契機。爾後,農會、各里的社區發展協會、學會⋯⋯等組織,紛紛為復興產業投入許多努力。「苑裡藺草」重新喚醒當地人的記憶,吸引了許多擁有藺編技藝的婦女們齊聚,重拾藺編的喜悅;藺草也因此漸漸地從苑裡推廣到台灣各地,更有年輕人及設計師開始加入,各式的創意藺編產品與新穎的設計也開始出現。藺草的自然特性與工藝美感,儼然符合現代人重視環保與生活品質的需求,期許藺草能重回人們的生活當中,開啟一波新的藺編浪潮。
苑裡街
既然談到藺草,就無法忽略曾經因帽蓆而繁榮的「天下路老街」,聽到老街二字,很多人的第一個想法都是:「老街應該很熱鬧吧!」、「應該很多店家可以逛吧」、「你們的老街怎麼這麼短」、「老街不該是這樣子吧」,然而,天下路老街,反而才是「老街」原本會有的樣子,老舊的街屋、古樸的帽蓆老店,適合悠閒的走逛或拿起相機沿途紀錄,沒有太多商業的氣息,也沒有大量批發而來的「老街紀念品」。
天下路老街舊稱「苑裡街」,清乾隆年間形成,一直到日本時期都是苑裡經濟、文化與政治中心,生活機能佳,尤其建國路以北(往慈和宮方向) 的這段,是我們現今稱的「舊街」。國民政府來台後,才開始有都市計畫向外擴展。老街和藺編產業關係非常緊密,天下路是發源地,也是曾經的外銷櫥窗,全盛時期有數十家內外銷的帽蓆中大盤商,現在整條路上僅存四家。因塑膠製品興起、工業化、農村人口外移等因素,天下路老街和藺編產業幾乎是同時地沒落。 [2]
藺草編織早期是苗栗苑裡的特色產業,苑裡鎮農會推廣藺草文化,2005年成立藺草文化館,展示藺草故事,也販售在地藺草織品,輔導婦女重拾傳統工藝,手工藺草帽做工精緻,價錢也隨著編織細膩度而有不同,市面上藺草帽價格落差大,從百元到上千元皆有,想挑好帽有訣竅。
苑裡有著「藺草原鄉」的美名,出產台灣特有種正三角藺,農會推廣人員劉伊瑄說明,藺草可整支編織,作品很紮實,但手工藝厲害之處在於「變細」,早期婦女會用縫衣針取得角度,仔細地將三角藺草剖開,剖的愈細,用於編織會更細密、美觀,價格也水漲船高,更像藝術品。
劉伊瑄指出,藺草栽種1次可採收3次,藺草種在田邊可長到160公分;藺草帽看似簡單,但光是原料栽種就要3個月,收割好的藺草要曝曬10天,加上編織時間,約100天才能製作1頂藺草帽,曬過的藺草有濃濃的藺草香,草上的氣孔會吸收人體的熱,讓人們穿戴起來很舒適。
劉伊瑄說,農會當初成立藺草文化館,只有1個簡單的想法,希望藺草編織文化可以被保留起來,子孫能夠看見這項傳統工藝,促進世代交流,輔導阿姨們重現手藝,時間淬鍊下,更顯工藝存在價值,而遊客到藺草文化館,也能買到手工編織的草帽,促進地方經濟。[3]
早期的苑裡有「藺草之鄉」的美譽,只要一走進苑裡,就可以看到農田裡種植了許多藺草,因為藺草的莖柔軟而強韌,而且能除濕、除臭,非常適合用來編織,所以早在清初時,當地婦女已經利用藺草編織草蓆。經過發展及改良,到日治時代已研發出美觀的藺草帽,因為質地輕,並有自然草香味,而成為行銷全球的特產。
草帽外銷
在民國25年時,草帽的外銷達於頂峰,年銷售量高達一千多萬頂,當時只要家中有一名會編織藺草的女性,就足以維持一家生計,所以傳統社會裡男尊女卑的觀念,在苑裡鎮並不適用,甚至還有「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流傳歌謠,其盛景由此可見一斑。
隨著時代的演進,傳統手編逐漸被機器所取代,而工資的提高,也讓婦女不願在家編藺草,而選擇到工廠工作,藺草田越來越少,整個產業也走入了歷史。為了保存這一段回憶,苑裡鎮農會便特別設立了「藺草文物館」,希望能展現苑裡的地方特色,並讓這項傳統文化技藝永續傳承。
藺草蓆帽早期大量外銷,成為苑裡著名的產業之一,民國二十五年時更為台灣外銷特產第三位。而在藺草蓆帽行業沒落之後,苑裡農會為了紀念藺草帶給苑裡的影響與文化,利用早期農會的倉庫改建成為藺草文化館,藺草文化館以藺草生態與編織為主軸,設置了藺草體驗區、帽蓆文化區、農村古文物展示區以及DIY教室,不僅讓更多人認識藺草編織,也呈現藺草過去的風華歲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