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草文化馆
蔺草文化馆面积约330平方公尺,座落于苑里镇农会山脚办事处旁,是以闲置的农会仓库整建、重新规划而成,外观以红砖。馆内的空间规划成不同的主题区,分别为帽席文化区、展售区、农村古文物展示区、米文化区、民俗文化区等,向民众诉说整个蔺草编织的历史。
此外,还有帽席编织示范特区和DIY教室,让人在参观之馀,还能透过亲自动手作,更贴近这项产业。
馆外种植了许多蔺草及火炎山赤松,与一旁的稻田彩绘构成漂亮的风景,由于景观会随著四季变化,是让民众实际了解蔺草的最佳方式。[1]
目录
蔺草
是苗栗苑里大街小巷人人共有的记忆。它曾经支持了无数的家庭经济,也增添了当地女性的价值与骄傲;骄傲的背后,却也记载了苑里人无数的辛酸血泪,如果你向在地人问起蔺草,肯定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追溯起蔺草工艺的起源,大约在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距今约二百九十二年前,当时有两位道卡斯族妇女发现大安溪下游的野生蔺草,尝试将其编织成草席,作为平常席地而坐的垫子。到了乾隆三十年,更有妇女编织出更细致的生活用品,尔后汉人发现了蔺草有很好的吸湿性与透气性,纷纷向当地妇女学习,于是蔺编的技术渐渐地传入大甲街、苑里庄等汉人居住的村落。
到了日治时期,由于日本人也很喜欢蔺编的制品,于是委托当地的妇女-洪鸢将蔺草编织成西方呢帽的造型,外销到日本及其他国家,当时外销草帽曾达1,600多万顶,占当年度台湾外销出口量的第三名,堪称台湾地方产业的奇迹,仅次于出口大宗糖和米呢!除了草帽之外,还有茄芰仔(茶货打袋)、手裤(手套)、蒲团(坐垫)、烟盒等,当时的蔺编制品更象征一种身份地位,一般人可是消费不起的,此外,此时的蔺编制品不再仅止于过去简单的技巧,更逐渐加入编花巧思,演变成富贵阶级之间的送礼的上上品。
在二次大战期间,因国际航线断绝,外销停顿,转为内销,民国三十四年后,是苑里蔺草帽席产业的另一个黄金年代,其主要市场由日本扩及到中国各重要城市,更成为上海高级旅馆最高级的寝具配件,而草帽也成为当时最时尚的随身物品之一。民国四十年前后,当时邹靖女士在当时由蒋宋美龄女士所创办的妇联会推动下,争取全省各中学学生均统一配戴省产的草帽,称为童军帽,使帽席产业再起荣景。
民国六十年以后(1971),由于塑胶原料的使用及工厂的兴起,帽席制造业惨遭前所未有的打击。苑里地区大多数的妇女为维持生计,放弃蔺编选择进入工厂成为女工,蔺草编织在苑里街头的景象迅速地消失,曾经的荣景也跟著消失不见。
蔺草工艺复苏
经过了二十多年,蔺草工艺复兴的声浪才逐渐响起。民国八十几年,在地有小学开始开设蔺草编织课程;也有地方人士筹组文化协会举办推广活动,因而有了传承的新契机。尔后,农会、各里的社区发展协会、学会⋯⋯等组织,纷纷为复兴产业投入许多努力。“苑里蔺草”重新唤醒当地人的记忆,吸引了许多拥有蔺编技艺的妇女们齐聚,重拾蔺编的喜悦;蔺草也因此渐渐地从苑里推广到台湾各地,更有年轻人及设计师开始加入,各式的创意蔺编产品与新颖的设计也开始出现。蔺草的自然特性与工艺美感,俨然符合现代人重视环保与生活品质的需求,期许蔺草能重回人们的生活当中,开启一波新的蔺编浪潮。
苑里街
既然谈到蔺草,就无法忽略曾经因帽席而繁荣的“天下路老街”,听到老街二字,很多人的第一个想法都是:“老街应该很热闹吧!”、“应该很多店家可以逛吧”、“你们的老街怎么这么短”、“老街不该是这样子吧”,然而,天下路老街,反而才是“老街”原本会有的样子,老旧的街屋、古朴的帽席老店,适合悠闲的走逛或拿起相机沿途纪录,没有太多商业的气息,也没有大量批发而来的“老街纪念品”。
天下路老街旧称“苑里街”,清乾隆年间形成,一直到日本时期都是苑里经济、文化与政治中心,生活机能佳,尤其建国路以北(往慈和宫方向) 的这段,是我们现今称的“旧街”。国民政府来台后,才开始有都市计画向外扩展。老街和蔺编产业关系非常紧密,天下路是发源地,也是曾经的外销橱窗,全盛时期有数十家内外销的帽席中大盘商,现在整条路上仅存四家。因塑胶制品兴起、工业化、农村人口外移等因素,天下路老街和蔺编产业几乎是同时地没落。 [2]
蔺草编织早期是苗栗苑里的特色产业,苑里镇农会推广蔺草文化,2005年成立蔺草文化馆,展示蔺草故事,也贩售在地蔺草织品,辅导妇女重拾传统工艺,手工蔺草帽做工精致,价钱也随著编织细腻度而有不同,市面上蔺草帽价格落差大,从百元到上千元皆有,想挑好帽有诀窍。
苑里有著“蔺草原乡”的美名,出产台湾特有种正三角蔺,农会推广人员刘伊瑄说明,蔺草可整支编织,作品很扎实,但手工艺厉害之处在于“变细”,早期妇女会用缝衣针取得角度,仔细地将三角蔺草剖开,剖的愈细,用于编织会更细密、美观,价格也水涨船高,更像艺术品。
刘伊瑄指出,蔺草栽种1次可采收3次,蔺草种在田边可长到160公分;蔺草帽看似简单,但光是原料栽种就要3个月,收割好的蔺草要曝晒10天,加上编织时间,约100天才能制作1顶蔺草帽,晒过的蔺草有浓浓的蔺草香,草上的气孔会吸收人体的热,让人们穿戴起来很舒适。
刘伊瑄说,农会当初成立蔺草文化馆,只有1个简单的想法,希望蔺草编织文化可以被保留起来,子孙能够看见这项传统工艺,促进世代交流,辅导阿姨们重现手艺,时间淬炼下,更显工艺存在价值,而游客到蔺草文化馆,也能买到手工编织的草帽,促进地方经济。[3]
早期的苑里有“蔺草之乡”的美誉,只要一走进苑里,就可以看到农田里种植了许多蔺草,因为蔺草的茎柔软而强韧,而且能除湿、除臭,非常适合用来编织,所以早在清初时,当地妇女已经利用蔺草编织草席。经过发展及改良,到日治时代已研发出美观的蔺草帽,因为质地轻,并有自然草香味,而成为行销全球的特产。
草帽外销
在民国25年时,草帽的外销达于顶峰,年销售量高达一千多万顶,当时只要家中有一名会编织蔺草的女性,就足以维持一家生计,所以传统社会里男尊女卑的观念,在苑里镇并不适用,甚至还有“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流传歌谣,其盛景由此可见一斑。
随著时代的演进,传统手编逐渐被机器所取代,而工资的提高,也让妇女不愿在家编蔺草,而选择到工厂工作,蔺草田越来越少,整个产业也走入了历史。为了保存这一段回忆,苑里镇农会便特别设立了“蔺草文物馆”,希望能展现苑里的地方特色,并让这项传统文化技艺永续传承。
蔺草席帽早期大量外销,成为苑里著名的产业之一,民国二十五年时更为台湾外销特产第三位。而在蔺草席帽行业没落之后,苑里农会为了纪念蔺草带给苑里的影响与文化,利用早期农会的仓库改建成为蔺草文化馆,蔺草文化馆以蔺草生态与编织为主轴,设置了蔺草体验区、帽席文化区、农村古文物展示区以及DIY教室,不仅让更多人认识蔺草编织,也呈现蔺草过去的风华岁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