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諸宮調
簡介
西廂記諸宮調共有193套組曲,5萬多字,將民間文藝,熔為一爐。並重新塑造了紅娘一角,從奴婢地位到主導整個劇情。明朝有黃嘉惠刻本。[2]
諸宮調是宋金元時期中國民間流行的說唱體文字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聯成短套,首尾一韻,再用若干宮調的許多短套聯成長篇,雜以簡短敘述,用來說唱長篇故事,故稱諸宮調。演唱時採取歌唱和說白相間的方式。
諸宮調在北宋就已出現。北宋以後,諸宮調繼續流傳於中原和南宋臨安等地方,又有南北之分,北方用琵琶和箏伴奏,南方則用笛子。[3]
北方的諸宮調又稱「彈詞」或「弦索」。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又稱為《西廂記彈詞》或《弦索西廂》,通稱《董西廂》。
董解元的生平事跡無可考。據《錄鬼簿》和《輟耕錄》的記載,知道他大約生活於金代中葉金章宗時期(1190—1208)。「解元」是金、元時期對讀書人的敬稱,而非鄉試頭名的「解元」。
他生於「太平多暇,干戈倒載閒兵甲」的歲月。從這本書的幾支自敘曲來看,他是一個接近下層社會的知識分子,生性放蕩不羈,視禮教如糞土,他文學修養深厚,對唐代傳奇、宋代詞和民間諸宮調瞭若指掌。[4]
故事內容
《董西廂》的題材來源於唐元稹的小說《會真記》(又名《鶯鶯傳》)。原作是一個男子負心,始亂終棄,給女子帶來侮辱傷害的悲劇。這是一個「才子佳人」的戀愛,張生與鶯鶯一度相愛,終於負心背棄。張生是一個玩弄女性而毫無羞愧的封建文人,他對鶯鶯始亂終棄,是封建制度下醉心功名富貴的真實寫照。而鶯鶯則是一個出身名門,受封建思想薰陶的少女,她的封建意識和愛情追求間有着深刻的矛盾。元稹對張生的卑劣,非但不加指斥,還讚許他「善補過」,有嚴重的思想缺陷。但由於故事生動,流傳很廣。在西廂故事的流傳中,經過了很多修改。
北宋時期蘇軾門下秦觀、毛滂都寫過《調笑轉踏》,篇幅短小,但已含蓄地表達了鄙夷張生同情鶯鶯的感情傾向。趙令?用[商調·蝶戀花]鼓子詞歌詠過鶯鶯和張生的故事,也表明了同情鶯鶯,譴責張生的鮮明態度。這些對原作者觀念和態度的修改,為後來題材的改造、甚至再創造開啟了思路。
後來,不少作家將西廂故事搬上舞台,《鶯鶯六幺》、《紅娘子》、《張珙西廂記》、《崔鶯鶯西廂記》、《西廂記》等等戲劇都曾流行一時,但都未能流傳下來,只有董解元創造的《西廂記諸宮調》和王實甫的《西廂記》保留了下來。但王實甫《西廂記》是在董解元作品基礎上再創作的結果。[5]
《董西廂》結構宏偉,情節富於變化,它把原作不足三千字的傳奇改為五萬多字的說唱文學作品,擴充為包含十四種宮調的一百九十三套組曲的有說有唱的長篇,全書分為八卷。
卷一:「引辭」至「老夫人鶯鶯做道場」,卷二:「孫飛虎率兵圍普救寺」至「張生獻解圍策」,卷三:「白馬將軍來援」至「紅娘請張生鼓琴」,卷四:「張生鼓琴」至「跳牆受責歸舍悶臥」,卷五:「張生夢見鶯鶯」至「酬簡幽會」,卷六:「老夫人拷問紅娘」至「張生廷試及第」,卷七:「張生賦詩報喜」至「鄭恆離間張生來會」,卷八:「張生睹物興悲」至「崔張團圓」。
它徹底改變了故事結局,把一出始亂終棄的悲劇改成了皆大歡喜的大團圓結局,糾正了原作認為鶯鶯是「尤物」和稱許張生始亂終棄的行徑為「善補過」的封建觀念。並增添了佛殿奇逢、月下聯吟、鬧道場、張生害相思、鶯鶯問病、長亭送別、村店驚夢等許多情節。同時,鶯鶯、張生、紅娘、老夫人等人物形象也立體豐滿了起來,不再單一刻板。因為這許多改動,崔張的故事在傳奇性之外,又多了反封建這一主題。
《董西廂》描寫了書生張珙和相國千金崔鶯鶯之間曲折感人的愛情故事。書生張珙上朝應試趕考,途經普救寺,遇上了前來為亡父追薦的相國千金。二人一見鍾情。但是,鶯鶯已有婚約在身,被許配給了表兄鄭恆。叛軍孫飛虎率部包圍寺院,提出娶鶯鶯為妻的無理要求。張珙挺身而出,下書白馬將軍解圍。崔母原答應能退兵者可以娶鶯鶯,但事後又後悔,不願將女兒嫁給又窮又沒勢力的張珙。鶯鶯對其母甚為不滿,憤怒反抗。在聰明機智的婢女紅娘的幫助下,張珙與鶯鶯終於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勇敢地走到了一起。
崔母發現二人的私情後,逼着張珙上京趕考,不取得功名就不能回來見鶯鶯。兩個有情人揮淚灑別,張珙到京考試,一舉及第,衣錦榮歸,終於與崔鶯鶯團圓,有情人終成眷屬。
全書以崔、張兩人同老夫人的矛盾為主線,交錯描寫男女主人公的方式表現他們之間的愛情糾葛和性格發展,同時巧妙地穿插其他人的活動,使故事發展絲絲入扣。尤其在故事緊要關口,故意盤馬彎弓,遲回不發,慣用「忽來紅娘」、「驀地出聰」的轉換寫法,在山窮水盡之際,別出一段煙波。如第一回寫張生隨喜普救寺,突然「瞥然一見如風的,有甚心情更待隨喜,立掙了渾身森地」,本來可以自然過渡到「驚艷」,但作者故意提而不發,而加上幾句說白:「當時張生卻是見甚的來?見甚的來?與那五百年前疾憎的冤家正打個照面兒。」這無疑增加了故事的波瀾曲折。
張生和崔鶯鶯是作者飽蘸讚美之筆塑造出來的愛情形象。在《董西廂》里,崔鶯鶯不再是受盡委屈而只能寄哀婉於尺牘詩柬的柔弱人物,她的自許婚事和大膽私奔都相當大膽,作者着力表現了她的勇敢抗爭和大膽追求。同時,細膩生動地揭示了她的個性特徵。崔鶯鶯是個長期幽閉在深閨的少女,邂逅張生後,愛情在她心中萌生,而母親食言之後,她開始懷疑母親曾教誨過她的閨訓和禮教所規定的行為準則的正確性,決心自己來追求愛情。但是,她走出這一步不僅要衝破封建家長的層層防範,更要克服自己心理上的不安和動搖。這從書中的幾個細節中可以看出:鶯鶯既致簡給張生約會,又賴簡,既希望張生採取主動,又懼怕落入被遺棄的結局,既利用紅娘傳書遞簡,又惟恐紅娘走漏風聲。
從「賴簡」到「酬簡」,鶯鶯終於衝破了禮教對自己的束縛。後來私情敗露,她更是矢志不移,態度甚至比張生還堅決,她認為愛情勝過功名,這種認識是純情的也是超塵出俗的。而張生則再也不是那個始亂終棄的薄倖郎,他是個志誠專一天真可愛的清貧書生。他想方設法接近鶯鶯,賃居西廂,藉故搭齋,月下吟詩,大有鍥而不捨的勁頭。他一介書生,卻想追求相府的小姐,門不當戶不對,又無媒妁之言,這種明知不可為而偏要為之的執着表現了張生「狂」且「呆」的性格。他第一次見鶯鶯就迫不及待地表白「並不曾娶妻」,在普救寺解圍之後,相國夫人變卦食言,他又氣又惱,卻不敢發怒。鶯鶯約他相會,他爬牆過去,卻被鶯鶯訓斥了一通,啞口無言,這些細節生動地表現了張生的性格。同時,又通過他狀元及第不忘舊情的描寫,讚揚了張珙「魂夢兒不離蒲東路」的愛情態度。當然,他身上也免不了有封建文人輕狂庸俗的成分。
而紅娘在《董西廂》里卻成為一個活躍人物。這個下層奴婢熱心地為崔張奔走,勇敢機智地向老夫人鬥爭。她身上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幽默和鬥爭精神。她出於成人之美的高尚品德,出於對老夫人食言的正義抵制,對崔張愛情由冷眼旁觀轉而熱情贊助。她是作品中對封建家長制最有衝決力量的主要形象。作為封建禮教和包辦婚姻的代表,老夫人這個人物也相當真實可信。她用封建傳統思想來愛護女兒,卻給女兒帶來禁錮,她處處替女兒打算,卻阻礙了她的幸福,她信奉禮教,但徹底敗在充滿青春活力的愛情手下。她的失敗在所難免。
在我國文學史上,《董西廂》是第一部把自由愛情當作主題並細緻曲折地寫出了它的全過程的成功之作,千百年來,一直是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愛情的讚歌。
書評
它的文學成就也很高。董詞善於敘述,無論景物點染,氣氛烘托還是情節發展都揮灑自如。如鶯鶯和張生在長亭分別後,作者用[黃鐘宮]一套九支曲子來刻劃鶯鶯的心緒,就十分成功。作者還善於提煉民間活潑生動的口語,吸收古典詩詞里的句法和詞彙,寫成樸素而流暢的曲詞,如寫鶯鶯相思:
[黃鐘宮·出隊子]滴滴風流,做為嬌更柔,更人無語但回眸。料得娘行不自由,眉上新愁壓舊愁。天天悶得人來彀,把深思都變作仇,比及相對待追求,見了依前還又休,是背面相思對面羞。
將鶯鶯既愛又怨,既愛得大膽又愛得羞澀的矛盾心理刻畫得生動細緻,呼之欲出。再如長亭送別:
[黃鐘宮·尾]馬兒登程,車兒歸舍,馬兒往西行,坐車兒往東拽,兩口兒一步離得遠一步也。
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說:「《西廂記》雖出唐人《鶯鶯傳》,實本金董解元。董曲今尚行世,精工巧麗,備極才情;而字字本色,言言古意,當是古今傳奇鼻祖。」於此可見一斑。
《董西廂》也存在一些缺點,主要是情節不夠集中,有的人物性格不夠完整。如兵圍普救寺一場,兵馬廝殺占了六分之一的篇幅,處理不當。再如張生有時軟弱,有時又顯得太世故。此外,還有部分庸俗色情的描寫。但是,這些也不能掩蓋全書的卓越成就。
《董西廂》有明刻本數種,人民文學出版社凌景誕校注《董解元西廂記》以閔遇五刊《西廂六幻》為底本,參校多種版本翻印而成。
《董西廂》問世後,影響巨大,它所開創的青年男女幽期密約,反抗封建家長,最後大團圓的結局,被後人多次重複創作使用。許多優秀作家如湯顯祖、曹雪芹等都從中吸取養料,後代出現的才子佳人小說創作也受它的啟發。這種巨大影響,給封建統治者造成了恐怖。明清兩代的衛道士都誣之為「誨淫」之作而一再加以禁毀,最大的一次禁毀是在清代同治年間丁日昌對該書的查禁。
重要性
中國真正的戲劇,始於元代的雜劇,在元雜劇之前,戲曲史上《西廂記諸宮調》的出現,有著戲劇形式初步形成的意義。而最重要的,在《西廂記諸宮調》的散文中,已帶有代言體的傾向。吳梅稱元劇的來歷,遠祖是宋代大曲,近祖是《董西廂》。[6]
《董西廂》是今存宋金時期唯一完整的全本,也是中國文學中最長的韻文作品之一,堪稱一部愛情的史詩,代表了宋金時代說唱文學的最高水平。同時,它也是王實甫《西廂記》以前寫崔鶯鶯與張生愛情故事的最完美的作品。
翻譯
《董西廂》英譯本由陳荔荔譯出,1976年於劍橋出版;荷蘭文譯本由Wilt L. Idema(伊維德)譯出,1984年於阿姆斯特丹出版。
視頻1:諸宮調西廂記《憑欄人纏令》片段 演唱 龔琳娜
視頻2:王曉菁講座:西廂記天下奪魁
參見
參考文獻
- ↑ 西廂記諸宮調註譯 (豆瓣)_豆瓣讀書 圖書西廂記諸宮調註譯 介紹、書評、論壇及推薦... 北方的諸宮調又稱「彈詞」或「弦索」。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又稱為《西廂記彈詞》或《弦索西廂》,通稱《董西廂...
- ↑ 西廂記諸宮調_董解元_小說在線閱讀_明清小說網 諸宮調作品。又稱《西廂 彈詞》、《弦索西廂》,通稱《董西廂》。金董解元作。取材於唐元稹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但根本上改變了原作主題。張生...
- ↑ 古典文學作品《西廂記諸宮調》原文|注釋|精注|賞析 - 可可詩詞網 2019年6月30日 - 《西廂記諸宮調》取材於唐傳奇《鶯鶯傳》,講述崔鶯鶯和張君瑞的婚煙戀愛故事,突破了傳奇的思想局限,突出了反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題,也大大擴充了故事的內...
- ↑ 西廂記諸宮調|董解元西廂記|弦索西廂_夢遠書城 2019年7月6日 - 西廂記諸宮調,八卷,即《董西廂》,又稱《董解元西廂記》、《弦索西廂》。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是在此作基礎上改編。諸宮調是宋金元時期中國民間...
- ↑ 古代文學作品,西廂記諸宮調,中國戲曲 2018年11月6日 -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是怎樣一部書?中國戲曲起源於何時? 「諸官調」是盛行於宋金元三朝的一種說唱藝術,又名「擋彈詞」。據主灼一《碧雞漫志》記載,「諸宮調...
- ↑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