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兰芳评书

中 文 名 : 评书

外 文 名  :Story Telling

其他名称 :评话、说书、讲书、讲古

始       于: 宋代

评书,又称说书,湖北广东粤语地区及闽南语地区称讲古,在四川称为讲书,古称说话,是中国东北华北两广湖广、四川一带一种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

而在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但还仍然有其活力。

目录

历史

以说书者的说法:评书起源于东周时期,周庄王是评书的祖师爷。但这只是一个传说。实际评书的创始人为明末清初柳敬亭[1],最初只是说唱艺术的一部分,称为“弦子书”,他的老师莫后光提到说话理论是:「夫演义虽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万类,不与儒者异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绎之欲其安,进而止之欲其留,整而归之欲其洁。非天下之精者,其孰与于斯矣!」。

北宋汴京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晚清光绪年间,评书传入皇宫中;因皇宫唱歌多有不便,于是改说唱为“评说”,于是评书的艺术形式便固定下来。

民国是评书中兴的时期,据记载:当时“撂地”说书人说《三国》,便万人空巷,把街道围得满满的。另外,评书与相声也有很大的渊源。尤其是单口相声和评书的“片子活”技巧几乎相同。有些相声的“段子”也来源于评书章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评书也得到了发展。尤其是广播收音机的普及,给评书极大的生存空间。评书艺人又创作了许多新的段子,比如《林海雪原》、《平原枪声》,文革结束,评书艺人又创作了不少段子,甚至也说几段外国书,比如《珍珠港》(书名《太平洋大海战》),还制作了Flash评书《白眉大侠》,但并不特别受书迷欢迎。

现在,几乎每个广播电台都有评书专栏,部分电台更有专门的评书或故事频率。主要听众是老年人或出租车司机,评书仍很受听众的欢迎,其中原因除了本身评书喜闻乐见,还由于广播的局限。但一些评书演员担心评书会渐渐的消失,实际上,现在很难再看到年青的说书人了。

说话与评书

唐代佛教融入了通俗文学,僧人为了吸引檀越,发明了一种说演佛经故事的艺术,称之变文。不久,又出现了一种曲艺艺术,和评书的表演方式相似,这种曲艺形式称为“说话”。到宋代中兴时期,在中国古典文学认为,“说话”这种表演的形式对明清章回小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说话”发展到俗说后表演方式与“评书”是非常类似的。比如评书中的开场诗,说话称为“押座文”。也有“且听下回分解”一类用句。当然,这些都影响了明清的小说。同时,说话文学也在日本有所发展,成爲一种本土文学形式。

事实上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最初都是说话的话本。《三国演义》话本为《全相平话三国志》;《水浒传》则为《醉翁谈录》。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骄儿》一诗写到:“或谑张飞,或笑邓艾。”说明当时喜欢说话这门曲艺的百姓是非常多的。

研究“说话”,多数是从话本对明清的小说的影响加以研究。也有一些曲艺艺人写过专门的资料。很多证据表明“说话”类似于“评书”。但两者似乎没有任何确实的传承关系。

题材

说书虽然以讲史为主,但多数为引人入胜,并没有尊重历史的原貌。比如:商朝大炮汉代银票三国武状元。但由于说书面向的是百姓,客观上起到普及文化和历史的作用。在古代,许多不认识字的人都能吟两句打油诗、了解历史,唯一的途径就是评书和戏曲的传播[2]

说书的段子来源分四类:史书(《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神怪书(《封神演义》、《济公传》)公案书(施公案包公案)、武侠书(《三侠五义》、《童林传》)。但几乎只要是小说,经过略微加工,就可以成书评说。

形式

每一段的评书称“回”,小于100回的书称小段。如果只是一回或几回称“片子活”。如果大于100回那么称为,“长篇活”。

说一部开篇先赋一首诗,称为“开场诗”,常说一首诗或小令诗。比较常见的是《西江月[3]或《临江仙》。回与回之间一般以“且听下回分解”和“上回书,我们说到......”连接。这和章回小说是一样的。

评书以语言除了“开场诗”外,还有多种技巧:

  • 开脸儿:介绍新人物的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
  • 摆砌末:讲述故事的场景
  • 赋赞:如果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韵文,称作“赋赞”,富有语言的美感;
  • 垛句: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使用排比重叠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

传承

评书从柳敬亭王鸿兴开始,经十代传承之今。以前三代谱系:

著名的说书艺人:

曲种名家

单田芳

单田芳(1934年——2018年),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原鞍山曲艺团业务团长,现任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1934年生于营口,同年随父母到沈阳,1952年在沈阳二十七中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工学院,1987年退休,1995年赴京创办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共录制、播出了《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乱世枭雄》等100余部共计15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整理编著17套28种传统评书文字书稿,开评书走向市场的先河。“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5]


田连元

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原名田长庚,祖父田锡贵、父亲田庆瑞都是鼓书艺人。1941年生于长春,少年时代在天津。小学读书时就读过很多中外名著。七岁开始登台,九岁拜王起胜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他出身说书世家,因父病,辍学从艺,没有获得一纸文凭。他靠借读同学的课本,自学完成了初、高中、大学的文科课程,并在学艺之暇,遍读名篇杂著开拓视野。十七岁开始正式演出,说《杨家将》、《粉妆楼》、《大八义》等书。1960年进入本溪市曲艺团。二十三岁即出任本溪市曲艺团副团长。自1964年至今,先后创作、改编、整理、演出了现代评书小段《追车回电》、《新的采访》、《没演完的戏》、《贾科长买马》,长篇评书《欧阳海之歌》,传统评书《孙膑与庞涓》、《杨家将》、《水浒人物传》、《施公案》、《小八义》等。其很多节目在中央和省,市电台、电视台播出,有的曾在报刊上发表。历任本溪市曲艺团业务团长,本溪市歌舞团副团长、团长、名誉团长,本溪市文化局艺术研究员,本溪市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曲协副主席、主席,中国曲协理事,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2011年9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连元撰写的《田连元自传》。主要代表作品:《隋唐演义》、《杨家将》、《瓦岗寨》等。

视频

评书相关视频

单田芳评书《东北王张作霖》,声情并茂,堪称经典
评书《李元霸别传》
田连元评书精选-经典评书《包公案》第36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