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气
诸气出自本草纲目 第三卷百病主治。[1](本草纲目[2]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著。五十二卷。 本草纲目是由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目录
诸气
【释名】
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寒则气收,炅则气泄。【郁气】
香附:心腹膀胱连胁下气妨,常日忧愁。总解一切气郁,行十二经气分,有补有泻,有升有降。苍术:消气块,解气郁。木香:心腹一切滞气。和胃气,泄肺气,行肝气。凡气郁而不舒者,宜用之。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中气,竹沥、姜汁调灌。气胀,同诃子丸服。一切走注,酒磨服。赤小豆:缩气,散气。葱白:除肝中邪气,通上下阳气。杏仁:下结气,同桂枝、橘皮、诃黎勒丸服。青橘皮:疏肝散滞,同茴香、甘草末服。
【痰气】
半夏:消心腹胸胁痰热结气。贝母:散心胸郁结之气,消痰。桔梗、前胡、白前、苏子:并主消痰,一切逆气。芫花:诸般气痛,醋炒,同玄胡索服。威灵仙:宣通五脏,去心腹冷滞,推陈致新。男妇气痛,同韭根、乌药、鸡子煮酒服。牵牛:利一切气壅滞。三焦壅滞,涕唾痰涎,昏眩不爽,皂角汁丸服。气豚奔冲,同槟榔末服。生姜:心胸冷热气。暴逆气上,嚼数片即止。橘皮:痰隔气胀,水煎服。下焦冷气,蜜丸服。皂荚:一切痰气,烧研,同萝卜子、姜汁、蜜丸服。龟甲抑结气不散,酒炙,同柏叶、香附丸服。
【血气】
当归:气中之血。芎藭:血中之气。蓬莪术:气中之血。姜黄:血中之气。三棱:血中之气。乳香、没药、安息香:并活血散气。
【冷气】
艾叶:心腹一切冷气恶气,捣汁服附字:升降诸气,煎汁入沉香服。乌头:一切冷气,童尿浸,作丸服。肉豆蔻、草豆蔻、红豆蔻、益智子、荜茇、缩砂、补骨脂、胡卢巴、药酱:并破冷气。五味子:奔豚冷气,心腹气胀。茴香:肾邪冷气,同附子制为末服。白芥子:腹中冷气,微炒为丸服。蜀椒:解郁结。其性下行通三焦。凡人食饱气上,生吞一二十枚即散。秦椒、胡椒、吴茱萸、桂、沉香、丁香、丁皮、檀香、樟脑、龙脑树子:并破冷气,下恶气。厚朴:男女气胀,饮食不下,冷热相攻,姜汁炙,研末饮服。
第三卷 百病主治
诸风\痉风\项强\癫痫\卒厥\伤寒\热病\瘟疫\暑\湿\火热\诸气\痰饮\脾胃\吞酸嘈杂\噎膈\反胃\呕吐\呃逆\霍乱\泄泻\痢\疟\心下痞满\胀满\诸肿\黄疸\脚气\痿\转筋\喘逆\咳嗽\肺痿肺痈\虚损\寒热\吐血衄血\齿衄\咳血\诸汗\健忘\惊悸\烦躁\不眠\多眠\消渴\遗精梦泄\赤白浊\癃淋\溲数遗尿\小便血\阴痿\强中\囊痒\大便燥结\脱肛\痔漏\下血\瘀血\诸虫\肠鸣\心腹痛\胁痛\腰痛\疝㿉\痛风\头痛\眩晕\眼目\耳\面\鼻\唇\口舌\咽喉\音声\牙齿\须发\狐臭\丹毒\风瘙疹痱\疬疡\癜风\瘿瘤疣痣\瘰疬\痈疽\诸疮上\诸疮下\外伤诸疮\跌仆折伤\诸虫伤\诸物哽噎\妇人经水\带下\崩中漏下\胎前\难产\产后\阴病\小儿初生诸病\惊痫\痘疮\小儿惊痫
书籍简介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3]早二百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4]
作者简介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东门外的瓦硝坝(现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明以前,这个地方是雨湖和莲市湖的交 界处,沿湖人民常遭受湖水上涨的灾难。从明代起,为了阻拦湖水的上涨,在这里筑起了堤坝,后来称它瓦硝坝。临近瓦硝坝有周长二、三十里的雨湖,是蕲州风景区之一。东出瓦硝坝,有大泉山、龙盘山、平顶山,山野里除了花草、树木、竹林之外,还生长着各种野生药材,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李时珍出身三代相传的医户人家,祖父是一个医生,父亲李言闻,又名李月池,也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曾做过“太医吏目”。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医学理论上也有相当的修养,后来李时珍称赞自己的父亲在诊断疾病方面的知识是“精诣奥旨,浅学未能窥造”。据记载李言闻著有《四诊发明》、《艾叶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李时珍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熏陶着。
在封建社会里,医生的地位非常低下,常与“算命”、“卖卦”的人相提并论,有时还遭到官僚、地主和豪绅们的欺压。这股势力在明代更甚,当时还规定“医户”人家不能改行,这种轻视医生的社会风气,促使李言闻产生了改换医户地位的想法,决定让李时珍走科举道路,这样可以取得一官半职,荣宗耀祖,因此,要求李时珍每天背诵《四书》、《五经》,准备迎接科举考试。。。。。。
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
李时珍对人类的贡献是伟大的,因此深受后世人的尊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医药学家,《明史》、《白茅堂集》都为他写下了传记。清光绪年间在李时珍墓立碑纪念。解放后,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墓所在地竹林湖村建立了李时珍纪念馆,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邓小平于1987年7月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1956年科学家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