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貝爾格萊德號驅逐艦

貝爾格萊德號1939年4月服役,配有四門120毫米艦炮,最高航速35(每小時65公里)。以納粹德國為首的軸心國1941年4月悍然入侵南斯拉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貝爾格萊德號在空襲受損,隨後落入意大利人之手並更名塞貝尼科號

目錄

簡介

歷史

建造概況

  1. 重定向 Template:Refnest,兩門位於上層建築艦艏,兩門艦尾且均有炮盾保護[3][6][7]。艦體第二火力是艦尾遮蔽甲板兩側炮台各配一門雙聯裝斯柯達40毫米高射炮[8],另有兩門三聯裝550毫米魚雷管和兩挺機槍[3],貝爾格萊德號建成後可攜帶30枚水雷[3]火控系統由荷蘭哈茲梅爾(Hazemeyer)公司提供[6]。貝爾格萊德號1936年鋪設龍骨[6][9],1937年12月23日下水[3],1939年4月28日交付南斯拉夫王家海軍[8]

服役

南斯拉夫

意大利

  • 意大利人修整並改裝貝爾格萊德號[13]艦橋新增輔助預測器[14],加裝20毫米L/65布雷達M35機炮。1941年8月,貝爾格萊德號更名「塞貝尼科號」(Sebenico)納入義大利皇家海軍,輾轉意大利、愛琴海、北非航線,兩年間執行上百次護航任務。[15]1941年10月18日,英國烏蘇拉號潛艇HMS Ursula)在意大利蘭佩杜薩島附近擊沉塞貝尼科號等艦艇保護的汽船[16]。1942年3月29日,塞貝尼科號與三艘魚雷艇布林迪西近海護送船隊,英國普羅透斯號潛艇HMS Proteus)擊沉貨船一艘[17]
  • 塞貝尼科號艦體中段探照燈和艦尾的輔助預測器至少保留至1942年中期。海軍史學家邁克爾·惠特利(Michael J. Whitley)認為,塞貝尼科號在意大利海軍服役末期很可能拆除艦尾的三聯裝魚雷管加裝高射炮,但具體情況無從考證。[14]

德國

  • 1943年9月義大利與盟國停戰德國海軍9月9日在威尼斯港俘獲塞貝尼科號並更名「TA43號」(意為外國魚雷艇43號)[18][19],「TA」代表俘虜後在德軍服役的外國艦船[20]
  • 艦艇落入德軍之手時已經損壞,很可能是意大利船員有意為之[21]。德軍拆掉艦上一門三聯裝魚雷管並加裝七門37毫米高射炮,其中五門單裝,兩門裝在雙聯裝炮台上,另有兩門單發20毫米艦炮[5]。1945年2月,TA43號加入全部由俘虜驅逐艦和魚雷艇組成的第9魚雷艇區艦隊[20],在北亞得里亞海護航和布雷[22]。TA43至少在德軍服役並保持戰鬥力至1945年4月1日,但基本沒參與實戰[23]
  • 文獻對TA43號的結局說法不一。羅傑·切斯諾(Roger Chesneau)聲稱南斯拉夫人民軍大砲1945年4月30日把的里雅斯特港的TA43號擊沉,1946年6月艦體一度打撈上岸,估計是為排除航海隱患,一個月後又予鑿沉[18]。大衛·布朗(David Brown)認為TA43號1945年5月1日在的里雅斯特鑿沉[24]。毛里齊奧·布雷西亞(Maurizio Brescia)也稱德軍1945年5月1日在里雅斯特鑿沉TA43號,後經打撈在1947年拆解[15]

注釋

腳註

  1. Jarman 1997, p. 543.
  2. Chesneau 1980, pp. 357–358.
  3. 3.0 3.1 3.2 3.3 3.4 3.5 3.6 Chesneau 1980, p. 357.
  4. Preston,Jordan & Dent 2005, p. 99.
  5. 5.0 5.1 5.2 Lenton 1975, p. 106.
  6. 6.0 6.1 6.2 Jarman 1997, p. 738.
  7. Campbell 1985, p. 394.
  8. 8.0 8.1 8.2 Whitley 1988, p. 312.
  9. Cernuschi & O'Hara 2005, p. 99.
  10. Hoptner 1963, p. 156.
  11. Niehorster 2016.
  12. Brown 1995, p. 44.
  13. Chesneau 1980, p. 301.
  14. 14.0 14.1 Whitley 1988, p. 186.
  15. 15.0 15.1 Brescia 2012, p. 134.
  16. Rohwer & Hümmelchen 1992, p. 93.
  17. Rohwer & Hümmelchen 1992, p. 133.
  18. 18.0 18.1 Chesneau 1980, p. 358.
  19. Brown 1995, p. 94.
  20. 20.0 20.1 Mallmann Showell 1979, p. 93.
  21. Rohwer & Hümmelchen 1992, p. 231.
  22. Whitley 1988, p. 80.
  23. O'Hara 2013, p. 181.
  24. Brown 1995, p. 149.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