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戰
《車戰》出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本篇以《車戰》為題,旨在闡述車戰所應具備的條件及其在作戰中的作用問題。它認為,凡與敵步、騎兵交戰於平原曠野時,要實施車戰,即用偏箱車或鹿角車布列成方陣對敵,其作用主要有:一可增強部隊戰鬥力,二可阻擋敵人衝擊,三可整飭和約束隊伍不亂。恩格斯在論及歐洲騎兵發展的歷史時,明確指出:「至少在軍事史上,戰車比武裝騎手的出現早得多。」(見《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卷1《騎兵》,戰士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我國古代也是如此。
“ |
凡與步、騎戰於平原曠野,必須用偏箱、鹿角車①為方陣,以戰則勝。所謂一則治力,一則前拒,一則整束部伍也。法曰:「廣地則用軍車。」②。 晉涼州③刺史楊欣失羌戎④之和,為虜所沒。河西斷絕,帝⑤每有西顧之憂,臨朝而嘆曰:「誰能為我通涼州討此虜者乎?」朝臣莫對。司馬督馬隆⑥進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若能滅賊,何為不任,顧卿方略如何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當聽臣自任。」 帝曰:「云何?」對曰⑦:「臣請募勇士三千人,無問所從來,率之鼓行而西,稟陛下威德,醜類何足滅者!」帝許之,乃以隆為武威太守。隆募〔限〕腰開弩三十六鈞⑧,立標揀式,自旦至日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隆於是率其眾西渡溫水⑨,虜木機能⑩等以眾萬騎,或乘險以遏隆前,或設伏以截隆後。隆依八陣圖⑾作偏箱車,地廣用鹿角車,路狹則為木屋⑿施於車上,且戰且前,弓矢所及,應弦而倒。轉戰千里,殺傷以千數。隆到武威,虜大人猝跋韓、且萬能⒀等率萬金眾歸,隆前後誅殺及降附者數萬。又率善戎沒骨能⒁等與木機能等戰,斬之,涼州遂平。⒂ |
” |
— [明]劉基 |
目錄
注釋
①偏箱、鹿角車:皆為中國古代的作戰兵車。偏箱車的車箱系木板製成,置放兵器於其上。作戰時,車與車相連,前後相接,連成方陣,可用於平原曠野上作戰。鹿角車,則是用削尖的樹枝插在偏箱車前後,以防敵接近。
②廣地則用軍車:語出《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卷上,但與原文略異,原文作「地廣則用鹿角車營」。 ③涼州:治所在今甘肅武威。
④羌戎:古族名。羌,主要分布在今甘肅、青海、四川一帶。戎,舊時中原人對西北少數民族的泛稱。⑤帝:指西晉武帝司馬炎。
⑥馬隆:西晉名將。平陸(今山東汶上北)人,字孝興。少而智勇。晉武帝時,任東羌校尉,封奉高縣侯。
⑦對曰:馬本及唐本、王本皆脫,今從汪本補。
⑧鈞:中國古代重量單位之一。一鈞為三十斤。 ⑨溫水:即武威東之溫圍水。
⑩木機能:羌族的一個部落首領。史載原作「樹機能」,《百戰奇法》原作者因避諱宋英宗嫌名(曙)而援引時改「樹」為「木」。
⑾八陣圖:中國古代作戰的一種陣法。
⑿木屋:即用木料製成,四面開孔,置於車上,既便於觀察敵情,又可抵禦矢石擊傷。
⒀猝跋韓、且萬能:皆為羌族的部落首領,但《資治通鑑》卷80《晉紀二》稱其為鮮卑人。
⒁沒骨能:羌族的一個部落首領。
⒂本篇史例出自《晉書·馬隆傳》。
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1]。
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與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