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過年瑣憶(馬昆)

過年瑣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過年瑣憶》中國當代作家馬昆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過年瑣憶

又是一年春來到,爆竹聲聲依舊清脆,煙花朵朵依舊絢麗,雪花片片依舊清白,不再依舊的是過年時的歡快愉悅的心情。難怪有人抱怨說,春節的氣氛越來越濃,但味道卻越來越淡,於是我便想起小時候過年的一些細枝末節…… 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盼望着過年。

過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留傳最廣、影響最大、最深的傳統節日,也是民間最隆重的節日。

舊時,臘月初八之後人們就開始籌辦年貨,故有「吃罷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之說。當時光流入到臘月二十三時,就算正式進入年家了,從此後,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重起來。

掃塵、祭灶

臘月二十三日,農曆俗稱「小年家」,又是掃塵祭灶之日。一大早,父母親就早早起了床。父親手持大掃帚,頭帶一項破草帽,從堂屋(主房)開始,從上而下,從裡到外,將每間屋都徹底乾淨地打掃一遍,不僅房梁屋頂、牆拐屋角,就連平日只有老鼠才去光顧的旮旯也不放過,也要清理一遍。父親總是掃好房屋掃當院,當院雖然沒有圍牆,只是片敞地,一片普普通通的硬地而已,但父親卻打掃得乾乾淨淨,甚至連靠近屋根的一棵枯草也要連根拔起。父親在打掃衛生,母親也一直沒閒着,先是清洗衣物,接着刷鍋洗碗,擦桌抹凳,把家裡里里外外都進行了一次徹底地洗滌。我和弟弟們年齡小,父母並不指望我們做什麼,但有時我們也跟着打個雜,倒倒垃圾,端個水,跑跑腿什麼的。

祖輩傳下來的習俗,說是打掃房屋,意味着去陳留新之意。因「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不但把庭院內的陳年積垢掃光,也把舊歲中所有的不快統統掃光,以示新年有個新的開端,好的心情。

掃塵過後,便開始祭灶。父親將鍋屋牆上舊的灶神揭下,在香爐中焚化,謂之「送灶神升天」,然後把母親從集市上請來的灶老爺(灶神俗稱灶老爺,因其是神,不能說買只能說請,否則意為不敬)再恭恭敬敬地張貼在鍋灶旁,並從母親手中接過香,點上,插在香爐里,放在灶老爺旁邊,預示送走舊神迎來新君。

全村家家如此。

蒸饃、炸年貨

掃過塵祭過灶,家家戶戶都顯得非常敞亮,人們的心情也都顯得格外舒暢,而此時孩子也都放假了。為了拴住孩子那顆不安的心,堵住孩子那張永遠要吃要喝的嘴,不讓孩子瞎胡鬧,於是,人們又開始忙於給孩子弄吃的了,其中蒸饃、炸年貨是過年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由於以前生活條件較差,家庭人口較多等諸多原因,過年吃白面饃就成了孩子們的一種渴望,那時我和弟弟也不例外。

記得大約在三、四點鐘,外面天還很黑,我們還在睡夢中,朦朧之中就聽到母親開始和面了。父親和母親總是和了一盆又一盆,和好了好面和雜麵,反正是和了很多很多的面。

待到上午十點鐘左右,面發酵好了,母親就開始攙面蒸饃了。 看到發酵好的麵團在母親的手中來回翻滾,我們也不由得手發癢,趁母親不注意,就勢偷偷地揪了一小塊。結果在母親的呵斥下,拌個鬼臉就快速地跑到外面學着母親的樣子去蒸饅頭了。

蒸饅頭一般先蒸雜麵饃(即山芋面、玉米面)再蒸好面饃(小麥面),有時好面、雜麵混在一起,相互包裹着,俗稱「花老虎卷」。因此,蒸出的饅頭也就由黑逐漸變白,意味着生活就像蒸出的饅頭一樣,先苦後甜,逐漸好起來(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生活條件差,沒有更多的好面蒸饅頭,也只能如此了)。但母親為了能讓我們兄弟幾個早早吃上白面饅頭,總是在雜麵饅頭裡夾雜着放一些好面饅頭,這樣就可以提前幫我們解饞了。那時的我們都像小饞貓,看到母親蒸白面饅頭時,個個頭伸得像燕窩裡的小燕子,早就垂涎三尺了,恨不得立馬就吃上白面饅頭,甚至吃個飽、吃個夠。

饅頭出籠了。望着熱氣騰騰、又暄又白的大饅頭,我們早已按奈不住激動的心,伸手去拿時,又會被父親呵斥一聲。因為灶老爺是一家之主,理應有事他先知,有飯他先吃。於是,母親便拿個大碗,拾起兩個饅頭放在灶台旁,算是敬一敬灶老爺了,然後再敬一敬列祖列宗。祭祀完畢,我們才能敞亮地去吃。

在蒸饃期間,一般不允許小孩子在場,因為小孩子好多嘴。看到父母蒸這麼多的饅頭,孩子一般都會存有好奇心,冷不丁地總會說,「蒸這麼多呀?」「什麼時間才能吃完?」或「還沒蒸好嗎?」等等話語,但這些話語常常被大人們視為禁語。因為那時人們都很貧窮,渴望家裡有更多的東西,渴望能天天吃上白面饅頭,所以即使家裡沒有或很少,也從不說出來,以求得心裡的滿足,同時也希望將來有一天能過上好日子。

蒸完饃,母親又開始忙於炸年貨,炸的年貨主要有丸子、焦葉子、螞蚱腿、藕條、魚等,前三樣主要是給我們作為零食吃的,同時也用來招待來家走親串友或街坊鄰居的小孩子的。在物資絕對匱乏的時候,小孩平時很難吃到零食,所以油炸食品對孩子來說,那絕對是一種奢望。至今丸子的香、嫩,焦葉子的焦、脆,螞蚱腿的酥、甜讓我難以忘懷。

趕集、做衣服

離春節越來越近了,肉也買了,饃也蒸了,還缺什麼呢?對了,新年就得有新氣象,新年就得有新味道,新年就得有新形式、新模樣。又逢集了,於是,大人們就帶着孩子上街去扯布,給做件新衣服,俗稱「晃年新」。不過並不是家裡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這個待遇的。因為那時的人們都不富裕,一般只能給一個孩子添置衣物。多數都是給老大做衣服,然後把老大穿小的衣服下放給老二,依次類推。

得到新衣服的孩子總是穿着到處炫耀,而沒有得到新衣服的孩子只有羨慕的份了。但羨慕歸羨慕,孩子們還是比較體量父母的,從不會因為沒有得到新衣服而去鬧父母,最起碼我們兄弟如此。

不管是孩子的多少,也不管是家庭是否貧窮,大人們總是想方設法為孩子多添置一件象樣的衣物,以圖新年大吉大利,有個好兆頭。

寫對子、貼春聯

春節臨近了,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辦理,無論是城裡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買上幾張紅紙,以求得別人給寫幾幅對子,好在過年貼上。

對子也叫「門對」、「對聯」、「春聯」,它是我國上千年來留傳下來的象徵吉祥,表達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民族風俗,這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

春聯最早起源於桃符。在桃符上刻上神名掛於門上用來鎮邪的,這也是民俗稱的「門神」。

寫對子根據不同的年份、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業而書寫,其內容也就千差萬別了。庭院一般書寫「抬頭見喜」;臥室一般為「身體安康」;糧倉一般是「年年有餘」等。但不論何時何地,何內容,大都是表達一種美好的願望。

寫好對子,最好在除夕早上六點至十二點張貼,意味着除舊布新之意,也有在除夕前一天下午就開始張貼了。貼春聯時先放炮,再將事先打好的漿糊塗於春聯上,然後貼在門上或其它地方即可。但貼春聯也是有講究的,父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每年貼春聯都要親自去貼,唯恐我們貼錯了。因為春聯分上下聯。上下聯的區分關鍵是看對聯的最後一個字,如果最後一個字是仄音,也就是現在說話的第三、四聲,即為上聯;如果最後一個字是平音,也就是第一、二聲,即為下聯。上聯貼在面對大門的右側,下聯貼在左側。因為古人寫字都是從右往左寫,右為上,左為下。對聯的字數一般為單數,表示吉祥。

貼春聯時,有的人還刻意把大紅「福」字倒過來貼,寓為福到了。具說還是個典故呢。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對貼對聯很在意,曾下令家家戶戶春節必須貼春聯,如果誰家不貼就立刻治罪。為了檢查落實情況,朱元璋除夕一大早就化裝進行微服察看,結果發現一戶人家雖然張貼對聯了,但卻把「福」字貼倒了。大怒,下令把該戶主人抓起來詢問是怎麼回事?原來這家主人不識字,把好不容易求別人給寫的「福」字給貼倒了。他一看勢頭不對,雖然嚇得一身冷汗,但還算機靈,立馬就對朱元璋說,我這樣貼表示我的福到了。朱元璋一聽,嗨,還真有這麼個意思,不但沒有治他的罪,還大大地獎賞了他。從此後,大家爭先效仿,在貼春聯時,故意把「福」字倒過來貼,以示福到了。

過年、守歲

除夕終於到了。母親早早地吃過早飯就開始刷盤子洗碗、摘菜,把家裡準備好的東西全拿出來準備做給我們吃。

所謂最好吃的東西也無非就是雞、魚、肉、蛋、丸子、藕一類的,再加上自家種的一些青菜。一般家庭就搞八大碗。母親為了能讓我們多吃些,吃好些,總是想方設法地去多弄幾個菜。經過再三地算計,再三地拼湊,終於湊夠十三個菜,在老家這叫「巧十三」。

不管是八大碗也好,「巧十三」也罷,雞、魚是不可缺少的,因為雞預示着「吉利」,魚代表着「富裕」和「年年有餘(魚)」,合起來就表示吉利有餘的意思

飯後,稍休片刻,母親又開始忙開了。忙於明天的飯菜,而我們則像出籠的小鳥,煞間就無影無蹤了。

晚飯後,全家人聚集在煤油燈下(當時農村還沒有通電)一邊嗑着瓜子一邊拉着家常。直到零點方去睡覺,謂之「守歲」。

「守歲」源於一個傳說。相傳古時候有個叫「年」的惡獸,每到除夕便出來吃人,害得人們晚上都不敢睡覺,不敢呆在家裡,到處跑去避難。一次村里來了一位老乞丐,人們勸他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可他無兒無女,年紀又大,走不動,又怕連累鄉親們,說什麼也不願離開村子,於是就留下了。由於他住的地方實在太破了,門上露出個大洞。為了不讓「年」發現他,他就順手撿起一張大紅紙糊在門上。

「年」終於來了,看見門上的大紅紙遲遲不敢進去。這時老人為了取暖,正在用竹片烤火,就拾起燃着的竹片向「年」扔去。由於燃燒的竹片發出「噼噼啪啪」響聲,結果把「年」嚇跑了,老人得救了。於是人們知道「年」怕紅色和響聲,就在每年的除夕貼上紅紙和燃放爆竹。後來人們發明了鞭炮,就用鞭炮代替竹片,但仍說成爆竹。但還有,古時由於受醫療條件的限制,加之天氣寒冷乾燥,容易得病,古人便認為瘟疫疾病「始於大雪,發於冬至,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宛於春分,滅於清明。」鞭炮中含有硫磺,能殺死和抑制空氣中的細菌,有助於人們身體健康,同時也圖個吉慶,便流行放鞭炮。因此就有了貼對聯、放鞭炮、守歲的習俗

拜年、吃餃子

大年初一,天未亮就可以聽到鞭炮的噼啪之聲,睜開眼,在張口說話前,母親就將糖果子、雲片糕什麼的遞上讓我們吃,說是吃了一年都會甜甜蜜蜜、步步高。

接着,我們會快速起床的,因為是大年初一,晚輩興給長輩拜年的。那時,也許年齡小,不懂事,就覺得拜年就能得到壓歲錢。那才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最大的快樂,所以起了床,顧不得洗臉,揉揉眼就往爺爺、奶奶家跑。爺爺、奶奶看到我們去給他們拜年,高興得合不攏嘴,還沒等我們跪下磕頭呢,就將早已準備好的毛票遞到我們手上了。雖然面值僅僅是一毛或二毛,可對我們來說,就是大錢了。給爺爺、奶奶拜過年後,趕快跑回家再給父母拜年,多少還能再撈點呢。

這邊我們拜着年,那邊母親早已將扁食盛好了,讓我們趕快趁熱吃,並不停地告誡我們說,初一吃頓扁,一不咳二不喘。

扁食,有的地方也叫餃子,但我們老家區分地比較明顯。扁食就是把和好的面擀成小圓餅,裡面放上素餡,捏成月牙兒形的。

初一吃扁食時,還有一大幸事,就是看誰能夠吃到裡面包有一枚硬幣的扁食。如果誰吃到了,硬幣就歸誰所有,同時也代表他是一年中最幸運的人,最有前途的人,最能理財當家的人。包扁食時,為了讓家人快樂高興,母親總是撿五分的硬幣包(當時硬幣只有一分、二分和五分三種)。但有一件事當時讓我很困惑,也很納悶。自我記事起,從未見父母吃到過包有硬幣的扁食,而總是我們兄弟幾個輪流坐莊。現在想想,當時父母的良苦用心,我們做兒女的又怎能夠真正理解呢?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而我們說的餃子,就是把麵皮擀得簿簿的,裡面放上葷餡,捏成貓耳朵形狀的。所謂葷餡,不過是個大蘿蔔加上一點兒肉,剁成的餡罷了。所以人們常說,再窮也要吃頓餃子啊!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

為了身體的健康,一般逢單吃扁食,逢雙吃餃子。

點花燈

過了年初六,年就像說評書,唱大鼓的一樣,書到臨尾漸漸松。就在年準備向我們揮手而去時,元宵節又悄然而至,再次勾起我們對年的雅興。

元宵節,人們開始蒸面燈、點花燈,蒸面燈一般用麥、豆摻合在一起蒸。但蒸面燈挺有講究的,先要蒸月燈。即一年十二個月份就蒸十二個月燈,就是在燈的四周捏一至十二個花,代表十二個月。如果潤月就多加一個燈,潤幾月就多加幾月的月燈。接着蒸家人點的燈,最少要蒸得和家裡人口一樣多(一般多蒸,預示家庭人口旺盛。),還要蒸龍,一個倉龍,一個錢龍。倉龍代表「五穀豐登」,錢龍代表「財源滾滾」。同時還按家人的各自屬相,分別蒸上「狗、兔、雞」之類的。有時為了哄小孩,還蒸上小燕子、小刺蝟、麥秸垛等,真可謂花樣多多啊。

面燈捏好後上鍋里蒸。待蒸熟掀鍋時,看看月燈里哪個燈的水多,就代表這個月的水多(一種迷信說法)。

傍黑,家家開始點燈了。

最心急的莫過於孩子,最熱鬧的也莫過於孩子。

看到屋外已有孩子端着燈朝村頭去玩,我和弟弟也早已沉不住氣了。趁着母親點其它燈的時候,搶着端起事先瞅好的油多的燈,一溜小跑地來到村頭。村頭的路兩旁早已站滿了孩子,他們手裡都端着面燈在比誰的燈亮,誰的油多呢。也有個別的孩子提着父母用竹篾扎筐,白紙糊的紙燈籠。雖然糊的粗糙、簡單,但也足以讓其他孩子眼饞、羨慕了。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總會有一些調皮的,大一點的孩子逗引小一點的孩子。大孩子們有時會對小一點的孩子說:「你的燈底下有蠍子,不信你看一看。」小孩子經不住大孩子的勸說,馬上歪頭去看,結果燈里的油全豁了,頓時引起大伙兒一頓哈哈大笑。如果小傢伙也很調皮,就會把燈芯拔掉,就勢把燈吃掉,然後樂得屁巔屁巔地跟在別人後面玩去了。如果小傢伙有點兒內向,就會哭着鼻子回家找父母去了。假如碰上提着紙燈的,那可就遭殃了,瞬間燈兒就變成了灰。大伙兒看到情景不對,頓時一鬨而散。但不久,又聚在一起繼續比較了。

油終究要點完,但結局幾乎一樣。誰的燈點完了油,誰就把燈兒吃掉。

燈越來越少了,但孩子們的玩興一點兒不減,直到父母連喊多遍,才戀戀不捨地回家。

正月十六了,學校開學了。雖說十六晚上仍有摞燈的習慣,但遠遠沒有十五的熱鬧和情趣了。而年也隨着燈息和孩子們的開學而漸漸遠逝了…… [1]

作者簡介

馬昆,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職工,閒暇之餘,喜歡寫作。作品散見於安徽詩壇、淮北日報等刊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