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墓
鄭和墓 |
中文名稱: 鄭和墓 館藏地點: 南京市江寧區谷里鄉 所屬國家: 中國 |
鄭和墓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牛首山南麓,墓形為回字形,南北走向,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因鄭和之父名馬哈麻,人稱馬哈只,當地人以為鄭和原姓馬,故稱為"馬回回墓"。墓冢所在之山,亦稱為"回回山"。墓壙呈長方形,長約150米,東西寬約60米,墓頂高約8米,墓前台階有四組7層28級,寓意鄭和七次下西洋,歷時28年,遍訪40多個國家和地區。墓蓋下部雕飾祥雲草葉蓮花座,頂部有青石所制塔式墓蓋,刻阿拉伯文"泰斯米葉"。
2012年11月,鄭和墓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項目遺產點之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根據日程,2015年完成申報世界遺產準備工作,2016年正式送交世界遺產大會審議。[1]
目錄
地理位置
鄭和墓踞於小山坡上,墓丘隆起不甚明顯,當地群眾稱它為"馬回回墓"。墳墓兩翼有石砌墳壙,半徑約200米,東西間距約百米,從墳壙的廣袤上即可窺見鄭墓的規制。原來距鄭墓約50米處有一巨型碑座,這可以說是鄭墓僅存的地面遺物,於1982年夏被人砸毀。
鄭家村
墓園附近周圍原分布有鄭家的守墳田,西南邊有一村落,名鄭家村,這裡的人大都姓鄭,據說他們的先輩原不姓鄭,都是鄭家的守墳戶(俗稱"墳親家"),後來都改姓鄭了。明、清以來他們和居住在南京的鄭和後裔均有來往,鄭和後裔也經常來此上墳。據年過八旬的鄭和第十八世孫鄭流洪先生介紹,鄭和後裔十代以後的輩分是由四句話編排下來的,五言一句,共二十個班輩,其排列是:"太尚存忠孝,季厚流自寬,繁衍更萬代,家道泰而昌"。族中最小的字輩已到了"寬"字輩。他還反映自明、清以來,鄭和在寧後裔經常相沿來此上墳,他很小就跟長輩來過,至今鄭和在南京的後裔有400多人,老一輩的人不少在解放前都來此祭掃過。據說鄭家後裔在雲南晉寧還有一支,也有三、四百人,那是鄭和之兄馬文銘的後裔。鄭家後裔中分為兩個姓,南京的姓鄭,而雲南的則姓馬。鄭和本姓馬,因在"靖難之役"中有功於明成祖朱棣,且在河北大興縣鄭村壩一役中,救過燕王朱棣,遂賜姓鄭。
鄭和墓研究
1983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參事李士厚先生及在寧鄭和後裔中年歲較長者數十人,相約瞻仰了鄭和墓,在現場察看中,各人都回憶了對鄭和墓的印象,為以後重修鄭和墓提供了許多寶貴意見。就以墓冢而言,原來是按漢俗,堆成饅頭形,後裔們強調要按回民風俗,建成長方形,根據這一意見,又參考了揚州元代回民布哈丁墓形狀重新修復。1985年是鄭和下西洋580周年紀念,在南京召開了全國鄭和學術討論會,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三百餘人與鄭和後裔,共同瞻仰了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墓,盛況空前。後裔中的鄭流安先生又提供了不少與鄭和墓有關的各種情況,據他介紹,鄭和墓前還有兩座墳,東邊的是隨鄭和下西洋的侍衛"赫大人",名叫"海扎兒",回民。因他長久生活在海上,臉膛較黑,人們又稱其為"黑大人"。西邊還有一座荒冢(早已被人挖掘),據說埋葬的是鄭家未出閣的姑太太。
關於鄭和歿年葬地,史籍所載頗有出入,史學界也意見不一,歧見頗多。對於葬地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一說歿於南洋,即印度南部古里國,葬在爪哇三寶洞;一說歿於半道,葬於海上;也有人認為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於1435年回到南京,同年在南京逝世,葬牛首山。西人伯希和《鄭和下西洋考》一書說:"鄭和墓在南京。"這是根據清同治《上兀、江寧兩縣誌》之說而來的。該志卷三稱:"牛首山有鄭墓,永樂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復命,卒於古里,賜葬山麓。"現在牛首山麓的鄭和墓應是鄭和墓地無疑,但究竟系衣冠冢還是真體,又有兩種不同意見,其後裔認為是衣冠冢,他們說根據祖輩相傳,鄭和死後只帶回來髮辮和靴子等。但當代著名史學家吳晗、朱偰、束世徵則認為,鄭和最後一次航行結束時是1435年,圓滿地完成了七次下西洋的重任,回到了南京,由於國內政治風雲變幻,鬱郁不得志,於同年病死於南京,葬牛首山麓,因此認為這裡葬的是真體。
鄭和墓解釋
關於鄭和墓,原來還有一種說法,有人認為鄭和墓葬於牛首山東北麓楊家墳高家庫,因為那裡有一座牌坊,上面鐫刻有"鄭太監之神道"六個字,便斷定為鄭和墓,這一說法曾經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文革"期間,當地少數人糾集盜掘了這座墓,經政府部門干預後,於1974年由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考古工作人員進行了清理,出土了墓誌一方,原來是"鄭強之墓",鄭強是明朝弘治年間(1488-1505年)南京司禮監太監、南京守備,比鄭和晚50年。另外,原來還有鄭和墓在爪哇三寶洞的說法也得到了進一步澄清。據《南洋旅行記》一書記載:"爪哇三寶洞不是鄭和歸天處,洞旁確有一墓,乃明王景弘之墓。"王景弘也稱"王三保",當時鄭和、王景弘同游南洋,王景弘是鄭和的副手,卒於此,說是鄭和墓純屬誤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