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纪念堂
郭子仪纪念堂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
---|
基本资料 |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别称 内湖红楼 公告日期 1999年6月29日 登录类别 宅第 地理位置 台北市内湖区文德路267巷19号 建成年代 日本大正6年(1917年) |
郭子仪纪念堂原为内湖郭氏古宅,别称“内湖红楼”[1],位于台湾台北市内湖区,1917年兴建[注 1],有“内湖地区最精致的砖楼”雅誉。1999年6月29日指定为直辖市定古迹[2],现时名为“郭子仪纪念堂”,亦是世界郭氏宗亲总会所在地。 [3]
目录
地理位置
历史背景
- 雍正5年(1727年)来台,筑居于淡水厅芝兰堡内湖州仔,租园拓垦,首开内湖郭氏事业之先。郭崇饱育五子,开枝散叶,至台湾日治时期末,已有四代香火。此时郭家渐在地方崭露头角,第四代子孙始进入公职体系,从事地方政经活动。
- 四世郭文鸿饱读经史,曾开设“文昌堂”私塾,来学就教者众。五世郭章龙为郭文鸿二子,原为光绪年间秀才,于日治时期掌内湖区长一职(1908年)。1920年7月30日,殖民政府颁令地方新制,此时当选首任内湖庄长之人即是郭氏六世子孙郭华让。
- 兴建内湖红楼的郭华溪与郭华让互为堂亲,历任内湖保正、庄协议会员、内湖公学校保护者会长等职,并捐助多项公共设施。
- 日治时期大正初年,郭华溪继承父亲郭章安之祖产,经营贷地业,成为大地主。郭华溪成家后,迁出位于今内湖国中校园内的祖厝,大正13年(1924年),择定内湖狮头山山腰现址,购地兴建“内湖红楼”。
建筑特色
- “内湖红楼”建材使用福州杉、乌心石、桧木、肖楠等,为砖造两层楼建筑,坐北朝南,可远眺公馆山及南港山脉,平面略呈“凸”字形,正身左右各突出两层楼房间,前后端各设通廊。
- 为“三间式正身”(即正厅、左耳房、右耳房布局)、“一正后侧两厢”布局(正厅、左耳房、右耳房在前,后夹左右偏房)。
- 立面山墙对称,除有中式传统吉祥图案、西方花草纹样,并有洗石子、泥塑及进口彩色瓷砖装饰。二楼前端规划突出弧状阳台,增加建筑物主体纵线之视觉变化。圆拱窗、尖拱窗亦遍布周身,富有节奏韵律。红楼屋顶则为板瓦屋坡,正身山墙为火形马背。有一说为红楼采取宝座造型,阳台如椅、女墙短柱为扶手、尖形山头为椅背,如此依山稳坐眺望,是出于风水考量之配置。
- 红楼前庭设置花园,后院密植果林,显示当时乡绅对于居家风格与生活品味的理想,亦可从建筑式样得知其远瞻及创新的意念。
- 内湖红楼中各种不同文化的图像与建材融合密切,类似迪化街洋楼,是为大正年间典型的豪宅。
资产概述
堂号汾阳
- 内湖红楼自1924年起即为郭华溪自宅,山墙题有“汾阳”二字,以示承袭郭氏宗族堂号。
- 正门亦可见以“华”、“溪”二字起首之门联(现已不存)。
- 台湾日治时期,总督府欲规划台北城为可容纳60万人的城市,并于昭和7年(1932年)择定城外东北隅兴建机场(即今“台北松山机场”)。昭和11年(1936年)机场完工,此时正值太平洋战争多变局势,机场成为盟军轰炸目标,当局劝导周遭居民疏散,而内湖红楼恰位于航道,郭华溪为顾及家人安全,遂将家产转售时任内湖庄庄长郭华让等宗亲,随即举家迁居桃园。
- 昭和15年(1940年),郭华让购得此地,将红楼做为别墅,又于民国39年(1950年)赠予七世郭国荃。
- 后因宗亲族人相继赴海外发展,红楼则租借佃农使用。
筹建碧奉宫
- 汾阳堂额曾有一段时间被更换为剪黏,上书“内湖庄六大角/碧奉宫/岁次甲午穀旦重建”等字,盖因内湖庄六大角头(顶番陂、枧头、港墘、新陂尾、下番陂、山脚等)祀神并无固定庙宇安座。
- 六大角神明群(天上圣母、福德正神、五谷先帝、三官大帝、开漳圣王)“有神无庙”,每年由轮值炉主祭奉,由来已久。
- 1980年代,红楼一度欲为供奉内湖庄六大角天上圣母宫址,由于红楼前埕深度不足以及遭受邻近居民反对而未实现,致使古宅荒废经年,蔓草丛生。
郭子仪纪念堂
相关条目
注释
- ↑ 郭氏后人与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登载资料皆为1917年,然根据林宜君撰文《市定古迹内湖庄役场会议室暨郭氏古宅调查研究计画》指出宅第兴建时期有下列几种说法:陈金赞《内湖传家宝》记载为1917年;李干朗《台北市古迹简介》记载为1919年;《市定古迹内湖庄役场会议室暨郭氏古宅调查研究计画》解读郭氏古宅土地登记簿史料,研判应为1924年兴建。
外部连结
视频
参考文献
- ↑ 林宜君撰文. 市定古迹内湖庄役场会议室暨郭氏古宅调查研究计画. 台北市: 台北市内湖区公所. 2000: 9. ISBN 9570113847.
- ↑ 内湖郭氏古宅.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 ↑ 内湖红楼修复 风华重现,自由时报,201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