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金城江區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位於廣西西北部,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門戶和商品流通集散地,介於東經107°33′-108°13′,北緯24°22′-24°55′之間,區境東界宜州區,西鄰東蘭縣,南接都安瑤族自治縣,北連南丹縣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金城江區總面積2340平方公里,轄1個街道、7個鎮、4個鄉,2015年,總人口34.13萬,常住人口34.3萬,其中城鎮人口23.09萬;有壯、漢、苗、瑤等27個民族。系雲貴高原余脈地帶,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跨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的氣候帶,年平均氣溫20.4°C,年降水量為1470毫米。

2016年,河池市人民政府駐地由金城江區百旺路17號遷至宜州區中山大道6號。2019年4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覆同意金城江區脫貧摘帽。

2019年11月,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目錄

歷史沿革

金城江區歷史悠久,秦代時今金城江區境為桂林郡地,漢代時為鬱林郡屬地,三國時為吳國鬱林郡屬地。晉代先為鬱林郡地,後歸桂林郡。

隋朝時期,金城江區部分為始安郡屬地,部分為鬱林郡地,唐時隸屬粵州(後更名宜州)皆為蠻地。

宋初置河池縣,先屬宜州,後屬羈膺智州、羈膺金城州和寶積監。羈膺智州轄(今紅沙一帶)、富力(今拔貢一帶)、智本(今凌霄、肯研一帶)、蘭江(今大陽,肯廷、北香一帶)和平林(今板鑾一帶)5縣,州治英羅縣;羈膺金城州轄金城(老街、岜烈一帶)、河池(今北香一帶)和寶安(今龍馬一帶),州治金城縣。後河池縣改屬羈膺智州。

宋,大觀元年(1107年),在河池縣境設置庭州,河池縣改名懷德縣,縣屬在河池街西一里的外韋村。大觀二年(1108年),懷德縣設安遠寨。大觀四年撤銷庭州,懷德縣復改河池縣,隸屬慶遠府。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河池縣屬慶遠路安撫司。至元十六年,改屬慶遠路總管府。大德元年(1297年),隸屬南丹慶遠溪洞等處軍民安撫司。

明朝天順六年(1462年),河池縣改為庭州,州治由外韋村遷至屏風山麓。不久,庭州復改河池縣,仍屬慶遠府。弘治十七年(1504年)五月,升為河池州,始設流官。州治河池街。所轄縣改為里。

清代金城江襲明制。河池州隸屬慶遠府。

民國元年(1912年)元月,河池州改為河池縣,屬慶遠府。2年6月屬柳江道。19年屬宜山民團區。21年4月屬柳州民團區。23年柳州民團區改稱為柳州行政監督區,河池市仍屬之。25年11月,屬慶遠行政監督區。29年改稱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31年屬第二行政督查區。38年屬第十區。

1949年11月26日,河池縣解放,屬宜山專區。1952年12月9日,宜山專區屬桂西僮族自治區,河池縣隨屬之。1956年3月2日,宜山專區改為宜山地區,桂西壯族自治區改名桂西壯族自治州。1957年12月20日,仍屬宜山專區。1958年7月19日,改屬柳州專區。1965年5月18日隸屬河池專區,1971年河池專區改為河池地區,河池縣隨屬之。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河池縣,設立河池市。2002年10月,撤市設區。

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15號):撤銷河池縣,設立河池市,以原河池縣的行政區域為河池市的行政區域。1996年,河池市面積2339平方千米,人口約29萬人,轄3個鎮、11個鄉:金城江鎮、六甲鎮、河池鎮、白土鄉、東江鄉、六圩鄉、五圩鄉、下考鄉、拔貢鄉、側嶺鄉、九圩鄉、保平鄉、長老鄉、三旺鄉。市政府駐金城江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河池市總人口318348人。其中:金城江鎮121911人,東江鎮32350人,六圩鎮24560人,六甲鎮14051人,河池鎮18213人,拔貢鎮14161人,九圩鎮19196人,白土鄉14471人,五圩鄉12595人,下考鄉6414人,側嶺鄉9512人,保平鄉10429人,長老鄉13309人,三旺鄉7176人。

2002年6月1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52號):(1)撤銷河池地區和縣級河池市,設立地級河池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金城江區。(2)河池市設立金城江區,以原縣級河池市的行政區域為金城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江北東路。

2004年末,全區總面積2340平方千米。總人口31.0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42萬人,占總人口的36.7%。轄8個鎮、6個鄉:金城江鎮、東江鎮、六圩鎮、六甲鎮、河池鎮、拔貢鎮、九圩鎮、五圩鎮、白土鄉、下考鄉、側嶺鄉、保平鄉、長老鄉、三旺鄉。共有111個行政村、33個社區。區政府駐金城江鎮。

2005年6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169號)同意調整金城江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撤銷金城江鎮,改設街道辦事處,以原金城江鎮的行政區域為該街道辦事處的轄區;撤銷下考鄉,整建制併入河池鎮,河池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三旺鄉,整建制併入九圩鎮,九圩鎮政府駐地不變。調整前,全區鄉鎮轄區平均面積167.6平方千米,平均人口2.2萬人,其中面積最小的是金城江鎮,轄區面積約26平方千米,其次是三旺鄉,面積110平方千米。下考鄉人口最少,三旺鄉次之。

全區現轄1個街道、7個鎮、4個鄉:金城江街道、東江鎮、六圩鎮、六甲鎮、河池鎮、拔貢鎮、九圩鎮、五圩鎮、白土鄉、側嶺鄉、保平鄉、長老鄉。區政府駐金城江街道。

行政區劃

2010年全區轄1個街道、7個鎮、4個鄉、111個行政村、33個社區居委會。

金城江區轄金城江街道、東江鎮、六圩鎮、六甲鎮、拔貢鎮、河池鎮、五圩鎮、九圩鎮、白土鄉、側嶺鄉、保平鄉、長老鄉12個鄉鎮(街道),33個社區,111個村。

金城江街道轄城北、橋卜、中山、民族、解放、東風、拉友、新華、廣場、新建、水洞、老街、維六、教育、西環15個社區。

東江鎮轄東江、永康、百旺、加遼4個社區及永興、里仁、加道、木友、長排、齊美、龍友7個村。

六圩鎮轄六圩、坡唱2個社區及凌霄、肯研、岜烈、足直、下愛、同進、岜侖、板壩、大丈、龍谷、則洞、興洞12個村。

六甲鎮轄六甲、河化2個社區及拉烈、旦洞、高功、坡維、九懷5個自然村。

拔貢鎮轄坡降1個社區及朝平、下橋、洞江、貢維、拉電、拉廖、北香、大莫、寨熬9個村。

河池鎮轄河池、下考2個社區及楓木村、大楊村、大盧村、水任村、公華村、納合村、紅沙村、拉顯村、梅嶺村、板坡村、紅來村、新合村、那崖村、下渡村14個自然村。

五圩鎮轄五圩1個社區及三鏡、龍馬、那干、平橋、塘降、朝覺、塘州、板鑾、拔旺9個村。

九圩鎮轄九圩、三旺2個社區及那朝、肯堂、大村、八萬、北隘、高合、岜林、江潭、大郭、六萬、喜洞、紅渡、那余、洛水、梅洞、拉拱、龍槐、板告、拉架、拉平、山腳、牙洞、板岜23個村。

白土鄉轄白土1個社區及德里、德慶、標洞、德合、德新、中村、德興、德明、德榮、德地10個村。

側嶺鄉轄側嶺1個社區及拉合、塘甫、九良、拉臘、塘子5個村。

保平鄉轄保平1個社區及天堂、古帝、納六、下落、塘靜、元洞、長洞7個村。

長老鄉轄長老1個社區及地霄、那維、堯邁、六角、拉諧、板慶、化板、隘口、平村、金洞10個村。

人口民族

到2006年底,金城江區總人口31.7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4.24萬人,占總人口的76.3%。有壯族瑤族苗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等22個民族少數民族。

2015年末,全區總戶數11.02萬戶,總人口34.13萬人,常住人口34.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3.09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67.32%,比上年提高0.51個百分點。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59‰。

交通

金城江區境內交通四通八達,黔桂鐵路和國道050線、323線、210線三條西南出海大動脈貫穿全境,河池飛機場距中心城區僅30公里,宜州至金城江、六寨至金城江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金城江區東距柳州市197公里,西距貴陽市421公里,距首府南寧市270公里,是桂西北地區不可替代的交通樞紐。

公路

金城江區有國道323線穿過金宜、金水、五九、東九;國道210線穿過寨任和國道050線在境內相互貫通。

該區有國省道和高等級公路在域內的行程有206.53公里。

2000年至2005年先後完成金城江--六甲等8條95.3公里的縣鄉公路改造,實現了64%鄉鎮通油路、56.4%的行政村通公路、39.8%行政村通汽車。

到2010年底,該區內各種道路通車裡程已經達到1098.75公里,其中金城江區交通局管養228.34公里,金城江公路局管養293.45公里。

鐵路

黔桂鐵路和金紅鐵路構成金城江區的鐵路運輸網絡,是桂西北與西南各省的鐵路溝通網絡,鐵路在域內總里程達108.34公里,貫穿金城江區6個鄉鎮。

水路

金城江區境內有龍江、刁江、環江三大河流,境內里程達111.5公里,其中龍江、環江與柳江相通,構成金城江區主要的水上交通運輸渠道;刁江與紅水河相接,屬上遊河段,運輸量小。

地理環境

金城江區位於東經107°33′-108°13′,北緯24°22′-24°55′之間,系雲貴高原余脈地帶,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一般海拔為400-600米,最高海拔為1114米。屬桂西北邊陲要地,區境東界宜州市,西鄰東蘭縣,南接都安瑤族自治縣,北連南丹縣與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全境東西長68公里,南北寬62公里,總面積23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5萬畝。

地形

金城江區系雲貴高原余脈地帶,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一般海拔為400-600米,最高海拔為1114米。屬桂西北邊陲要地,全境東西長68公里,南北寬62公里,總面積23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3.5萬畝。

氣候

全區跨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的氣候帶,年平均氣溫20.4°C,年降水量為1470毫米,日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水文

金城江區境內有大小河流32條,主要的河流有龍江、刁江、環江等。

龍江水系共有幹流和支流6條,流域面積1147.1平方公里,包括拔貢、六圩、六甲、河池、金城江、東江等鄉鎮以及五圩鄉的部分地區。龍江幹流發源於貴州省荔波縣,龍江最大流量為4240立方每秒,最大流速2.7米每秒, 最大水面寬172米。

環江河發源於貴州省的茂蘭山區,自北向南串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集雨面積30.5平方公里。

刁江水系在河池市內的干支流合計流域面積796.15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4.04%。

刁江幹流發源於南丹縣的公鵝山區,自西北流向東南,於長老鄉金洞村苦竹附近流入河池市境內,市內長度60.39公里。

自然資源

植物

全區森林覆蓋率為44.42%,植物資源有喬木樹種160種,其中人工栽培以杉、松、桉油茶、竹等樹種為主,天然喬木以香椿任豆荷木苦楝樟樹類等樹種為主,亦有樹齡達400年以上的古桂花古榕樹格木金絲李、福建柏等國家重點保護樹種。

礦產

礦產資源主要有有色金屬礦、煤礦、化工原料和稀有金屬礦四大類,其中有色金屬礦已探明的 有等17鍾,不同級別儲量的礦床54個,礦點32個,總儲量1.3億噸,均具有較高的品位和開採價值,是有名的有色金屬之鄉。

經濟發展

2007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61.29億元,同比增長19.47%,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6.54億元、32.66億元、22.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20%、18.17%、24.17%。其中:工業增加值29.11億元,增長18.96%,建築業增加值3.55億元,增長13.84%,金融業增加值1.60億元,增長5.23%,住宿餐飲業增加值1.63億元,增長10.41%,批發零售增加值2.73億元,增長10.40%,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均衡,總量明顯提高。

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64.19億元,增長5.2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44億元,增長11.90%。財政收入完成3.20億元,增長2.70%。農民人均純收入3301元,增長13.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19元,增長2007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61.29億元,同比增長19.47%,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6.54億元、32.66億元、22.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20%、18.17%、24.17%。12.16%。

2009年,全年實現生產總值71.53億元,比上年增長7.02%,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為8.62?56.13?35.25;財政收入3.23億元,增長0.8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1.2億元,增長94.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60元,增長11.8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682元,增長11.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15億元,增長20.8%;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6%。

2010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93.1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22493元,財政收入提高到3.7555億元,消費拉動作用加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翻一番,2010年達30.38億元,年均增長18.5%,增速比"十五"快16個百分點。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年均增長1.36%、17.88%、13.62%,三大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13:47:40,調整到2010年的8:56:36。2007年和2009年分別榮獲"廣西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廣西科學發展進步縣"。

2011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99.03億元,增長5.71%;財政收入4.3258億元,增長15.1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9億元,增長2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6.38億元,增長24.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49億元,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59元,增長11.19%;農民人均純收入4728元,增長14.90%。

2012年金城江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0億元,下降9%;財政收入3.7688億元,下降12.8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21億元,下降3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2億元,下降27.56%。

2013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91.64億元,同比增長6.3%;財政收入4.53億元,增長20.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5.39億元,增長30.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1億元,增長7.9%,實現增加值29.92億元,增長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4億元,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28元,增長8%;農民居民人均純收入5755元,增長1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4%以內。

2014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98.84億元,增長5.4%;財政收入4.97億元,增長9.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4.07億元,增長11.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7.37億元、增加值30.65億元,與上年持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53億元,增長13.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82元,增長8.8%;農民人均純收入6236元,增長10.29%。

2015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4097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4%,增速比上年放緩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6343萬元,增長5.4%,增速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384583萬元,下降0.9%,增速比上年回落3.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640053萬元,增長6.3%,增速比上年放緩3.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同期的11.2:42.7:46.1調整為10.2:33.7:56.1。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3416元,比上年增長1.7%。

2016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17.29億元,增長6%;財政收入6.44億元,增長17.5%;固定資產投資90.82億元,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06億元,增長10.9%;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8元,增長7%。

2017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9.58億元,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7.72億元,增長16.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07億元,增長19.7%;財政收入7.15億元,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77.8億元,下降1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86億元,增長13.1%;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85元,增長10.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18元,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5元,增長9.3%。

第一產業

金城江區深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打造現代「精準農業」,提升肥料利用效率及耕地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

2007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9.14億元,增長6.7%。糖料蔗成為農業支柱產業。

2008年,該區被列入測土配方施肥國家補貼項目縣,獲得專項經費100萬元,全年共推廣實施面積32萬畝。金城江區土地富饒,氣候適宜,全區森林覆蓋率為44.42%,植物種類繁多,為綠色產業開發創造了條件。特色農業主要有桑蠶果蔬糖蔗生薑水果中草藥等,此外,甜茶茶油八角沙田柚等名優產品也聞名在外。

2012年全區糧食種植面積25.38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3萬畝(含複種),拔貢鎮建成萬畝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2011/2012年榨季,糖料蔗種植面積淨增2.67萬畝,全區種蔗面積達15萬畝,進廠原料蔗40.9萬噸,同比增長38%,增幅排廣西前茅,群眾種蔗收入2.25億元,比上榨季增收5700萬元,蔗農人均增收570元。

2015年,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0801萬元,同比增長6.1%;增加值118925萬元,增長5.8%。其中:農業產值113731萬元,增長6.1%,增加值75256萬元,增長5.7%;林業產值5745萬元,下降2.8%,增加值4501萬元,下降1.9%;牧業產值59067萬元,增長5.5%,增加值32227萬元,增長5.3%;漁業產值8597萬元,增長9.2%,增加值4359萬元,增長8.9%;服務業產值3660萬元,增長26%,增加值2582萬元,增長25.7%。

2015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7262公頃,比上年減少585公頃,同比下降1.6%。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7405公頃,比上年增加26公頃,增長0.2%;經濟作物種植面積7483公頃,比上年減少1568公頃,下降17.3%;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12374公頃,比上年增加957公頃,增長8.4%。

2015年末生豬存欄9.2萬頭,同比增長1.9%;生豬出欄13.19萬頭,下降2.1%。全年肉類總產量13615噸,同比增長0.04%。其中豬肉產量9991噸,下降2.1%;牛肉產量839噸,增長13.1%;羊肉產量573噸,增長10%;禽肉產量1959噸,增長1.4%。淡水養殖面積1056公頃,同比下降0.1%,淡水產品產量8761噸,增長3.2%。

2015年造林面積1201公頃,同比增長16.7%,其中速生豐產林205公頃,增長10.8%。更新造林(跡地更新增755公頃,增長252.8%;未成林撫育作業面積2663公頃,增長20.1%;年末封山育林5055公頃,與2014年持平。全年木材採伐量7.05萬立方米,增長2%。油桐籽產量57噸,下降46.7%;油茶籽產量71噸,下降56.4%;松脂產量42噸,下降69%;竹筍乾產量40噸,下降20%。

第二產業

2007年金城江區三次產業比例趨向合理,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8.9:52.7:38.4,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30.10億元,增長2.37%。實施工業技改項目27項,其中區屬技改項目22項,新建技改項目9項,區屬技改項目完成投資3.09億元。

金城江區堅持「工業強區」的發展戰略,工業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並初步建成了以有色金屬、建材、電力、制絲為主導產業的發展格局。據初步統計,自撤市設區以來,總產值翻一番多,到2006年達18億元,年均增長15%;2007年實現工業增加值2.71億元,比2002年增長171%,年均增長28%。

2012年金城江區列入全國20個環境綜合治理示範縣之一,獲得資金7200萬元。金城江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2075萬元,占年內計劃投資的103.75%。

2015年,全部工業實現總產值856512萬元,同比下降4.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30108萬元,下降5.3%。全部工業增加值實現283910萬元,下降1.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3876萬元,下降1.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企業增加值9418萬元,增長7.4%;股份制企業增加值260558萬元,下降2%;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加值1412萬元,下降15.9%;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加值2488萬元,增長11.7%。輕工業增加值26960萬元,增長19.3%;重工業增加值246916萬元,下降3.3%。

2015年,在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鉛金屬含量3701噸,同比下降39.6%;鋅金屬含量25709噸,下降24.9%;錫金屬含量6099噸,下降21.6%;銻金屬含量948噸,下降66.3%;成品糖52209噸,下降23.3%;蠶絲313噸,增長16.1%;尿素162078噸,增長21.4%;水泥2724804噸,增長9.4%;商品混凝土392010立方米,下降20%;白銀(銀錠)247723千克,增長38.7%。

2015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家,全年主營業務收入105.2億元,同比下降9.5%;利潤總額為7.2億元。工業企業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35萬人,同比下降8.1%。

2015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100674萬元,同比增長1.4%。轄區內具有資質等級建築業企業15家,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68552萬元,下降5.41%。

第三產業

21世紀頭20年,是金城江區第三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城市發展需要,依託處於河池市的區位優勢,抓住擴大內需的機遇,制定優惠政策,大力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房地產等帶動作用明顯的重點行業,拉動全區第三產業快速發展,擴大第三產業整體規模。

2007年金城江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1.65億元,增長23.8%;旅遊綜合收入0.55億元,增長19.60%。

2012年該區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145.43萬人次,同比增長25.98%,旅遊總收入13.54億元,同比增長49.55%,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5億元,增長14.2%。

2015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04713萬元,同比增長8.9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594599萬元,增長8.8%,鄉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10114萬元,增長18.3%。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567075萬元,增長8.1%,其中批發業零售額增長2.5%,零售業零售額增長13.1%。全年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7614萬元,增長22.8%,其中住宿業零售額增長3.0%,餐飲業零售額增長24.1%。

2015年,全區國內遊客235.5萬人次,國內旅遊總收入227684萬元;入境遊客0.79萬人次,其中外國人0.16萬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309.63萬美元,星級飯店10個。

2015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68492萬元,同比增長6.18%。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2193647萬元,增長5.55%;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311289萬元,增長2.29%。

2015年保險業累計實現保費收入46257萬元。其中,人身保險保費收入21932萬元;財產保險保費收入24325萬元。全年支付各類保險業務賠款20469萬元,其中,人身險業務賠款7421萬元,財產險業務賠款13048萬元。

社會

城鄉建設

2012年金城江區投入水利建設資金共6046萬元,開展九圩河治理二期工程,實施水庫除險加固16座,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4個。實施通村水泥路建設項目12項58.5公里。

2012年該區投資1357萬元,建設硬化屯級道路34條75公里,總體比上年同期增加60%。

2012年完成中心城區土地丈量2900多畝、征地1316畝,總共拆除"兩違"建築2.3萬平方米,完成征地畝數同比增加44%。

民生

2012年全區城鎮新增就業4385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245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1021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71%,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7.25%,城鎮、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民政救濟救災工作順利開展,累計為5636戶發放低保資金1900多萬元,為困難群眾發放救助大米226噸,衣被近2萬件(套),救助2萬多人。農村危房改造完成1800戶,區財政撥付配套資金390多萬元。籌措600多萬元歸還政府歷年欠款,理清歷史舊賬,解決社保等民生問題。

2019年4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河池市金城江區等1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衛生

2007年,金城江區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員到醫療機構總診療人次數為82418人次,參保人員到醫療機構平均就診4.96次;金城江區醫療機構入院人數1211人次,占參保職工7.3%;門急診病人人均醫療費用37.81元;出院病人人均住院醫療費用2707.74元。

教育

至2007年底,金城江區設有普通高中2所,職業高中1所,初中18所,完全小學52所,校點76個(含村初小),教師進修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29所(其中民辦26所)。

在校普通高中生4224人,職業高中生763人,初中生12908人,小學生20334人;特教生77人;在園、在班學生8317人。小學專任教師1728人,初中專任教師956人,普通高中專任教師212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專任教師49人。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1所,專任教師11人,兼任教師89人。

2012年金城江區撤併6所中小學校,啟動8所鄉鎮中心幼兒園和27所村級幼兒園的改建工程,全區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7%

文物古蹟

金城江區文物古蹟較多,但大多不為人知。

名優特產

金城江區的特色農產品主要有糖蔗、桑蠶、無公害蔬菜、生薑等,此外,野生甜茶、茶油、八角、沙田柚、桶油等名優產品也名聲在外。主要名牌工業產品有成源、五吉牌銻錠、廣馳牌水泥、永固牌混凝土等。

旅遊

金城江區歷史悠久,地傑人靈,風情濃郁。屬喀斯特地貌,山奇水美,風光旖旎,溶洞星羅棋布,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全區旅遊風景區總面積達3萬多公頃,大小景點50多處。主要景點有金城江公園、珍珠岩、六甲小三峽、流水岩、王湖等。 [1]

金城江公園

金城江公園建於1969年,是河池中心城區的自然生態休閒娛樂公園,是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當地民族風情特徵。

六甲小三峽

「峽比長江峽險峻,水比桂林漓深幽」,山峻、水清、峽幽、洞奇的「壯鄉第一幽谷」。地處河池市金城江六甲鎮境內,距離金城江城區23公里,由天門峽、涼風峽、龍門峽和田園風光等組成。

銅鼓廣場

位於河池市金城江區四橋頭,市發改委對面,占地面積4506平方米,是河池市的標誌性建築,有一種「綠樹紅花托 銅鼓,壯鄉銅鼓花叢中」的景象。

白馬街

白馬街是廣西河池市的商業步行街,是河池商品消費的集中地域,人流量大,商業繁華。金城江白馬步行街商業門面多樣性,以中高檔的消費品為主。

民族公園

民族公園位於城區乾霄路,2013年1月正式開園。公園以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宗旨,以體現歷史教育、民族文化為主題,以糅合濃厚的民族風情、打造趣味休閒生活為理念。公園山上建有河池市革命紀念館。

紅七軍河池宿營地舊址

位於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河池鎮街中心,一幢年代已久的普通老屋。1930年3月、5月和11月間,鄧小平、張雲逸、李明瑞等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轉戰途中,曾三次在這裡宿營,並在老屋的牆上留下了許多宣傳標語,後人又親切地把這幢老屋稱作「紅軍標語樓」。

流水岩

位於河池鎮老街西南約3公里,其水源來自地下水,其水質純淨,清涼。具有水力、旅遊開發的潛力。是夏日避暑的好地方。

舊八景

解放前,河池鎮的鯉龍關、鳳儀山、魚躍山、馬鹿山、碑記坳、流水岩、屏風山、紗帽山被稱之為河池州(縣)八景。民國8年,河池縣知事黃祖瑜曾撰詩讚此八景:龍關雪霽竹亭幽,風嶺煙浮萬綠稠;雨後雲池魚躍浪,晴光苹野鹿鳴秋。智山排筍凌霄漢,秀水穿梭帶月流;掛榜屏風朱紫現,簪花紗帽映金流。

新五景

金城碧練(金城江) 位於珍珠岩到金城江大橋河段,全長13公里。兩岸青山聳立,竹海巍迤,山光水色,相互映照。 秀園銀階(金城江公園)

龍腹生珠(珍珠岩)

峽江麗風(小三峽)

高塔擎天(金城江乾獨山旅遊開發區) 位於城區北面,海拔607米的乾獨大山上(現已倒閉荒廢)。山頂還遺留有觀景台和電視轉差台,可俯瞰城區全景。

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視頻

金城江區長老鄉風景航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