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鐵蒺藜。原圖鏈接

鐵蒺藜是古代中國最原始的防禦型武器,一種軍用的質尖刺的撒佈障礙物,遲滯敵軍行動。其外型有4根伸出的鐵刺,長數寸,凡著地約有一刺朝上,刺尖如草本植物「蒺藜」,故名。鐵蒺藜製造簡易,敷設方便。除用鐵鑄造外,也可以用代替。

目錄

起源

仿長滿尖刺的蒺藜果實

鐵蒺藜產生甚早,戰國時代已使用,是一種鐵質尖刺的撒布障礙物,有的鐵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繩串連,以便敷設和收取,二千多年以來一直是戰爭中套用的障礙器材。鐵蒺藜來源於一種低矮的蔓生草生植物,生長蒺藜果的植物,屬於蒺藜科蒺藜屬一年生草本,該植物學名叫白蒺藜。白蒺藜,多見於生長在北方荒漠地上,果實外殼有三角形尖刺,長滿尖刺的果實成熟後掉地,總有一刺朝上能夠扎穿刺傷路人。它有許多別名-名茨、屈人、旁通、休羽、止行、升推等。蒺藜常生于田野、路旁、草叢等地,在沙地、荒地、山坡和村莊附近都能見到。[1]根據植物仿生學,按其果實外形成功地仿製出了鐵蒺藜。

防禦器材

秦漢以後,鐵蒺藜成為軍隊中常用的防禦器材,除在道路、防禦地帶、城池四周布設外,部隊駐營時,也有營區四周布設。

宋代後種類增多

宋代以後,鐵蒺藜的種類逐漸增多,如布設在水中的「鐵菱角」,聯綴於木板上的「地澀」,攔馬用的「揭蹄」,在刺上塗敷毒的「鬼」等。[2]

  • 地澀:將逆須釘於長闊各約二三尺,厚約三寸的木板上,伏置(埋藏)於路上,用土、雜掩飾。
  • 鐵菱角:「狀如蒺藜,要道置之,以刺人馬。」也可以安放在城壕、水池、河川渡口的水下。
  • 揭蹄:在角徑七寸的方形木做成的方框裡外,「橫施逆須釘其上」,用來攔陷、刺傷敵軍匹。

軍戰船上也裝載大量鐵蒺藜,大型船1000枚,中型船 800枚。交戰時,向敵船投擲,使敵人在船上難於行動和作戰。

史冊記載

《墨子·備城門》記載,在戰國時的城市防禦戰中,「皆積參石、蒺藜」。
《六韜·虎韜》記載:「狹路微徑,張鐵蒺藜,芒高四寸,廣八寸。」秦漢以後,鐵蒺藜成為軍隊中常用的防禦器材,除在道路、防禦地帶、城池四周布設外,部隊駐營時,也在營區四周布設。
《宋史·扈再興傳》中記載,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金兵攻棗陽,將扈再興「夜以鐵蒺藜密布地,黎明佯遁,馳中蒺藜者十踣七八」。
《紀效新書》 (戚繼光 )明朝軍隊廣泛使用鐵蒺藜。在戚繼光的軍隊中,每名藤牌手、挨牌手「各帶蒺藜十串,每串六個接連」,便於野戰布營。

禪林用語

禪林用語。 (一)蒺藜為一種藥草,蔓生,果實有銳刺五對。鐵蒺藜,即以鐵作蒺藜果之形,用為防敵之武器,轉用以比喻禪宗師家之指導嚴密難侵。碧巖錄第十二則(大四八‧一五二下):「僧問洞山:『如何是佛?』(鐵蒺藜,天下衲僧跳不出)」(二)全一卷。明代別傳道經撰,元賢、元晃等編。全稱廬山別傳禪師鐵蒺藜。該書揭示碧巖錄百則之本文,並附頌。 p6879[3]

民間鐵蒺藜

刺繩

鐵蒺藜是刺繩的另一種叫法,刺由全自動化的刺繩機擰編而成,民間俗稱鐵蒺藜、刺鐵絲,可以分為單擰刺繩、雙擰刺繩、正反擰刺繩。原材料是低碳鋼絲(電鍍,熱鍍鋅,塗塑,噴塑等表面處理,做了表面處理可以加強刺繩的防腐強度,使壽命增長,噴塑、塗塑有多種顏色可選。依表面處理不同有鍍鋅刺繩及pvc包塑刺繩。鍍鋅刺繩的表面處理是鍍鋅的,又可以分為電鍍鋅和熱鍍鋅;PVC刺繩為表面處理是PVC包塑處理的,裡面的刺繩絲為黑絲、電鍍絲或熱鍍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