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我
鏡中我 |
鏡中我 |
中文名稱 :鏡中我 美國社會學家 :查爾斯·霍頓·庫利 出處 :《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 |
由美國社會學家查爾斯·霍頓·庫利在他的1902年出版的《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中提出。他認為,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通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過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這種聯繫包括三個方面:
1、關於他人如何"認識"自己的想象;
2、關於別人如何"評價"自己的想象;
3、自己對他人的這些"認識"或"評價"的情感。
1、我們設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方式
2、在做出行為後,我們設想或理解他人對自己行為做出的評價
3、我們根據對他人的評價的想象來評價自己的行為,並據此做出下一步反應
目錄
人物簡介
庫利是美國早期著名的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對傳播與人的社會化問題進行了深入地研究,並提出了"初級群"和"鏡中我"的概念。"鏡中我"是社會角色和社會互動的經典概念,是庫利在1902年出版的《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中提出的,源自庫利對自我的反映特徵的一個比喻: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一面鏡子,反映着另一個過路者。
自我觀念
庫利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 認識是其他人關於自己看法的反映。人們總是在想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觀念。"一個人對於自我有了某種明確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種想法--湧現在自己心中,一個人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別人思想的、別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所決定的。這種類型的社會我可以稱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鏡中我'。" 因此,認得自我是在與他人的聯繫中形成的,這種聯繫包括三方面:
我的方面
- 1、關於他人如何"認識"自己的想象;
- 2、關於他人如何"評價"自己的想象;
- 3、自己對他人的這些"認識"或"評價"的情感。
庫利的鏡中我概念將自我意識分為三個階段
- 1、設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為方式
- 2、 做出行為後,設想他人對自己行為評價
- 3、 根據自己對他人的評價的想象來評價自己行為
概念
庫利提出"鏡中我"的概念,用以強調個人與社會之間有機的和穩定的聯繫。他認為問題不在於承認個人或社會哪一個處在優勢,而是要考慮個人如何存在於群體之中,以及群體如何存在於個人之中。與他的群體論相一致,他假定:"一個單獨的個體是未曾經驗過的抽象;同樣,一個社會,當被視為與個體分離的事物時也是如此。真實的是,人的生活可以從個人方面去考察,也可以從社會的,即總的方面去考察。"他的這種認識與極端原子論的個人主義相對立,而以相互作用或相互滲透作為社會學研究的特徵。[1]
起源和發展
「鏡中我」是建立在「社會自我」這個概念基礎之上發展而來。最先提出自我概念的社會科學家是哈佛的心理學家詹姆斯。他認識到,人類有將自己看作客體,進而發展自我感覺和關於自身態度的能力。他發展了一套「自我」的類型學,將自我分成物質自我、社會自我、精神自我。其中,社會自我指由於與他人的交往而形成的關於自我的感覺。而美國人米德則根據「鏡中我」理論,發展了主我客我理論。他發現,自我意識對人的行為決策具有重要影響,而自我可以分解為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作為意志和行為主體的「主我」,它通過個人對事物的行為和反應具體表現出來;另一方面是作為他人的社會評價和社會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識的社會關係的體現。人的思維、內省活動就是一個「主我」和「客我」之間雙向互動的傳播過程,互動的介質是信息,用米德的話來說即「有意義的象徵符」。[2]
相關視頻
解釋「鏡中我」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