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西格
阿蘭·西格 |
---|
出生 1888年6月22日 逝世 1916年7月4日 母校 哈佛大學 知名於 第一次世界大戰詩人
|
阿蘭·西格(Alan Seeger)(1888年6月22日-1916年7月4日),為美國詩人。出生於紐約市,在史坦頓島 (Staten Island) 一個富有文化的家庭中長大。西格先後就讀於史坦頓島學院和曼哈頓的霍勒斯曼學校。然後他的家人搬到了墨西哥城。1902年,艾倫和他的兄弟查爾斯回到紐約,就讀於塔里敦的哈克利學校。從哈克利學院畢業後,西格就讀於哈佛大學,作為一個嶄露頭角的詩人,他受到了浪漫主義詩人和哈佛其他詩人的影響。
他還翻譯了但丁·阿利吉耶里 (Dante Alighieri) 和盧多維科·阿里奧斯托 (Ludovico Ariosto),並幫助編輯了《哈佛月刊》,並在其中發表了許多詩歌。於1910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得學士學位。
畢業後,西格搬到了紐約市的格林威治村。他試圖實現他對波西米亞生活的浪漫化概念,完全通過感官(而不是頭腦)生活。他的父親對他決定逃避負責任的職業而轉而追求美麗並不滿意。儘管如此,西格還是繼續寫詩,睡在他的同學、臭名昭著的革命家約翰·里德的沙發上。兩年後,西格認為紐約沒有達到他的理想,因此在欣賞他的朋友資助下,他前往法國巴黎。
在巴黎,西格陶醉於他與拉丁區藝術家之間的新友誼。他發現這座城市體現了他對美的理想。還有證據表明,他在《你還記得曾經嗎》和《約會地點》的詩歌。1914 年法國和德國之間爆發戰爭時,西格加入了法國外籍軍團以保衛他心愛的法國。
鮮為人知的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作家艾倫·西格提供了另一層理解。 多布金( Adin Dobkin)發表在《紐約時報》雜誌上的文章“帶著一戰浪漫願景進入他的墳墓的士兵詩人”中,多布金不僅讓我們認識了這位詩人,他也是民謠歌手皮特·西格的叔叔; 他還引入了一個我們通常不會與更著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詩歌聯繫在一起的概念:戰爭是感傷的。解釋說,這並不意味著西格不能倖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悲劇。
目录
生平
西格是法國外籍軍團的美國成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法國外籍軍團,於索姆河戰役喪生。“從1914年到1916年,他將前線的故事和詩歌傳遞給《新共和國》、《紐約太陽報》和其他報紙的讀者。”西格的的姪子是美國民謠歌手皮特·西格,他是T·S·艾略特在哈佛大學的同班同學。他是迷惘的一代成員。
西格最廣受讚譽的詩歌“我與死神有一個約會”("I Have a Rendezvous With Death" ),這是約翰·肯尼迪總統的最愛之一,代表了他的浪漫願景:
逝世
西格於1916年7月4日在索姆河戰役中因戰傷去世。 多布金寫道:“根據他的戰友的說法,西格在戰場上受傷時繼續唱著行軍歌曲,其他部隊從他身邊經過。他堅持自己的戰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