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隔岸观火

原图链接隔岸观火

隔岸观火(英文名 Look on at sb.'s trouble with indifference),汉语成语,拼音是gé àn guān huǒ ,意思是隔着河看失火。比喻置身事外,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救助,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1]

三十六计之第九计--隔岸观火,意思是比喻在敌人出现危难时,袖手旁观,从中得到好处。当然隔岸观火之计,不等于站在旁边看热闹,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改观为动,以取胜得利为目的。

敌方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方静观其变,敌人穷凶恶极,自相仇杀,势必自取灭之。敌势进一步恶化,我方不失时机,顺势出击,取得胜利,因此,我方要依据敌情特点进行策划,还要顺应敌情变化而见机行事。

目录

成语辨析

【近义词】冷眼旁观见死不救

【反义词】见义勇为身临其境

成语出处

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2]

 
原图链接隔岸观火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他原是在~呀。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

原文与解析

隔岸观火,本计名最初见于唐代僧人乾康的诗:“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而其思想,则早见于《战国策·燕二》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故事:蚌张开壳晒太阳时,长嘴鸟去啄它的肉,被蚌夹住了嘴,互相争持不下,结果一起被渔翁捉住了。[3]

【原文】 阳乖序乱①,阴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

【注释】 ①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秩序混乱、倾轧。

②阴以待逆:阴,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我暗中静观敌变,坐待敌方更进一步的局面恶化。

③暴戾恣睢:戾,凶暴,猛烈。睢,任意胡为。

④顺以动豫, 豫顺以动: 语出《易经.豫》卦。豫,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震上)。本卦的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震为雷。是雷生于地,雷从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飞腾。《豫卦》的《彖》辞说“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顺时而动,正因为豫卦之意是顺时而动,所以天地就能随和其意?做事就顺当自然。[4]

译文

在敌人内部矛盾激化、分崩离析之时,我方应静待地方形势的恶化。届时,敌人横暴凶残,相互仇杀,必将自取灭亡。我方要采取顺应的态度,然后见机行事。

此计的特点是:以静观变,随变而动,使敌人内部互相残杀,自相削弱。当两股敌对势力相争时,既不援助,也不鲁莽干涉,静观其变化,直到事情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才相机行动,及时出击,坐收渔利。[5]

 
原图链接隔岸观火

【解读】

此计正是运用本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残自杀,时机—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按语

提到《孙子· 火攻篇》,认为孙子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这是很正确的。在《火攻篇》后段,孙子强调,战争是利益的争夺,如果打了胜仗而无实际利益,这是没有作用的。所以,“非利不动,非得(指取胜)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指怨愤、恼怒)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所以说一定要慎用兵,戒轻战。战必以利为目的。当然,隔岸观火之计,不等于站在旁边看热闹,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改“坐观”为“出击”,以取胜得利为目的。[6]

成语典故

典故一

隔岸观火,就是“坐山观虎斗”,“黄鹤楼上看翻船”。敌方内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这时切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对付你。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

说的是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向乌桓进兵,击败乌桓,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营诸将向曹操进君,要一鼓作气,平服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于是下令班师,转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

公孙康听说二袁归降,心有疑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公孙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但他又考虑,如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当他探听到曹操已经转回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时,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于是预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俱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料!"

古人按语说: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则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丸,或说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澡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

典故二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韩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雎,对范雎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雎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雎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雎去动员白起,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赶出咸阳。这时范雎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这个下场。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雎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

 
原图链接隔岸观火书册

典故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国法国为首的协约国,和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在欧洲大陆展开了,旷古未有的大厮杀,很长时间,胜负未分。

在这很长时间里,美国隔着大西洋“观火”他按兵不动,为什么?因为他采取了这样一种策略,他一直喧称保持中立政策,既不偏向协约国,也不偏向同盟国,而是抓紧时间和这两大集团做生意,大发战争横财,按照当时美国总统说法:和平而体面的征服外国市场,是美国合理的壮志雄心,他认为这是美国占领欧洲市场的绝佳机会。因为两大集团忙于厮杀,完全的投入了战争,他的整个国家机器,全部是为了战争而运转,这个时候谁都需要美国 的钢铁,需要美国的化工原料,需要美国的一切战争物资,美国就借这个机会趁机占领了整个欧洲市场,在战争开始之前,美国还是一个负债的国家,而战争之后,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从自己战前的外债60亿美元,到了战争结果的时候他自己发放外债103亿美元,当时整个协约国,同盟国都需要从美国买东西,买战略物资,美国当时国内只有19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而一站之后美国到达了45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这个数字是多少呢?是当时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二分之一,美国可以说是一战爆富,但是这还不够,战争还在继续下去,欧洲还在流血,流到最后----到了1917年,美国看看形式差不多了,整个同盟国的首脑国家德国,已经再没有力量打下去了,美国觉得时机成熟了,隔岸观火也看够了,美国决定参加一次大战,这已经是一次大战的尾声,所以说美国向德国,同盟国喧战,其实这个时候他是在打一只死老虎,随着美国的喧战,美国参加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迅速垮台,一次大战结束。

这次大战结束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在战前,原来显得比他更强的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不管是胜利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全都变成了世界上的二流强国,只有美国这一个国家成为了一流强国。

这个事情过了大约20年的时间,二次大战爆发,二次大战爆发之后,美国人采用的还是这个办法,什么办法呢?继续隔岸观火,而这次他是隔着两个大洋的岸来观火,西边隔着太平洋,东边隔着大西洋,他隔着这两岸,看着两岸的战火,欧洲的战火和亚洲的战火,美国人看够了,于是等待时机,什么时机呢?日本人偷袭了珍珠港,给了美国参战的借口,美国正式参战,然后在这场战争后,美国彻底的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强国,所以美国的整个崛起过程就是一个隔岸观火的过程。

美国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与两次大战远隔重洋,避免了战争带来的最大损失,这就是“隔岸”。而在一旁,静静的观看战争的变化,寻找最恰当的出手时机,这就是观火,美国运用了隔岸观火一计,一步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原图链接隔岸观火

典故四

曹操灭掉蜀国后,三国鼎立的局势就此瓦解,形成了魏,吴国对抗的形势,不久魏大将司马炎去魏称帝,改国号晋,司马炎继续统一的方略,一方面在蜀地练兵,准备同吴作战,一方怕与吴交战两败俱伤,所以等待吴国军力削弱后,再进攻。

吴国虽富,但内部派系斗争激烈,孙权只得废太子孙和,另立太子孙亮,使派系怨恨加深,孙权死后孙亮即位,孙林又政变,废孙亮即位,孙林死后争斗后孙浩即位,孙浩继位后采用酷刑报复仇敌,使政治混乱,内耗严重,致许多能人志士死于派系斗争,他又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迁都于武昌,最后引起江南的民众起义,又恢复故都,来回反复消耗,吴国经起义,长期内部斗争,国民的大举起义,其国力大大削弱,民心,军心十分低落,西晋静待时机,像捕蝉的螳螂一样,静等天机,隔岸观火,见吞并吴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大举进攻吴国,三个多月后,吴国灭亡,不错,只有三个月就灭了吴国,西晋从此一统中国,这真是长久的等待啊!

三十六计权谋研究

隔岸观火这个计谋,特点是:以静观变,随变而动,使敌人内部互相残杀,自相削弱。当两股敌对势力相争时,既不援助,也不鲁莽干涉,静观其变化,直到事情发展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步,才相机行动,及时出击,坐收渔利。这个计谋具体使用起来,就需要对下面的三大方面详细了解:

一、如何隔岸?

观火要保证自己的安全,火是危险之物,搞不好会引火烧身,所以,此计谋就需要有岸可隔,在火与自身之间有道鸿沟。这个岸有时是天然的,有时是需要自己打造的。通常而言,有三种筑岸手法:

1、保持距离

时刻的关注火情,而保持距离,让自己置身事外,使竞争者各方感觉不到己方对他们的威胁。

2、伪装中立

表面上要装出不偏不倚,中立的样子,让各方都把自己当成可争取的力量,而实际上暗中煽风点火

3、增强实力

竞争或是斗争,归根结底,最安全的还是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实力,这才是安全作为有效的方法。

二、如何观火?

观火,根据不同的条件有不同的观法,有的需要袖手旁观,不介入争执,有的需要静而暗观,躲在暗处,不暴漏自己的意图,有的则需要随而动观,动态中观察力量消长,临机制变。主要观三点:

1、观火因

主要是搞清楚双方的利益分歧点,矛盾的纠结点,自己与火并双方的关系等等。只有洞悉了各方的状况,才能够根据环境和地位,来制定我们的战略。

2、观火变

火变,主要是指,火势的大小,以及火势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各方损失状况。我们要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法,不仅火小了,就要主动煽风点火,又要在燃烧中,引导火势的延烧方向。

3、观火候

观火的目的,主要就是观察火候,也就是要找到最利于自己的时机来出手,这样才能得到渔利的目的,不然,等火烧完了,最有利的时机也就过去了,这样观火毫无意义。

三、如何破解?

隔岸观火的实施条件是有火可观,或是有供人点火的材料,也就是说内部有可供人利用的矛盾或是领导人内心有不健康的心理,比如有嫉妒心理,争权夺利下,被人施展此计谋,破解就要从此下手:

1、增强团结,树立全局观念

为了一些局部的,小的利益,搞窝里斗,就犹如把刀交给了敌人的手里,让别人来砍杀我们,其结果是必然局部利益不能满足,而整体的利益也都损失了。

2、控制分歧,内部矛盾保密

视频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即使很激烈很尖锐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这些矛盾被对手所知道,这个无疑就相当于为进攻我们提供了炮弹,让敌人有空子可钻。

3、克服缺陷,心理弱点掩饰

任何的人都有人性的缺点和弱点,尤其做领导的性格特点,一旦这些被对手发现,会成为点火或是助火的燃料。所以,要学会喜怒无常或是呆若木鸡,做好掩饰。

最后,隔岸观火这个计谋最需要强调的是,情报工作,知己知彼方能布局,没有可靠的敌方矛盾信息,矛盾的演变过程的把握,就不可能施展此计谋。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三十六计

参考文献

  1. 隔岸观火 .汉典[引用日期2019-12-08]
  2. 隔岸观火 .百度汉语[引用日期2018-11-23]
  3. 三十六计之九隔岸观火 2018年12月19日 - 三十六计之九隔岸观火 重生心悟 百家号12-1906:48 隔岸观火意思是在河的这岸看对岸失火,比喻在别人出现危难时,袖手旁观,从中得到好处。当然隔岸观火之计,...
  4. 如何能在投资市场获益?一招“隔岸观火”教你坐收渔利! 作者 看鉴君|发布:2019-12-11 21:22:32
  5. 《三十六计》隔岸观火,兵法_劝学网 《三十六计》09计 【敌战】隔岸观火【原文】阳乖序乱①,阴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 【注释】①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
  6. 三十六计权谋研究:隔岸观火——如何隔岸?如何观火?如何破解? 2018年4月30日 - 三十六计权谋研究:隔岸观火——如何隔岸?如何观火?如何破解?2018-4-30 仇大律师 权谋分享 隔岸观火这个计谋,特点是:以静观变,随变而动,使敌人内部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