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函隧道
青函隧道是位于日本津轻海峡的海底铁路隧道,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包含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以及世界第二长的隧道,全长53.85公里,其中有23.3公里穿越津轻海峡底下。其连接日本的本州与北海道两大本岛,隧道南端位于青森县的东津轻郡今别町的滨名、北端则位于北海道上矶郡知内町的汤之里,沿线通过青森县东津轻郡外滨町和北海道松前郡福岛町。目前主要提供新干线与在来线货运列车使用。
青函隧道于1971年9月28日动工,1985年3月10日贯通,1987年11月竣工[1],工期逾16年;完工后成为世界最长的隧道达31年之久,至2016年6月1日才被瑞士的圣哥达基线隧道超越。首先启用的在来线部分——海峡线于1988年3月12日通车,新干线部分则在2016年3月26日随著北海道新干线的通车开始营运,海峡线亦于同日起停止行驶定期客运列车。相较于今日以电气化列车行经青函隧道通过津轻海峡所花费的30分钟,从前以渡轮(青函联络船)渡海需时长达4个小时,因此该隧道启用后,大大缩短了本州与北海道间的交通时间。此外,青函隧道同时铺有光纤线路,使其同时成为本州与北海道间电信通讯的大动脉。
目录
工程
全长53.850公里,海底部分长23.30公里,本州岛陆上部分长13.55公里,北海道岛陆上部分长17.00公里,最小曲线半径6500米,最大纵坡12‰,海底段最大水深140米。隧道为双线设计,标准断面宽11.9米、高9米,断面80平方米。除主隧道外,还有两条辅助坑道:一是调查海底地质用的先导坑道;二是搬运器材和运出砂石的作业坑道。位于本州端起13公里处及41公里处并设有2座海底车站:龙飞海底站及吉冈海底站,平时为隧道维护用基地,若遇隧道内发生紧急状况时,可由这二处迅速将人员疏散以避免发生重大灾难。然而此两站于2014年3月已降格为定点,保留紧急逃生功能;知内站降格为号志站。
该隧道兴建之初就已经考虑到新干线未来延伸至北海道,施工时在隧道内已预留新干线列车行驶的空间,故只须再加铺一条铁轨,成为兼容在来线规格窄轨和新干线规格的标准轨的三线轨道,即可直接让新干线列车使用,也因此必需使用特殊的闭塞系统。然而新干线通车后,在来线列车原可一车直达的青函(青森=函馆)区间,变成需要在来线与新干线2次转乘(青森=新青森、新青森=新函馆北斗、新函馆北斗=函馆)。
历史
计划和兴建时期
- 1923年:阿部觉治在“大函馆论”中,提出青函隧道的构想。
- 1939年─1940年:桑原弥寿雄提出青函隧道的构想计画。
- 1946年4月:“津轻海峡联络隧道调查委员会”成立。开始进行陆地部份的地质调查。
- 1953年:开始利用渔船进行海底部份的地质调查。
- 1954年9月26日:玛丽台风侵袭津轻海峡,造成洞爷丸、日高丸、北见丸、十胜丸、第十一青函丸等五艘青函联络船遭台风吹翻,共造成1430人死亡,罹难者又以洞爷丸的1155人占大多数,故一般称为洞爷丸事故。此事故亦成为促成青函隧道兴建的关键原因。
- 1961年3月23日:青函隧道建设开始。
- 1964年5月8日:位于北海道侧的吉冈斜坑开始挖掘。
- 1966年3月21日:位于本州侧的龙飞斜坑开始挖掘。
- 1967年3月4日:北海道侧斜坑底到达(1,210m)。北海道侧先进导坑工程开始。
- 1968年12月:北海道侧的吉冈作业坑开始挖掘。
- 1970年
- 1月17日:本州侧斜坑底到达(1,315m)。本州侧先进导坑工程开始。
- 7月13日:本州侧的龙飞作业坑开始挖掘。
- 1971年9月28日:主坑工程启动。
- 1978年10月4日:北海道侧的陆上段贯通。
- 1979年9月:龙飞作业坑完成。
- 1980年3月:吉冈作业坑完成。
- 1981年7月3日:本州侧的陆上段贯通。
- 1983年1月27日:先进导坑贯通。
- 1985年3月10日:本坑全面贯通。
- 1987年
隧道通车后
- 1988年3月13日:海峡线 中小国─木古内间开业,青函隧道正式投入营运。吉冈海底车站、龙飞海底车站开业。青函联络船结束营运。
- 1990年7月:明仁天皇和皇后亲临龙飞海底车站视察。
- 2006年8月28日:因应北海道新干线工程需要、吉冈海底车站成为营业长期休止车站。
- 2013年11月11日:龙飞海底车站营业休止。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3月22日─3月25日:配合北海道新干线开业前的“地上设备最终切换”实施,青函隧道全面停驶。
北海道新干线开业后
影片
参考文献
- ↑ 青函トンネルのあゆみ(完成前). 北海道旅客铁道. [2014-10-31].
- ↑ 青函トンネルで特急から烟 乘客が避难. NHK. 2015-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3)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