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青葉部落位於台灣屏東縣三地門鄉。原為霧台鄉Talamakau部落的魯凱族人,於日治時代(1940年)遷移至三地門鄉,為三地門鄉內唯一魯凱族人部落,青葉村原名為阿烏村,民國65年正式改名為青葉村,社區內仍以魯凱族語為其主要語言。[1] 青葉部落雖位在三地門鄉,但從高樹進入較近。進入青葉部落,一群蝴蝶翩翩飛舞的入口意象進入眼簾,這是已逝部落藝術家吾由所創作,「情感的線條是生命累積起來的」,青葉部落便是這句話的最佳代言人,每一個作品與裝置藝術都是情感的呈現,蝴蝶、人像圖騰、狩獵、天地之姿,在石板的拼貼中一一呈現,整座部落猶如一座開放型博物館。若您來到屏東,請一定要來青葉部落看看,感受這繽紛世界底下對於生命的內涵。[2]


目錄

部落介紹

青葉部落相傳在400多年前,經過好幾次的遷徙,最後在民國65年改為青葉村。順著沿山公路185線,即可以看到以溪石和一群展翅欲飛的蝴蝶為入口的醒目意象,這就是「青葉部落」,非常特別,也非常醒目。三地門鄉青葉村是魯凱族的部落,這幾年由藝術家吾由及村民翁俊雄先生組成青年會,發動社區發展協會,積極改造部落,用祖先的故事激發力量,把自家的故事展現在房子的外牆。部落街道雖然不寬,但家家戶戶的色彩十分豐富,有的住戶是獵人世家,其住家的圍牆當然就以打獵的戰功為主,山羌鹿等動物皆是主角。部落內一位女藝術家,打造了一扇非常醒目的蝴蝶窗,和一面蝴蝶牆。走進青葉國小,特別製作一隻蝴蝶階梯,與部落連結。巡禮了一趟青葉部落,猶如逛了一座戶外美術館,每家的圍牆都訴說著自己祖先的故事。很多人聽過魯凱族巴冷公主愛上百步蛇的淒美故事。故事中的巴冷公主傳說的後裔,現在就住在青葉村中。歡迎旅人有空可前往體驗魯凱族文化的特色之旅 。[3]


青葉部落手紋儀式近百年來首位傳承女性

 
青葉部落近百年來首位女性進行手紋儀式照片來自中時電子報

在魯凱族的階級中,頭目階級擁有許多權利,其中紋手便是其中一種,它不僅是身分象徵,紋在手上的圖案更是代表深厚家族意涵,以及父母親對子女疼愛;且對老一輩族人而言,是純真少女的象徵,而這樣的印記在一般年輕人來說,已經顯得陌生。

而在日本統治時期,因當時日人的反對,魯凱族手紋在日據時期便被禁止,目前青葉部落僅剩2名年長的耆老還保有手紋,尤其遷村80年來,這項活動就沒有在部落舉行過,而形成逐漸凋零的文化。 其中,出身頭目家族的賴美芳,曾經擔任護理師工作,近年為照顧年幼子女,選擇回到青葉部落、積極參與社區大小事,多年前就可望將文化的手紋存放在自己身上,終於在2018年下定決心,成了青葉社區近百年來首位接受紋手的魯凱族女性。當時高齡98歲紋手耆老杜秀英也到場見證歷史,透過族語她感動的說,年輕人竟有人願意傳承文化,且在有生之年見證這歷史,真的非常感謝、也很感動。如今有人願意傳承,讓它重新回到部落女性手上,確實是值得慶祝的一件事。[4]


青葉國小榮獲「2019維也納國際合唱比賽暨音樂節」金獎第1名

 
青葉國小合唱團照片來自自由時報

青葉部落是屏東三地門鄉唯一的魯凱族部落,其中人數不到40人的青葉國小,肩負著傳承魯凱族文化的使命,學校帶著學童傳唱古謠,已連續6年榮獲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特優,三度登上國家音樂廳,並先後受邀到義大利加拿大演出。而在2019年前往奧地利參加「2019維也納國際合唱比賽暨音樂節」的賽事,合唱團成員共19名,比賽時穿著傳統服飾,以魯凱族歌謠「採百香果」、「緬懷」2首歌,透過優美的魯凱傳統歌謠,搭配協調的和聲,青葉國小魯凱歌謠兒童合唱團如天籟的美聲,獲得民謠組金獎第1名的肯定。此次是首度出國比賽,就獲得金獎,為國爭光。[5]
而青葉國小堅持帶著孩子傳唱魯凱族歌謠,除了有文化傳承使命,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也期待在不同的文化刺激中,互相學習成長、看見自己的價值,這是出國比賽的最大意義。[6]

視頻

【維也納國際音樂節 青葉國小合唱團奪第一! 2019-07-23 IPCF-TITV】原文會 原視新聞

【美國人住台灣10年 從來沒去過 原住民部落 魯凱族的部落青葉村】

【彭玉梅高齡113 見證青葉部落遷移史 2015-10-21 TITV】原視新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