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常見顯影劑
原圖鏈接  

顯影劑 也稱為造影劑或對比劑,是一種 X光無法穿透的藥劑,藉由動脈靜脈注射顯影劑,使體內器官,血管或組織在X光檢查時能看得更清楚,有助於醫生診斷疾病。[1]

目錄

種類

含硫酸鋇成分

硫酸鋇顯影劑是最常見的口服顯影劑,也可以經直腸注入,多用於消化道攝影檢查。

含碘成分

[[碘]是天然存在的化學元素。含碘顯影劑可以注入靜脈,動脈,椎間盤脊髓腔,或注入其他體內空腔,多用於電腦斷層檢查。

當含碘或硫酸鋇顯影劑存在於身體內時,它們限制X光穿透。於是在X光或電腦斷層影像上有顯影的血管、器官,或其他身體組織看起來會不一樣。

含釓(ㄍㄚˊ,Gadolinium)成分

當這種物質存在於體內時,它會改變附近水分子的磁性,從而改變組織的訊號強度,因此用於磁振造影檢查。[2]

使用方式

  • 口服或灌腸

口服或灌腸使用硫酸鋇顯影劑,可增進X光腸胃道影像 ,包括咽部、食道、小腸等部位。在某些情況下,醫師會改用含碘顯影劑代替硫酸鋇顯影劑來檢查。

  • 靜脈注射(含碘和含釓顯影劑)

經由注入靜脈(靜脈注射),含碘顯影劑可用於改善X光和電腦斷層影像,含釓顯影劑則用於改善磁振造影影像。它們可用來檢查:

1.內臟器官,包括心臟,肺,肝,腎上腺,腎,胰,膽囊,脾臟,子宮和膀胱
2.腸胃道,包括胃,小腸和大腸
3.動脈和靜脈,包括大腦,頸部,胸部,腹部,骨盆和腿部的血管
4.軟組織,包括肌肉,脂肪和皮膚
5.腦部
6.乳房
其他顯影劑使用檢查方式包括子宮內注射,膀胱內注射,動脈內注射(血管攝影),脊髓腔或其他體腔注入等等。

血管注入含碘顯影劑時,口腔可能會有溫暖的感覺和金屬味。注入含釓顯影劑時,手臂會有涼涼的感覺。進行影像檢查後,顯影劑會通過尿液或排便消除,可多喝水,有助於清除體內顯影劑。

副作用

非離子性顯影劑(又分為非等張性、等張性)並非完全無副作用),但引起不良反應的機會較低,且注射後較無不舒適感。感依文獻報告,使用離子性顯影劑發生過敏機率約為4~12%,非離子性顯影劑發生過敏機率約為0.7~3%,但統計上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導致死亡的機會則差不多。

含碘顯影劑之過敏反應其症狀為噁心、嘔吐、皮膚出疹、發癢,嚴重者會發生休克、心肺停止甚至死亡。若有下列情形者,發生過敏的機率會明顯增加:

1. 心、肺、血管疾病( 心臟功能受損、高血壓、動脈硬化、肺氣腫)。

2. 肝硬化、肝功能不良者。

3. 腎臟功能不良、尿毒症者。

4. 氣喘患者。

5. 糖尿病史超過五年以上。

6. 有過敏病史( 包括曾注射「含碘質顯影劑」引起反應,對食物及其它藥物、花粉或其它過敏原過敏者)。

7. 72歲以上或2歲以下。

8. 病危病患。[3]

參考來源

  1. 認識顯影劑 (PDF). 高雄榮民總醫院護理部 (中文). 
  2. 顯影劑簡介. 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 2019-05-24 (中文). 
  3. 放射線科-常見問題. 澄清醫院. 2019-05-24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