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风暖如你(李慧丽)

风暖如你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风暖如你》中国当代作家李慧丽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风暖如你

——读郑彦芳散文集《风行陌上》有感

“许多东西要去记下来的……”如冬日淡淡的日光,比如屋檐下的麻雀或斑鸠,比如荒草丛生的老屋以及印在老屋一砖一瓦间父亲的慈爱母亲的辛劳……这些都是要记下的。于是,彦芳把这些记了下来,以文字形式,盛放进《风行陌上》这部散文集中。

风从她的陌上刮过。刮进我们每一个心中。那风是温暖的,就如她的人。拥有一颗善良坚韧之心的女子终是温暖的。

陌上,田间。我们都是从田间小路走上柏油马路的孩子。行走在喧嚣沸腾的人流车流间,总是不停地回望身后那条安静又温暖的田间小路。路旁有老屋,路上有父母的凝望、兄弟姐妹的嬉闹,于是这条写满回忆的小路就成为一根攥在故乡手中的风筝之线,无论走多远,都能准确无误地落在家的地方。

《风行陌上》共分五部分。亲情、友情、乡情,是彦芳此部散文集收录的主要内容。尤其是亲情,几乎贯穿全书始终,哪怕是秋日去朋友家的地里摘豆角,看到玉米秆下颜色各异的豆角,也会即刻想到母亲。想到母亲曾用这些新鲜或晒干的豆角煮出稠嘟嘟的菜饭和出香喷喷的饺子馅。

毋庸置疑,亲情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文学作品经久不衰的写作主题,以抒写亲情为主的优秀文学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胜枚举。但是读彦芳的《风行陌上》又是另一种阅读体验。她写爱,对父母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家乡的爱,并不大声吼出来,她写就的爱就像清澈的溪水一样,瘦瘦的缓缓的长长的流向人的心田,让人在饮清茶,沐春风后,突又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敲击着心房,眼泪不知什么时候已涌到面颊。她的文字如鸟儿般轻盈灵动,初看散淡,细品如剑,总能准确无误地刺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拐杖是她最后一次拉窗帘竖在那里的,我一直没有动过它,我怕经我的手一触摸,残留拐杖上的余温就会散失殆尽。”然后隔三页她又写道,“笑眯眯地跟我说:这多好,丫头,做饭端锅黑不了手。看看你妈,一端锅,一做火,就是一手黑,还是俺孩的火好。那时候父亲已重病在身,他跟谁都不说,父亲回去后,跟母亲提起我的情况,居然流了泪。”读这些文字时,我正坐在时速达三百余公里的火车上,我坐中间,右手是女儿,左手是与女儿年龄想仿的一个女孩子。女儿戴着耳机脸庞俯在手机上,左手边的女孩也戴着耳机,两个手机来回替换接听,双目微闭靠在座椅里,只有吸粉引流等陌生词汇不时从嘴里吐出。我用手背悄悄拭去泪水,难为情地左右轻轻扫视过去,可她们的脸或心依然在手机上,一个中年妇女的两泪热泪注定只能悄悄淌。

老屋、父母、同学、路人,看起来不过是些家长里短,生活琐碎,可为什么总能于无声处惊雷呢?我想除了涌动在字里行间舒缓的毫无窒息感的真情外,还有就是她惯用的诗性化的语言。是这些诗句般的语言让庸常不再庸常,让日常跳出日常。

“我有多琐碎,光阴也就多匆忙,当我能闲下来,光阴就走到晚霞里去了……”“男孩儿在沙滩上挖了一个坑。父亲提过来一桶水,倒进坑里,一会儿水便没了。父亲又提来一桶水,倒进去,一会儿又没了。反复几次之后,男孩儿一脸疑惑地望着沙坑,然后手指着大海问道:怎么那儿的水一直都是满满的呀?妈妈笑着对他说:因为它是大海呀。”

同时,彦芳文字中的细节描写也非常出色。这些细节还原了事物场景,不经意地把人代入其间,与人物一同悲喜。

彦芳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捕捉着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让人们看到了生活的真实美好

“早饭后,女同事转回房间化妆洗漱,竹帘子垂下来,悄无声息,男同事站在宿舍台阶上刷牙,室友端着脸盆……领导咳着走出房间,低头站在窗下,窗下有一片地方长杂草,他把咳出的痰吐在草丛里,左手拽拽披在肩上的外套,右手夹着烟卷,走到过道上,立在大门对面。大师傅白围裙白袖套,蹲在厨房门口……”这处细节描定特别令人印像深刻,不但写出了领导在单位独一无二的地位,也写出了大师傅对领导毕恭毕敬的态度,与后文大师傅故意倒掉饭菜向“昔阳孩”发难的神态形成鲜明对比。像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本书中还有多处。

此外,彦芳还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写,展现了她对世界的热爱与关怀。她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弱势群体。流浪汉、昔阳孩、二妗、同学、福锁等等,她尽自己最大的善意去关爱关注着他们。两个馒头、一碗饭菜、几声问候、多日收留,及至被骗后的一声你好,处处涌现着她的善良与善意。

彦芳不只是在抒写,她也在思考。她把对人生个体体验家庭与乡村甚至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也是一个作家的担当。感谢彦芳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之善之美以及在看清人性另一面后仍能热爱生活,传播善良美好。《风行陌上》还让我看到了郑彦芳作为一位作家的才华与魅力。她的文字流畅而优美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让人读起来倍感愉悦。她的思考深入而全面既有理性分析也有感性表达让人在阅读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和感悟。《风行陌上》这部散文集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世界的广阔。同时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作为相识多年的朋友,我有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就是希望彦芳在今后的写作中不断拓宽视野,把笔触伸向更广阔的人世间。[1]

作者简介

李慧丽,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有文字在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