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食不甘味:中國成語,本意吃不下飯,睡不着覺,形容心事重重十分憂慮的樣子。

目錄

成語解釋

甘味:感到味道好。吃東西都覺得沒有味道。形容心裡有事,吃東西也不香。

典故出處

《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近義詞

反義詞

成語舉例

只有我覥然面目,偷生人世。所以食不甘味,麻衣茹素,稍謝罪戾。(清 吳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詞

語法用法

作謂語、補語;形容心神不安

成語故事

戰國後期,有齊、秦、楚、燕、韓、魏七國,其中七雄之一的秦國是最為強大,它經常侵犯其他國家。

有一年,秦惠文王派使者去見楚威王,要挾說:「如果楚國不服從秦國,秦國就要出兵伐楚。楚威王聞聽大怒,下令把秦國使者驅逐出境。

但楚威王又因實力不足而焦慮不安,如果強秦發兵入侵該如何辦呢?恰在這時說客蘇秦(曾任趙國相國、武安侯)前來拜他勸楚威王與趙、魏等國聯合起來抗秦。

楚威王一聽,十分高興,說:「非常感謝你的妙計,我正為這件事『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呢,現在就按你的計策去做。」「食不甘味」,意為吃東西不辯美味,形容心中憂慮或身體不好。 [1]

視頻

成語故事-食不甘味

參考資料

  1. 食不甘味成語故事,語文迷,201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