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高美湿地

高美湿地
图片来自旅行图中

高美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台湾西部西海岸一处生态保护区,其前身原为海水浴场,从台中港北岸沙堤筑起后,大甲溪挟带泥沙于此,逐渐淤积成漂飞砂地带,成为现今所见“高美湿地”。位于台中市清水区西侧,包含大甲溪出海口,综合淡水注水与潮汐交替所构成的海岸[[湿地]。在保护区南北两处有清水大排与大甲溪注入淡水,并以云林莞草大安水蓑衣两种濒危植物生长最受关注。

目录

历史

日治时期的1932年,由清水街役场管理经营的高美海水浴场对外开放。迁台之后,这处海水浴场仍持续经营,后因台中港的兴建,高美海水浴场逐渐淤塞,自台中港务局开始在台中港北方筑起沙堤(即北岸沙堤)后,突堤效应使得浴场泥沙淤积,遂成为高美湿地[1],台中港港务局因“漂飞砂整治区”,面临游客渐少,高美海水浴场最终在1976年关闭。 经由农委会核准将划设“高美野生动物保护区”,之后台中县政府于2004年9月29日公告成立。2007年12月19日,内政部营建署将高美湿地列为国家级湿地

地理

高美野生动物保护区位置于台中港和大甲溪之间,目前高美野生动物保护区由台中市政府农业局管理}其行政区划跨越高北高南高西三里,其辖属清水区。范围由北沿著西滨快速道路划界,经番仔寮海堤、高美一号海堤、高美二号海堤为东界,向西延伸至平均低潮线止,北界以大安区南埔海堤开始往南划入,概括整个大甲溪出海口、高美湿地,南至台中港北岸沙堤为止,面积共计701.3公顷。其以高美海堤一带的泥滩地是最受大众关注的高美湿地,面积约300馀公顷,仅大肚溪口湿地的十分之一。

生态

东海大学林惠真教授花费1年调查高美湿地的生态:蟹类7科25种,贝类7科8种,鱼类3科6种,鸟类34科104种,植物27科105种。另外,内政部营建署在《国家重要湿地》有不一样的数据统计,高美湿地目前有记录的鸟种共34科135种,其中保育鸟类有9种,蟹类有7科30种。

植物

林惠真教授调查时期发现水笔仔落入在云林莞草生长地带,水笔仔是原本没有生长在高美湿地,但人为刻意栽植下,由高美湿地周遭的潮溪内,逐渐向外散布,导致云林莞草生存空间受到水笔仔冲击,仅保留清水大排尚存一整片水笔仔供教学之用。

动物

据《台湾重要野鸟栖地手册》记录,高美湿地有唐白鹭泽𫛭鱼鹰彩鹬燕鸻小燕鸥苍燕鸥等7种为稀有鸟种,以及黑面琵鹭是属濒危鸟种,燕鸻、红尾伯劳喜鹊等鸟种则应予保育。其它尚有东方环颈鸻赤颈鸭黄足鹬黑尾鹬翻石鹬黄头燕等鸟种。

由于云林莞草在潮溪注入之处与接近海堤的泥滩地大量繁殖生长,吸收了来自周遭排水沟挟带营养盐的污水,不仅净化水质,提供底栖生物所需的有机物质,有活跃于淡水注入泥滩地的弹涂鱼,以及大量和尚蟹在深具盐份的潮间带上行军,也吸引不少鱼群前来,造就冬候鸟与夏候鸟的栖息环境,保护区的管制仅开放渔民进出。每年约有100~200只黑嘴鸥在此度冬,和北港溪共并列是台湾黑嘴鸥最多的栖息地。

参考文献

  1. 高美湿地,交通部观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