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高语罕(1887年-1948年),原名高超安徽省寿县正阳关盐店巷人。中华民国教育家、政治活动家[1][2]中国共产党初期党员。

目录

生平

早年生涯

高语罕早年在凤阳经世学堂学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安庆陆军测绘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参加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不久帮助韩衍创办《通俗报》。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安庆独立之后,高语罕任安徽青年军秘书长,结识陈独秀。民国元年(1912年)4月,韩衍遇刺之后,高语罕赴青岛任教,并改名“高语罕”。[2]

民国3年(1914年)底,高语罕赴上海,参与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此后接连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青年与国家之前途》、《青年之敌》、《青岛茹痛记》等文章。民国5年(1916年)秋,高语罕赴芜湖,担任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学监,并且兼授英文。民国6年(1917年)至民国7年(1918年),他和刘希平等人创办学生自治会、工读学校、平民夜校、商业夜校,宣传新文化。其间,他还发起成立无政府主义团体“安社”,主要成员包括蒋光慈阿英李克安等,还编辑出版《自由之花》。[2]

大革命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高语罕发动安徽省立第五中学的学生赴各校联络,并且在校内外公开发表演讲,号召罢市、罢工、罢课,以声援北京学生。民国8年(1919年)7月,在皖南镇守使马联甲逼迫之下,高语罕遭到安徽省立第五中学解聘。同年秋,他来到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任教务主任,因和校长冲突而赴上海。民国9年(1920年)8月,高语罕赴北京,经李大钊张申府介绍,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同年10月下旬,高语罕接受安徽省立第五中学新任校长刘希平的邀请回该校任教,并且陆续介绍董亦湘沈泽民等人赴该校任教,使该中学成为五四运动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2][1]

民国10年(1921年)1月,高语罕所著的《白话书信》出版,后来多次修改再版,共计发行10万多册,风靡一时。该书原来是高语罕为芜湖商业夜校学生授课用的讲义,内容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哲学、恋爱、婚姻、教育、文化、社交、经商等方面。同年5月,经高语罕等人推动,《芜湖学生会旬刊》创刊,他还组织了“芜湖学社”,创办《芜湖》半月刊。[2]

1921年安庆“六·二”学潮爆发后,高语罕领导芜湖师生声援,并且和文教界名人共同发起成立“安庆六·二惨案后援会”。1921年8月至10月,高语罕率芜湖学生赴安庆,参加推翻第三届安徽省议会和驱逐安徽省省长李兆珍的斗争。斗争最终取得胜利。10 月下旬,高语罕赴上海,向周佛海推荐了安庆学生宋讳年唐道海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2][1]

民国11年(1922年)8月,高语罕与郑太朴章伯钧等人赴德国留学,高语罕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哲学。同年,高语罕参加中共旅欧总支部德国支部。民国13年(1924年)6月,高语罕为蒋光慈的新诗集《新梦》作序。民国14年(1925年)春,高语罕归国。不久,高语罕、薛卓汉介绍朱蕴山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高语罕回安徽,代表中央指导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的工作及青年团建党工作。[2]到芜湖以后,高语罕发展了王坦甫(后来成为芜湖第一任团地委书记)等人入党。[1]

民国14年(1925年)12月,高语罕离开安徽赴广州,出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教授政治学概论,被誉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政治教官”之一。 民国15年(1926年)1月16日,高语罕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担任出席大会的中共党团书记,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同年3月20日,发生中山舰事件蒋中正指责高语罕、恽代英邓演达张治中为“黄埔四凶”,下令逮捕,后来又撤回命令。高语罕乃转赴上海。同年秋,高语罕介绍阿英加入中国共产党。[2][1]

北伐战争开始后,高语罕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的秘书长。不久,高语罕随陈独秀赴武汉,担任《民国日报》社社长,并且担任在武汉成立的安徽党务干部学校校长。民国16年(1927年)4月初,高语罕出席了在武汉举行的中国国民党安徽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执行委员。会后,经高语罕指导,刊行《三· 二三事变宣传提纲》。[2]

1927年以后

民国16年(1927年)八七会议之后,高语罕赴上海,参加了阿英蒋光慈李克农等人组成的“春野支部”,并曾经代表中央指导“太阳社”的文艺工作,思想逐渐倾向托洛茨基主义。民国18年(1929年)11月,高语罕被中国共产党开除党籍。同年12月15日,高语罕和陈独秀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2]

民国21年(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遭到逮捕,高语罕逃往香港。民国26年(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陈独秀获释出狱,高语罕自香港赴南京,与陈独秀取得联系,此后一直作为陈独秀的代言人,其间曾同蒋介石会晤。同年9月,随陈独秀赴武汉。民国27年(1938年)5月,随陈独秀入四川隐居。[2]

民国27年(1938年)至民国31年(1942年),高语罕闲居四川省江津县,常在重庆大公报》、《新民报》上发表诗文。民国31年(1942年)3月底,陈独秀因受他人挑唆而与高语罕绝交。同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高语罕为其料理后事。5月29 日,高语罕撰写《参与陈独秀先生葬仪感言》一文,此后接连撰文对陈独秀加以评价。[2]

民国32年(1943年)至民国34年(1945年),高语罕由江津迁居重庆,寄居在《新民报》社长兼主编陈铭德家。《新民报》曾经辟出“语罕近诗”专栏,刊登高语罕的旧体诗,其中既有怀旧作品,也有反映抗日的作品。民国35年(1946年)春,高语罕随《新民报》迁往南京,当时他贫病交加,许多原来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安徽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的学生加以接济。[2]

民国37年(1948年),高语罕在南京病逝。高语罕墓位于南京市南门外花神庙旁边。[2]

著作

高语罕著作和译作很多,主要有:

  • 《白话书信》
  • 《国文作法》
  • 《广州纪游》
  • 《理论与实践》
  • 《现代的公民》
  • 《现代情书》
  • 《百花亭畔》
  • 红楼梦宝藏六讲》
  • 辩证法经典》
  • 康德的辩证法》[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