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故居
歷史結構
魏源故居始建於清朝乾隆初年,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為一座兩層的長方形四合院,純木結構,坐西朝東,兩正兩橫,院前有木結構槽門,四周有干打壘土圍牆,總占地面積約2300平方米。
1983年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定為湖南省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11月,魏源故居被國務院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簡介
魏源(1794-1857)名遠達,字良圖,號默深。著名學者,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湖南邵陽人。是我國第一批「開眼看世界」的人中最優秀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改革吏治、開通言路、吸收外資、振興工業、提拔人才、開啟民智、嚴禁鴉片和增強國防等一系列救世治國之道,後人評他「生前有學名、有政績」、「死後遺澤人間,博大精深」。他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不但在中國而且在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特色景點
魏源故居所在地, 名曰沙洲,實則是一個台狀的宅地,因其地形狹長如船,所以又叫「船形上」[1]。四周為開闊的田壠,一條清澈的金水河從院後穿過,壠中有獅、象兩山分立金水河兩岸,獅山如奔,象山如撲,連着南端看似閘板高聳雲天的五主峰,形成故居所在地有名的「獅象把水口,金板鏟龍門」勝跡。南面遠處矗立群山峻岭的中筆架山,是由三座大山的山尖並排而成的一個大筆架,正好與故居讀書樓遙遙相對,據當地老一輩談論:正因為沾了筆架山靈氣,才出了魏源這樣有大學問的人物。現存的魏源故居是一座兩棟正房兩棟廂房的木結構四合院,座西南,朝東北,院前有木結構槽門,四周有土圍牆。通面闊約43米,通進深約54米,總占地面積約2300平主米。槽門位於正房的左前方,朝向北偏東20°,系過亭式木構架房子,曾毀圮多年,1994年按原貌修復。從槽門進入院內,是個曬坪,面闊約22米,進深約16米。
主建築
過了曬坪,就是故居的主體建築,兩正兩橫的木結構四合院,坐西朝東,院前有木結構槽門,四周有干打壘土圍牆。平行排列的兩棟正房均為平房,單檐懸山頂、蓋小青瓦,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前正屋的一邊是魏源父母的居室,另一邊是一家人的起居之所。後面正屋的用作祭祀和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左側廂房亦為平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曾被故居內住戶改建得面目全非,2000年維修時恢復原貌,現闢為魏源生平業跡展覽室。右側廂房為二層樓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底五間正房為穀倉,兩端為樓梯間。二樓為讀書樓,魏源就在這裡啟蒙讀書的,當年讀書用的條案、條橙仍保留陳列在此。觀故居,睹遺物,腦海中自然浮現出少年魏源挑燈夜讀和「狗不識主」的情景[2]。 魏源故居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讀書樓
故居右邊橫着一座小樓,上下各三間,門窗格局古樸,樓上鑲着一副對聯: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間。魏源小時候就在這樓上讀書,很少下樓。「偶爾下樓,家犬追咬」和「讀書入了迷,粽子蘸墨吃」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座樓上。如今,樓上的一切如舊。講堂的桌凳仍擺得整整齊齊,只是人去樓空;師塾和魏源的臥室一字排開,」遺物尚存,讓人想起席間夫子一句「柳絮飛來片片紅」引起滿座譁然,學生智出「夕陽反照桃花岸」為之解窘的軼聞趣事。魏源學習時用過的那個背面鐫有「墨有寶,書有香,一畝田,足稻粱」的硯池和一塊刻有「文生於情有春氣,興之所至無古人」的壓書竹片,聽說已被收藏;臥室陳列的墨硯和刻着「學而習時之」的鎮紙是代之而設的。裡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張古式以屜桌和桌上那盞桐油燈,無不露出歷經滄桑的痕跡和色彩。許是「墨有寶書有香」的緣故,誘得老鼠把桌子的抽屜啃出兩個拳頭大的洞,像歷史的一雙網洞察未來的眼睛。聽說,魏源一向「寡言笑,鮮嗜欲,雖嚴寒酷暑,手不釋卷;至友晤談,不過數刻,即伏案吟哦」因此,他積累了淵博的知識,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終於在學術上別開生面,好友龔自珍曾贈他一副對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綜一代典,成一家言。」
匾額楹聯
故居內的匾額和對聯也都是當年魏源親手撰寫的。故居的遺物不多,看上去簡單樸拙,可走進去,就像走進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寶庫。故居門口廳柱上懸掛着一副副古色古香的牌匾對聯,無不透出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愛國襟懷。「功名待寄凌煙閣,憂樂常存報國心,」,讀古人書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謀救時方」,不禁使人勾起對魏源一生許多回憶和聯想。聽說魏源祖輩手裡,建有一座「望煙閣」,每天早炊去閣樓一望,發現哪家不冒煙了,馬上送糧去救濟。因而,周圍百姓又叫它「觀音閣」、魏源受其祖輩樂施好善的影響,十分關心民眾疾苦,為官每到一處,都要貼些對聯表達自己的態度。據說在江蘇興化任縣令時,其正堂聯日:「安得民情常達,唯恐已過不聞。」「廳柱聯日:「民不可欺,常憂獲戾於百姓;官非易做,唯願推恩到萬家。」他在興化抗洪、築堤、立碑啟壩等許多動人的故事,至今還在百姓中流傳。
視頻
魏源故居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始建於清乾隆初年,第一批開眼看世界的人,湖南省邵陽魏源故居,網易,2019-07-20
- ↑ 邵陽文物史志.doc,豆丁網, 2012-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