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屎藤
形態特徵
雞屎藤蔓生草本,基部木質,高2~3米,禿淨或稍被微毛。葉對生,有柄;葉片近膜質,卵形、橢圓形、矩圓形至披針形,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渾圓或楔尖,兩面均禿淨或近禿淨;葉間托葉三角形,長2~5毫米,脫落。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擴展,分枝為蠍尾狀的聚傘花序;花白紫色,無柄;萼狹鍾狀,長約3毫米;花冠鍾狀,花筒長7~10毫米,上端5裂,鑷合狀排列,內面紅紫色,被粉狀柔毛;雄蕊5,花絲極短,着生於花冠筒內;子房下位,2室,花柱絲狀,2枚,基部癒合。漿果球形,直徑5~7毫米,成熟時光亮,草黃色。花期秋季。生於溪邊、河邊、路邊、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於其他植物或岩石上。
雞矢藤莖呈扁圓柱形,稍扭曲,無毛或近無毛,老莖灰棕色,直徑3-12mm,栓皮常脫落,有縱皺紋及葉柄斷痕,易折斷,斷面平坦,灰黃色;嫩莖黑褐色,直徑1-3mm,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灰白色或淺綠色。葉對生,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寬卵形或披針形,長5-15cm,寬2-6cm,先端尖,基部楔形,圓形或淺心形,全緣,綠褐色,兩面無柔毛或近無毛;葉柄長1、5-7cm,無毛或有毛。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前者多帶葉,後者疏散少花,花序軸及花均被疏柔毛,花淡紫色。氣特異,味微苦、澀。以條勻、葉多、氣濃者為佳。
幼莖橫切面:呈扁圓形,表皮細胞1列,外壁稍增厚,被角質層;有的可見非腺毛殘基。皮層7-8列細胞,外側1-2列為厚角細胞,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有沒細胞,韌皮部外側有纖維,單個或數個成群斷續排列成環,壁非木化。木質部導管常數個至十數個相聚成12-14個導管群,木纖維發達,木薄壁細胞稀少。髓部較大,呈長圓形。本品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老莖橫切面:呈圓形,韌皮部外側可見木栓層,木質部呈圓形環,髓部扁圓形,略偏心形。葉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有非腺毛,長50-500μm由3-5個細胞組成,壁上有角質層紋理,柵欄細胞1列,海綿組織[註 1]中有大型含晶細胞,針晶束長約140μm。主脈的上面微凸起,下面呈弧形突出,上、下表皮內方均有厚角組織。
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較平直,平周壁有明顯角質層紋理。上、下表皮均有平軸式氣孔,副衛細胞[註 2]2個。草酸鈣針晶束較我,長達150μm。葉脈部分常有非腺毛分布,長50-500μm,由3-15個細胞組成,壁具角質層紋理。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土壤以肥沃、深厚、濕潤的砂質壤土較好。生於海拔200-2000米的山坡、林中、林緣、溝谷邊灌叢中或纏繞在灌木上。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秦嶺南坡以南各省區及台灣,產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產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灣、河南、湖南、廣東、香港、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朝鮮、日本、印度、緬甸、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用種子和扦插繁殖。種子繁殖:在10-11月采成熟果實,堆積腐爛,搓去果皮,用濕沙貯藏備用。3-4月播種,整地開1.3m寬的畦,按行、窩距各約33cm挖窩,深約7cm,每穴播種子10粒左右,澆人、畜糞水後,覆蓋草木灰或細土約1cm厚。 扦插繁殖:2-3月選2年生的老莖藤,剪成25-30cm長,有3節以上的插條,在1.3m畦上按行、窩距各各33cm挖窩,深20-25cm,每窩栽3根插條,每根要有1個芽節露出畦面,填土壓緊,注意淋水,保持土壤濕潤。
種子發芽後,當苗高5cm時勻苗、補苗,每窩留苗2-3株,並中耕除草,追肥。藤長30cm左右時,再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時插設支柱,以供攀援。9-10月收割後,再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過冬。 以後每年管理與第一年相同,肥料春夏可用人畜糞水,冬季可用堆肥。
藥用價值
中藥名 | 藥用部位 | 性味 | 功效 |
雞屎藤 | 植物的全草及根 | 性平,味甘、微苦 | 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 |
雞屎藤果 | 植物的果實 | 解毒療傷 |
祛風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導滯,除濕消腫。治風濕疼痛,腹瀉痢疾,骯腹疼痛,氣虛浮腫,頭昏食少,肝脾腫大,瘰癧,腸癰,無名腫毒,跌打損傷。 [2]
- 汪連仕《採藥書》:治風痛腸癰,跌打損傷,流注風火瘴毒,散鬱氣。洗疝,合紫蘇煎湯。
- 《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諸風,寒濕痛,拘攣不能轉舒。
- 《生草藥性備要》:其頭治新內傷,煲肉食,補虛益腎,除火補血;洗瘡止痛,消熱散毒。其葉擂米加糖食,止痢。
- 《綱目拾遺》:中暑者以根、葉作粉食之。虛損者雜豬胃煎服。治瘰癧用.裉煎酒,未破者消,已潰者斂。「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雞屎藤及諸「臭」、諸「屎」之名皆的義於其臭氣。雞矢藤在栽後9-10月除留種的外,每年都可割取地上部分,曬或涼干即成。或秋季挖根,洗淨,切片,曬乾供藥用。具有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之功效。
- 《本草求原》:理腳濕腫爛,蛇傷,同米擂食並敷。
- 《植物名實圖考》:為洗藥,解毒,去風,清熱,散寒。敷無名腫毒,並補筋骨。
- 《草木便方》:補虛勞,調理脾胃元氣,治病後虛腫、耳鳴。
- 《四川中藥志》:治失眠,久咳。
- 《重慶草藥》:健脾除濕,益氣補虛。常用於小兒瘦弱,脾弱氣虛,食積疳積,及成人氣虛浮腫,臌脹,耳嗚,腹瀉,遺尿,婦女虛弱白帶,干病。並虛弱勞傷,虛痢,癢子瘰癧之由於氣虛不愈者。
- 《上海常用中草藥》:祛風,活血,止痛,消腫。治風濕酸痛,跌打損傷,肝脾腫大,無名腫毒。
臨床應用
- 鎮靜、鎮痛和抗驚厥作用雞屎藤總生物鹼腹腔注射能抑制小鼠自發性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有一定的鎮靜作用。
- 抗菌作用0、5g/ml雞屎藤煎劑對體外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褔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浸膏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鏈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 對平滑肌作用雞屎藤總生物鹼能抑制腸肌收縮,並能拮抗乙酰膽鹼所致的腸肌攣縮。
- 其它作用雞屎藤注射液和乙醚提取物對蟾蜍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均有傳導阻滯的局麻作用。
- 雞矢藤水煎餾液對小鼠有明顯鎮痛作用(熱板法)。腹腔注射0.01毫升/克體重,即可提高痛闞,維持時間較長。其注射液與嗎啡相比,開始較慢而持續較久。其醇製劑對麻醉動物(貓、兔及犬)有降壓作用。印度產雞矢藤提取物在體外試驗有可的松樣作用,而注入兔關節腔,可降低炎症病變;全草煎劑給大鼠口服共10天,對甲醛性關節炎有抑制作用。
化學成分
全株含環烯醚萜甙類(iridoid glrcoside);雞屎藤甙(paederoside),雞屎藤次甙(scandoside),雞屎藤甙酸(paederoside acid),車葉草甙(as-peruloside),去乙酰車葉草甙(deacetyl asperuloside)。還含矢車菊素糖甙(cyanidin glyco-side),矮牽牛素糖甙(betunidin glycoside),蹄紋天竺素(pelargonidin),摁貝素(embelin)及一飽和羰基混合物。葉中含熊果酚甙(arbutin),揮髮油,C10-表葉綠素(C10-epichlorophyll)和脫鎂葉綠素(pheo-phytin)。
果實含熊果酚甙(Arbutine)0.69%、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1.5%、三十烷(Triacontane)、氫醌以及酚、萜醛、丁醛、乙酸、丙酸等揮發性成分。種子含油約9%,其中棕櫚酸、油酸、亞油酸含量都在10%以上;非皂化部分含甾醇約20%。
相關選方
- 治氣鬱胸悶,胃痛:雞屎藤根一至二兩。水煎服。
- 治食積腹瀉:雞屎藤一兩。水煎服。
- 治小兒疳積:雞屎藤干根五錢,豬小肚一個。水燉服。(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 治婦女虛弱咳嗽,白帶腹脹:雞屎藤根四兩,紅小芭煎頭四兩。燉雞服。(《重慶草藥》)
- 有治紅痢:雞屎藤根四兩,路邊姜二兩。燉肉服。(《重慶草藥》)
- 治小兒脫肛:皆治藤近根之頭,老者,酒蒸曬十次,和羊腸煮食之。(《嶺南採藥錄》)
- 治關節風濕痛:雞屎藤根或藤一至二兩。酒水煎服。
- 治闌尾炎:鮮雞屎藤根或莖葉一至二兩。水煎服。
- 治背疽:鮮雞屎藤二兩,酒水煎服;渣或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
- 治跌打損傷:雞屎藤根、藤一兩。酒水煎服。(⑧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 治有機磷農藥中毒:雞屎藤三兩,綠豆一兩。水煎成三大杯,先服一大杯,二至三小時服一次。藥後有嘔吐腹瀉反應。
趣聞故事
《名老中醫之路●醫學生涯六十年●陳源生》:「同鄉有李姓草醫,祖傳疳積秘方,以其簡便驗廉,遠近求治者不少。該醫視為枕中之秘。為學習伊之長處,乃與其結交至好,並於醫道共相切磋,久之情深,伊知我乃方脈醫,非賣藥謀生,漸去戒心,偶於醉後道出真言,日:「一味雞矢藤研末即是。」事雖小而啟發大。雞矢藤一藥,我幾十年來屢用於肝膽脾胃諸病,證實其有健脾消食,行氣止痛,利水消脹的良好效果。」[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