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麦收前后(赵立新)

​​ 麦收前后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麦收前后》中国当代作家赵立新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麦收前后

夏日的北山,空气弥漫着小麦浓郁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晨曦,山梁那边露出了鱼肚白色的曙光。渐渐地由鱼白色变为桔黄色,又由桔黄色变为淡红色,透过淡淡的雾气,伴随着一缕金色的光芒,太阳露出了笑脸。此刻,村道里也有了响动声。狗叫声停止,过路的陌生人走过村庄。村头皂荚树下传来磨镰刀的“刺啦、刺啦”声,准是琐娃叔又在为乡亲们磨镰刀。磨镰刀是件技术活儿,需要掌握一定的力度和磨刀角度。麦收前的磨镰活儿被琐娃叔承包了,因他是村人眼中的“磨镰把手”。

“刺啦、刺啦”声在我耳边回响,睡意早已没有了。这是星期天,我趁着清凉的晨风漫步来到皂荚树下,一块不规则的矩形大磨石横卧在树旁,那是平日大人们谝闲传、小孩子逗乐子的好地方。老远看见琐娃叔弯腰在磨石上使劲地磨镰刀,我停住脚步看他磨镰。只见他不时用手摸摸镰刀刃子,再弯腰使劲地磨镰。一把镰刀磨好放在一边,又拿一把磨起来。眼前堆放的十多把镰刀磨好大约一个上午的时间。磨镰的间隙,琐娃叔坐在磨石旁石凳上歇息,顺手从腰里拿出旱烟锅和烟袋,捏烟叶,按烟锅,用打火机点烟,深深地吸一口烟,看了一下天空,眼睛落在身旁磨得锃亮的镰刀上。我走上前去问好,“大叔起得早,又在磨镰刀。”他抬起头来看我,“你娃啥时回来,麦子没熟透,不能搭镰呢。”“是啊,咱山里比川道要迟几天开镰。”我说着给大叔递烟抽,他笑着接住说:“这个抽着不过瘾,你娃的烟我要抽的。”琐娃叔唠叨家长里短的话,他放下旱烟锅又抽香烟,看他抽香烟的样子,没有他抽旱烟锅那样自在安详,一根香烟夹在手指间,吸一口烟,再夹一夹烟,有点不自然。他习惯了抽旱烟锅,长长的木质烟杆(黄铜做的烟嘴)拿在手中很自如,烟杆上系一个小花布做的烟袋,鼓鼓的,深吸一口烟,抬头望望天,烟圈缭绕,袅袅上升,别有一番情趣。

北山俗语:“过了端午就下镰”。端午后,北山的麦子陆续发黄了,乡人们开始忙碌了。自从土地承包后,家家都有自己的碾麦场。收麦前“做场”是头等大事。清理杂草,填平坑洼,把表面的土耙碎耙细,用牛拉着碌碡在场地上一遍又一遍地碾,碾的磁磁实实,平如镜之感。这样的碾麦场打出的麦子干净,不带尘。麦场上用的木杈、木铣、木连枷等提早备好,或修补,或换新的,切不可疏忽。端午前,我家的碾麦场已平整好,父亲又在修补木连枷。连枷是用来拍打场上晒的麦子,它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木条构成,用牛皮绳编成的,因日久不用风干变硬,牛皮绳会松动或断裂,需要重新编的。父亲修补连枷有经验,先将连枷僵硬的牛皮绳拆下,放在水盆里适当浸水使牛皮绳变软,重新用来编连枷木条,不费多大劲。用坏了的木条换上新的,与原有木条粗细搭配一致。父亲做连枷用的是北山里一种硬杂木,俗称“土拉木”。这种木条长势茂盛,笔直挺拔,木条僵硬不易弯曲,脱去外皮适宜于做连枷木条。僵硬的木条,用熟牛皮绳编成的连枷结实耐用。

[1]

作者简介

赵立新,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