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麻豆文衡殿

麻豆文衡殿
图片来自nownews

麻豆文衡殿,为台湾台南市麻豆区南势里的一间关帝庙,建立于1734年(雍正十二年),因历史悠久,有麻豆地区古迹庙宇第一之美称。

目录

沿革介绍

明末清初,中国大陆沿海一带居民,大量移民至台湾开垦。为求神祇庇护,先民由祖籍福建泉州奉祀关圣帝君入台。起初由于社会形态封闭,关圣帝君的神像只供奉于民家中,后因神迹显赫、香火鼎盛,当地乡民共议于今庙址处建立一座坐北朝南的茅草庙宇奉祀。当时庙前为汉人所居住,庙后为平埔族麻豆社人居住,至今文衡殿北侧处尚名为“番仔巷”,因历史悠久,有麻豆地区古迹庙宇第一之美称[1][2]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该庙方对“祭祀圈”内村庄的称呼,邻近的《修造水堀头枋桥功德碑》则记载其居于牛稠仔庄国学生吴仕光感于庙貌寒酸,故提倡辟建庙宇,乡民们应和,在众人努力下大功告成。当时庙前一带曾一度为麻豆地区最繁华的地段,与水堀头近在咫尺,每日车水马龙,盛极一时。

1768年(清乾隆三十二年),发生大地震,文衡殿几乎倒塌,因当时社会经济困顿,修复进展缓慢。

177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在地乡宾仕绅黄清芳、吴时举、吴时兴、陈志光、柯睿哲等提倡重修,当地原住民亦有参与,修复历时5个月,庙貌乃告一新,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立“重新虞朝庄关帝庙碑”纪念。由此至嘉庆道光年间皆有小规模修缮。

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当地汉人与原住民就田产纳香灯、纳番饷之事发生争议,经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朱景英之排解,立“贴纳武庙香灯汉番和睦示告碑”告示双方。[3]

1868年(清同治七年),由于时光迁移,庙堂已多处斑驳、颓褪之迹,当时董事陈春华等人发起重建,信众们纷纷响应、慷慨解囊,加入重建行列,并将原坐北朝南的建筑方向,调整为坐西朝东,建成一座庄严的华南式庙宇“文衡殿”。

1926年(大正十五年),信众捐款增设铜钟大鼓木鱼等法器。

1934年(昭和九年),庙方董事及善信购买该庙周边土地建立后殿和庭园,并发起重修,至1964年间修建多次。

1976年(民国六十五年),地方热心民众乐捐,于该庙后兴建气势雄伟的凌霄宝殿,历时一年完工,此殿主祀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恩主(文衡圣帝(关帝)、仓颉夫子孚佑帝君)等神祇。

1990年(民国七十九年),经由该庙管委会提议,信众、善心人士乐捐,完成兴建两座宏伟的牌楼

1992年(民国八十一年),虽历多次重修,经年累月以来庙貌仍不堪,信众认为无法彰显关圣帝君神威;又香火鼎盛使该庙显得非常拥挤,故经信众发起提议以及各界响应,庙方于该年成立重修委员会并动土重建,历时三年多完工[2]

祭祀与活动

除前后殿主祀关圣帝君、玉皇上帝之外,亦供奉著关平太子、周仓将军、福德正神、马将军、太岁星君注生娘娘中坛元帅、三官大帝、五斗星君东岳大帝通天教主、文衡圣帝、仓颉夫子、孚佑帝君等神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