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龍山寺(台灣省台北市寺廟)

龍山寺位於台灣台北市西南,臨淡水河。清乾隆三年(1738年)創建,至五年建成。其地原名「艋舺」(今萬華),為台北市區的發軔點。所供神像甚多,主神觀音佛祖,亦稱安海觀音。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神誕,有盛大祭典。原建築於嘉慶、同治間先後被地震和風雨破壞,現存建築多為1920—1926年改建,1953—1965年擴建。正門石階兩側保全的二銅柱是早期遺物,為重要的藝術品。[1]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 :龍山寺
  • 地理位置 :台北市西南
  • 開放時間 :9:00-17:00
  • 門票價格 :免費開放
  • 適宜遊玩季節 :全年皆宜

視頻欣賞

歷史沿革

初建

艋舺龍山寺初建於清乾隆三年五月十八日(西元1738年),至五年二月八日落成。建寺的費用是由晉江、惠安與南安等所謂三邑人所捐獻。後又有泉郊武榮的貿易商人出資增建後殿,供奉天后、五文昌關帝。乾隆時期龍山寺即已形成了前殿、正殿與後殿的三殿式格局。

後殿文昌廳在1982年因回祿重建,1983年十二月完成,關帝廳、媽祖廳因受黴菌腐蝕及白蟻蛀蝕,在1997年十二月重修,1999年六月卅日完成。

龍山寺從清乾隆三年初創以後,經過了嘉慶年大修、同治年小修、日據大正年間的大改修,以及台灣光復後的數度修築。當然其間還有數十次的小修理,例如屋嵴的裝飾,梁架彩繪、鐘鼓樓換屋頂及後殿文昌祠因祝融之災而重建。參觀龍山寺時,如果很仔細的觀察,將會發覺這是座既宏偉又精美的寺廟,到處都仍保有歷次修建的遺留物。

因此,艋舺龍山寺可說是一座由清代、日據時代與光復後三段時期綜合表現的寺廟藝術。龍山寺不僅是台灣頗具代表性的大灣頗具代表性的大寺廟,它在台北的發展史上也占有一席地位。因為龍山寺一直是艋舺地方之公廨與核心象徵,寺的管理董監事亦為士紳所組成,對外有很大的影響力。清代凡是蓋上龍山寺大印的公文,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力量。

概況

龍山寺,位於台北市廣州街211號,聶立在風雲際會的萬華夜市,是本省著名古寺名聞中外。

龍山寺建於清乾隆5年,建築設計采三段式格局由上空烏瞰呈」回」字體,由前殿、後殿、東西護寶及中央的正殿所組成。布局方正肅穆;其門壁樑柱極盡精雕細琢之美。集清代,日據與光復後綜合表現的寺廟藝術。外觀與清水祖師廟,淡水鄞山寺相似。

「一府二鹿三艋(舟甲)」,萬華的往日風華,盛極一時具有歷史上的意義,代表早期開發與台南、鹿港並駕齊驅!

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並祀奉媽祖四海龍王十八羅漢城隍爺註生娘娘,山神、土地公等典型神佛合一,有此一說「龍山寺是眾神的集今所」表示供奉神佛很多。

每到民俗節慶都有盛大花燈、廟今引未洶湧人潮,龍山寺儼然成為一座觀光廟宇。周邊的常規風味市街,具有民俗氣息。

艋舺,又稱文甲,今名萬華,為台北市發源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番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清雍正初年(1723),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地搭建茅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稱為蕃薯市,由於當時平埔族人系以獨木舟自澹水河上游載運農產品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艋舺,此為艋舺地名之由來。

早年漢人前來台北部墾植,乃一蠻煙瘴癘之地,俗諺「三在六亡一回頭,環境十分險惡,為求神佑,多攜帶家鄉廟宇香火,以為庇護,時日一久,為求心靈更安定,清乾隆三年(1738),三邑人士乃合資興建龍山寺,並恭請家鄉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鄉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此奉祀,是以龍山寺不僅為居民之信仰中心,更與其生活有密不可分關係,舉凡居民議事、訴訟、和解等均祈求神靈公斷,莫不信服,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發生,法軍侵占基隆獅球嶺,居民組織成義軍,即以龍山寺印,行文官署,協助擊退法軍,獲光緒帝賜「慈暉遠蔭」匾額乙面,其威信為官方所認可,實已非僅止於宗教信上崇拜之意義耳。

龍山寺總面積一千八百餘坪,坐北朝南,面呈日字形,為中國古典之三進四合院傳統宮殿式建築,計由前殿、正殿、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前殿為十一開間,分為三川殿、龍門廳、虎門廳,屋頂采歇山單檐式,各自獨立,三川殿內有銅鑄蟠龍檐柱一對,為全台灣僅見,正面牆堵由花崗石與青斗石溷合鑿組構而成,圖象生動型柔美,故事多出自三國演義和封神榜,並加以中國吉祥圖桉裝飾,美不勝收,龍虎廳各三開間,表現石凋雕琢各種藝術,舉凡線凋、透凋、浮凋、陰凋、淺浮凋等作品,比比皆是,正殿屋頂采歇山重檐式,四面走馬廊,共四十二根柱子構成,殿外牆堵留有多幅著名書法家石刻,殿內屋頂螺旋藻井全斗拱築構而成,不用一釘一鐵,神龕凋工精細富麗堂皇,後殿屋頂為歇山重檐,兩翼為硬山單檐,屋嵴財子壽泥塑剪粘,為典型儒、道教諸神佛供奉之處,左右護龍屋頂為硬山單檐,左配有鐘樓,右配有鼓樓,晨鐘暮鼓,鐘鼓樓屋頂采攢尖盔頂式,呈扁六角形,造形獨特。全寺屋頂嵴帶和飛檐由龍、鳳、麒麟等吉祥動物造形,裝飾以彩色玻璃瓷片剪粘和交趾陶,色彩瑰麗,堪稱台灣特有剪粘藝術之精華。

龍山寺 和台北故宮博物院、台北孫中山紀念館並列為外國觀光客來台灣旅遊三大勝地,1985年為政府列管保護之國家古蹟,近年為服務廣大信眾及觀光客,除加強維護古蹟外,並增設圖書館、地下公廁、文物館、庭園瀑布景觀及夜間照明等設施,並辦理青少年獎助學金、成年禮、社教活動、急難救助、冬令救濟、醫學佛學講座、心理輔導等活動,用以宏揚佛學、普濟眾生、提倡社教、敦風易俗,使人民生活更安康樂利。

艋舺龍山寺每年定期舉辦節慶祭典及民俗活動,如農曆正月花燈展覽、四月浴佛節、七月盂蘭盆勝會等,民眾來到艋舺龍山寺除了欣賞台灣寺廟建築藝術之美,亦可以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樂趣。

正殿神明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觀音佛祖,俗稱「觀音媽」,以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薩,關懷一切眾生悲慘的聲音,故又稱「觀世音」,簡稱「觀音」,據傳能化身三十二種形象,造型特徵通常是寶冠上飾坐佛,手持淨水瓶或蓮花,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神像是由泉州晉江安海龍山寺恭請來台,二次大戰期間,正殿遭炮彈擊中,殿堂全毀,唯有此尊神像安然屹立於蓮花座上,信徒皆稱「佛祖顯靈」更加虔敬崇拜信仰。

文殊菩薩

為我國佛教四菩薩之一,是佛門中最博學廣聞、多才善辯,象徵智慧銳利與威勐的菩薩,地位僅次於釋迦牟尼佛,為其左脅侍,尊號為「大智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次於文殊菩薩,代表德行,尊號為「大行普賢」,為釋迦牟尼佛右脅侍。

十八羅漢

十八羅漢據傳十八羅漢是我國歷代對「佛法」深有研究的和尚高超武藝,拳法出神入化,雲遊天下,本着慈悲胸懷,行俠仗義,死後為眾人奉祀於觀世音菩薩兩旁。

韋馱護法

又名韋天將軍,高大威武,手持金剛杵,面如童子,心地善良,佛寺中尊之為「韋馱菩薩」,亦是佛教中的護法神

伽藍護法

伽藍者,即佛寺,為守護佛寺之神,形貌威勐,手持斧,為佛教中的護法神,中國蜀漢時義臣關羽死後亦為後人尊稱「伽藍尊王」、「護法爺」。

建築藝術

山門又稱牌樓,系四柱三間歇山重檐式建築,門柱上刻有孫科所撰「龍象為佛門法力表徵杯度錫飛救世共宏菩薩願,山川萃員嶠人文盛美風淳俗厚化民深體聖賢心」石刻。

廟埕鋪面

由長條花崗岩鋪成,石材取自當年移民渡海來台時,壓穩船艙用的「壓艙石」,材質為泉州花崗白石。

淨心瀑布

淨心取自佛教大度經「人本無相,相由心生」,瀧水奔騰,飛泉澈清,朝登佛門,先淨其心,心靈淨化,悟道慧根,具足相好,莊嚴其身,意指入廟門鼻聞桂花香,耳聽流水聲,心境自然平靜下來,再參香禮佛,以表虔誠之心,此建築於1996年完工。

三川殿屋頂形式 中央正嵴抬高,與兩側斷開,凸顯出其華麗,為「斷檐升箭口」式。

龍、虎廳屋頂形式

後方屋中央抬高,但不與兩側斷開,稱為「三川嵴」式;前方的小拜亭,屋頂有四片屋坡,稱為「歇山」式。

山川正嵴裝飾

以「剪粘」技法做成「雙龍護珠」。剪粘是以鉛線作骨、灰泥塑形,再剪下色彩鮮艷的陶片或玻璃片,黏在外表而成。內容為「八仙過海」。

大士香田記

大士龍山寺。自營造而修葺而恢拓。於今百有餘年矣。前人未經置產。每遇地震風飄。緣門托。多取辦於臨時。甚而三壽作歌。一盂祝滿。往往為當事者難之。今幸列位齋心集腋。補置薄業。藉紓微虔。非敢雲能補前缺也。亦庶幾無為後人墜耳。前鳩捐大眾名不悉登。今勒於石。非夸也。所以為方來者勸也。神其鑒之。瓣香正自不遠也 。 福智大師俗名吳燦明,福建晉江縣人,早年隻身來台,初在艋舺糕餅店謀生,歷經數年,稍有餘蓄,乃頂他人店面,自營糕餅業,詎經營不善,未及一年,即虧累殆盡,終致賣店償債,生活頓失所倚,幸遇本寺住持意來禪師,收留在寺內工作,因其誠實忠厚,勤奮盡職,且日唯參禪禮佛,終獲意來禪師激賞,收其為徒,皈依佛門,法號福智,迨意來禪師圓寂,即繼承衣缽,升任本寺住持。

從此福智大師立下宏願,光大佛法,以粗衣惡食自奉,修持苦行,人以乞丐和尚呼之,亦不介意,其為佛門宏法度眾之苦心孤詣,足資垂範。[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