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朱子读书法

增加 16,2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杨志之患读史无记性,须三五遍方记得,而后又忘了。曰:「只是一遍读时,须用功,作相别计,止此更不再读,便记得。有一士人,读周礼疏,读第一板讫,则焚了;读第二板,则又焚了;便作焚舟计。若初且草读一遍,准拟三四遍读,便记不牢。」又曰:「读书须是有精力。」至之曰:「亦须是聪明。」曰:「虽是聪明,亦须是静,方运得精神。昔见延平说:『罗先生解春秋也浅,不似胡文定。后来随人入广,在罗浮山住三两年,去那里心静,须看得较透。』淳录云:「那里静,必做得工夫有长进处。只是归来道死,不及叩之。」某初疑解春秋,干心静甚事,后来方晓。盖静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义刚曰:「前辈也多是在背后处做几年,方成。」曰:「也有不恁地底。如明道自二十岁及第,一向出来做官,自恁地便好了。」义刚。
 
=='''朱子读书法浅析'''==
 
朱子读书法浅析
  中国古代教育,素重读书,已成传统.历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就有“钩玄提要”的妙法.然最为有名、较为完整、全面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算南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朱熹的读书之法.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本文拟就此六法进行简要分析.
  1、循序渐进
  在《朱子读书法》中朱熹说:“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循序渐进,是朱熹反复强调且始终坚持的治学之方.朱熹认为:“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所以”.⑴小学只能教学生识一些字,做一些具体的事,从识字做事当中获得简单的基本的知识.到了大学,就要领悟道理.就是大学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四书》,也严格规定阅读次序:先《大学》,次《论语》、《孟子》,最后《中庸》.文章,按一定顺序,一篇一篇地读;书,也按一定的顺序,就其内容上说,必然有其内在联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这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也是认知应当而且必然要遵循的.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之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我们从中可分析出朱熹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⑵并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其次,循序渐进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他注解《论语》“譬如为山”时指出:“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小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⑶是说学习的进步或退步,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自觉性、持之以恒的精神.其三,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在读书上,就是读通了一本书后再去读另一本书;体现在读一本书上,就是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来读.总而言之,“未明于前,勿求于后”.朱熹循序渐进的读书原则,主要是强调学习要有踏实的作风,追求扎扎实实的效果.
  2、熟读精思
  朱熹强调读书必须反复阅读,在读书的遍数上要严格要求自己,一点不能偷工减料.门生吴伯英初见朱熹问如何读书.朱熹的回答再简单不过:“读书无甚巧妙,只是熟读”“凡人读书,须虚心入里玩味道理,不可只说得皮肤上,例如——食物滋味尽在里面,若只舔噬其外,而不得其味,无益也”这里,朱熹告诫门生吴伯英:书,要熟读;不可浅尝辄止.朱熹在建阳考亭撰文教谕沧州精舍的门生曰:“书不记,熟读可记”.书要读到不仅要能背熟,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而且在说出书中的内容时,就像自己发自内心所说的话那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读书时深入探求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作者的旨趣.“一一认得,如同自己作出来底一般”.熟读是精思的基础,要对书中的名物训诂,都要一一领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熟读精思的目的,是深刻理解圣贤文章中有关性理的真谛.他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⑷.朱熹在建阳考亭沧州精舍的“教谕”中说:“义不精,细思可精.”⑸又说:“大抵所读经史,切要反复精详,方能渐见旨趣”.“小有疑处,即更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
  ,以时省阅.”⑹在《朱子读书法》中又说:“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语中所谓之“精”,有两种含义.其一是:精密思考;其二是:得其精蕴.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结果.精思的过程是缜密的逻辑推理过程.朱熹一生,无论教学,还是著述,都是殚精竭虑,探幽索微,力求获得精深的义理.在沧州精舍时,完成了六经的传述.“其於读书也,又必使之辨其音释,正其章句,玩其辞,求其义,研精覃思,以究其所难知,平心易气,以听其所自得,然为己务实,辨别义利,毋自欺,谨其独之戒,未尝不叁致意焉.盖亦欲学者穷理反身而持之以敬也.”⑺
  “须是无这册子时,许多节目次第历历落落,在自家肚里,方好.”⑻朱熹特别强调读书须有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又说:“书始渐未知有疑,其次渐有疑,再其次节节有疑,过此一番之后,疑渐读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开始读书时只是理解而已,然后渐渐产生疑问,通过思考,疑问渐解,最后达到全然无疑,这个过程就是读书成功的体现.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3、虚心涵泳
  朱熹极力主张读书一定要虚心涵泳.他说:“学者读书,须是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⑼朱熹针对一般人读书往往存在的先入为主的毛病,提出读书要尊重原著,探明原意.“看文字须是虚心,莫先立己意.”“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⑽如果先带框框先立己说,固步自封,自然不能彻底理解书的本义,而是自我的主观揣恻.所以又说:“虚心切己,虚心则见道理明,切己自然体认得出.”(同⑽)但是,“今人观书,先自立了意,后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思中来.如此,只是推广自家意思,如何见得古人意思?”(同⑽)针对读书中心存偏见,拘囿于成说提出读书要持公正态度,要独立思考,坚持新的见解.“读书正如听讼,心先有主张乙底意思,便只寻甲底不是;先有主张甲底意思,便只见乙底不是.不若姑置甲乙之说,徐徐观之,万能辨其曲直.”(同⑽)又说:“读书若有所见,未必便是,不可便执着,且放在一边,益更读书以来新见.若执着一见,则此心便被遮蔽了.”(同⑽)朱熹还讲一步强调了读书更不能因人而论,因人废言:“观书当虚心平气,以徐观义理之所在,如其可取,虽世欲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自然意味和平,道理明白,脚踏实地,动有依据,无笼罩自欺之患也.”⑾不因“庸人”而废言,不因“圣贤”而盲从,“文字且虚心平看,自有意味.勿苦寻支蔓,旁穿孔穴,以汩乱义礼之正脉.”⑿又说:“近见学者,多是卒然穿凿,便为定论.”(同⑾)“读书遇难处”,朱熹认为应当“虚心搜讨”.(同⑽)也就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同⑾)进而“勤苦捱将去”,花一番力气,这样才可能“理会道理”.(同⑾)他对涵泳工夫尤其重视.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慢咽,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为知味”⒀.“看人文字,不可随声迁就,我见处方可信.须沉潜玩绎(深钻进去,反复玩味分析),方有见处(见解).不然,人说沙可做饭,我也说沙可做饭,如何可吃?”⒁他认为,读书时应该边读边思考,用心体会圣人的思想,反复揣摩圣人的话语,只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理解书中的深意.
  4、切己体察
  所谓切己体察,朱熹认为:首先读书必须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等结合起来.即要求读书时不能只在纸面上做工夫,还必须将书中道理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他说:“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凡平日所讲贯穷究者,不知逐日常见得在心目间否?不然,则随文逐义,赶趁期限,不见悦处,恐终无益.”⒂又说:“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同上)“如说仁义礼智,曾认得自家如何是仁,自家如何是义,如何是礼,如何是智,须是着身己体认得.如读学而时习之,自家曾如何学,自家如何习,不亦说乎.”(同上)所以朱熹从秦汉以来的历史,推及到目下,强烈反对不切己体察的读书方法.“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⒃”今人读书多不就切己上体察,但于纸上看,文义上说得去,便了.如此济得甚事.”⒄
  其次,朱子强调要以所读之书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或使之在实践中受到检验.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要自家日用躬行处着力方可.”⒅又说:“读书便是做事.凡做事有是有非,有得有失,善处事者不过称理其轻重耳.读书讲究其义理,判别其是非,临事即此理.”⒆能将书上的“圣贤言语,体之于身”,考察体验自己能否如此力行.朱熹曾说:“读书须是身心都入在这一段里面,更不问外面有何事,可见得一般道理出.”⒇朱熹是主张“读书穷理”的,他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21]而“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身上推究”[22]读圣贤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存天理,灭人欲”,并落实到自身.朱熹以圣贤的榜样为例,讲正心,自己先心正;讲诚意,自己先意诚;讲修身齐家,也不是空话.他强调“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也就是说,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探求义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上.如果学到的义理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或者只是用于教导别人,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切己体察,就是要切实地联系自己,来体察圣贤书中的道理,变成激励自己改进提高的动力.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5、着紧用力
  即读书时必须抓紧时间、振作精神,不能疲疲沓沓、松松跨跨.“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23]
  朱熹把读书比做撑上水船,比作治病救火,以此来强调读书要抓紧时间,一刻也不能放松.“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24]又比作两军对垒:“圣人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拔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到工夫.若瞻前顾后,便做不成”[25]总之,读书时虽不可求速成,但必须抓紧抓狠,毫不懈怠,要有“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精神.(同[25])一方面朱熹最忌讳“半上半落,半沉半浮”的二吊子作风,认为这种态度必定一事无成.另一方面,读书又是一项细致功夫,也不能蛮干.为此,他提出“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的读书原则.意思是说,考虑到熟读精思的需要,总的读书计划指标不能定得过高,期限不能安排得过于紧凑;而在具体实施时,例如读一本书时,就绝不能松松垮垮,一定要抓紧时间,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6、居敬持志
  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朱熹认为,做学问的诀窍“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而“读书则实究其理,行己则实践其迹”[26].因此,他要求“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字逐句,各有着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如此,方是有本领.”[27]
  这是教人读书必须将心收敛起来,有谨慎感,有进取心,不放纵自身,不轻率从事,做到“专静纯一”,志于为学.人若具有这种精神,用于应事时,就能敬于读书.只要心能用于“专静纯一”,不“驰走散乱”,自然能做到“日用动静间”,使为学之道发自内心,学起来当然要“日成日新”.
  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所以,“居敬(居敬就是“此心自作主宰处”,“守此而不易之谓”.即排除杂念,专心致志,所以“敬”又通“静”,心静自然诚,心诚则干什么事都能集中精力干好,这里吸收了佛教禅宗的思想.)持志”作为读书法的最后一条,也是起根本保证的一条.朱熹说:“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28].朱熹继承了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之说,提出“致知必须穷理,持敬则须主一”的为学原则,而在二者中“持敬又是穷理之本”.“敬”的本义就是恭敬,不放肆.在这里,“敬”是端正态度,就是说,诚心诚意、兢兢业业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居敬也就是要从内心中严格尊崇礼法,专一有恒,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要排除杂念,不受外界诱惑,所以“敬”又通“静”.心静自然诚,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地去学习,去做事,个人修养也就能顺利提高了.“持志”是要有坚定志向.朱熹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要立定学圣贤之道、修身复性的志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具有深刻的借鉴价值.朱熹的读书方法远不止这些,就其主要而概括为以上六条.就上简析,我们可知它确实是经验之谈,自有其一定的创造性和特点.字字句句朴实无华,平易贴切.各条联系紧密.相得益彰,前后完整,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体系,符合知识结构、人的心理、认识以及教学活动等的客观规律,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它是朱熹一生刻苦治学,五十学辛勤执教的切身体验和实践经验总结.当然,由于朱熹主要是指读圣贤之书而不是读一般的书,圣贤之书自然句句是真理,读书的目的就是穷理,而穷理的目的就是进行封建伦理道德修养,掌握知识仅在其次,也不可能涉及质疑和问难的原则,不重视书本与实践的结合,这正是封建正统教育的弊病所在,所以也遭到后来不同学派人士的批评.但是,朱子读书法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是集古代书法之大成,值得认真研究和参考.
  ⑴《语类》卷七124页
  ⑵语出自《朱子语类》卷八
  ⑶出自《论语集注》卷五
  ⑷见《朱子大全·读书之要》
  ⑸《朱文公全集》卷74篇1472页)
  ⑹《与魏应仲》(《朱文公全集》卷39
  ⑺见王焕琛
  ⑻见《朱子读书法·卷上》
  ⑼《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⑽《朱子语类》卷十一
  ⑾《学规类编》
  ⑿《续近思录》二卷
  ⒀《朱子全书》卷6
  ⒁《朱子语类》卷11
  ⒂《朱子语类》卷十一
  ⒃《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⒄《朱子语类》卷十一
  ⒅《朱子读书法》
  ⒆《朱子语类》卷十
  ⒇(《朱子语类》卷11)
  [21]《性理精义》
  [22]《朱子语类》
  [23]《朱子读书法》
  [24] 《朱子读书法》
  [25]《朱子语类》卷8
  [26]《性理精义》
  [27] 《朱子读书法》卷11
  [28] 出自《朱子语类》卷十二
  转自:http://chinese.cersp.com/sJsys/ShowArticle.asp?ArticleID=5359
1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