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孙龙珍

增加 4,79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轶事 ==
1940年10月,孙龙珍出生在江苏省泰县一个贫农家庭。l959年,根据边疆建设的需要,她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内地青年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告别新婚丈夫,远离鱼米之乡,来到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化工厂,干熬硝炉、砸矿石的工作。她经常在40℃左右的艰苦条件下工作,但她埋头苦干,毫无怨言。月月被评为红旗手,是厂里的骨干。
 
  1962年春,苏联在伊犁、塔城等地区策动和胁迫中国一部分边民外逃,严重破坏了我国边境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大片土地无人种,牲畜无人管。根据上级指示,兵团动员一部分人到边境从事生产建设,孙龙珍得知此事后,连夜找到厂领导,坚决要求到边境第一线去工作,经工厂领导批准来到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一六一团十二连牧一队做牧工,同年,孙龙珍同志的丈夫于志林也从家乡来到山区,从事放牧工作,孙龙珍同志干一行,爱一行,由于她细心钻研,短时间内便掌握了放牧技术。山区气候变化无常,时而冰雹、时而风雪,为了看管好羊群,她自己经常受冻挨饿,哪里工作最艰苦,哪里就有孙龙珍。刚到牧一队工作时,牛羊群分散在满山遍野,需要收拢整群,为此队里特选了身强力壮的男同志做这个工作。孙龙珍坚决要求参加,她和男同志一样爬高山,过河流,收拢羊群,驯服牛野性,很快就熟悉了放牧工作。
     1969年6月10日傍晚,一六一团牧一队牧民张成山赶着羊群返回牧业一队的途中,突然18名苏联骑兵侵入我国境内,绑架牧民张成山,抢走了羊群,并把张成山押至装甲车拉走。牧一队领导发现情况后,及时带领40名牧工手持各种工具,奔赴出事现场。当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并且又身怀六甲的孙龙珍,不顾亲人劝阻,也积极参加了这一斗争。“她穿过野草丛生的坡沟,和大家一起勇猛向前,不幸中弹牺牲。 
  孙龙珍在反抗苏军人侵抢救战友和羊群的紧要关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上级党委根据孙龙珍生前的要求和一贯表现,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8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她“革命烈士”称号,并在美丽的巴尔鲁克山脚下为她树了纪念碑。
== 与小白杨哨所 ==
孙龙珍与小白杨哨所
当初呀离家乡,告别杨树庄/妈妈送树苗对我轻轻讲/带着它,亲人嘱托记心上罗喂/,栽下它就当故乡在身旁/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小白杨,小白杨,也穿绿军装/同我一起守边防……”
    1984 1984 年“八一”建军节那天,阎维文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庆“八一”文艺晚会上,第一次将《小白杨》唱了出来。一时间,塔斯提边防哨所因《小白杨》而出了名。
  《小白杨》唱响小白杨哨所
  从那个时候起,战士们每天早上起床唱、集合站队唱、走向哨所唱、打靶归来唱。这一唱就唱了20年。2004年7月25日,中央“心连心”艺术团在小白杨哨所演出。当歌唱家阎维文将《小白杨》唱响的那一刻,整个场面沸腾了。
  “带着这首歌,我走南闯北唱了整整20年,这首歌给我带来了许多荣誉。我感谢小白杨哨所的战士、感谢那个送来树苗的妈妈、感谢这首歌的词曲作家,是他们给了我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站在这棵小白杨旁边为小白杨哨所的官兵演唱,今天,我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面对镜头,阎维文无比感慨地说。
  如今,那昔日的小白杨已经长成了需两个人才能合围住的参天大树。哨所的官兵在树旁的斜坡上用白灰和石块堆砌出一排醒目的大字:“发扬小白杨精神,守好祖国西大门” 。1/== 民兵班 == “一、二、三、四……”一串清脆的口号把宁静的小城从梦中唤醒。晨曦里,9个身着迷彩服的姑娘迈着军人的步伐走、跑,迎着早到的阳光做早操,成为剪影——小城新的一天开始了。 他们个个身材窈窕相貌姣好,都是多梦的年龄,毕业于各地高等院校,有着花样的浪漫情怀,却更多了些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和干练——他们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六一团十二连“孙龙珍民兵班”第十届的女兵们,被誉为新时代的“花木兰”和“铿锵玫瑰”。   一九六二年春,新疆伊犁和塔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边民外逃事件。一声令下,新疆兵团的职工们从各地来到国境线上,实行“代耕”、“代牧”、“代管”。此后,组建了边境团场,屯垦戍边,农场职工成为不拿军饷“军人”。   1969年6月10日傍晚,苏军绑架了牧一队(现十二连)正在放牧的职工张成山。消息传到连队,孙龙珍和战友们一道去营救,苏军开枪射死了孙龙珍。   倒下的那一刻,孙龙珍身怀6甲,年仅29岁。   此后,孙龙珍被授予 “革命烈士”称号,她所在的“牧一队民兵二班”更名为“孙龙珍民兵班”,人们在她生活过的地方修了“孙龙珍烈士墓”、“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    2003年7月29日,这片牺牲了孙龙珍的44万亩争议区域,经中哈两国勘界确权,归属中国。   进入新时期,改革后的农场,职工实行承包经营制,“营”、“排”、“班”等准军事化建制撤销,“孙龙珍民兵班”却一直保留下来。 烈士墓烈士墓龙珍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从农九师各团场中的几万人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未婚女青年,实行统一民兵预备役制、集中食宿的军事化管理,每两年轮换一届。   女兵们除了集体军训、学习、配合边防官兵完成巡逻执勤任务外,更多时间被分到各农牧承包经营户中,管理牲畜、给作物浇水施肥……   第十届民兵陈卫红2008年7月从国家检察学院河南分院毕业,参加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分配到农九师一六八团民政科两年,申请留在该团场工作。第十届民兵班招募新“兵”,她被录取到龙珍当了两年民兵,“复员”后成为师司法所的干警。她说:是民兵班锻炼了她,为胜任现在的岗位打下了基础。   和陈卫红一样,龙珍班有不少成员成为连队干部,有的入伍成为国防兵。   黄靖是现在龙珍班的副班长。2007年从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来到驻军某部幼儿园当教师,2009年6月加入孙龙珍民兵班。   刚到民兵班2个多月,半夜里睡得正香,突然被急促的集合号唤醒,3分钟穿戴整齐,打好背包,来到操场排队,一声命令,他们刺破夜幕顶着大风,到天亮攀山越岭5公里——人生第一次的五公里让黄靖永生难忘。她在日记中写道:“来到这里,意味着远离城市的喧哗,远离漂亮的衣服和精致的手饰,意味着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但我深信,娇嫩的花朵经过风霜雪雨的洗礼,才会变得更加坚强。”   2007年8月1日,是第八任班长杨静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军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得到了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同年8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新疆石河子调研,晚上,温总理与新疆兵团老同志、老知青、戍边英模代表亲切座谈,时任龙珍班副班长的张珊代表民兵班向总理汇报工作。   温总理听了她的发言后亲切地说:“孙龙珍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的完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的事迹感人心魄,催人奋进。你作为英雄班的副班长,又是第三代军垦人,能接过前辈屯垦戍边的接力棒是非常光荣的,希望你和你们班的战士继续发扬兵团精神,立足本职,取得成绩。”   总理的话鼓舞着新一届龙珍班女民兵做出新贡献,他们自愿每年拿出100元以上的生活费设立了“孙龙珍民兵班助学金”,用于帮助家庭比较困难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六一团团部驻新疆裕民县城一角,十二连在大山深处距团部100多里。冬天大雪封山,进出困难,龙珍班的成员被暂时调到团机关根据个人所学专业和特长,分在各部门协助工作,住在团文化中心二楼会议室。白天工作,晚上学习,早上跑操……嘹亮的口号声成为小城居民准时起床的定时闹铃。 [2]
6,7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