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型DNA
名詞解釋
Z-DNA又稱Z型DNA,是DNA雙螺旋結構的一種形式,具有左旋型態的雙股螺旋(與常見的B-DNA相反),並呈現鋸齒形狀。
歷史背景
Z-DNA為首先於1979年被解出晶體結構的DNA型態,研究者為麻省理工大學的Alexander Rich等人。B型及Z型相互結合時的結晶則解於2005年,使科學家了解Z-DNA在細胞中的潛在角色,當一段Z-DNA形成時,其兩端必為B-Z相互結合型態,形成與B-DNA的接口。
產生
Z-DNA是比較特殊的,它與其他DNA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中的偶線期產生的,約占DNA總量的0.3%。
結構 Z-DNA的雙股螺旋為左旋型態,與B-DNA的右旋型態明顯有所差別。其結構每兩個鹼基對重複出現一次。大小螺旋凹槽之間的差別較A型及B型小,只在寬度上有些微差異。這種型態並不常見,但某些特定情況可增加其存在的可能,如嘌呤-嘧啶交替序列、DNA超螺旋,或鹽份與某些陽離子(如Na+)濃度高時(中和了帶負電的磷酸基團,導致交替的嘌呤-嘧啶殘基呈現左手螺旋現象)。
Z-DNA能夠與B-DNA構成相互結合型態,這種結構會使一對鹼基突出於雙螺旋之外。
DNA轉錄時,若局部變構為Z-DNA,可使DNA的轉錄活性降低。
參考文獻
- ↑ 【薦讀】細數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一二三四五」 ,搜狐,2018-02-11
-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