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甘茂华 怀抱梦想的跋涉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页面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怀抱梦想的跋涉者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 怀抱梦想的跋涉者》中国当代作家甘茂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怀抱梦想的跋涉者

一、走路带风的人

腊月二十三,2019年1月28日。离除夕只有七天,我去三峡大学采访杨学林教授。快过年了,人们都去西陵庙会采办年货,杨学林教授却是从外地出差刚刚回到宜昌。我去时与他约好,他开车在三峡大学接待中心和我见面。在我心目中,从书本和影视上看到的教授形象,多半是西装革履、金丝眼镜的样子。我猜想,杨学林教授该是怎样一个风度翩翩的学者呢?

他看见我站在接待中心大门口,赶紧下车,笑着给我打招呼。虽然杨学林教授行色匆匆,但神态很是和善。他个子中等偏高,面容消瘦,站着的姿态是讲坛上那种随意亲和而又腰板绷紧的样子。我想这倒是符合他的身份的。 怎样的身份?在他公布的个人简历上,有着这样一些记载:杨学林,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固态离子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宜昌市优秀市管专家,现任三峡大学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储能新材料湖北省工程实验室主任,新型石墨材料研究院院长等职。

当然,他还有很多其它头衔。那天,杨学林教授邀我坐在副驾位,带我去他的测试中心。我注意到他的头发不算厚实,而且还有几根灰白头发掺杂其中,很明显是没有经过刻意打理的。他戴着一副普通近视眼镜,显得很朴实。我们上车就交谈起来,他的声音清晰并不洪亮,只是讲话时那种边说边思考、一板一眼的风格,很适合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这次采访很顺利,大概是因为我们在生活经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一见如故、倾心而谈,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觉得他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真诚的人,一个追梦的人。他就像他研究的那些矿石,普通而平凡,但充满了能量。 过完年以后,2019年2月24日,已经是正月二十,学校正好开学,我又到三峡大学进行第二次采访。我邀请青年教师李涛、王龙和研究生马迪、宋凡、王吉青,开了一个座谈会。我请他们说一说,杨学林教授在教学和科研中,有没有一些故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作为杨教授的学生,他的工作和为人对你有怎样的影响?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他的形象吗?

有个学生脱口而出:“杨老师走路带风!”我很欣赏这句话,生动,形象,是引导我们了解杨学林教授的一把钥匙。接着,座谈会上,五位师生一个接一个发言,围绕杨学林教授的工作和生活,形成了一个信息丰富的气场。 就这样,腊月正月,在采访杨学林教授的活动中,杨教授的优秀事迹一次次激活了我的思维力,写作思路豁然开阔。我看见他怀抱梦想、脚踏实地,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停顿地跋涉着、开拓着。我拿起笔来,顿时,就有了一条小溪流进长江的感觉。于是,我追寻着杨学林教授的梦想和足迹,且访且录,且行且远。

二、把梦留在峡江

在岁月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杨学林的故事,是从一个放牛娃到大学教授的故事。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不断变迁发展的缩影。可以说,一回头,他就望见了故乡的山水,曾经躺过的堤坡,放过的牛;金灿灿的油菜花,在春天开遍田野。

1973年3月,杨学林出生于湖北省均县。这个地方原属丹江口市,现归十堰市管辖。老家在武当山镇,翻过山就是丹江口水库。12岁以前,他一直生活在农村。上学的时候,天麻麻亮就起来,带着干粮,翻三座山走到学校。师资力量太差,连汉语拼音也不会,几年下来,杨学林成了个野小子。

每天放学回来,或者节假日,杨学林就牵着一头牛四处放牧。山坡上,小河边,他和牛成了好朋友。牛吃草时,他把草帽盖在脸上睡懒觉;牛喝水时,他跟牛说话聊天。那一段放牛娃的生活,做梦也想不到以后会上大学、会成为大学老师。而且,在科研和教学中,他被人们称为一头“实干的牛,拓荒的牛。”现在想起来真有意思,不知这跟他当过放牛娃有没有关系。

杨学林的父母都是葛洲坝工人,父亲小学文化,母亲是个文盲,1970年就来到宜昌。杨学林12岁那年,也就是1985年,父母把他从老家带到了宜昌葛洲坝。可是,放牛娃玩惯了的野小子,哪个学校也不肯收他。后来是葛洲坝六中附小的一位老师,同意他作为插班生旁听,他才有了从四年级起步读书的机会。谈起当时的情况,杨学林教授充满感激之情,他告诉我:“来宜昌后,那个让我旁听的老师,对我个人成长影响极大,他是我读书改变命运的引路人。”

他始终记得葛洲坝,感恩葛洲坝。1997年从长江电力学院本科毕业后,他回到葛洲坝,任职于葛洲坝高级中学。当了四年教师后,他先后就读于中南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就读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无论硕士还有博士,他的专业都是材料物理与化学。2007年,五月的鲜花开遍大地,杨学林不忘初心,毅然回到宜昌,加入三峡大学从事材料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2010年晋升副教授,2013年破格晋升教授。一路上有过欢乐也有过痛苦,他终于走进人生的春天,讲述自己的春天的故事。 转眼间,他从毕业至今,来到三峡大学快12年了。当初是个三十来岁的青年,风华正茂,满腔抱负。如今是个四十来岁的父亲,儿子读初三了,一米八的个子,家庭和事业与时俱进。他爱人张老师和他在同一个学校,两口子都是教授、博士生导师。由于忙,没有时间在家做饭。人们经常看到他们两口子带着儿子,在南院食堂吃饭,一家人其乐融融。

不管怎么变,杨学林教授的初衷不改。三峡大学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对宜昌有感恩之情。他说:“我们不愿走。父母在这里,对这里有真感情。换任何一个地方,工作环境都会受到影响。我选择留在宜昌,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十几年来,杨学林教授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搭建了三峡大学新型能源材料实验室,率先在宜昌地区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相关的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发挥宜昌区域资源优势,打造特色高新技术产业。杨学林教授说:“新能源行业是一种希望,而我们新能源团队则是一群追梦者。”踏着追梦者的脚印,我们跟随杨教授一起,走进新能源领域,去了解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三、风景这边独好

我是个科盲,需要科普。尤其在这个人类已经在太空中建立起壮丽的通道,在月球上建立起永久性的驿站,巨大的核动力飞船已经航行到土星的高科技时代,发展新能源的意义非同寻常。杨学林教授如数家谱,为我讲述了高科技时代更多地关注现实中所遇到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材料的各种问题。他给我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科普课,也使我对他的科研对象有了一定的认知。

我们通常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它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是一次能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大部分化石能源本世纪将被开采殆尽。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同时可能产生一些有污染的烟气,威胁全球生态。因此,发展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的任务都非常迫切。

那么,什么是新能源,发展新能源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有哪些呢?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包括发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燃料电池、生物质量和核聚变能等)与储能(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全钒液流电池)两大领域。杨学林教授目前主要研究的对象就是锂离子电池。他反复强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当然,要发展新能源,就离不开新能源材料。目前主要的新能源材料有:核聚变堆材料、高能推进剂、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氢能源材料、超导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和其它新能源(如风能、地热)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的出现,给能源和环境的矛盾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近年来,宜昌市引导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转型,新能源材料产业将成为宜昌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对转型发展成效将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2007年开始,杨学林教授牵头组建了三峡大学新型能源材料实验室,率先在宜昌地区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工作。通过对宜昌石墨开采及利用现状的调研,他率先提出了将宜昌石墨应用于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思路,打破了宜昌石墨以低附加值石墨制品为主的现状。2010年至今,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在天然石墨改性及新型石墨基复合负极材料研发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开发的异取向球形石墨技术,将球形石墨收率提高了30%,得到的新型负极材料容量,突破了商品化石墨负极材料的容量极限。

此外,针对宜昌磷铁资源特点,开展的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将活化石墨化为特殊碳源,巧妙解决了碳热还原法制备磷酸铁锂工艺中,包覆碳石墨化度难以提高的技术难题。得到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可经受大电流(60C)循环冲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他们正与企业合作,推动该项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作为一个跋涉者和实践者,杨学林教授在行走中捕捉和探索新能源及其新材料。在他的视野中,这个领域气象万千云蒸霞蔚。他用心血、汗水和智慧,在这条路上,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四、熊熊地释放着能量

那天下午,青年教师李涛带我去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我看见许多科研设备和仪器,那台像锅炉一样的全自动高温石墨炉,可以烧到3000度,需要配备冷却装置以保护炉体。特别是测试能力领先的7台电池测试系统,共有560个测试通道,一排排红灯像一朵朵盛开的红梅花,向我们报告着春天的讯息。

想当初,创业艰难。杨学林教授回忆实验室创建时,几多辛苦都付之一笑,却对学校和学院的支持充满感激。他说:“当时三峡大学没有这个研究方向,而我是一个新来的博士,学校为我提供资金,开设新的研究方向,这是非常难得的!”新型能源材料课题组,就从两间空荡荡的实验室扬帆起航。

还记得,创业初期,他们还没有高温烧结炉,炉管是杨学林教授自己从上海带来的,其它的材料如陶瓷炉膛、不锈钢外壳等,都是他三番五次到夷陵长江大桥附近的建材市场买来后配制的。没有程序控制系统,他们只能熬夜坚守,全凭手动控温。这样简陋的设备,一旦冷却水出现问题,高温石墨炉就会出现严重安全隐患。那是2008年冬天,下大雪,很冷。冷却水系统在二楼的楼顶,必须定时查看。杨学林教授在三天两夜的时间里,一直陪着学生们在实验室轮流值夜。正是这样一种坚持不懈、一丝不苟、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精神,使杨学林教授和他的团队克难攻关、一路高歌奋进。

科学实验必须讲究科学精神,杨学林教授不仅以身作则,而且言传身教,他的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他团队中每个人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青年教师李涛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天平称重的故事。2010年,李涛刚刚进入实验室,对所有设备仪器都很陌生。开始,只是帮师兄做实验,洗洗烧杯之类物品。有天午饭后去实验室,正好碰到杨学林教授帮某企业做实验。杨学林教授看他不熟悉设备仪器,就亲自教他怎样使用天平怎样称重。杨学林教授说:“精确称量是做实验的前提。只有做好精确称量,才能精确控制各成分的比例,才能预测实验结果的准确度。从而判断实验结果,指导下一步实验。”

说完此话,杨学林教授就一步一步为他演示了称重要点:称量勺子要洗干净,只能勺尖接触样品,开始时少取一点样品,估测样品质量,再多次取样品,逐渐接近目标质量。尤其要谨慎勿超过,一点点地加量。勺子在天平中稍微倾斜,用左手轻轻碰手背,让样品轻轻滑落,直到称量完成。有一次,李涛感觉称量很精确了,但没有达到重量,就想偷一下懒,把称量样品悄悄取走。杨学林教授发现后及时制止了他的行动,要他重新再称到准确值,并且一再告诫:“做事要踏实,做科研一定要严谨。”正是在杨学林教授的科学精神的培养下,因为研究成果突出,实验室青年教师入职后很快就能顺利拿到国家级科研项目。目前已有4名教师均成功申报1项国家基金,实验室已步入有设备、有经费的良性循环发展阶段。杨学林教授想象着未来将会出现的更加美丽的风景,充满信心和希望地对我说:“面对困难我们想到的是坚持,面对未知我们勇敢的去尝试。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的一个热门专业,一个技术先进的专业实验室,我们坚持了很久,尝试了很多。我们渐渐孕育了一种我们新能源材料人的精神:这种新材料,如一种社会新动力,行业新能量,正在熊熊地释放着能量。”

五、办公室的灯光

老师的奉献,学生的爱戴,就像一首歌,来自两个方面的二重唱,和谐而优美,在春风中荡漾,传得很远很远。

2017年暑期开学前夕,杨学林教授照例给学生们开动员会,鼓励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研究生王吉青坐在前面,他发现杨学林教授似乎又老了一点,两鬓多了些白发。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杨老师整个暑假都没休息,一直在为实验室的基金奔波。转眼,2018年8月,他去上海参加“全国固态离子学会议”,参会前有很多犹豫,因为报名费、食宿费、车旅费,加起来是一笔巨大开支。杨学林教授看出了他的心思,大手一挥说:“你们放心去参加会议,费用全包了。”而且,王吉青将自己的研究内容以海报形式参展,又由于杨老师的行业影响力和海报本身质量而被评为优秀海报。喜讯传来,王吉青从内心感到温暖和幸运。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科研和教学不可偏废,而两者兼顾却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办公室与实验室便成了杨学林教授的半个家。学生们一般上午8点去实验室,而杨学林教授一直都比学生到得早。学生夏冬冬回忆,有一次他写了论文初稿在晚上9点发给杨老师,临走时他看见杨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等到凌晨时,夏冬冬收到杨老师的回复,让他早上7点到办公室去。第二天早上,夏冬冬来到杨学林教授的办公室,发现10多页的论文初稿被杨老师大改了一遍,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的批注。夏冬冬这件事引起我的联想,我想这哪里是密密麻麻的批注,分明是一盏一盏的灯火,照亮了夜空。

杨学林教授对学生的关心还不止停留在学业上,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上他也绝不放松。在担任学生班主任期间,他时常深入学生寝室了解班级情况,常常晚上抽时间来到寝室与学生聊天。研究生马迪举例说:“记得有一次他去寝室,有个同学在玩游戏。他看到了,并不是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顿,而是很痛心地语重心长地开导那个同学。他说:“虽然大学生活是很快乐的,但还是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除了学习,可以去健身,去参加社团活动,去练习更多的文化技能。大学四年,你应该充实你自己,不要让大好青春沉迷在游戏之中。”这些亲人般的话语,就跟一颗石子投进池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一圈圈涟漪。

宋凡在读研究生时,习惯把所有实验数据和测试数据都完成后,再把它们全部整理出来。然而,他在企业投报的岗位是研发岗。杨学林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与企业合作的经验,坚持细节决定成败,于是劝导宋凡改变习惯。尤其在企业研发部的岗位,测得的数据对后面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阶段性的工作没完成就等于没有时效性,所以一有数据,就必须马上分析整理出来。他帮助学生养成了一个好习惯,这将会使学生一辈子受益。

作为三峡大学新能源材料学科带头人,杨学林教授组织制定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室建设规划,为新能源产业人才创新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他指导的本科生中有4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中有2人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人进入中科院或985高校攻读博士学位,10余人进入我国顶尖级新能源企业(时代新能源、贝特瑞、上海杉杉、东莞新能源、亿纬锂能等)从事研发工作。

桃李芬芳满天下,这是当老师的骄傲和幸福,也是做学生的自豪和幸运。每一朵花,都沐浴过春风雨露,还沐浴过校园里的办公室明亮的灯光。

六、让我们荡起双桨

有一首歌唱道: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阳光洒在海面上,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那么,杨学林教授的“双桨”是什么呢?是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学校的“双服务”办学理念:服务水电行业,服务地方经济。他以新型能源材料实验室为平台,将产、学、研融为一体,走出了一条洒满阳光的路。

欧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产品试生产期间,因不具备磷酸铁锂材料测试能力而求助于三峡大学。杨学林教授组织大量人力、物力,为欧赛公司几百个批次的样品进行测试,并及时将测试分析结果反馈到公司,用于生产工艺参数调整,为欧赛公司扎根宜昌并迅速成长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中科恒达石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仅是一家石墨采选、石墨密闭产品加工企业,高附加值产品缺乏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2009年以来,杨学林教授在大量调研和实验基础上,为恒达公司提出了以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主攻方向的产品研发思路。之后,又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在超细天然石墨微粉利用、球形石墨水系包覆、以及新型高容量石墨基复合负极材料研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质的飞跃。研究工作先后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湖北省科技厅等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并被评为“湖北高校科技转化十大成果提名奖”,其中水溶性包覆制备石墨负极材料技术已建成一条200吨/年生产线,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800余万元。在与杨学林教授研发团队合作过程中,恒达公司已逐渐成长为国内唯一的一家集石墨采选、精深加工和科技研发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中科恒达与三峡大学联合,申报并获批宜昌市特种材料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新型石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石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现了宜昌地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零”的突破。这不仅为校企双方在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崭新平台,也为我国石墨产业创新支撑平台建设、促进宜昌区域经济持续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是由于杨学林教授因地制宜、发挥宜昌区域资源优势、服务行业、开拓创新所取得的成就,他被新闻媒体称作“三芯教授”。哪三芯?开拓者之芯,锂电之芯,人师之芯。追梦锂电作“三芯”,展示了杨学林教授的人格魅力和人生风采。

他不仅自己带头实践,而且还推荐团队人员与企业亲密合作。2016年,杨学林教授指导并推荐向鹏和陈卫丰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向鹏老师与湖北戈壁佳公司开展良好合作,既帮该公司解决了企业生产难题,又拓宽了自己的科研范围。陈卫丰老师在与红旗电缆厂合作中,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企业,从实践中增长了才干。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书记唐培育是这样评价杨学林教授的:“他这个人细致,很有韧性,做事力求尽善尽美。”正是这种细致坚韧、尽善尽美的追求,凝聚起新能源材料人跋涉追梦的精神

在新能源新材料的科研领域,杨学林教授可谓此中翘楚。他有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意识,更有一种身体力行的家国情怀。他是一个怀抱梦想的跋涉者,用梦想塑造自己的生活,用脚步丈量梦想的距离。他的故事,实际上是整个时代背景下个体生命的诗章,展现了蓬勃而丰沛的生命力。愿杨学林教授在这条金光大道上越走越远。[1]

作者简介

甘茂华,土家族,籍贯湖北恩施,定居湖北宜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