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胡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胡乡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1949年设三胡区,1958年为公社,1962年复设区,1975年复为公社,1984年改区,1996年改乡。境内居住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等9个民族。人口20195人(2017年)。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64.1%,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1]

中文名称:三胡乡

外文名称:Sanhu Township

行政区类别:乡

所属地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村委会

政府驻地:胡家沟社区

电话区号:0718

邮政区码:445707

地理位置:来凤县西北部

面 积:125.42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20195人(2017年)

车牌代码:鄂Q

沿革

元、明时代隶属散毛宣抚司。散毛宣抚司,有覃氏土司世居其地,司治在三胡猴栗堡老司城。其地域相当于今天的翔凤镇,三胡及绿水乡的茅坝、上寨、龙咀一带。领大旺安抚司、东流腊壁蛮夷长官司、卯洞司、漫水司、百户司。清代,三胡乡的讨火车隶属体乾乡元阜里,三胡为体乾乡贞肃里。

民国元年(1912年)沿袭旧制。1914年始,设置为区乡。1933年,编组保甲,全县设4区、21乡、2镇、225保。三胡属一区,乡设猴栗堡,辖12保。1943年,贞肃改为“三胡乡”。1946年,重新划分乡镇区划,三胡乡政府在胡家(重要集镇及村庄有:三堡岭、苏家堡、猴栗堡三个集镇和范家沟、马柳光、滥泥坝、韭菜园、铅厂坪、阳河坝、黄柏园、四季沟、冬瓜坝、刘家坝、二虎坝、苗寨沟、冯家沟、构树田、梨园沟等15个村庄。全乡14保151甲)。

1949年11月9日,建立来凤县临时人民政府,12月1日正式建立来凤县人民政府,1950年改保甲制为村、组制,全县改建6区1镇147村,设三胡区。1952年,对三胡区划作了部分调整,三胡为“二区”(辖22个乡,即:梨园、金龙、六正、二虎、胡家沟、马柳、漫塘、兴隆、韭菜园、黄柏园、八股、文坪、塘坊、桅杆、上峰寨、太坪、革勒、正南、长白、鼓架)。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增设管理区。1961年,恢复区制,,将三胡改为区。,区辖公社、大队、生产队。1975年8月,再次撤区并社,将三胡区的镇坪、光明、和平、高潮、文坪、太平、鼓架、林场大队划出组成三胡公社,其它区划不变。1984年6月2日,遵照省委关于设区建乡。1997年1月,机构改革,撤区建乡;5月改小乡为管理区;2000年管理区撤消。2001年10月将5个管理区改为5个工作队,2003年3月工作队撤消。桥亭子与荆竹两村合并,韭菜园村与三堡岭村合并,形成县、乡、村组织体系。

行政区划

乡政府驻胡家沟,辖胡家沟1个居委会和讨火车、猴栗堡、苗寨沟、梨园子、桥亭子、官坟、狮子桥、石桥、范家沟、安子堡、六正、金龙、三堡岭、黄柏、阳河坝15个行政村。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三胡乡位于来凤县西北部,东与翔凤镇香花村、宣恩县李家河乡建筑坪、毛坡村交界,南与翔凤镇青山村、中华山林场、旧司镇新田沟村、大岩板村、革勒车镇大地坨村相连,西与革勒车镇包子沟村、古架山村、土家寨村接壤,北与咸丰县忠堡镇大捷村毗邻。

地处东经109°51′—109°22′,北纬29°29′—29°46′。南北长19公里,东西宽11公里,地形呈南北狭长,近似梭子形状。乡政府在胡家沟集镇,东距来凤13公里,北距咸丰县城30公里。

人文环境

面积125.42平方千米(2017年),全乡总人口20195人(2017年)。

民族

境内居住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64.1%。

据1982年人口普查,三胡乡有23624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其中汉族6624人,占28%;苗族11263人,占47.7%;土家族5594人,占23.7%;壮族19人,回族9人,满族5人,侗族2人,瑶族107人,土族1人。主要为苗族、汉族和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比兹卡”,是古代巴人的后裔。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大约在秦、汉之际,苗族先民已在今湘西的五溪一带居住;封建史书中侮称“五溪蛮”、“武陵蛮”。三胡苗族多为清代从黔东、湘西迁入;苗族大姓为吴、杨、廖、石、龙。汉族多于清代“改土归流”后从湖南、江西、贵州等地迁入。还有回族、壮族、土族、满族、瑶族、侗族等民族,所占比例较小。

习俗

婚嫁

土家族、苗族男女结婚有严格程序,不懂程序轻则认为男方不懂礼,重则开亲不成。

其程序大致为:男方看中某一女子,就请媒人去说亲,配备三道聘礼,分三次送到女方家里,女方同意后,男女双方方可走亲往来,再定日子过记(正式订亲)。过记后放炮火,拜访女方亲戚,如果在春节需要拜大年;放炮火后就去女方讨“八字”,女方父母发“八字”后就可择日结婚了。

结婚的前二天,男方家组织人到女方家圆礼,带上米、酒、肉和彩礼。由“客总”带队,询问嫁妆多少,以便结亲时组织人员来抬。土家姑娘在出嫁前几天就要“哭嫁”,有伴娘相陪“哭嫁”,出嫁时也要“哭嫁”。男方结亲前一天要在家中组织“插花挂红”。

婚日,男方组织人员去接亲,由总管负责,在女方家吃早餐后,举行迎亲仪式,先烧香蜡纸烛敬家先,再拜谢亲朋,讲一轮词令后燃鞭请主人发亲;发亲后请“男、女高亲”动步。新娘穿红衣裤,打红雨伞,由女方家人扶着出门,前面有男方2个未婚女孩子接亲,后有2个女方未婚女孩子送亲,另有新娘的长辈或兄嫂为男女高亲送亲。

新娘出门时要辞别祖先,手拿两束筷子往前后各丢一束,男、女双方各抢一把,将两把长约2米的葵花篙(或竹片捆成)外包红纸的“喜把”,点燃照耀,女方便来抢去一个“喜把”,意为财不带完,各留一半。

在路上,抬嫁妆的人因路途多为山路,路上多弯道,又有树枝拦道,抬的人要会“报靠”,前说:“前有左手”,后面的人报:“后园右手”;前说:“大转湾”,后面报:“慢慢圆”;前说:“上有青蓬扫顶”,后说:“下往弯腰而过”。过桥或翻过垭口时歇息就拦住新娘,不准新娘过去,向“高亲客”讨要红包和烟。

到婿家时,男方陈香烛酒礼和一个雄鸡,雄鸡从新娘头上抛过,意为“堵煞回喜神”。拜天地、家神、父母后,入洞房。

入洞房后新郎新娘洗“和气脸”,喝“和气茶”。接婚第二天为正酒;第三天散客,高亲返家(现多为当天下午回家)。婚后三日或择吉日“回门”,新娘偕新郎回娘家看亲。“回门”必须当天去当天回。据老人们说新婚一个月不空房,否则老鼠要咬蚊帐。

生育(俗称“打十朝”)

生孩子后,男人到岳父母家去报喜,生男孩报公鸡,生的女孩就报一母鸡。娘家得信后,在小孩出生后的第三天,准备雄鸡、腊肉、鸡蛋、醪酒(甜酒)、小孩衣物和一些营养品来婿家吃“三朝”饭,等到第十天邀请娘家亲朋好友来婿家打十朝。一般进出三天,婿家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满三十天后还要吃满月酒,小孩一岁时还要挖周,届时亲朋齐聚,赠以衣物、食品或金钱,以表庆贺。

寿诞

土家人对寿诞非常重视,小孩满一岁时,要大摆宴席迎请亲朋好友来给小孩“挖周”,有的是等小孩满3岁时“挖周”。成人在男进35岁、女进33岁时也要挖周冲喜。老人在其父母不在世上后,每年子女亲朋友都要在其生日那天来祝寿(俗称祝生),年满60、70、80、90岁时要摆宴祝大寿庆贺。

建新房

相生而定,同时要背山面水,左边要青龙山望,且右边白虎山不恶。正中为堂屋,左边修厢房,右边修吊脚楼,要求厢房不得高于正屋。木屋造型美观,结构牢固经久耐用。现百年以上的老房屋在三胡还很多。

建房俗称“起屋”,要举行一定的仪式,它的顺序是:择吉日,选屋场,取木料,发墨,做柱子和枋,砍梁(偷梁),祭鲁班,包梁,起排山,开梁口,上梁,抛梁,盖瓦,送师傅。然后请木匠再来装板壁,装好后进新屋。

起房有大有小,正屋从小到大依次为:“三柱二棋”、“三柱四棋”、“三柱五棋”、“五柱四棋”、“五柱五棋”、“七柱六棋”、“九柱十一棋”、“四合水天井”。厢房是主人的财力和屋场而定,因家族集居性,房子是在正屋的基础上扩建形成厢房和吊脚楼结构的。正屋正中的一间为堂屋,是祭祖、迎宾和办“红白喜事”的地方,神槛上修有香位,板壁上贴有家先。堂屋左边为大边,为长辈人居住。厨房、卧室的安排都有一定的讲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