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寧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寧縣是中衛市轄縣。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西側。東臨青銅峽市,西依中衛城區,南接同心縣,北靠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總面積4193平方千米。總人口34萬人(2013年末)。全縣轄6個鎮、5個鄉:寧安鎮、鳴沙鎮、石空鎮、新堡鎮、恩和鎮、大戰場鎮、舟塔鄉、白馬鄉、余丁鄉、喊叫水鄉、徐套鄉。長山頭農場、渠口農場在轄境內。縣政府駐寧安鎮。
境內有黃河、清水河流過。屬大陸性季風氣侯,日照充足,乾旱少雨,年均氣溫9.1℃,年降水量221.6毫米,年蒸發量1947.1毫米。礦產有煤、石灰岩、石膏、陶瓷粘土、水泥粘土、重晶石、砂岩和鐵、銅等。包蘭鐵路、109國道、2806省道、迎永線、寧衛線等在縣境交會,黃河大橋溝通南北,寶中電氣化鐵路過境。古蹟有唐代建築[1]群石空寺石窟,亦稱大佛寺和安慶寺塔。
歷史沿革
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設眴卷縣,屬安定郡。東漢永初五年(111)發生羌族起義,迫使安定郡和北地郡內遷,眴卷縣成為羌族遊牧區,縣的建制從此廢棄。北魏時期屬薄骨律鎮。西魏時設鳴沙縣。北宋屬西夏轄。元改鳴沙縣為鳴沙州,屬寧夏府路。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朱旃為慶王,鳴沙歸王府衛隊中護衛屯守。建文元年(1399)設寧夏中衛,中寧地區的張義堡、威武堡以西屬中衛,以東屬廣武營和鳴沙州城。
清雍正二年(1724)廢除衛所制度,寧夏中衛改為中衛縣,中寧地區屬中衛縣。乾隆二十四年(1759)於寧安堡設渠寧巡檢司,代表中衛縣衙管理渠口、寧安一帶事務,其轄區略大於今之中寧縣。辛亥革命後,縣的建置未變,渠寧巡檢司撤銷。1933年析中衛縣東部置中寧縣,取中衛、安寧兩地之首字命名,駐寧安堡。民國23年(1934年)1月1日正式設縣。原為寧夏省直轄,1945年一度屬寧夏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區(駐中寧縣)管轄,不久後該專區撤銷,中寧縣復歸省直管。
1949年9月18日,中寧縣人民政府成立,屬寧夏省。1954年寧夏省撤銷併入甘肅省,置甘肅省銀川專區,中寧縣屬銀川專區。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中寧縣直屬自治區。1972年設立銀南專區,中寧縣歸屬銀南專區管轄。1998年,屬地級吳忠市管轄。2003年12月31日,國務院(國函〔2003〕139號)批覆同意將吳忠市的中寧縣劃歸中衛市管轄。
1933年中寧建縣時,實行區、鄉體制,全縣分為6個區,38鄉。次年,調整為4區、16鄉、70保、914甲。1936年改鄉為聯保。1940年,改聯保為鄉。1941年撤銷區,調整鄉的規模,全縣轄1鎮16鄉,57保,891甲。1949年9月,中寧縣人民政府成立,實行區、鄉、村體制,全縣設7個區,36鄉,129個村。
1951年,將第六、七區合併為第六區;原第六區的關帝鄉劃歸第五區;增設3個鄉。第一區駐縣城,轄城關、窪路、新堡、護城、宋營、東華寺等6個鄉;第二區駐舟塔,轄舟塔、上橋、長橋、康灘、白橋等5個鄉;第三區,駐恩和堡,轄蓋灣、劉廟、恩和、孔台、朱台、長灘等6個鄉;第四區,駐鳴沙州,轄薛營、鳴沙、三道渠、朱路、三道湖、周灘、彰恩、要崖山等8個鄉;第五區,駐石空堡,轄賀灣、余丁、石空、沙渠、張台、張義、關帝等7個鄉;第六區,駐渠口堡,轄棗園、藥師寺、鐵桶、渠口、沙梁、十里碑、廣武等7個鄉。
1952年,撤銷第二區的長橋、白橋2鄉,增設靳崖、馬家茨灘2鄉;撤銷第三區的劉廟、孔台、長灘3個鄉,增設上莊、萬家沙灘、黃辛3個鄉;撤銷第四區的薛營、三道渠2鄉,增設黃營、白馬灘2鄉。1953年5月,要崖山鄉劃歸同心縣。1955年11月,撤銷區,全縣調整為城關鎮和窪路、新堡、東華、舟塔、白橋、康灘、恩和、朱台、鳴沙、長灘、白馬、彭恩、余丁、石空、關帝、棗園、渠口、廣武等18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寧縣常住總人口249270人,其中,城關鎮18391人、鳴沙鎮15005人、石空鎮18537人、寧安鄉18877人、舟塔鄉15368人、康灘鄉15530人、新堡鄉19394人、東華鄉15875人、恩和鄉19147人、長灘鄉6543人、白馬鄉12371人、余丁鄉15914人、棗園鄉10153人、古城子鄉3538人、長山頭鄉7612人、大戰場鄉17665人、馬家梁鄉5527人、長鳴地區2560人、長山頭農場5018人、渠口農場6245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中寧縣常住總人口312921人,其中,寧安鎮74330人,鳴沙鎮19038人,石空鎮25608人,新堡鎮22356人,恩和鎮19276人,舟塔鄉23794人,白馬鄉7118人,余丁鄉12322人,大戰場鄉49680人,喊叫水鄉30913人,徐套鄉3915人,長山頭農場8732人,渠口農場15839人。
視頻
中寧縣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全國尚存四座唐代建築,全在這裡!,搜狐,2017-04-12
- ↑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中國政府網,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