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位于辽宁盘锦市境内,总面积12.8万公顷。1987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白鹤等珍稀水禽和海岸河口湾湿地生态系统。地处辽东湾辽河入海口处,是由淡水携带大量营养物质的沉积并与海水互相浸淹混合而形成的适宜多种生物繁衍的河口湾湿地。保护区生物资源极其丰富,仅鸟类就有191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鹤白鹳黑鹳等28种,是多种水禽的繁殖地、越冬地和众多迁徙鸟类的驿站。

历史沿革

1985年经盘锦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做为市级水禽自然保护区管理。

198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其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双台河口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环境

位置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辽东湾北端--辽宁省盘锦市西南约30公里处。地理坐标介于40°45′-41°10′N,120°30′-122°00′E。

地貌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辽河浑河太河饶阳河大凌河五条河流下游的沉积平原,地势低平,海拔0-6.5米,地处辽东湾辽河入海口处,是由淡水携带大量营养物质的沉积并与海水互相浸淹混合而形成的适宜多种生物繁衍的河口湾湿地。形成大面积的淡水沼泽、咸水沼泽、沙滩和潮汐间泥滩。从河口东部到大凌河西部,生长着大片芦苇。沼泽平均水深20-30厘米,水的PH值(酸碱度)为7.9-8.2。在沼泽中有很多小鱼塘,在东部岩上最大片的水稻田。[2]

气候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65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8.5℃,主要植被以芦苇为主,常见的还有香蒲、水烛、苔草、苦草等湿地植物。

水文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双台子河穿境而过,还有大凌河、饶阳河、盘锦河、大辽河等20多条河流在这里汇归入海。河海的交互作用,携带泥沙的沉积,形成了大面积的发育滩涂和沼泽湿地,织就了生机勃然的陆、空、海动植物生物链。

生物资源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面积最大,植被类型最完整的生态地块。主要保护丹顶鹤、黑嘴鸥等世界珍稀濒危水禽及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环境,是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属河流下游平原草甸草原区。以苇田、沼泽草地、滩涂为主。区内木本植物较少,只有零星的杨、柳、榆树及柽柳灌木丛。草本植物却有芦苇、香蒲、牛鞭草、水木贼、慈菇、三棱草、碱蓬、水蒿等126种之多。区内野生动物有699种,因这片湿地是东亚至澳大利亚水禽迁徙路线上的中转站、目的地,在区内236种鸟类中,水禽竟有百余种上百万只。其中国家一类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鹳、黑鹳4种;二类保护鸟类有大天鹅、灰鹤、白额雁、黄嘴白鹭、苍鹰、蓑羽鹤、鸳鸯、白琵鹭、蜂鹰、雀鹰白尾鹞鹊鹞白头鹞毛脚鹭秃鹫燕隼灰背隼红隼红脚隼长耳鹃短耳鹃,纵纹腹小鹃,鹰鹃,雕鹃27种;濒危物种有黑嘴鸥、斑背大尾莺、震旦雅雀、灰瓣蹼鹬4种。其中黑嘴鸥,全世界仅有3000余只,辽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内就有2000余只。历年在这里停歇的丹顶鹤有400余只,白颧360余只,白鹤430余只,分别占世界其野生种群的25%、20%、20%。由于近年多暖冬,有些鸭雁不迁徒了,如逢严冬冰封大地时,保护区都要投些玉米、鱼干等饲料。

开发利用

科学研究

科研工作也是保护区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摸清本区的资源本底,明确保护目的和对象,加强对区域内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管理,保护区先后与省鸟类研究中心、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林业部规划院湿地资源监测中心等国内有关机构积极开展了科研合作与交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其中《盘锦地区鸟类区系调查及利用的研究》获省部级三等奖。先后与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国际鹤类基金会、国际湿地亚洲湿地局、日本北九州野鸟之会等有关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了对丹顶鹤、黑嘴鸥的种群及繁殖状况、涉禽种类及数量的调查。为保护濒危珍稀鸟类,保护区对黑嘴鸥的迁徙路线、生育、寿命等科研题目进行了分别研究。

从1995年开始,对繁育的900多只黑嘴鸥加上了环志,在幼鸟长成后放飞自然。其后受日本黑嘴鸥研究协会的邀请,辽宁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有关人员与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的两名鸟类专家赴日本北九州市,就黑嘴鸥迁徙路线、栖息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中,他们的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了腿上佩戴双台河口保护区红色环志的黑嘴鸥。韩国也先后发现了带有中国环志的黑嘴鸥。据此,鸟类专家确定,黑嘴鸥在中-日-韩三条路线上迁徙,交替进行栖息。

从1993年起,保护区开始进行人工繁殖丹顶鹤这项难度较大的科研攻关,首先派人到人工丹顶鹤繁育较早的沈阳动物园去学习,在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技术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突破了亲鹤育雏中难以突破的难关,通过模拟野外丹顶鹤的习性、丰富营养食物、添加维生素等环节,避免了丹顶鹤小雏软骨病的发生。突破了一对鹤只产两枚卵的自然繁化率,采取人工取精、人工授精的办法,一只雄鹤的精子可授给若干个雌鹤,这样一只人工条件下的丹顶鹤可产12枚卵,成活率达到80%。在斑嘴鸭繁殖上也进行了探索,通过努力,使这种野鸭的自然交配产雏达上百只,最终将这些人工孵化的野鸭放归大自然,以缓解由于人类的破坏,野鸭数量减少的问题。借鉴国外先进地区的经验与作法--引海水灌溉脱盐长草的滩涂,杀死了杂草,湿化了土壤,恢复了自然生境,在此繁殖的濒危水禽鸟类种群明显增多,迁徙过路珍稀鸟类的停留期也明显增长。黑嘴鸥1990年发现时只有1200余只;1999年记录到2700多只;2001年达到3400只,2002年的调查数据为5400余只。

保护区分布着的丰富的海洋、陆生和水生生物资源,多数种类属于世界濒危种类,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野生动物物种基因库,也是世界范围内从事物种、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滨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基地,因此备受国际湿地和自然保护组织的高度重视。世界自然基金会官员马尔斯,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阿其波及一些国家、地区的鸟类专家、学者先后多次来该区进行考察、技术合作和学术交流。

旅游资源

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800平方公里。自1988年成立以来,以其重要的生态地理地位和迷人的风光,每年吸引众多海内外科学工作者和游人前来探秘。

红海滩

位于盘锦市西南部,距市区约30公里。在辽河入海口两侧的滩涂上,生长着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潮间带植物--刺碱蓬。刺碱蓬每年四五月份长出地面,开始为绿色,慢慢变红,到了九月份便形成浓烈的红,铺满整个海滩。这种壮观的红海滩景象只能在中国盘锦沿海滩涂地区出现,在中国其他沿海地区尚未发现,虽然中国的其他地区也有这种刺碱蓬草生长,但却不能像这里的刺碱蓬草由红变紫,形成这种奇景。红海滩一带还栖息着236种鸟类,拥有着丹顶鹤、黑嘴鸥等国家一、二类国家珍稀保护动物30多种,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使这里成为辽河地区旅游的黄金地段。盘锦的这种滩涂毗连成片,足有九万余亩,大潮覆盖时仍棵杆笔直,退潮后嫣红似火,好像落下的红霞在海陆间燃烧,因此有"红地毯"的美誉,吸引着许多的中外游客,并被列为国际旅游路线上的一个景点。

管理机构

保护区的管理机构正式组建于1987年, 管理处为科级单位,隶属于盘锦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办公地址设在盘锦市兴隆台区石油大街121号,1991年管理处升格为正县级事业单位。下设有办公室、资源管理科、宣传教育科、治安警察大队、科研监测科及东郭、赵圈河、滩海三个管理站。于2008年参照公务员管理。现有编制32人,其中警察编制7人,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25人。

湿地资源

盘锦湿地是辽河三角洲组成的主体,位于辽河平原南部,渤海辽东湾顶部,是由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小凌河、大清河等一系列河流作用形成的冲海积平原,总体是湾状三角洲,我市是三角洲的核心,代表着整个三角洲的特征。在辽河三角洲的整个范围内,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湿地资源十分丰富,类型繁多,因此,人们称盘锦为湿地之都。据中科院沈阳生态应用研究所资料显示:盘锦湿地总面积为31.5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121.9万公顷的25.8%,占全市面积40.07万公顷的78.5%,其中,以芦苇沼泽、浅海海域和滩涂湿地为主的天然湿地面积为15.9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50.8%;以水田为主的人工湿地面积为15.5万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49.2%。而芦苇沼泽湿地、浅海滩涂湿地和水田面积分别为6.6万公顷、6.1万公顷、11.9万公顷,分别占湿地总面积的21.08%、19.8%和37.74%,盘锦湿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与生物资源。据调查,区内平均地表水资源为85.3亿m3,含水库调节量及区间径流资源47亿m3。另有浅层地下水可供采用资源42亿m3,沿海滩涂面积广大,潮间带分布有多种生物资源,丰富的经济贝类和文蛤、兰蛤、毛蚶等,仅蛤蜊岗的面积就有7076公顷,文蛤资源量达1.6万吨、,滩涂可养贝类面积1.4万公顷,有资源量2.2万吨。

盘锦湿地以芦苇沼泽和怪柳、碱蓬等植物群落为主,植物种类并不复杂,维管束植物约为150余种,其中抗盐喜湿种类占60%以上,并有野大豆等濒危保护物种,其生物生产力极高,据调查,芦苇群落初级生产力年平均为14150(8300-20000)kg/公顷,低杂草甸群落年平均为2788(1050-4505)kg/公顷,碱蓬群落平均为3700(3400-4000)kg/公顷,芦苇的产量受土壤和灌水管理的影响而不尽相同,平均为5.7吨,最高产量可达10吨/公顷。

盘锦湿地是多种鸟类的重要栖息地,据调查统计,现记录到鸟类267种,其中水禽就有107种,内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保护鸟类36种,其中旅鸟占鸟类种数的一半左右,留鸟20多种,其余为夏候鸟80余种和冬候鸟11种,丹顶鹤与黑嘴鸥是盘锦湿地最重要的保护珍禽,具有国际重要意义,是国内外保护组织关注的关键物种,也是盘锦湿地的指示种。

保护现状

保护区建立以来,认真宣传贯彻《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及《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2006年保护区以盘锦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以"中国黑嘴鸥之乡"为契机,借助相关媒体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

二十年来,在盘锦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保护区事业不断发展,保护区的管理机构不断完善。保护区从1985年建立之初,仅有5名同志负责这项工作,属于盘锦市林业局的一个科室,发展到今天有35个编制的正县级事业单位。2006年盘锦市委、市政府批准,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管理局。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在认真贯彻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同时,按照国家林业局"一区一法"的要求,1994年经盘锦市政府批准出台了《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使保护区的法制建设更加完善,并于1996年成立了自然保护区治安警察大队。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在保护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湿地科学研究,与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林业部规划院湿地资源监测中心等国内有关机构开展了科研合作,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国际鹤类基金会、国际湿地亚洲湿地局、日本北九州野鸟之会等国际有关组织合作,开展了对丹顶鹤、黑嘴鸥的种群及繁殖状况、涉禽种类及数量的调查工作。

保护区建立以来,积极寻求保护与利用的最佳结合点,妥善地解决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盘锦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态价值

由于盘锦特殊的地理位置,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湿地在整个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如滞留营养物、沉淀降解有毒物、滞洪蓄水、防盐排碱、调节气候等功能是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另外,红海滩、芦苇荡等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再加上每年生产50多万吨的芦苇,地下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产量可观的海洋水产品等等,使湿地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双台河口保护区,90%的面积为天然湿地,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保护好、管理好这块湿地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来源

  1. 盘锦红海滩-1, zol论坛, 201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