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
|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位於臺灣臺東縣臺東市,是臺灣主要的公立人類學與自然史博物館之一,也是臺灣東部唯一的國家級博物館,以臺灣史前文化和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文物收藏、研究與教育推廣為主。
史前館的基礎在卑南遺址,館地約有10公頃,包含位於臺東市康樂的博物館,位於卑南遺址的卑南遺址公園、以及台南科學園區的南科考古館。該館建築由美國建築師麥可·葛瑞夫設計興建。
目錄
歷史
- 1980年7月,因臺灣鐵路管理局要興建南迴線卑南車站(今臺東車站),無意中發掘出藏有大量文物的卑南文化遺址。經過台東縣政府及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宋文薰與連照美教授率領考古隊考察,該地是台灣新石器時代目前發掘出來範圍最大的遺址。在多年的文物搶救、考察與規劃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目前分為三大主題來展示不同種類的文物,分別是台灣自然史、台灣史前史與台灣南島民族。該館並非直接建在考古遺址上,而是另建有卑南文化公園來保存遺址。
- 1989年4月,教育部陳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規劃方案」。
- 1989年7月,行政院同意「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規劃方案」。
- 1990年2月1日,教育部成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 1990年11月,內政部同意卑南車站西側部分保護區變更為公園用地,預備興建博物館用。
- 1991年8月,由於內政部擴大卑南遺址範圍,範圍內不宜興建大型建築,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請教育部協助解決建館地點問題。
- 1991年9月,教育部部長毛高文指示,於臺東縣覓地興建博物館。
- 1995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於臺南科學園區進行遺址調查。至今連同其周邊新開發台南特定工業區及樹谷工業園區,已發現58處考古遺址。
- 1998年7月,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新建工程開工。
- 2001年7月10日,史前館試營運,舉行開館典禮。
- 2001年7月24日,史前館「南島民族展示廳」火災。
- 2002年8月17日,史前館重建完成,正式開館。
- 2003年3月,教育部指定史前館為南科出土文物之保管機構。
- 2003年9月,史前館陳報「臺東南島文化園區設置計畫」。
- 2004年3月,教育部核定史前館負責籌建南科分館。
- 2004年8月,行政院覆函教育部,原則同意南島文化園區興建計畫。
- 2006年8月,教育部轉行政院函示:南島文化園區興建計畫停止辦理,南島學術研究部分持續推動。
- 2007年4月,史前館與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簽訂策略聯盟合約。
- 2007年8月,行政院核定史前館南科分館計畫,建館經費為新臺幣15億元,暫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佔地2.44公頃,籌建期程為2008年至2013年。
- 2008年10月,原住民族電視台東部製播中心於史前館開幕,原住民族電視台與史前館簽訂合作協議。
- 2015年,史前館首度開放一卡通購票入館服務。
組織
參考文獻
- ↑ 組織架構 Template:Wayback.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