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塔里木盆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塔里木盆地(维吾尔语:تارىم ئويمانلىقى‎ / Tarim oymanliqi / Tarim oymanliⱪi)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中间由天山隔开,南北相对,分布于昆仑山、天山、阿尔金山之间。东西长15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总面积达53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800至1300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为山麓、戈壁和绿洲(冲积平原)[1]

属于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辽阔的沙漠为中心,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做边缘,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

地质地貌

塔里木盆地北部有众多风蚀墩与风蚀凹地相间组成的“雅丹”地貌[2],大致与主风向平行。因形状似龙,顶部是盐结块,外表呈白色,故《汉书·地理志》中称为“白龙堆”。

地形地势

塔里木盆地轮廓呈菱形,地势西高东低,向北微倾。从外围向中心可分为高山带、山前砾质洪积带、冲积平原带及沙漠。东部罗布泊是盆地最低处,也是积盐中心,海拔780米[3]

气候特点

由于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不易到达,故塔里木盆地地区年降雨量极少,西缘的乌什为85毫米,阿克苏为57毫米;北缘的库车为63毫米,库尔勒为52毫米;南缘从西向东,阿图什为78毫米,喀什为65毫米,和田为35毫米,若羌为17毫米[4]

考古发掘

阿克苏素有“塞外江南”之称原图链接来自搜狐 的图片

塔里木盆地小河墓地已发掘出土墓葬与木乃伊,工具,工程陶瓷彩陶和其他艺术品。米兰遗址[5]就位于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在塔里木盆地的和田地区发现了汉晋至南北朝年代的佛教遗址

天然资源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几乎终年不雨,被认为含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6]

主要城市

民族融合

民族迁移

8~11世纪,因大批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部落的南下,以及回鹘的西迁,进而与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的原住居民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近代维吾尔族,使新疆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学术界,人们一般将这一民族融合的过程称之为回鹘化和伊斯兰化。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原住居民的回鹘化和伊斯兰化,是维吾尔族形成、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此问题,学术界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的探讨,但仍觉有未尽之意。

缘边地区居民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汉代以前居住在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的居民,主要是操印欧语系语言的塞人月氏人吐火罗人,他们属欧罗巴人种。汉代,为了争夺西域,匈奴人、汉人等相继进入塔里木盆地缘边地区,进而形成自东向西民族迁徙的第一次高潮。

缘边地区原住居民回鹘化

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居民的回鹘化[7],是从公元8、9世纪操突厥语族语言的回鹘族和其他民族大批进入该地区开始的。

总之,经过六七个世纪的融合发展,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在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和宗教诸方面都逐渐统一,塔里木盆地周围居民的回鹘化才最终完成,于是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近代维吾尔族,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形成了。

视频

塔里木盆地相关视频

中国最大塔里木盆地的前世今生


塔里木盆地发现千亿方级大气田
【地理动画视频】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有何气候特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