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天等县地处桂西南,属广西崇左市。东接隆安县、平果市,南部大新县,西接靖西县,北靠德保县、田东县。1952年由镇向县、龙茗县合并为镇都县,1957年改天等县,县城天等镇直线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25公里,西南部县界距中越边境最近处9公里。
天等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3公里。天等县辖6个镇、7个乡。2016年天等县总人口为45.4万。
天等县境内有旅游景点30多处,较著名的自然风景有:县城附近的丽川独秀峰、得月楼、派替湖、龙蟠山;龙茗的八仙山、观音山、向都的万福山、百感岩;上映的仙桥。溶洞有天等的安宁洞、百灵岩,向都的百感通天岩、清风岩,都康的清音洞,把荷的观音岩。
2017年天等县生产总值实现61.89亿元。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5月9日,获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历史沿革
宋,县境内置羁縻龙英、结安峒和全茗、茗盈、镇远、向武、都康、上映、怀化州。向武、都康、上映州属广南西路邕州横山寨治所在今田东县,余属邕州太平寨沿所在今崇左县。
元,龙英垌改为龙英州,原结安垌改置结安州、佶伦州、都结州,怀化州改为上怀恩州,余各州沿袭。向武、都康州属邕州田州路治所在今田阳县,上映州属镇安路治所在今德保县,余各州属太平路。
明,废上怀恩州,余各土州沿袭。向武州初属田州路,永历五年1651年升为府,直隶广西布政司。都康州初属田州府,建文元年直隶广西布政司。上映州属思恩府治所在今武鸣县,余各土州属左江道太平府。
清,各州沿袭。向武、都康、上映土州属左江道镇安府,余各土州属太平思顺道太平府。
民国五年(1916年9月),龙英、全茗、茗盈土州并为龙茗县,以原龙茗土州治今龙英街为县治;佶伦、都结、镇远、结安土州并为镇结县,以原佶伦土州治今进结街为治县。民国六年,向武、都康、上映土州并为向都县,以原向武土州治今中和街为县治。龙茗、镇结县属镇南道,向都县属田南道,3县后属天保区天保区民团指挥部于民国二十九年6月为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部公署,治所在今德保县;民国三十一年为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治所在今靖西县。
1949年12月15日,龙茗县解放,属龙州专区,同月23日,镇结县解放,属武鸣专区。1950年1月31日,向都县解放,先属武鸣专区后属百色专区。1951年6月,镇结、向都县并为镇向县划镇结县大隆区全部给平果县,以原镇结县治今进结街为县治,属百色专区。
1951年9月,镇向、龙茗县并为镇都县,以原龙茗县添等镇为县治,先属崇左专区,后属邕宁专区、桂西壮族自治州。1953年4月划都结区全部给隆安县,全茗区全部划给大新县,4月将甘茶区全部,7月续将丰马、双燕、那雅3乡划给田东县。
1955年1月,平果县杰流乡划归镇都县;1956年7月,隆安县都结区茴梨乡划归镇都县;1957年4月,隆安县龙彦屯划归镇都县茴梨乡。
1957年4月17日,国务院批准镇都县改名为天等县,县治添等镇随之改名为天等镇,属邕宁专区。1958年7月划救汉乡的弄扎屯给大新县那岭乡。
1958年12月,天等、大新县并为新英县,后改为龙茗县,县治在龙英街。
1959年5月撤消龙茗县,恢复天等、大新县,属南宁专区。1970年南宁专区改为南宁地区,天等县属南宁地区至今。崇左市于2003年8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从此天等县归崇左市。
1964年,平果县天南、品力、孟养乡划归天等县进结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截至2017年,天等县辖6个镇、7个乡。
天等县地处桂西南,东接隆安、平果县,南部大新县,西接靖西县,西北靠德保县,北界田东县。1958年曾与大新县合并为新英县,次年恢复两县原制。县城天等镇直线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25公里,西南部县界距中越边境最近处9公里。
天等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3公里。全县总面积323.88万亩,其中山地面积276.16万亩,天等县辖6个镇、7个乡:天等镇、向都镇、龙茗镇、进结镇、东平镇、福新镇、把荷乡、都康乡、驮堪乡、进远乡、宁干乡、上映乡、小山乡。
2002年7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2年]125号)同意将华隆乡与天等镇合并为天等镇,原华隆乡、天等镇所辖的行政区域全部归天等镇管辖。天等镇政府驻原华隆乡政府驻地。调整后,全县辖4个镇、10个乡:天等镇、龙茗镇、进结镇、向都镇、都康乡、宁干乡、驮堪乡、福新乡、东平乡、进远乡、上映乡、把荷乡、小山乡、金洞乡。
2005年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年]164号)同意撤销金洞乡,整建制并入向都镇,向都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县辖4个镇、9个乡:天等镇、龙茗镇、进结镇、向都镇、都康乡、宁干乡、驮堪乡、福新乡、东平乡、进远乡、上映乡、把荷乡、小山乡。
区划现况
截至2018年,东平乡撤乡建镇。调整后,天等县辖6个镇、7个乡:天等镇、向都镇、龙茗镇、进结镇、东平镇、福新镇、把荷乡、都康乡、驮堪乡、进远乡、宁干乡、上映乡、小山乡。政府驻地天等镇。
人口民族
2016年,末天等县户籍总人口45.4万,其中男性人口242047人,占总人口53.04%;女性人口214314人,占总人口46.96%。全县出生人口4740人,人口出生率为10.41‰;死亡人口2153人,死亡率4.73‰;全年净增人口258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8‰。
天等县主体民族为壮族人口占96%,其它民族有汉族,瑶族,回族,苗族,满族,侗族等。
交通运输
天等已建成以县乡公路为支骨架,村村通公路的干支相连的路网结构,境内均有二级公路与南宁、崇左相通。随着崇左—天等—靖西、隆安—天等—大新硕龙两条高速公路和天等—隆安、天等—德保、天等—田东、崇靖高速福新出口至天等连接线等四条二级公路的陆续开工,以高速路为主通道,省道和县际二级公路为次干线,四通八达的县乡村公路为辅路线的网络交通体系逐渐成形。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天等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天等县有2159.2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北纬22°51′~23°22′,东经106°45′~107°23′,全境在北回归线以南。东接南宁市隆安县、百色市平果市,南邻本市大新县,西接百色市靖西县,西北靠百色市德保县、田东县。县治天等镇,直线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25公里。
县境东面驮堪乡孔民村下买屯与隆安、大新县交界;东北部进结镇茴利村下肥屯与隆安、平果县交界,孟养村龙彰屯与平果、田东县交界;南面龙茗镇胜马村圣屯与大新县接壤;西南部福新乡救汉村与大新县相连,县界至中越边境约9公里;西面把荷乡巴龙村与靖西、德保县交界;西北部向都镇民族村与德保、田东县交界。东西横距64公里,南北纵距63公里。
地质地貌
天等县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地面积1696.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7.98%。其中土山占总面积的22.60%;石灰岩山地占总面积的41.50%;硅质灰岩山地占总面积的10.31%;半土半石山占总面积的3.57%。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为西南部四城岭主峰,海拔1073.7米,最低是东北部天南村洞荷洼地,海拔263米,一般海拔为450米至650米。县内岩溶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77.4%。
气候环境
天等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5℃,最热的月平均气温为27℃,最冷的月平均气温为12.5℃。
水文状况
天等县峰林谷地多为断层地带,透水性大,地表水系不发育,全县大小溪河20多条,均系大小泉水汇成,枯水期流量在1立方米/秒以下,平均流量1立方米/秒至3立方米/秒,洪水期多达100立方米/秒。
主要溪河有:
太平河古称枯榕江,源于把荷乡吉兰村含若兰水库,经向都镇福利、乐久村与源于九十九岭的支流那必河会合,过祥龙、中和,平尧村后入田东县,归右江。
汉洞河又名大汉溪,源于向都镇汉洞村福阳屯,福阳屯境内水系发达,多处泉眼汇流成河,经汉洞后从叫通落水洞入德保县,归右江。
天等河又称荣华河、都康河,源于都康乡显鲁村那英山念向水库,经宁干乡永乐村伏慢水库至宁干那近屯与源于九十九岭的支流汇合,过龙盛村,都康乡降祥村、华隆乡稻香、荣华村后与支流古桃河汇合入天等镇,过华隆乡红岭、盛典村后潜入地下,出隆安县,归右江;冬季、河少水,流至天等镇丽川村与华隆乡红岭村交界的漏泵处入落水洞,红岭至盛典村一段河道干涸。
进结河古称布鱼河,源于驮堪乡恲龙村那孟屯,经文秀村、进结镇结安村至进结街与源于进结镇团乐村的洞宁河汇合,过隆凤民元村后入地下河,出平果县,归右江。
那造河源于东平乡泉水及三寿村,经利益村到那造村汇合后流入田东县与枯溶江汇合,归右江。
龙茗河古称龙江,源于四城岭东麓福新乡苗村、种典村,至龙茗镇西北村与源于四城岭北麓上映乡佩光村的支流汇合,经龙英、三北、小山、龙桥村后入大新县利江,归左江。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截至2015年,天等县动物有,人熊、马熊、猪熊、虎、豹等。还有飞虎、苏门羚、野猫、乌猿、恒河猴、狐狸、果子狸、貂、黄鼠狼、猪狸、猫狸、黄猄、麝、刺猬、穿山甲、水獭、旱獭、鼬獾等。因森林锐减,加之滥捕滥杀,资源日趋枯竭。
蛇类有广蛇、金环蛇、银环蛇、蟒蛇、山万蛇、青竹蛇、眼镜蛇、白花蛇、索蛇、水律蛇、五步蛇、泥蛇、马鬃蛇等。
鸟有雉鸡、鹧鸪、凫、喜鹊、画眉、了哥、乌鸦、啄木鸟、杜鹃、红毛鸡、麻雀、斑鸠、班犀鸟、白鹅、麻鹰、猫头鹰、猴鹰、燕子、黄莺、鱼鹰、鹞、园云雀、五更鸡、原鸡、冠班、毛鸡、鹌鹑、雁、黄鹂、翡翠、草子雀等。
植物资源
截至2015年,天等县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二级保护植物蚬木、观光木、金丝李等;三级保护植物肥牛树、广东五针松、地枫皮、广西顶果木、任豆、剑叶龙血树等。 用材树种 蚬木、金丝李、松、香椿、荷木、枫香、火力楠、短翼黄杞、小叶化香、喜树、任豆树、重阳木、牛尾树、鸭脚木、酸枣、积木贝、香心楠、红椎、青岗栎、樟木、苦楝等。
土地资源
截至2015年,天等县土地总面积216490.4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6601.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5%,园地面积1129.34公顷,占土地面积的0.5%;林地面积73936.7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4.1%;草地面积17997.83公顷,占土地面积的8.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4869.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2%;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086.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474.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1%;其他土地面积67394.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1%。
水资源
截至2015年,天等县六条主要河溪径流的补给,主要仰赖于大气降水。年平均径流深度为658.8毫米,径流系数为0.3至0.5,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3亿立方米。全县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3890立方米,约为自治区人均占有量5310立方米的73%,比全国人均占有量2700立方米高44%。1985年全县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后能提供使用的水量为4.66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的32.6%实际效益较差,另外,境内地下水富水区天然补给量为3亿立方米左右,枯水期总流量为8.31立方米/秒,平水期总流量为33.03立方米/秒。但地下水在峰丛洼地区域埋藏较深,不易开发利用。县内径流年内分配不均,5月至9月比较集中,约占全年的75%左右,枯水年春旱特别严重。境内岩溶地貌占77.4%,地表河溪少,多年平均降水量虽不少,但降水大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山高水深的局面,特别是进结、驮堪等乡镇的石山地区,水资源尤为缺乏。
天等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5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6644千瓦包括借大新县稔底建电站可开发量7200千瓦在内,1985年已装机9004.9千瓦包括稔底电站已装机4800千瓦在内,尚可开发利用7639千瓦。
矿产资源
截至2015年,天等县地处桂西南大石山区,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黑色金属矿产有锰矿和铁矿;有色金属矿种有铜、铅、锌、锑;贵金属矿产有黄金;化工原料矿产有黄铁矿、磷、重晶石;其它非金属及建材矿产有水晶、冰洲石、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水泥用粘土、页岩、方解石、大理石、白云岩;燃料矿产有煤炭;冶金原料矿产有石英岩。黑色金属矿产资源优势突出。天等县锰矿资源丰富,属重要优势资源,大部分可露天开采,易采易选,品位高,低磷低铁。已发现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处,是我国冶金用锰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矿床规模普遍较小,资源找矿潜力大。天等县矿产资源主要以小型矿床及矿点为主,大型、特大型矿床少。已发现矿产地31处,其中中型矿床3处,占9.68%、小型矿床28处,占90.3%。
经济概况
综述
2017年,天等县生产总值实现61.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7.4%,增幅高于全区0.1个%,低于全市1.9个%,顺利实现年初制定的2017年增长7%的目标任务。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0.9%,上半年增长6.5%,前三季度增长6.8%,2017年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76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20.71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27.42亿元,增长11.7%。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1.9、5.1个%。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26.3%、68.3%,其中工业贡献率为19%。
第一产业
2017年,天等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1亿元,增长1.7%,比2016年低0.2个%,其中农业产值下降0.6%;林业产值增长9.3%;牧业产值增长3.0%;渔业产值增长4.7%。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54.29万亩,下降1.6%;粮食产量14.95万吨,下降2%;全年经济作物面积11.12万亩,下降4.6%,其中糖蔗面积5.58万亩,下降11.6%,产量32.64万吨,下降13%;生猪出栏40.41万头,同比增长2.6%;家禽出栏215.58万只,同比增长2.4%。天等县肉类总产量3.64万吨,增长2.7%。
第二产业
2017年,天等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8.28亿元,增长13.8%,增幅比2016年提高9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3.52亿元,增长6.9%,增幅比2016年提高1.2个%。行业增加值“四增两降”:即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11.4%;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7.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2.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下降18.9%。
轻重工业增加值“一降一升”:轻工业增加值1.68亿元,同比下降12%;重工业增加值11.84亿元,增长10.4%。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8.2%,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增长3%。
第三产业
2017年,天等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89亿元,增长11.2%,增幅比2016年提高1.2个%。一至四季度增速分别为8.3%、11%、11.2%、11.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05亿元,增长1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4亿元,增长9.8%。全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实现17.13亿元,增长14.6%,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4.8%,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5.3%,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2.1%,餐饮业营业额增长9.8%。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截至2016年,天等县电力主要由广西大电网供电,境内建有220KV以上变电站三座,各乡镇均建有35KV变电站,电力充足,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供水有保证。全县区域内均有移动电话信号覆盖,村村通有线电视。
教育事业
截至2016年,天等县普通高中新招生1828人,在校生4666人;职业高中新招生396人,在校生954人;初中新招生5047人,在校生13617人;小学新生入学4908人,在校生3096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9753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8%,小学六年巩固率99.8%,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5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1.3%。
文化事业
截至2016年,天等县公共图书馆1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0.24册;博物馆1个;体育场馆2个;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0.9%。
卫生事业
截至2016年,天等县共有卫生机构21个,病床1421张,医师433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4.57‰,出生人口性别比106.2%。
地方特产
天等指天椒,天等指天椒椒果小朝天,肉厚、色泽鲜红,辣叶十足,醇香浓郁,品质独特,曾荣获1983年国家外经贸部“优质产品”的称号,被誉为“天下第一辣”而名扬海内外。
大肉姜,天等大肉姜是广西名优的传统产品之一,姜块肥大,肉质细嫩、品味香辣而在区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苦丁茶,天等县种植苦丁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现有面积已达5千多亩,年产鲜茶450多吨,可加工制成高品位优质的球形、花形、条形等品种共100多吨。
天等荞头,是广西名优土特产品之一。该产品香脆、淡辣,具有清凉解暑,生津止渴,帮助消化之功效。
八角,天等生产八角在建国前就已闻名港澳。天等县现有八角林9.8万亩,年生产鲜果6千多吨,折干果约2千吨左右。
天等茴油产于天等“四城岭”、“九九岭”的八角茴油,茴油度数高、品质优,早在建国前就一直驰名中外。
天等猫豆,是天等传统的土特农产品。
风景名胜
天等县境内有旅游景点30多处,较著名的自然风景有:县城附近的丽川独秀峰、得月楼、派替湖、龙蟠山;龙茗的八仙山、观音山、向都的万福山、百感岩;上映的仙桥。溶洞有天等的安宁洞、百灵岩,向都的百感通天岩、清风岩,都康的清音洞,把荷的观音岩。
那利水库,位于县城西部的宁干乡那利屯,离县城有20公里,是天等县重点中型水库。水库属分叉型丘陵水库,库内弯叉多,水带狭长。库内有1个半1岛、1个孤岛、1座交通水泥桥、1口泉池,库尾连接广西唯一蚬木大林场,九十九岭林场的第一岭。 [1]
龙角屯
龙角屯位于天等县天等镇仕民村后面的高山之中,水温冬暖夏凉。水位平稳,历年大旱不干涸,久雨不外溢,水位升降仅一米左右,池水清澈碧绿。周围全是石山,天池有四奇:一水源奇;二池中的鱼奇;三形成奇;四储水量奇。
万福寺
万福寺位于天等县向都镇北郊1公里处,该山孤峰挺拔,圆如卓锥,高约60米,腰径约50米。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于山上洞口建万福寺,洞下层建文武庙、供奉孔夫子、关公、岳飞几位历史人物。洞前石壁上用蚬木架一天桥,经300余年仍相当坚固。洞壁上有多处石刻。 [2]
百感岩
百感岩位于向都街东北2公里处,洞内有大小洞穴数十,钟乳遍布,枯榕江自南向北穿过洞底,景色壮观,为溶洞之首,《徐霞客游记》载:此洞外险中闷,既穿历渺,忽仰透崇宏,兼一山之前后,以通奇汇众,流于底而不觉,幽明两涵,水陆济美,通之则翻出烟云,塞之则别成天地。西来第一,无以勿也民间有侬智高据洞驻兵的传说。
江海崖江
有方棺、圆棺各1副,内有人骨;那砚山崖葬有圆筒棺2副,经鉴定为宋代崖葬;呈屯崖葬有圆筒棺17副,为宋至明代崖葬;龙念山崖葬有圆棺近20副,经鉴定为宋至明代崖葬;兰屯崖葬有5副员棺材,鉴定为宋至明代岩葬。
那砚山
那砚山位于县城西北化隆乡荣华村,距县城4.8公里。画面所在石壁呈岩厦状,崖画即绘于岩洞及隙内灰黄色的骑马人、牵马人、马、狗和一组符号图象构成。崖画分4组,既有纤细简单的线条,又有粗犷浑厚的笔调,既有排列整齐的图象,也有规格不一的画面,显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3]
独秀峰
位于城东一公里处,由丽川独秀峰和丽川河组成,是天等县比较有特色的景区,是南宁地区的八大美景之一。秀峰麓下丽川河水,五拱古桥。古桥上游拦河坝,水从坝上飞泻,水花飞溅,形如瀑布。 [4]
清风岩
在天等县向都镇以北半公里处,在龙神山脚下,有个奇异的岩洞,清风从洞口常年不息地吹出,洞口树叶微飘动,有二级的和风,东暖夏凉,风清气爽。洞顶峭壁,刻有“清风徐来”四字,洞前一道草坪地,长着一丛青葱茂密的相思树,草坪两边,各有一碧波荡漾的池塘。塘水清澈,游鱼可数,波平如镜。中间横过一道堤岸,明代年间,中和街民于洞口前的草地建起一座古色浓郁的“神农氏”寺字,内塑像,常有人烧香点烛,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5]
龙蟠山
座落城南一箭之地山势蜿蜒起伏状如龙蟠,有古城、古碑和抗法元帅苏元春筹建的炮墩,二战期间,龙茗农民起义军在此山建立,并开办“军训班”种下革命的种子,山间盆地,果树丛生,山泉击水。
视频
天等宣传片-天等欢迎您(高清)